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走過臺灣文獻一甲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走過臺灣文獻一甲子"

Copied!
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謝嘉梁*

* 謝嘉梁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

(2)

壹、前言

臺灣文獻館自1948年6月1日臺灣省通志館成立以來,迄今已有60年。

在這一甲子的歲月中,歷經多次組織變革、辦公處所搬遷、也經歷十四任 首長。雖然,組織多次變革、辦公處所多次搬遷、首長的異動,然而其對臺 灣文獻的職志與奉獻始終沒有改變。筆者有幸於1996年2月15日擔任省文獻 會十一任主任委員,並於2006年7月17日再度接任省文獻會改組後國史館臺 灣文獻館館長職務,對臺灣文獻業務存着一份深厚的情感。值此臺灣文獻館 60週年之際,特撰文細數她走過的痕跡。

本文嘗試將臺灣文獻館的發展分為:(1)1948.6.1∼1949.6.30,為臺 灣省通志館時期;(2)1949.7.1∼ 1992.1.31,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成立 及發展時期;(3)1992.2.1∼ 2001.12. 31,臺灣歷史文化園區成立,為臺 灣省文獻委員會轉型時期;(4)2002.1.1∼迄今,為改隸總統府所屬國史 館臺灣文獻館時期,計四個時期。細數每個時期值得回味的重要業務推展、

以及代表性的出版品。最後,提出感言與未來發展的方向,做為結語。

貳、臺灣省通志館(1948.6.1–1949.6.30)

臺灣省通志館成立於1948年6月1日至1949年7月1日改組為臺灣省文獻 委員會,為期僅1年1個月。雖屬於草創,然卻也為省文獻會的發展,提出 了許多的發展方向。其中最受囑目的是林獻堂先生榮任臺灣省通志館館長及 對省通志館的期望、《臺灣省通志館館刊》的發行、及擬定「臺灣省通志假 定綱目草案」。以下就上述事項敘述如次:

(3)

臺灣位居大陸東陲,先民來此墾拓年代雖極久遠,然見諸史籍者,始於 隋之大業;明鄭以前,典籍文獻,散佚難尋,加以甲午戰後,日人據臺,在 殖民政策統治下,對先民拓墾事蹟大都抹煞,或失其客觀性。臺灣光復後,

首任省政府主席魏道明先生,有鑒於保存臺灣歷史文獻的重要性,應纂修省 通志,以存文獻,於1948年4月24日依照1929年12月內政部頒行的「修志 事例概要」的規定,以叁柒卯迴府綜法字第41942號令公布「臺灣省通志館 組織規程」一種,作為設立「臺灣省通志館」的依據。在省通志館組織規程 公布的同時,省政府主席魏道明並授命林獻堂先生負責籌組「臺灣省通志 館」事宜,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劃,擇定臺北市仁愛路三段53號為館址,於 1948年6月1日正式成立,林獻堂先生為首任館長,林忠為副館長。在省通 志館成立之後,省政府於同年6月8日公布「臺灣省通志館顧問委員會組織 規程」,任命黃純青為主任委員,以協助及研究通志館進行事宜、供給通志 各種資料、及審議通志館編纂志稿(王世慶、郭嘉雄、廖財聰,1998:1–

10)。

臺灣省通志館首任館長為林獻堂先生,本名朝琛,號灌園,字獻堂,諱 大椿。1881年10月22日出生於臺中縣霧峰鄉,為臺灣望族霧峰林家後裔。

乃父文欽先生為清末舉人,秉性溫雅,其國學造詣及溫和性格,影響林獻堂 先生一生志業至為深遠。先生自幼長於書香門第,天性好學,復有名師啟 蒙、教導,漢學造詣極為深厚,對外文譯著之涉獵亦頗廣泛。及長,投身於 日據中期的臺灣民族運動,領導非武力抗日,為當代臺籍人士最孚眾望之一 代領袖人物。臺灣光復後,1946年當選臺灣省首屆參議員,1947年3月彰化 銀行改組,任彰化商業銀行董事長,同年5月任臺灣省政府委員。1948年6 月1日臺灣省通志館成立,先生被任命為館長。1949年7月1日臺灣省通志館 改組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先生改任為主任委員,同年9月因病患請辭臺灣 省政府委員、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彰化銀行董事長職務,1956年9

(4)

月8日,先生病逝日本東京,享年76歲。

林獻堂先生先後曾任首任的省通志館館長及改組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 任委員,對修志及文獻業務念茲在茲,曾於1948年10月25日《臺灣省通志 館館刊》創刊號撰文「臺灣省通志館之使命」,以勉勵通志館同仁,茲節錄 部分內文如次(林獻堂,1948:2–3):

魏公伯聰主政臺省,首揭「在安定中求繁榮」以為施政根據,

一年以來,宏猷初展,德澤長新,庶績咸熙而規模粗具。西哲有云:

「政治為歷史之果,歷史為政治之根」,撫今追昔,於先賢之陳規往 迹,讜言懿行,自不能無源頭活水之思,以究乎天人之際,明乎古今 之變,因有纂修通志之議。

夫通志,誠如章實齋所言,乃史之要刪,蒐羅縱橫數百里之所 見,博訪上下數千年之所聞,彙而刪之;資之足以微文考獻,鑒往 知來,其要尤在比事例,明義理,具法戒,稗治政,以為後人龜鑑。

我國之方志,在世界文化史材料中,可稱別具一格,為並世各國所 無,明清兩代,纂述尤夥。臺灣府志初修於清康熙三十三年,迄乾隆 二十九年,再度重修,顧書既陳舊,復多舛漏,如荷人鄭氏之事,缺 而弗錄。日本據治,頻年調查,報告記載,固極精詳,然其採集,專 供有司施政之用,秘而不宣,我臺人無從窺其底蘊焉。近年國府頒訂 各省縣文獻委員會組織法及修志章則,通飭遵照。昭代右文,良堪額 慶;臺灣光復伊始,於過去事跡,加以綜合彙訂,發而表之,公諸國 人,用彰文采,要亦非絕無意義者,魏公通志纂修之議,意在斯乎?

本年春抄,獻堂北上予會省委,忽荷下囑,主長志館。自維才 拙,謬膺重寄,若涉深淵;惟懼耆舊凋零,莫可諮詢,卷案散佚,棄 廢銷毀,私家所藏,半付蟲魚,搜求資料不易,及今不修,則春秋代 序,後此十年,或數十年,其艱鉅當更有甚於今日者,迺慨然應命,

(5)

著手部署。幾經擘劃,迄六月一日,略具組織,遂專案上聞;一方則 糾合同志,共策進行,以迄今茲。

夫立國精神,首重文化,政教興替,志乘尚焉。臺灣之見諸史 籍,始於隋之大業,惟在明鄭以前,典籍文獻,殊多未備,求詳靡 易,識者憾之,稽古鉤沉,上有賴乎同人之努力。而清室以異族入主 中原,日本藉武力攫取臺疆,執民族之偏見,對史實恒予歪曲,堅貞 忠義志士之規謀光復,輒名之曰匪,曰寇,曰叛,曰亂,其酷虐橫暴 殘凌我民,則美稱為聖恩皇威。是非顛倒,黑白混淆,莫此為甚,糾 而正之,以新視聽,亦復不容忽怠。顧茲事體大,同人學淺識陋,微 力容有未逮,非集腋不能成裘,非眾撐不能舉重,甚望海內鴻儒,省 中耆老,隨時惠助,指迷化頑,俾此艱鉅,克底於成。

二、臺灣省通志館館刊發行

臺灣省通志館於1948年6月1日成立之後,為編纂各種文獻資料之專 刊,以為臺灣史料學術研究、發表之園地,俾作為纂修臺灣省通志的參考 資料,乃於同年10月25日發行《臺灣省通志館館刊》屬月刊性質,每月 一期,每期一冊,字數約10萬字。《臺灣省通志館館刊》發行僅三期,於 1948年12月25日停刊。省通志館首任館長林獻堂,曾在《館刊》創刊號 上,發表一篇創刊詞,強調纂修省通志的重要性,並申明《館刊》刊行的主 旨與希望。茲錄館刊創刊詞如次(林獻堂,1948:1):

