• 沒有找到結果。

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時期(2002.1.1.––)

在文檔中 走過臺灣文獻一甲子 (頁 21-32)

2002年1月1日以後省文獻會的發展有了較大的變化,不僅因精省的關 係,提升層級,機關名稱改為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改隸國史館為總統府的三 級機關;在業務的推動上,也以臺灣整體的視野來推動業務。首任館長為劉 峰松、第二任館長為謝嘉梁。以下就改隸的過程、業務推動的情形、及優良 的出版品敘述如次:

一、改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隸屬國史館

省文獻會的組織地位歷經多次的變革,1948年臺灣省政府設置「臺灣 省通志館」以纂修省志。旋於1949年七月將通志館改制為臺灣省文獻委員 會,為省府二級機關。1958年4月因省府精簡組織,省文獻會由省府二級機 關改為三級機關,隸屬民政廳。至1997年5月省政府文化處成立,改隸文化 處。1996年12月召開的國家發展會議達成精簡省府功能業務與組織,凍結 省自治選舉的決議。其後通過修憲及立法成序,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 調整作業,自1998年12月21日生效,分三階段進行。省文獻會在組織調整 的過程中,曾有歸屬文化建設委員會、續留省府、或改隸國史館之議,最後 在考量業務性質與尊重員工的意願之後,在2000年9月29日行政院研考會召 開的「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委員會作業小組第42次會議」獲得 初步決議,略以:

一、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以所屬機關型態整體改隸國史館,機關名稱再 確定。

二、該會組織職掌之調整以變動最小為原則。

據此決議,行政院於2000年10月27日通過「國史館組織條例部分條文 再修正草案」、「國史館臺灣文獻局組織條例草案」送立法院審議。對次議

案,部分立法委員提出不同的修正案,最終經朝野協商,作成以「國史館臺 灣文獻館」之名稱改隸國史館,並於2002年1月1日為改隸日期,至此省文 獻會離開臺灣省政府,提升其層級隸屬國史館,為總統府的三級機關。

二、重要的業務變革

在省文獻會改隸國史館之後,在業務推動上,有下列的變革:

(一)《臺灣文獻》改版及《文獻別冊》

《臺灣文獻》季刊的起源始於臺灣省通志館館刊。1948年6月1日設置 省通志館,當年10月25日發行第一份刊物,刊名為《臺灣省通志館館刊》

屬月刊,惟發行三期後於同年12月25日停刊。1949年7月1日省通志館改為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是年8月15日《文獻專刊》創刊號問世,為季刊,每年 一卷每卷四期,發行至第5卷第4期止。至1955年3月27日《文獻專刊》更名 為《臺灣文獻》繼續發行,2001年4月16日《臺灣文獻》取得經濟部智慧財 產局核發商標註冊證,自此《臺灣文獻》成為具有「專利」名稱的雜誌(簡 秀昭,2002:1)。

回想《臺灣文獻》出版初期的時空環境,省文獻會肩負地方志書纂修職 掌,客觀環境忌諱公開談論臺灣本土文化,在此威權控制的環境下,《臺灣 文獻》成為當時認識臺灣的有限管道之一。因此,《臺灣文獻》初創的宗旨 著眼於臺灣史料研究、地方文獻調查、耆老口述歷史之蒐集、整理等,保留 珍貴的臺灣文獻史料。在編排印刷上,採直排,不重視內容的美編,保持嚴 肅、冷僻、簡單的編排方式。隨著省文獻會於2002年1月1日改隸國史館,

《臺灣文獻》在封面美工、內容及編排方式上亦隨時代潮流的改變而改版,

在內容上,除了維持學術性的原則外,也增加取材廣度;版面排列從直排改 為橫排;註釋採隨頁註於正文下方;封面則委由專業美工依每期的內容設 計,以饗讀者的視覺。此外,自《臺灣文獻》53卷第2期起,隨刊附贈《文

灣文獻》的多元性與可讀性。

(二)深入民間、貼近鄉土

臺灣文獻館在劉峰松館長任內更將文獻工作深入民間,貼近鄉土,其中 最為明顯的是將往昔舉辦的臺灣史研習營,移師臺灣各地鄉土,結合當地的 人史工作者及學者,舉辦研習營,探討當地的人文、歷史、風土、民情。在 深入民間、貼近鄉土的理念下,文獻館曾經遠赴蘭嶼辦理「蘭嶼研習營」、

到高雄燕巢辦理「六堆客家文化研習營」、至馬祖辦理「馬祖文化研習 營」、到台南官田辦理「西拉雅文化研習營」。這樣的作法,更可以深入瞭 解地方的文史風貌,傾聽當地民眾的聲音、更貼近鄉土的味道。除此之外,

文獻館出版品新書發表會,也改變往昔的作法,結合在地的縣市、鄉鎮公所 與文史工作者,移師至各地方辦理,也讓在地的鄉親更加瞭解本地的人文歷 史。

(三)纂修《臺灣全志》

臺灣文獻館前身—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修纂的《重修臺灣省通志》斷限於 1981年,根據當時的「地方志書纂修辦法」規定,省志每二十年一修。因 此,在1990年代末期至2001年間,《重修臺灣省通志》纂修工作即將告成 之際,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便同時展開續修的籌備工作,先後召開三次續修臺 灣省通志諮詢會議,討論續修臺灣省通志計畫草案及凡例、綱目草案、研擬

