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灣高等教育的受教機會隨著高等教育機構之擴充而日益增加,使得大學畢 業幾乎已成基本學歷,在高素質勞動需求未擴大的前提下﹒學歷的普遍提高,會 造成「學非所用」和「高教低就」的問題日益嚴重﹒在學歷上能脫穎而出的其中 一種方式,就是續攻碩土。碩土雖提高自身的學歷,卻也墊高對工作的期待﹒ 2日

陶宏蛙ι且f色董 女性學士、碩士教育與工作不對稱及其對薪背影響之比較 75

上市場上若無對等的碩士學歷工作需求,碩士能否擺脫「學非所用」和「高教低 就」的糾纏,在資料未驗證前﹒很難用直覺或社會常識得到答案,這也是本研究 欲探究的問題。以往國內外調查因碩士觀察值數量的限制,針對學、碩士「學非 所用 J 和「高教低就」比較的研究在目前的國內外文獻均尚未出現,本篇研究拜 r. 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碩士畢業生專案調查之賜,才能以學碩士畢業生為 分析主軸之一,而研究結果又對近年高等教育快速擴張的費灣別具參考意義。

本研究分析發現,碩士有相較於學士更嚴重的「高教低就」或過度教育成 受,但較無「學非所用」問題。更嚴重的「高教低就」感受顯示,碩士雖提高了 學歷,但對工作的期待更高,在市場上無足夠的碩士級工作需求下,就自然產生 了更嚴重的「高教低就 J lIlf;受。當縱、橫向教育不對稱合併分析時,相較於學 士,碩士並無較低機率的最差教育與工作媒合,卻有較低機率的最佳媒合,整體 來看,碩士的教育不對稱問題似比學士更為嚴重。本研究緒論中提及,蔓灣目前 的碩士畢業生人數與 15年前的大學畢業生人數相當,我們也可以說,以往學士從 事的工作大半由現在的碩士取代,以往的學士如果較易在自己專長內找到工作,

而現在的碩士亦如此,這或許也是碩士較無「學非所用 J lIlf;受的原因。但也許正 因為 15年間晝灣產業並無明顯升級﹒或至少對初入就業市場的較高層次勞動力需 求並無升級,仍只停留在對以往勞動力層次的需求,因而造成了碩士嚴重的「高 教低就」戚受。既然以往學士的工作已被現在的碩士取代,現在的學士只能從事 以往高中畢業生即可從事的工作,高中無專長教育可言,所以,這樣的工作也不 要求大學的專長,造成後段大學畢業生既「高教低就」叉「學非所用」。這樣的 現象,似乎是對一個非常典型的教育資源浪費社會的描述。不過,本研究想強 調﹒這些「高教低就 J 的初入勞動市場者是否未來會在工作上發揮更大的價值,

目前的資料無法研判,唯有畢業後更長期的資料才能判斷。

在對薪資的影響上,學士的「過度教育」與「學非所用」都會造成薪資的損 失;碩士只有在「學非所用」時﹒薪資才有較顯著的損失;這也解釋碩士的尋職 為何是以「學以致用」為首要考慮,也說明了碩士學歷可幫助求職者在自己的專 業內尋得工作,即使工作內容有「高教低就」的問題,但對薪資的影響有限;況 且在自己所屬的專長領域內工作,一方面可即時發揮所長,另一方面也可較快速 地累積專業人力資本,莫定未來在專業上的競爭力。

在學術特性對「高教低就」與「學非所用」的影響上,本研究分析發現,公 立大學、在校成績佳及社會與法律學門的畢業生較不容易發生「高教低就」與

「學非所用」的現象,醫藥衛生學門畢業生則較可能「學以致用」。社會與法律 學門畢業生能「學以致用」的主因在於它們的專業與低量供給,兩者是大學畢業 生人數最少的學門。私立技職與在校成績低之畢業生其薪資原本就比較低,加上 他們又有較高的「高教低就」與「學非所用」的可能,又再降低他們的薪資,亦 即大學類型與在校成績對薪資有雙重的影響。因此,高中努力讀書考上公立大學 或大學努力讀書提高在校成績,不僅本身與高薪資有闕,也可透過提高「適才適 所」的機率,間接提高薪資;而大學時期努力讀書,不但可提高進入碩士班的機 率,同時又可提高未來的薪資。總之,不論是直接或間接提高薪資,努力讀書都 是一項值得的投資。深入探究大學類型與教育及工作不對稱間的關係發現﹒最不 易「高教低就」的大學類型依序是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公立技職、私立技職;

最不易「學非所用」的大學類型依序是公立大學、公立技職、私立大學、私立技 職。但當縱、橫向合併分析時,最不易有最差媒合及最易有最佳媒合的順序依次 都為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公立技職、私立技職,顯示私立大學雖在橫向對稱弱 於公立技職,但其在縱向對稱上的優勢則彌補 7 橫向上的劣勢。

分析晝灣初畢業的大學畢業生,有一項避免不 7 的問題是﹒男性必須服兵 役,這使得本研究必須刪除男性資料,造成最終的分析無法在性別上做比較,這 是本研究的研究限制。未來臺灣兵役若改為募兵制後,是項限制就自然消失。嚴 格來說,本研究結論僅適用女性;而女性與男性在勞動市場有相當的差異,無法 以女性資料所得的結論推論至男性。話雖如此,初畢業的女性因無家庭與兒女的 羈絆,其這段時期的工作意願與男性是最相近的,在初畢業的男性工作資料不可 能取得的情況下,女性的結論也許可提供推論男性群體的參考,當然,較嚴謹的 男性群體結論,仍須待未來男性資料存在後才可能得到。

因資料來源的限制,本研究僅從勞動市場的供給面著手,並未探究勞動需求 面,也就是企業對學士與碩士的需求,以及各專長的需求,是否受企業特性與社 經環境變化的影響,或甚至高等教育的擴張也改變7 企業對勞工素質的要求。當 產業結構改變,勞動市場對不同學歷及不同專長的需求拉引也會不同,如能掌握 這層脈動,將更能全面瞭解教育與工作不對稱發生的因素。可惜的是,臺灣目前

陶宏蠱4且雄萱 女性學士、碩士教育與王作不對稱及其對薪背影響之比較 77

仍缺乏需求面向的完整調查,主計處長期進行的「員工動向調查」雖然有針對企 業每年新進員工學歷的詢問﹒但並未對新進員工畢業專長調查,更重要的是,這 份問卷並無企業對新進員工是否「高教低就」與「學非所用」的評估,也因此,

薑灣要從需求面探討教育與工作不對稱問題,將會面臨資料上的挑戰。

001: 10.3966/10288708201112570400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