臺灣光復轉瞬已滿三年了。回憶過去,我們的先人不避艱險,

別井離鄉,遠涉橫洋,來居斯土,發揮不屈不撓的精神,披荊斬棘,

從事開墾,努力建設,造成像今日這樣足以誇耀全國的燦爛文化,我 們應該莫忘先人如此偉大的功績。檢點歷史,關于臺灣的史實,遠在 一千三百餘年前的隋唐時代就有文獻可尋,但是記錄不詳,只知我先

(6)

其他較詳的史實似很不容易搜求。隋朝以後經過將近一千年時期,至 明萬歷、天啟間,有顏思齊、鄭芝龍等來此,據為出沒海上之根據 地,繼而荷蘭人、西班牙人前後侵入,分南北各據一方。我先人被迫 淪為異族隸屬。迨後西人見逐於荷人,而我鄭成功抱抗清扶明之志,

復驅逐荷人出境,入主臺灣,光復我漢族河山。可惜鄭氏父子三世不 過二十三年,至鄭克塽即被迫降清,而臺灣又在滿清壓迫之下二百十 餘年。及至清甲午之役,清軍敗績,馬關議和,腐敗無能之清廷割讓 臺澎及附屬諸島予日本而不惜。唉!從此以後五十一年間的臺灣,同 胞們臥薪嘗膽,保持着民族正氣,含辛茹苦,被蹂躪在日本帝國主義 的鐵蹄之下。迄民國三十四年我國抗戰勝利,日本降服,同年十月 二十五日臺灣正式光復。我們興奮之後,痛定思痛,重憶最近三百餘 年來的臺灣歷史,確是漢民族和異民族流血鬪爭的歷史,在這長久的 歲月中,有許多滿懷民族意識的志士和異族與敵人作殊死戰;或犧牲 性命,或破產入獄,前仆後繼,苦幹着政治鬪爭,以期達到最後「光 復」的目標。像這樣許多可歌可泣的事實,在敵人眼中都一切看作是 匪徒叛逆的行為,那麼在敵人時代所編的史書,我們敢斷言是顛倒是 非,歪曲事實的歷史。臺灣既然光復了,過去被敵人顛倒的是非,不 可不糾正,被歪曲的事實不可不辨明。敵人的建置有益或無益於臺灣 的情事也不可不詳細調查。儘可以當將來臺灣的政治、經濟、社會、

文化等諸般的借鏡。

通志館同仁們自本年六月開始辦公以來,經過四、五個月的準備 期間,今已擬定臺灣省通志假定綱目草案。同仁們自知才力有限,凡 有關修志事宜,須俟各界專家策勵指導。茲卜今日臺灣光復三週年紀 念佳辰,發行館刊創刊號。或披陳見解,或登載擬稿以待專家各位叱 正。更希望各界專家惠寄稿件,凡有關史料研究的發表,猶所歡迎。

(7)

外如對本館同仁們研究態度的批評,錯誤的指正,俾同仁們得完成修 志始命。如此,非特本刊之幸,實亦大有功於臺灣省通志之纂修也。

三、擬定臺灣省通志假定綱目草案

臺灣省通志館成立其首要的宗旨即是纂修省志,草擬臺灣省通志體例綱 目為纂修省志的重要前置作業。此項草擬體例綱目的工作,由林獻堂館長囑 由臺灣省通志館顧問委員會楊雲萍顧問委員草擬,近兩個月始成,擬定大綱 36篇。嗣後經省通志館同仁等多次小組會議慎密檢討、修改,並經編纂會 議一致通過,暫以下列36編及其各章節為假定綱目,以俟各界專家指正。

臺灣省通志假定綱目所擬定的編名

第一編 輿圖 第二編 大事記 第三編 史略 第四編 地理 第五編 氣象 第六編 生物

第七編 人民 第八編 山地情形 第九編 政治鬪爭(上)

第十編 政治鬪爭(下) 第十一編 光復 第十二編 行政 第十三編 警察 第十四編 司法 第十五編 軍事 第十六編 外事 第十七編 財政 第十八編 專賣 第十九編 金融 第二十編 商業 第二一編 農業 第二二編 糖業 第二三編 林業 第二四編 水利 第二五編 漁牧 第二六編 工業 第二七編 鑛業 第二八編 交通 第二九編 社會 第三十編 衛生 第三一編 教育 第三二編 宗教 第三三編 學藝 第三四編 統計 第三五編 人物 第三六編 志餘 第三七編 資料 第三八編 索引

(8)

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成立及發展時期(1949.7.1–1992.1.)

1949年7月1日臺灣省通志館改制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其工作職掌由 單純的纂修省志,擴大至史蹟、勝蹟的調查,及其他文獻史料的採集、調 查、整理與編纂。歷任首長為林獻堂、黃純青、林熊祥、李騰嶽、方家慧、

洪樵榕、張炳楠、林衡道、江慶林。茲將此時期重要的業務推展及代表性的 出版品介紹如次:

一、「通志館」改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通志館於1948年6月1日成立之後,至1949年間陳誠先生繼任臺 灣省主席之後,對於臺灣歷史文化尤為關心,咸以「文獻包涵意義廣大深 遠,非一通志館所能承當」,而內政部早於1946年10月頒布「各省市縣文 獻委員會組織規程」,中列志書纂修為其任務之一,乃下令研擬「臺灣省文 獻委員會組織規程」,期將原「臺灣省通志館」改組為「臺灣省文獻委員 會」,案經1949年4月22日提省府委員會第95次會議決議通過。據此,省政 府於1949年5月13日以三八辰元府綜法字第27715號令公佈「臺灣省文獻委 員會組織規程」 ,1949年7月1日「臺灣省通志館」正式改組成立「臺灣省 文獻委員會」,原省「通志館顧問委員會」同時撤銷。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成 立後,主任委員由原省通志館館長林獻堂改任,黃純青為副主任委員,購置 臺北市延平南路111號3層洋樓1棟為會址。其業務除纂修臺灣省通志為中心 工作外,並廣泛徵集、保管、整理及編纂本省有關文獻資料,為臺灣文獻 史料的調查、保存、整理、與編纂奠下基礎(王世慶、郭嘉雄、廖財聰,

1998:11–12)。

二、重要的業務

(9)

獻》、及進行史蹟、勝蹟、婚喪習俗調查及總督府檔案微縮影卷之製作。以 下就上述的業務摘述如次:

(一)纂修省志

此時期,纂修省志為文獻會的重要業務,先後進行「臺灣省通志稿」、

「增修臺灣省通志稿」、「整修臺灣省通志」、「重修臺灣省通志」的纂修 工作。其進行情形如次:

1、臺灣省通志稿

1945年臺灣光復,1946年11月間臺北縣長陸桂祥邀請地方人士黃純 青、楊雲萍等召開臺北縣修志委員會議,倡議修志,並建議臺灣省行政長官 公署纂修省志,此為議修省縣志書的先聲。1948年6月1日首任臺灣省主席 魏道明設立臺灣省通志館,同年6月8日另設立臺灣省通志館顧問委員會,

命林獻堂為館長,黃純青為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聘請全省各地文教界多 人,籌劃編纂臺灣省通志,奠定纂修省志的基礎。

1949年7月1日改組臺灣省通志館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仍聘請林獻堂 為主任委員,黃純青為副主任委員,林熊祥為委員兼總編纂,進行徵集保管 文獻資料及編纂志書工作。1960年臺灣省通志稿大部份完成,至1965年10 月,除地理篇之地質一章未成稿外,其餘皆全部出版問世。全部志稿共為 十志十一卷,五十九篇,分訂為60冊,約1,100萬言,前後歷經六任主任委 員,費十五載始全部印製完成。此次參與編纂省志的編纂人員共62人,其 中屬省文獻會編纂人員17人約占27﹪,會外特約編纂45人,占約73﹪。特 約編纂45人之中,22人為臺灣大學教授;2人為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教授;餘 21人為故宮博物院、教育部、臺灣銀行、華南銀行等專家及藝術家等。就 編纂的十志十一卷五十九篇而言,由省文獻會編纂者有卷首及13篇,占22

﹪;由會外特約編纂編纂者有29篇,占49﹪;由會內人員與會外特約編纂 合編者17篇,占約29﹪。其編纂,大多由一人負責編纂一篇,間亦有數人

(10)