「續修臺灣省通志督編小組設置要點」陳報省府第十二次委員會議及主管會 報聯席會議討論,惟因省文獻會已確定改隸國史館,致有關「續修臺灣省通 志」暫緩執行(呂順安,2001:24–33)。省文獻會於2002年1月1日更名 為「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改隸國史館之後,積極推動纂修「臺灣全志」的工 作。

臺灣全志之纂修以1945年至2001年為斷代,涵蓋半個世紀之間臺灣史 事發展與變遷。各志內容以「詳今略古」為原則,即1981年以前予以適當

略述,民國1981年之後則以完整呈現整個臺灣各個層面之變革,力求志書 之完整性。卷首列有戰後臺灣變遷史略,綜括民國1945年至2001年臺灣各 項重大變遷發展,作提綱挈領之敘述,各篇首章為綜說,俾使讀者掌握各篇 之全貌。

臺灣全志計分十二志、七十八篇,包括卷首、大事、土地、住民、政 治、經濟、國防、外交、教育、社會、職官、人物、文化及卷尾。除卷首、

卷尾及卷一大事志外,一般以志統篇,篇下分章、節、項、目,各以類從,

並附相關圖表,每篇預計約二十萬字,完成後志稿,除可保存近五十年來,

政府各項施政成果及社會經濟等各方面之變遷史料外,並可提共民眾進行相 關研究之參考。

臺灣文獻館自2002年起依據政府採購法的作業規範,結合國內學者、

專家修纂《臺灣全志》,截至2007年9月已出版《卷首史略》(全一冊)、

《卷一大事志》(全一冊)、《卷四政治志—建置沿革篇》(全一冊)、

《卷四政治志—審計篇》(全一冊)、《卷四政治志—民意機關篇》(全 一冊)、 《卷四政治志—治安篇》(全一冊)、《卷四政治志—選舉罷免 篇》(全一冊)、《卷四政治志—行政篇》(全一冊)、《卷四政治志—考 銓篇》(全一冊)、《卷四政治志—民主憲政篇》(全一冊)、《卷四政治 志—黨團篇》(全一冊)、《卷四政治志—法制篇》(全一冊)、《卷九社 會志—經濟與社會篇》(全一冊)、《卷九社會志—社會運動篇》(全一 冊)、《卷九社會志—環境與社會篇》(全一冊)、《卷九社會志—文化與 社會篇》(全一冊)、《卷九社會志—社會多元化與社會團體篇》(全一 冊)、《卷九社會志—都市發展篇》(全一冊)、《卷九社會志—衛生與健 康篇》(全一冊)、《卷九社會志—宗教與社會篇》(全一冊)、《卷九社 會志—社會福利篇》(全一冊)、《卷九社會志—勞動力與勞動市場篇》

(全一冊)、《卷九社會志—社會階層篇》(全一冊)、《卷十職官志—文

職表篇》(全一冊)、《卷十職官志—武職表篇》(全一冊),計25冊。

此外,《卷八教育志》亦已完成採購評選作業,撰稿中。

(四)舉辦「烽火歲月—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史料特展」、保存台籍老兵口述史料 清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1985年一紙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被強迫接受殖民統治,在日本當局同化政策「皇民化運動」下,臺灣人比日 本人盡更多的義務,享受的權利則受到層層的限制。1937年蘆溝橋事變發 生,臺灣進入戰時體制,被捲入戰爭的漩渦,在高壓統治下,被迫提供大量 的人力及物力,支援這場侵略戰爭。回顧戰時期間,日本在臺灣所採取的各 種措施,可以發現這場侵略戰爭的荒謬本質,及對人性的嚴重扭曲,在軍國 主義者殘暴統治及資訊壟斷之下,刻意將侵略戰爭美化為「聖戰」,確實也 讓部份的臺灣人陷下「聖戰」的氣氛之中;但這段歷史卻隨著二次大戰的結 束,逐漸沉寂,文物散佚民間,未受重視,加上年輕世代語言的隔閡,相 關的研究乃出現斷層(劉峰松,2003:9)。文獻館為保存這段逐漸被人遺 忘的史料,在劉峰松館長帶領之下,於2002年11月開始拜訪民俗文物收藏 家、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國軍歷史文物館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3年3 月公開徵件、評選、撰寫文稿,2004年辦理展覽並同步出版「烽火歲月—

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史料特展圖錄」上下冊,詳實地保存戰時體制下臺灣的政 治、經濟、社會、文化、軍事、地圖等史料。

此外,在戰時期間,臺灣人被徵調至戰場協助日軍作戰,名義上有軍 伕、軍屬及軍人。軍伕如高砂義勇隊、臺灣農業義勇團、臺灣特設勞務奉公 團等;軍屬有海陸軍通譯、看護婦、海陸軍工員等。戰爭初期,日本徵兵以 軍伕及軍屬為主,至戰爭末期,日本戰勢逆轉,兵員極度缺乏,便在臺灣實 施「陸軍特別志願兵」、「海軍特別志願兵」及徵兵。這些被徵調的台籍日 本兵其人數、戰死的人數、及戰後所受的待遇等等,都可以在「烽火歲月—

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史料特展圖錄」中得到印證。而後續,臺灣文獻館更出版

《傷痕血淚—戰後原臺籍國軍口述歷史》及《傷痕血淚—戰後原臺籍國軍口 述歷史續錄》,以口述訪談的方式,記載戰後原臺籍國軍所受的遭遇與生活 的情景。

(五)優良政府出版品

臺灣文獻館出版的出版品,自2004年起參加政府優良出版品獎之評

臺灣文獻館出版的出版品,自2004年起參加政府優良出版品獎之評

在文檔中 走過臺灣文獻一甲子 (頁 21-3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