合編一志或一篇,或一人編纂一篇以上者(王世慶,1993:224–239)。

2、增修臺灣省通志稿

1960年臺灣省通志稿已大部份完成,是年12月27日內政部以四九內民 字第50172號函臺灣省政府轉飭省文獻會送部審核。略云:「依照地方志書 纂修辦法之規定,所有省市縣志稿,應先送本部核定後始得印行。茲查貴省 各縣市志稿,已有部分送部核定付印。惟貴省文獻委員會所纂修之省志稿,

迄未送部審核。相應函請查照,轉飭該會依照規定,即將志稿送審。」。省 文獻會奉令後當即籌備送審事宜,乃於1961年2月先將已出版的省通志稿40 冊送審。旋於是年9月奉省政府轉內政部50內民字第66407號函,飭予增修 至1960年止。內政部來函略以:

一、 據貴省民政廳5028民甲字第2415號代電,檢送臺灣省通志稿 四十冊請予審核到部。

二、 經交據本部地方志書審核委員會詳加審核,認為所送通志稿內 部,大部份篇幅均為記述日據時期事蹟,不僅明清兩代事蹟略而 不詳,即光復後之政績措施亦未見詳述,如教育志僅記至民國 三十五年,光復後一週年,敘述尤嫌簡略。

三、 查臺灣光復,已逾十五週年,而貴省志書至現在為止,尚未出 版。如依所送志稿之斷代及記載內容,據以出版,顯與目前事實 脫節,以之流傳坊間,實屬不妥。復查臺省各項建設工作多在 三十九年以後始著績效,貴省通志係以三十九年為斷代,遺漏太 多,有失修志記載史實之意義。本年為民國成立五十週年,各方 面多有檢討過去,策勵將來之舉,臺灣省通志應改為以五十年為 斷代。

四、 希即轉飭文獻委員會,儘速蒐集資料,將原有志稿予以增訂,隨 時送部審核。

(11)

省文獻會奉令增訂至1961年斷代後,即擬訂「臺灣省通志稿增修計 畫」,自1963年起至1967年止次第增修刊行問世,計有卷一土地志地理篇 地名沿革章、氣候篇,卷二人民志人口篇、卷三政事志行政篇、社會篇、衛 生篇、保安篇、地方自治篇、財政篇,經濟志水利篇、農業篇、林業篇、水 產篇、礦業篇、工業篇、交通篇、商業篇、金融篇,卷五教育志教育制度沿 革篇、教育行政篇、教育設施篇、文化事業篇,共分訂為25冊,約400萬餘 字。本次增修省通志稿,歷經三任主任委員,歷5年至1967年暫告一段落。

此次參與增修之人員,除氣候篇由臺灣大學蔣丙然、亢玉瑾兩位教授及礦 業篇由臺灣大學林朝棨教授擔任外,其餘均由省文獻會委員、編纂、組長擔 任。

綜觀此次增修臺灣省通志稿有幾點應該報告的是:1.增修志稿未寬列預 算,經費很有限,係用大字油印,錯字校正後不容易改,漏改者有之,校 對不易,裝訂亦簡陋,容易損壞。2.編纂人員除氣候篇、礦業篇由會外學者 編纂外,其餘均由省文獻會同仁擔任,比原修志稿少有專家擔任。3.增修志 稿與原志稿成為兩套之志稿,不能連貫,無法合為一書。4.增修之志篇亦不 全,至少尚有十七、八篇需要增修者未予增修(王世慶、郭嘉雄、廖財聰,

1998:85–92)。

3、整修臺灣省通志

1966年夏,張炳楠接任省文獻會主任委員,時增修省通志稿適將完 成,但增修志稿出版後,原省通志稿60冊和增修通志稿25冊,兩部志稿既 不能連貫整合不易,鑑此情形同仁多人乃建議整修。是年12月間,張炳楠 主任委員即指示李汝和副主任委員、盛清沂編纂、王詩琅編纂組長等三人成 立整修小組,進行綱目的調整、出版計畫的擬訂、及整修辦法的制定等三項 工作。是年12月盛清沂編纂擬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通志稿整修出版計畫

(一)」,此一計畫詳述整修的程序、費用,分年完成及應主注意事項,

(12)

經交付整修小組研討,大致認為可行之後,於次年二月四日由張炳楠主任委 員擬具「臺灣省通志稿整修出版報告」,報奉省府核定。1967年秋,奉盛 清沂編纂再擬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通志稿整修出版計畫(二)」,擬訂整 修志稿的綱目及其字數的分配。按該計畫,整修志稿的綱目計分二十九卷,

合卷首、卷尾,共三十一卷,預計字數約1500萬字,分六年完成,預訂於 1973年全部出版問世,成書格式為十六開本,線裝本,外用布裝函套。另 擬定「臺灣省通志稿整修辦法」一種,共八章六十一條,分為總則、書例、

書時、書地、書人、正名、筆削、附則等,以為編纂之準繩。

整修省通志至1973年底全部出版問世,含卷首尾在內,共為12卷,下 統一記,10志,子目78篇,及卷首尾之四項,分訂146冊,約1958萬字。

光復後首次編修之《臺灣省通志》,於此完成。此次參與整修之編纂人員共 17人,除卷一土地志植物篇由原修者省文獻會退修之林崇智副主任委員及 會外特約編纂張慶恩二人合編外,其餘各篇均由省文獻會副主任委員、委 員、編纂及組長擔任(王世慶、郭嘉雄、廖財聰,1998:92–119)。

4、重修臺灣省通志

依據1968年8月21日內政部臺內字第286015號令修正公布的「地方 志書纂修辦法」第三條規定,省志20年纂修一次(原定省志30年纂修一 次)。而前省文獻會纂修之「整修臺灣省通志」斷代為1960年,兼以有訛 誤之處。省文獻會乃依據前項規定,於,1980年冬擬定「重修及增修臺灣 省通志計畫方案」,並於1981年1月18日在台北市中山堂會議室召開「臺灣 省通志綱目草案第一次座談會」,針對鄭喜夫編纂所擬的「臺灣省通志綱目 修正表」進行討論修正,其後乃依據此次座談會的決議,重新擬訂一份六年 計畫之「重修及增編臺灣省通志計畫方案」,提請於1981年10月19日召開 的590次臺灣省政府合署辦公各單位首長會談裁示討論通過。

據此,省文獻會旋於1983年元月21日擬具「重修及增編臺灣省通志綱

(13)

目與凡例」呈請民政廳核轉內政部審查。經奉內政部數次指示重行修訂後,

更改名稱為「重修臺灣省通志」,並於1983年11月28日提省府第663次首 長會談通過,後於1984年奉內政部准予備查後,開始進行「重修臺灣省通 志」纂修工作。重修臺灣省通志,初定為六年計畫,自1984年起至1989年 止;後修訂為七年計畫,延至1990年,總字數為3600萬字,經費概算8547 萬元。惟因修志為極艱鉅的工作,且省府每年核定之預算與原計畫所需之經 費差距甚大,經數度展延之後,終於2001年三月全部完成。前後共歷18年 始完成,全志計十志、十二卷(含卷首、卷尾)、53篇、68冊,共3100萬 言,近200名學者專家參與修纂,前後召開21次督編小組會議(王世慶、郭 嘉雄、廖財聰,1998:120–150;呂順安,2001:17–24)。

(二)發行「文獻專刊」與「臺灣文獻」

《臺灣文獻》季刊的起源始於臺灣省通志館館刊。1948年6月1日設置 省通志館,當年10月25日發行第一份刊物,刊名為《臺灣省通志館館刊》

屬月刊,惟發行三期後於同年12月25日停刊。1949年7月1日省通志館改為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是年8月15日《文獻專刊》創刊號問世,為季刊,每年 一卷每卷四期。林獻堂主任委員特地在1949年8月15日《文獻專刊》創刊號 弁言中指出文獻委員會目前努力的方向有三:一為普查文獻、整理文獻;二 為遺老口述訪談;三為名勝古蹟的調查保存(林獻堂,1949:1–2):

竊按本省文獻,目前急應着手者有三,蓋此時一過,他日追尋,

當益見困難,或至永失機會。

一、 淪陷中,前代文獻散佚莫收,經日人積歲桾摭,所獲而藏,頗見 贍備,而淪陷五十年來所成文獻,如日人所保存清代少數檔案及 日總督府諸檔案,軍政機密文件,乃至諸報紙,諸雜誌類集,

(例如臺灣日日新報自第一號至終號,原存省立圖書館,今已大 半不全,)於光復當時,日人頗任意焚棄,而省立圖書館原收

(14)

圖書亦已逸失一部,檔案雖經政府接收,尚未從頭整理,機密文 件,更茫難稽考,久必更遭毀損及遺失,故目下普查文獻,整理 文獻為急務中之尤。

二、 五十年前逸民,遺老,今尚多存,急宜探詢,由口述求得文獻記 載以外之事實,既有以補文獻之不足,更可引為考證及訂正文獻 之資。

三、 名勝古蹟為文獻重要證物之一,據本省現況,自光復後,鮮人過 問,日任毀壞,不及今設法保存,將來恐不可問。

是三者,前二為本會固有使命,同人輩聯絡各方,奔走,埋頭,

孜孜未遑或息,期庶有成,三則本會僅能效踏查,提記之勞,惟在政 府協力施行保護規程,始獲有濟,若夫風俗之採訪,器物之徵置,譜 牒之搜求,雖亦爭時日之先,猶未至於迫不及待者也。

《文獻專刊》發行至第5卷第4期止於1955年3月27日更名為《臺灣文 獻》繼續發行,2001年4月16日《臺灣文獻》取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核發商 標註冊證,至2002年12月30日《臺灣文獻》已發行至第52卷4期,可說是國 內雜誌類發行最久的期刊之一,亦可說是早期研究、保存臺灣文獻史料的重 要刊物之一。《臺灣文獻》發行至十一卷一期止,其體例概屬專刊性質,所 登文章皆屬專論。從十一卷二期起,則增加調查報告、資料整理與文獻會消 息等。而隨著時代的演變,社會結構的急遽工商業化,臺灣先民生活史料,

以及先民的文物快速湮滅,消失,是以,自四十一卷二期起,則有臺灣民俗 文物、古蹟文物文章的介紹。

(三)「史蹟」、「勝蹟」、婚喪習俗、宗教寺廟調查、地名普查

先民遺留的古老建築,如城廓、古街、衙署、書院、宅第、祠廟、遺址 等,都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屬於重要的文化資產。文獻會在這時期 就進行許多基礎性的調查工作。

(15)

1、遺址、史蹟調查

在遺址調查方面,文獻會同仁劉枝萬早在1958年2月至1959年4月就進 行南投縣軍功寮遺址的發掘;盛清沂亦自1952年至1963年1月先後進行臺灣 北海岸、淡水河上游、宜蘭平原邊緣、桃園縣沿海及臺地地區、新竹縣地 區、苗栗縣地區等史前遺址調查。此外,自1970年9月至1975年5月先後在 澎湖縣、臺南市、雲林縣、嘉義縣、新竹縣、桃園縣、臺南縣邀集當地人士 舉行史蹟調查座談會,1以瞭解各地的開拓歷史、掌故傳說、風俗習慣、宗 教信仰、及史蹟名勝(王世慶、郭嘉雄、廖財聰,1998:180–184)。

2、勝蹟調查採訪

這時期文獻會除進行遺址調查、史蹟座談外,於1956年至1983年間由 林衡道主委率領文獻會同仁高而恭、郭嘉雄、廖財聰、楊緒賢、黃謀輝、吳 政恆、曹美良等實地對全省名勝古蹟進行調查、採訪、拍照,由林衡道主委 撰文陸續發表在《臺灣文獻》,嗣後於1977年至1982年間分別抽印彙編成

《臺灣勝蹟採訪冊》共七冊出版。此外又於1984年起由採集組對全省古蹟 進行實地拍照,保存古蹟資料。

3、婚喪習俗地調查

臺灣各族群不論是閩南、客家、原住民各族群,均有各族群特殊的生 命禮俗,在人生各個階段中,不論是出生、滿月、週歲、成年禮、結婚、

喪禮,各個族群都有須遵循的特有禮儀,以表達對生命的尊重與對人生的期 盼。在生命的過程中,結婚與喪葬可說是人生的重要里程與終點,各個族群 尤其重視,文獻會為保存逐漸消失的傳統婚喪習俗資料,自1972年起就陸 續辦理閩南族群婚俗調查、閩粵族群喪葬習俗調查、客家族群婚俗調查、原 住民族群婚喪習俗調查(王世慶、郭嘉雄、廖財聰,1998:189–201)。

4、宗教寺廟調查

(16)

臺灣孤懸海外,歷經幾次外族入侵及多次外來移民的遷入,宗教信仰 十分複雜而分歧,近百年來更是變化多端。文獻館為了解國人宗教信仰,以 及寺廟沿革、供奉的神祇、祭器、建築雕刻、節慶、祭典等事項,前後於 1958 年及1984年進行二次的寺廟調查。

5、地名普查

地名涉及往昔該地的歷史、地理、文化背景,從地名可以追溯、瞭解 該地的歷史演變軌跡。臺灣地名的演變至為錯綜複雜,加上行政區域劃分多 所變更,多數人已漸漸遺忘當地地名的沿革。對於臺灣地區全面性地名的研 究,在日據時期有日人安倍明義的《臺灣地名研究》,然此書是在1938年 出版,不僅不夠詳盡,難免有錯誤之處。是以,文獻館在1978年間進行地 名沿革調查,由洪敏麟於1980年撰寫完成《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一)》、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二)》、《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三)》三冊。《臺灣 舊地名之沿革》雖較日人安倍明義的《臺灣地名研究》為詳盡,但雲林縣以 南及東部地區縣市尚未成書。2因此,文獻會為彌補此項缺憾,於1993年自 行辦理台中市地名普查,並於1994年起與師大地理系合作分年進行全省的 地名普查工作。

(四)接收「日據時期檔案」及製作微縮影卷

文獻館典藏豐富完整的日治時期檔案,包括一萬三千餘卷的「臺灣 總督府公文類纂」、一萬二千餘卷的「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公文類纂」、及 二千八百餘卷的「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文書」。其中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則於 1947年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文書科接收後於1953年分批交由文獻 會保管;專賣局公文類纂檔案係分別於1956年及1993年自臺灣省菸酒公賣 局接管;而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文書係於1959年自臺灣省政府秘書處接管。

(17)

然而,因為文獻會辦公廳舍歷經數次搬遷,這些檔案無法獲得妥善的保存與 維護,為了減少檔案原卷直接使用,並永續保存原卷檔案,文獻會自1979 年起至1986年止分8年編列預算經費製作微縮影捲1,686卷,提供閱覽。惟 早期微縮影捲製作技術較差,紅藍筆更改部份多半模糊,且未附檢索點,檢 索不便。是以,文獻會遂於1993年擬訂計畫逐步將此珍貴檔案數位化,並 於2002年加入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有系統地將此檔案數位化(王 世慶、郭嘉雄、廖財聰,1998:240–284)。

三、代表的出版品 3

省文獻會在此時期除出版《臺灣省通志稿》、《增修臺灣省通志稿》、

《臺灣省通志》、《重修臺灣省通志》外,亦出版諸多具有代表性的出版 品。如《裨海紀遊》、《臺灣叢書》、《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巴達維亞 城日記》、《臺灣堡圖集》、《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臺灣之寺廟與神 明》、《臺灣寺廟概覽》、《臺灣的年節》、《臺灣地區姓氏堂號考》、

《臺灣文化志》、《臺灣古蹟集》、《臺灣勝蹟採訪冊》、《臺灣地名手 冊》、《臺灣舊地名沿革》、《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臺灣私法》第一 卷、第二卷、第三卷。

肆、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轉型時期(1992.2.1–2001.12.31)

省文獻會在1992年之後,有了新的面貌與氣象。在辦公廳舍的興建 上,於中興新村興建臺灣歷史文化園區,為所典藏的珍貴檔案找到完善的 家;在業務的發展上更從以往單純、靜態的文獻工作,逐漸發展具有博物館 性質的文獻工作。經歷簡榮聰、謝嘉梁、楊正寬等三位首長。以下就歷史文

(18)

化園區的興建、及重要的業務敘述如次:

一、臺灣歷史文化園區的興建

省文獻會在1992年1月遷至中興新村以前,經歷多次辦公廳舍的搬遷。

最早在省通志館時期(1948年6月1日至1949年7月),辦公廳舍設於台北市 仁愛路三段51巷1號(現為仁愛路三段53號)。1949年7月至1972年5月遷 至台北市延平南路111號。1972年3月間為配合省府機關的疏遷,將辦公廳 舍疏遷至臺中市東區南京路182號的干城辦公區。1981年6月間配合省府臺 中市黎明社區辦公廳舍的規劃,將辦公廳舍搬至臺中市南屯區黎明路37號 之8的勤政樓7樓。1987年9月間為配合省勞工處之成立,將辦公廳遷至臺中 市黎明辦公區廉明樓8樓。

省文獻會辦公廳舍經歷多次的搬遷,除空間不敷使用外,珍貴的檔案史 料及圖書長期放置勤政樓地下室,除容易受潮損害外,並無法陳列運用,故 有另覓用地興建辦公大樓之議。1980年2月簡榮聰先生接任省文獻會主任委 員,為使省文獻會所典藏的文獻史料、檔案及民俗文物能獲得更妥善保存與 運用,乃積極規劃在中興新村興建臺灣歷史文化園區4,第一館文獻史料館5 於1992年1月興建完成,省文獻會亦於同年月遷入辦公,第二館民俗文物館6 於1996年興建完成,1997年7月採集組人員進駐一樓辦公,第三館史蹟源流 館7於1995年興建完成,1996年7月編輯組人員進駐辦公。在文獻史料館、

史蹟源流館、民俗文物館硬體建設次第完成之後,即著手進行內裝展示工程 的設計施工,史蹟源流館、民俗文物館分別在2000年3月4日及2001年12月 27日開館營運,省文獻會的功能由靜態的修志文獻機關漸漸轉變兼具博物

4  原規劃興建臺灣文獻史料館、民俗文物館、史蹟源流館、民間技藝館、先賢紀念館等五大館,其後僅興建臺灣 文獻史料館、民俗文物館、史蹟源流館三館,民間技藝館、先賢紀念館的功能,併入前三館,不再興建。

5 2002年1月1日後改為文獻大樓。

6 2002年1月1日後改為文物大樓。

(19)

館性質的文獻機關。

二、重要的業務

省文獻會為因應臺灣歷史文化園區的營運,在業務的推展上,除纂修省 志之外,更加強專題史的修纂、學術交流合作、特展室的規劃與展示、以及 志工的招募等。以下就上述事項,敘述如次:

(一)臺灣歷史文化園區之營運

臺灣歷史文化園區史蹟源流館、民俗文物館分別在2000年3月及2001年 12月次第開館後,除了常設的展覽示外,省文獻會在各館籌辦各種展示活 動,曾經辦理的主題展示有:「龍的傳人—臺灣百件歷史人物事件特展」、

「九二一大地震回顧展」、「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文獻史料特展」、

「九二一大地震重建成果展」、「臺灣文獻先賢—林獻堂文物史料特展」、

「民族藝術藝師—黃海岱百歲回顧展」、「二二八事件史料特展」、「鄭 成功登陸臺灣三百四十週年紀念特展」、「臺灣總督府檔案公文類纂史料 展」、「史蹟懷古風震災區文物展」、「西方宗教在臺灣」、「臺灣民俗文 物博覽會」、「時光隧道—臺灣老鐘展」、「寺廟藝術之美」、「臺灣早期 閩客衣料服飾展」、「傳統竹藝文物展」、「彩繪藝術展」、「燈具風華 展」、「臺灣教育資料展」、「大甲東、沙鹿窯陶器文物展」、「新竹文物 之美—客家窯、新竹陶」、「閩南與客家對話—臺灣刺繡之美」、「木雕風 情展」等(呂順安總纂,2001:161–178)。

(二)志工的招募、導覽、解說

為因應臺灣歷史文化園區營運所需的大量人力,在編制員額未能增加 的情況下,省文獻會自1998年起開始籌劃招募志工,1999年初步與中興大 學、靜宜大學等學校研商推薦學生至本校擔任導覽志工,繼之每年定期辦理 志工的招募、組訓、研討、觀摩的課程,截至2001年底,省文獻會的志工

(20)

服務、民俗文物館、史蹟源流館的導覽、解說服務,成績顯著,導覽解說普 獲各界良好的口碑。此外,為結合文獻推廣與觀光旅遊,省文獻會亦辦理多 梯次的觀光旅遊業文獻講習班,希望透過觀光旅遊業的帶領,將臺灣的歷史 發展軌跡與文化之美,介紹給社會大眾。

(三)學術交流合作

在學術交流方面,省文獻會早於1987年至1988年就與中央研究院近史 所合編「現藏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目錄」。其次,首度於1992年8月間與日本 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簽訂5年的合作協議書,共同研究出版「臺灣總督 府文書目錄」,1997年續約5年。此外亦於1997年4月與中央研究院簽訂學 術合作協議,期望藉由中研院臺史所、社科所、經濟所及近史所的人力資 源,對省文獻會典藏的檔案、史料,進行整理、編目與研究。透過這些學術 交流合作的方案,除了進行相關檔案的整理、編目、與研究之外,也間接地 打響省文獻會的知名度,提昇它的學術地位。

(四) 編輯二二八文獻專輯、臺灣近代史、原住民史、客家族群史、地名普 查、文物採購、水資源史

此時期在業務推廣方面,省文獻會因應社會的需求與脈動,適時地提出 許多新增的計畫,如編輯二二八文獻專輯、臺灣近代史、原住民史、客家族 群史、地名普查、文物採購、水資源史等等。這些計畫的推動,有些都有了 具體的成果,有些則在計畫屆滿之後,推出了後續的計畫,繼續推動。

三、代表的出版品

這時期,省文獻會除定期出版《臺灣文獻》及《重修臺灣省通志》外,

亦陸續出版一些較有代表性的書,如《臺灣歷史文獻叢刊》、《二二八事件 文獻輯錄、續錄、補錄》、《臺灣近代史》、《臺灣原住民史》、《客家族 群史》、《地名辭書》、《臺灣地區水資源史》、《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

(21)

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時期(2002.1.1.––)

2002年1月1日以後省文獻會的發展有了較大的變化,不僅因精省的關 係,提升層級,機關名稱改為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改隸國史館為總統府的三 級機關;在業務的推動上,也以臺灣整體的視野來推動業務。首任館長為劉 峰松、第二任館長為謝嘉梁。以下就改隸的過程、業務推動的情形、及優良 的出版品敘述如次:

一、改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隸屬國史館

省文獻會的組織地位歷經多次的變革,1948年臺灣省政府設置「臺灣 省通志館」以纂修省志。旋於1949年七月將通志館改制為臺灣省文獻委員 會,為省府二級機關。1958年4月因省府精簡組織,省文獻會由省府二級機 關改為三級機關,隸屬民政廳。至1997年5月省政府文化處成立,改隸文化 處。1996年12月召開的國家發展會議達成精簡省府功能業務與組織,凍結 省自治選舉的決議。其後通過修憲及立法成序,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 調整作業,自1998年12月21日生效,分三階段進行。省文獻會在組織調整 的過程中,曾有歸屬文化建設委員會、續留省府、或改隸國史館之議,最後 在考量業務性質與尊重員工的意願之後,在2000年9月29日行政院研考會召 開的「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委員會作業小組第42次會議」獲得 初步決議,略以:

一、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以所屬機關型態整體改隸國史館,機關名稱再 確定。

二、該會組織職掌之調整以變動最小為原則。

據此決議,行政院於2000年10月27日通過「國史館組織條例部分條文 再修正草案」、「國史館臺灣文獻局組織條例草案」送立法院審議。對次議

(22)

案,部分立法委員提出不同的修正案,最終經朝野協商,作成以「國史館臺 灣文獻館」之名稱改隸國史館,並於2002年1月1日為改隸日期,至此省文 獻會離開臺灣省政府,提升其層級隸屬國史館,為總統府的三級機關。

二、重要的業務變革

在省文獻會改隸國史館之後,在業務推動上,有下列的變革:

(一)《臺灣文獻》改版及《文獻別冊》

《臺灣文獻》季刊的起源始於臺灣省通志館館刊。1948年6月1日設置 省通志館,當年10月25日發行第一份刊物,刊名為《臺灣省通志館館刊》

屬月刊,惟發行三期後於同年12月25日停刊。1949年7月1日省通志館改為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是年8月15日《文獻專刊》創刊號問世,為季刊,每年 一卷每卷四期,發行至第5卷第4期止。至1955年3月27日《文獻專刊》更名 為《臺灣文獻》繼續發行,2001年4月16日《臺灣文獻》取得經濟部智慧財 產局核發商標註冊證,自此《臺灣文獻》成為具有「專利」名稱的雜誌(簡 秀昭,2002:1)。

回想《臺灣文獻》出版初期的時空環境,省文獻會肩負地方志書纂修職 掌,客觀環境忌諱公開談論臺灣本土文化,在此威權控制的環境下,《臺灣 文獻》成為當時認識臺灣的有限管道之一。因此,《臺灣文獻》初創的宗旨 著眼於臺灣史料研究、地方文獻調查、耆老口述歷史之蒐集、整理等,保留 珍貴的臺灣文獻史料。在編排印刷上,採直排,不重視內容的美編,保持嚴 肅、冷僻、簡單的編排方式。隨著省文獻會於2002年1月1日改隸國史館,

《臺灣文獻》在封面美工、內容及編排方式上亦隨時代潮流的改變而改版,

在內容上,除了維持學術性的原則外,也增加取材廣度;版面排列從直排改 為橫排;註釋採隨頁註於正文下方;封面則委由專業美工依每期的內容設 計,以饗讀者的視覺。此外,自《臺灣文獻》53卷第2期起,隨刊附贈《文

(23)

灣文獻》的多元性與可讀性。

(二)深入民間、貼近鄉土

臺灣文獻館在劉峰松館長任內更將文獻工作深入民間,貼近鄉土,其中 最為明顯的是將往昔舉辦的臺灣史研習營,移師臺灣各地鄉土,結合當地的 人史工作者及學者,舉辦研習營,探討當地的人文、歷史、風土、民情。在 深入民間、貼近鄉土的理念下,文獻館曾經遠赴蘭嶼辦理「蘭嶼研習營」、

到高雄燕巢辦理「六堆客家文化研習營」、至馬祖辦理「馬祖文化研習 營」、到台南官田辦理「西拉雅文化研習營」。這樣的作法,更可以深入瞭 解地方的文史風貌,傾聽當地民眾的聲音、更貼近鄉土的味道。除此之外,

文獻館出版品新書發表會,也改變往昔的作法,結合在地的縣市、鄉鎮公所 與文史工作者,移師至各地方辦理,也讓在地的鄉親更加瞭解本地的人文歷 史。

(三)纂修《臺灣全志》

臺灣文獻館前身—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修纂的《重修臺灣省通志》斷限於 1981年,根據當時的「地方志書纂修辦法」規定,省志每二十年一修。因 此,在1990年代末期至2001年間,《重修臺灣省通志》纂修工作即將告成 之際,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便同時展開續修的籌備工作,先後召開三次續修臺 灣省通志諮詢會議,討論續修臺灣省通志計畫草案及凡例、綱目草案、研擬

「續修臺灣省通志督編小組設置要點」陳報省府第十二次委員會議及主管會 報聯席會議討論,惟因省文獻會已確定改隸國史館,致有關「續修臺灣省通 志」暫緩執行(呂順安,2001:24–33)。省文獻會於2002年1月1日更名 為「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改隸國史館之後,積極推動纂修「臺灣全志」的工 作。

臺灣全志之纂修以1945年至2001年為斷代,涵蓋半個世紀之間臺灣史 事發展與變遷。各志內容以「詳今略古」為原則,即1981年以前予以適當

(24)

略述,民國1981年之後則以完整呈現整個臺灣各個層面之變革,力求志書 之完整性。卷首列有戰後臺灣變遷史略,綜括民國1945年至2001年臺灣各 項重大變遷發展,作提綱挈領之敘述,各篇首章為綜說,俾使讀者掌握各篇 之全貌。

臺灣全志計分十二志、七十八篇,包括卷首、大事、土地、住民、政 治、經濟、國防、外交、教育、社會、職官、人物、文化及卷尾。除卷首、

卷尾及卷一大事志外,一般以志統篇,篇下分章、節、項、目,各以類從,

並附相關圖表,每篇預計約二十萬字,完成後志稿,除可保存近五十年來,

政府各項施政成果及社會經濟等各方面之變遷史料外,並可提共民眾進行相 關研究之參考。

臺灣文獻館自2002年起依據政府採購法的作業規範,結合國內學者、

專家修纂《臺灣全志》,截至2007年9月已出版《卷首史略》(全一冊)、

《卷一大事志》(全一冊)、《卷四政治志—建置沿革篇》(全一冊)、

《卷四政治志—審計篇》(全一冊)、《卷四政治志—民意機關篇》(全 一冊)、 《卷四政治志—治安篇》(全一冊)、《卷四政治志—選舉罷免 篇》(全一冊)、《卷四政治志—行政篇》(全一冊)、《卷四政治志—考 銓篇》(全一冊)、《卷四政治志—民主憲政篇》(全一冊)、《卷四政治 志—黨團篇》(全一冊)、《卷四政治志—法制篇》(全一冊)、《卷九社 會志—經濟與社會篇》(全一冊)、《卷九社會志—社會運動篇》(全一 冊)、《卷九社會志—環境與社會篇》(全一冊)、《卷九社會志—文化與 社會篇》(全一冊)、《卷九社會志—社會多元化與社會團體篇》(全一 冊)、《卷九社會志—都市發展篇》(全一冊)、《卷九社會志—衛生與健 康篇》(全一冊)、《卷九社會志—宗教與社會篇》(全一冊)、《卷九社 會志—社會福利篇》(全一冊)、《卷九社會志—勞動力與勞動市場篇》

(全一冊)、《卷九社會志—社會階層篇》(全一冊)、《卷十職官志—文

(25)

職表篇》(全一冊)、《卷十職官志—武職表篇》(全一冊),計25冊。

此外,《卷八教育志》亦已完成採購評選作業,撰稿中。

(四)舉辦「烽火歲月—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史料特展」、保存台籍老兵口述史料 清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1985年一紙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被強迫接受殖民統治,在日本當局同化政策「皇民化運動」下,臺灣人比日 本人盡更多的義務,享受的權利則受到層層的限制。1937年蘆溝橋事變發 生,臺灣進入戰時體制,被捲入戰爭的漩渦,在高壓統治下,被迫提供大量 的人力及物力,支援這場侵略戰爭。回顧戰時期間,日本在臺灣所採取的各 種措施,可以發現這場侵略戰爭的荒謬本質,及對人性的嚴重扭曲,在軍國 主義者殘暴統治及資訊壟斷之下,刻意將侵略戰爭美化為「聖戰」,確實也 讓部份的臺灣人陷下「聖戰」的氣氛之中;但這段歷史卻隨著二次大戰的結 束,逐漸沉寂,文物散佚民間,未受重視,加上年輕世代語言的隔閡,相 關的研究乃出現斷層(劉峰松,2003:9)。文獻館為保存這段逐漸被人遺 忘的史料,在劉峰松館長帶領之下,於2002年11月開始拜訪民俗文物收藏 家、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國軍歷史文物館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3年3 月公開徵件、評選、撰寫文稿,2004年辦理展覽並同步出版「烽火歲月—

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史料特展圖錄」上下冊,詳實地保存戰時體制下臺灣的政 治、經濟、社會、文化、軍事、地圖等史料。

此外,在戰時期間,臺灣人被徵調至戰場協助日軍作戰,名義上有軍 伕、軍屬及軍人。軍伕如高砂義勇隊、臺灣農業義勇團、臺灣特設勞務奉公 團等;軍屬有海陸軍通譯、看護婦、海陸軍工員等。戰爭初期,日本徵兵以 軍伕及軍屬為主,至戰爭末期,日本戰勢逆轉,兵員極度缺乏,便在臺灣實 施「陸軍特別志願兵」、「海軍特別志願兵」及徵兵。這些被徵調的台籍日 本兵其人數、戰死的人數、及戰後所受的待遇等等,都可以在「烽火歲月—

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史料特展圖錄」中得到印證。而後續,臺灣文獻館更出版

(26)

《傷痕血淚—戰後原臺籍國軍口述歷史》及《傷痕血淚—戰後原臺籍國軍口 述歷史續錄》,以口述訪談的方式,記載戰後原臺籍國軍所受的遭遇與生活 的情景。

(五)優良政府出版品

臺灣文獻館出版的出版品,自2004年起參加政府優良出版品獎之評 選,連續三年計有《臺灣文獻季刊》、《前進婆羅洲–台籍戰俘監視員》、

《與甕相約–臺灣甕王選拔入選展專輯》、《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川 事件》、《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川事件寫真帖》、《專賣局松山煙 草工場歷史建築圖錄1937–1942》、《從臺中雙冬疏散學校到內地復員繪 卷》等書獲選政府優良出版品。《臺灣文物精選展專輯》獲台北國際書展榮 獲「Best From Taiwan版權推介」非文學類入選作品。

1、《臺灣文獻》季刊

本刊創刊於1949年8月15日,至今已歷經近一甲子,是研究臺灣歷史文 化、瞭解臺灣的重要文獻刊物之一。其內容包含臺灣歷史、地理、民俗、風 物、田野調查、史蹟、史料等。本刊物於2002年改版,並隨刊出版「臺灣 文獻別冊」,於2005年6月榮獲「93年度優良政府出版品獎」。

2、《前進婆羅洲–台籍戰俘監視員》

作者為文獻館李展平編纂,於2005年8月1日出版。臺灣和日本因地緣 位置的接近,以及在歷史上有五十年的殖民統治,加上戰後國際情勢丕變,

兩國斷絕外交關係,諸多歷史性的恩恩怨怨,夾雜在複雜的民族感情與國際 利害糾葛中,導致如民間賠償、慰安婦、臺籍日本兵等等問題,皆延宕迄今 未能合理解決。本書即透過訪談,以報導文學的筆法,記述終戰後,日軍紛 紛被遣送回國,而臺籍戰俘監視員卻成為BC級戰犯,流落南洋、海南島無人 照顧、流離顛沛、受盡歧視的情景。

3、《與甕相約–臺灣甕王選拔入選展專輯》

(27)

作者為鄧淑慧及文獻館劉澤民,於2005年12月1日出版,本書以臺灣菸 酒公司報廢、酒甕之本土釉彩、艷麗為標地、透過評選過程,精選百只酒甕 參展,本書以酒甕燒製技巧及印記以解讀酒甕的前世今生,另以老甕新生介 紹酒甕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作品為酒甕再創文化新生命。

4、 《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川事件》、《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 川事件寫真帖》、

作者為林素珍、林春治、陳耀芳,於2005年12月1日出版,本書係記述 原駐守於北埔隘勇線防禦太魯閣群的七腳川年輕人因不滿勞役過重且未發薪 資殺害日本警察而引起,日軍為達殺雞儆猴之效,採取大規模毀村之舉,造 成部落四處逃竄。荳蔻社人也在日軍派令下進入七腳川社燒毀部落,七腳川 社人被迫遷離祖居地。迫使阿美族人向東海岸及海岸山腹兩側台地發展,造 成整個阿美族人的擴散與遷移。日本亦借此事件作為各社之教訓,以對未來 統治東臺灣有所助益,同時沒收南勢各社的槍枝,為日後統治南勢各社奠下 基礎。

5、《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場歷史建築圖錄1937–1942》

作者為蘇睿弼,於2006年2月1日出版,本書出版之圖錄所收錄的圖檔 為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的–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四百餘張珍貴原圖中 揀選出來共計收錄45張精采原圖檔案,內容上配合營建工程相關檔案資料 及若干香菸盒標章、廣告宣傳資料等歷史文物與舊照片,試圖呈現松山菸廠 過去一甲子的容貌變遷。

6、《從臺中雙冬疏散學校到內地復員繪卷》

作者為塩澤亮繪著、張良澤翻譯,於2006年12月1日出版,本書記述日 籍教授塩澤亮先生於1945年奉令赴當時台中州雙冬學園擔任疏散於該學園 的台北師範學校女子部部長,帶領250餘名疏散學生在雙冬,過著自立更生 的戰時生活,以文字及圖像記錄了在雙冬時的生活及日僑遣返過程。

(28)

7、《臺灣文物精選展專輯》

作者為簡榮聰、洪敦光、尤瑪達陸、鄭文彰、黃志農、魏夢妮,於 2003年7月1日出版。本專輯內容涵蓋漢民族居品、衣飾、宗教、戲曲、原 住民等各項臺灣常民生活精美的生活文物。除以中英對照介紹每件展品基本 資料外,又將製作過程(工法),以簡易繪圖方式一一說明,期使閱讀者得 以體會先人的巧思與智慧。

(五) 典藏日據與光復初期史料數位化計畫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臺灣總督府檔案》、《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 案》以及《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是1895至1947年間日治時期臺灣 總督府、專賣局及光復初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官方公文書集結而成的 檔案。這三部檔案是當時政府機關行政的記錄,且為臺灣近代舉凡政治、

經濟、文化而至社會變遷的第一手史料。臺灣文獻館於2002至2006年參加 國科會數位典藏第一期計畫,計畫全稱為「日據與光復初期史料數位化計 畫」,該計畫包括三項子計畫:1.臺灣總督府檔案數位化子計畫;2.臺灣總 督府專賣局檔案數位化子計畫;3.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數位化子計畫。

檔案數位化作業大致區別為下列四項:1.檔案整理分類;2.目錄及索引建 檔;3.檔案影像掃描;4.數位化技術整合。五年來計支用73,293,370元,有 下列的初步成果:

(一)Metadata內容分析著錄共241,396筆,產出 138.55MB容量。

(二)掃描圖檔張數:

A3以上大圖典藏級(Tiff)51,383張,產出9,981.56GB容量。

A3以下檔案商務級(Jpeg)794,073頁,產出468.16GB容量。

(29)

(三)其他成果:

項  目 內  容

典藏日治與戰後之檔案圖錄 選出臺灣總督府檔案、專賣局檔案及行政長 官公署檔案重要檔案及附件作成精美圖錄 日據時期與光復初期檔案數

位化書籤-三套每套五張

分別由臺灣總督府檔案、專賣局檔案及行政 長官公署檔案挑選重要檔案及附件作成書籤 日治時期檔案簡介(書籍) 介紹本館典藏之重要日治時期檔案-臺灣總

督府檔案、專賣局公文類纂及拓殖株式會社 文書

日據時期與光復初期檔案數 位化-臺灣原住民生活明信 片一套十張

選出總督府檔案中蘭嶼及綠島等原住民調查 報告中附圖十張作成之明信片

日治時代.臺灣都市發展地 圖集

與南天書局產官合作,選出總督府檔案中臺 灣城市都市計畫及市區改正圖集結出版

行 政 長 官 公 署 職 員 輯 錄

(一)

利用已完成之數位化資料庫,將光復初期行 政長官公署用人制度、成立沿革、組織系統 表等集結成冊

總督花押名信片一套十張 十九任歷任臺灣總督畫押(簽名)集結而成

松山菸廠-歷史建築圖錄及 虛擬3D光碟

選出專賣局檔案中關於松山菸廠的建築圖,

並配合老照片以數位化三D影像重現松山菸 廠的舊貌

日據時期與光復初期檔案數 位化-臺北大稻埕茶葉商標 明信片一套十張

選出總督府檔案中臺北大稻埕茶葉商標圖案 十張作成之明信片

始政40週年臺灣博覽會酒類 商標明信片一套十張

出自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公文類纂,為始政40 週年臺灣博覽會酒類商標一套10張

(30)

在第一期數位典藏計畫於2006年完成之後,自2007年起,文獻館進行 數位典藏第二期計畫—臺灣省級機關檔案數位化計畫,預計將自1895年日 治時期經戰後初期以至1999年精簡臺灣省政府組織止,前後百餘年來臺灣 各時期省級行政機關檔案予以數位化,以達到保存臺灣省政建設發展歷程,

永續臺灣發展的記憶及呈現百餘年來,臺灣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 層面發展變遷的面貌。

(六)學術交流與合作

在學術交流與合作方面,臺灣文獻館除繼續與日本中京大學社會社會 科學研究所續訂學術合作協議書進行編印《臺灣總督府文書目錄》,更將學 術交流合作的對象向外延伸,先後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 簽訂合作協議書,締結姊妹館,加強學術、文化的交流與研究。此外,亦與 臺灣省政府簽訂協議書進行臺灣省政府庋藏永久保存檔案數位化合作整理事 宜;另外,更將觸角伸向歐洲,訪問西班牙塞維亞大學,與塞維亞A.G.I.檔 案館就其所典存西班牙臺灣早期史料原檔的交流及圖書的交換等事項進行討 論及簽訂合作協議書。

(七)舉辦臺灣第一展

臺灣文獻館於2007年籌劃於2008年2月23日至8月22日舉辦「臺灣第一 特展」,茲將其計劃緣起、理由、構想及經費需求敘述如次:

1、緣起

(1) 「臺灣第一」是歷史上臺灣發展的里程碑(milestone),也是 當前臺灣政經社會最傑出、頂尖(outstanding)的人、事、地、

物,是臺灣歷史文化的核心,能凸顯臺灣的重要性,值得我們加 以記載、展示及推廣。

(2) 要認識臺灣、了解臺灣的歷史文化,最便捷、有效的途徑,就是 知悉「臺灣第一」,可以精要地掌握臺灣歷史文化的重點。

(31)

(3) 「臺灣第一」代表臺灣人的精華與驕傲所在(尤其是臺灣的世界 第一),展示與推廣「臺灣第一」,足以凝聚臺灣人的共同意 識,增進自我的信心與尊榮感。

(4) 「臺灣第一」意味著「創新」、「超越」、「領先」、「前 導」…等等紀錄,或許不因競賽所獲得,惟值得肯定的是,它們 代表臺灣先人的腳步、社會的軌跡、文化的生命,自然生態的獨 特性,也都是突破「零」的「開端」,為臺灣這塊土地踏出第一 步,開風氣之先的殊榮。

2、理由

(1)為凝聚臺灣人的共識,展現出臺灣人的驕傲。

(2) 配合臺灣史課程的推動,協助學子掌握理解臺灣歷史文化的重 心,增進學子對於學習臺灣史的興趣與熱情。

(3) 以臺灣為榮,讓國人團結一致,持續打拚奮鬥,不斷創造「臺灣 第一」。

(4) 重新檢視臺灣歷史人文演進的過程,期待有更多溫馨、令人喜愛 的「臺灣第一」,在驚喜中被發現、被開創。

3、內容

(1)展覽活動時間:民國九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二日。

(2) 展覽活動地點:文物大樓、史蹟大樓特展室、公共空間、及園區 廣場。

(3)展示範圍:

a、臺灣歷史上的第一。

b、當前臺灣的第一(或可稱臺灣金紀錄)。

c、臺灣本土的第一及世界第一。

d、 涵蓋人、事、地、物四個層面(或為經濟、社會、宗教、建

(32)

築、觀光、特殊事件等)的第一。

(本次展覽所稱之「第一」,係指於本次展覽期間,經公開組 成之評選小組所選出者,並無正式或官方認證之意涵,如有爭議 或缺乏具體事證者,則可併呈或闕疑處理。)

(4)、 合辦或協辦單位:教育部、文建會、觀光局、新聞局、學術機 構、民間企業、各媒體、文化(教)基金會等。

陸、感言(代結語)

回想臺灣文獻館的發展,從最早以纂修省志為職志的「臺灣省通志 館」,繼之以採集、整理、編輯文獻史料為重的「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到 具有博物館性質的「臺灣歷史文化園區」,乃至提升組織層級改隸國史館的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在這六十年一甲子的歲月中,雖然歷經多次的組織 變革與辦公處所的數度搬遷,其對修志的職志與對臺灣文獻的鍾愛,始終不 變。

然而,面對日益高漲的臺灣主體意識要求、國內學術機構的競爭、以及 全球化、數位化的影響之下,臺灣文獻館的未來發展,除了繼續推動修志、

檔案數位化、臺灣歷史文化園區的營運、強化學術合作、以及成為臺灣史料 中心之外,謹提出五項未來的發展方向與各位同仁共勉:

1、強化與國際接軌

在國際化與全球化的潮流下,臺灣文獻館除了更方便、更開放地將數 位檔案史料供國內外學術機構研究與運用之外,更應該加強與日本、中國大 陸、美國、西班牙、歐洲及東南亞等國家進行國際學術交流、舉辦國際性學 術研討會,蒐集與典藏有關臺灣的檔案史料。期望臺灣的研究能與國際接

(33)

軌。

2、建立與國內相關研究機關的交流平台

本館現已與國立臺灣博物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建立姊妹館,然而如 何與國內臺灣研究的相關的機構,如中央研究院台史所、社科所、近史所,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各大學院校的臺灣研究所、臺灣文學研究所、歷史所 建立合作交流的平台,也是在強化國際化、全球化的同時應該發展的方向。

3、提升館內人員的研究能量

臺灣文獻館由臺灣文獻委員會改隸之後,原來研究職的委員、編纂改為 行政職位。然而,本館仍具有優良的研究傳統與素質,如何鼓勵同仁進行研 究、提升同仁的外語能力、以及激勵館內人員研究發表,提升整體的研究能 量,這是未來臺灣文獻館值得努力的方向。

4、進行多元及專題的研究

纂修臺灣全志為本館的核心業務,本館當全力以赴來完成。然而,面臨 多元的社會與需求,臺灣文獻館當結合各個領域的學者專家與機構,進行多 元及專題的研究。

5、成為臺灣文獻史料中心

臺灣文獻館負責臺灣本土文獻史料的蒐集、整理典藏及編纂工作已歷一 甲子,是目前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文獻史料機關,具有修纂臺灣省通志、原住 民史、客家族群史及臺灣全志的豐富經驗,也擁有國內典藏最多的檔案(包 括日治時期總督府檔案及戰後檔案)、古文書、民俗文物等,將來應加強與 各文史機構的聯繫溝通,透過數位資訊的整合系統,使本館成為臺灣文獻史 料的研究及推廣中心,有效促進臺灣文獻的保存、研究與推廣工作。

(34)

參考書目

王世慶

1993 〈光復後臺灣省通志之纂修〉,《機關志講義彙編》,頁224–

239。

王世慶、郭嘉雄、廖財聰總纂

1998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呂順安總纂

200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續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獻堂

1938 〈臺灣通志館之使命〉,《臺灣省通志館館刊》,創刊號,頁 2–3。

劉峰松

2002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使命〉,《臺灣文獻》,53卷,1期,頁 3–9。

2003 《烽火歲月—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史料特展圖錄上冊,劉序》,南 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楊正寬

1999 〈精省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的千禧使命〉,《臺灣文獻》,50 卷,3期,頁21–26。

謝嘉梁

1996 〈一步一腳印,走在歷史的路上—文獻會新、卸任主委交接典 禮,致詞〉,《臺灣文獻》,47卷,1期,頁7–8。

1998 〈林衡道先生與臺灣省文獻會〉,《林衡道教授紀念文集》,頁 142–144。

1999 〈臺灣文獻業務之沿革與發展〉,《臺灣文獻》,50卷,1期,

(35)

頁1–16。

2006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卸新任館長交接佈達暨劉館長峰松榮退歡 送聯誼茶會活動紀實,致詞〉,《臺灣文獻》,57卷,3期,頁 447–449。

簡秀昭

2002 〈改版記要〉,《臺灣文獻》,53卷,1期,頁1–2。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三、康熙臺灣輿圖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 17、18 世紀臺灣西部豐富的歷史與人文訊息。圖 17

(A)新一代設計展創辦時間應為 1981 年非 1991 年。2020 年 2 月臺灣成立國 家級設計研究院「財團法人臺灣設計研究院」(Taiwan Design Research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局長 江文若 2021年3月12日..

各位老師,您聽過「臺灣文史教學研習」嗎?國立臺灣圖書館(以

「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迄2021年已成立15年,現由本館擔任召集館。為使成員館瞭解 OCLC 與

宜蘭縣有一本由宜蘭縣政府在 1998 出版的「十個舊地名的故 事」,雖是專書但是其有點類似鄉土志,且其探討的地名數量也過

夏俊雄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王偉仲 召集人.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臺中市別名「文化城」。清朝之前,為平埔族群巴則海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