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結論

(一)大學與學校建立教育專業夥伴關係,乃是透過轉型加以維續發 展,但經常面臨成員異動頻繁、行政不支持的困境

學 校 當 初 是 為 了 參 與 教 育 部 「 深 耕 課 程 大 學 與 中 小 學 攜 手 合 作 計 畫」,而由綜合活動領域教師組成研發團隊,過程中需要童軍、家政及輔 導三科教師密切合作,共同討論如何實施合科教學,以增進自身教學能力的 發展。然而,隨著深耕計畫的結束卻未停止團隊運作,反而引發團隊進行深 思如何延續維持。分析主因在於團隊成員感受到教育內外在環境的改變,由 於擔心綜合活動被泡沫化而興起危機意識,於是原本的夥伴攜手計畫之團隊 發展開始進行轉型工作。除了成員間彼此分享教學心得及討論之外,開始積 極向外尋求資源,期望藉以豐富學習的內涵,並提升教師能力。另外,丁文 祺(2008)、高博銓(2008)、陳佩英與焦傳金(2009)、陳佳萍與王瑞壎

(2011)、張德銳與王淑珍(2010)、蔡清田與雲大維(2011)的研究指出 學校行政的支持和態度對社群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教師普遍缺乏互動和時間 也容易使社群受到限制。本研究也同樣發現,轉型運作過程面臨成員異動、

代課教師較多及行政人員的不支持的困境,所幸後來團隊的轉變加上成員們 的努力,使得原本不被看好的團隊到後來受到校內其他領域教師和行政人員 很高度的接納和肯定。

(二)大學與學校建立教育專業夥伴,乃是奠基於友好信賴關係和互 惠基礎,展現拉近理論與實務的功能

轉型團隊要持續發展,光是依靠校內原有的教學資源是不夠的,一方 面有新進教師的加入可以注入新血,另方面則需要與大學教授建立專業夥伴 合作關係。這是因為大學教授可以提供專業和理論建議,幫助教師拉近理論 與實務的鴻溝。另外,從文獻得知,大學與中小學的專業夥伴合作關係要能 突顯「互惠」的特點(王建軍、黃顯華,2003;甄曉蘭,2006;顧瑜君,

2007;Fullan, 1991)。在本研究中,大學教授與轉型團隊的互動,乃奠基 於友好信賴關係和互惠基礎,一來教授要經常給予正向回饋,二來學校也必 須主動維繫情感和互動。

(三)大學與學校專業夥伴合作成果,裨益於提升教學效能及學習成 效,也因學生學習轉變獲得學校重視

研究發現,團隊教師經常性的進行專業對話及教材教法的研發,豐富 了教學的內涵,此與王為國(2007)、高博銓(2009)、張德銳與王淑珍

(2010)、丁一顧(2011)張淑宜與辛俊德(2011)的研究結果獲得相互印 證。另外,更因為成員針對綜合領域相關教學活動實施時發現的相關問題,

提出檢討和因應,最直接受益的就是學生,有助於提升教學效能和學生學習 效果,此與孫志麟(2008)、陳佩英(2009)、高博銓(2009)、張德銳與 王淑珍(2010)的研究結果相同。另外,大學教授的功能主要是引導性質,

一來針對課程設計的盲點提出問題,引導團隊思考,二來引介校外的資源來 刺激團隊成員有新的思維作法。最後,因為學生的學習有所轉變,以及團隊 合作參加校外比賽獲獎,使團隊的專業受到行政重視,更為自己帶來成就 感。

(四)大學與學校專業夥伴合作符合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特徵,包含 有共同目標、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為焦點、夥伴相互支持分享 領導,彼此關懷、信任、溝通

研究結果顯示,雖然團隊教師不太明瞭專業學習社群的意義,但在 運作上足以印證個案學校的轉型團隊相當符合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重要特 徵(楊智先,2007;孫志麟,2008;Hord, 1997;Huffman & Hipp, 2003;

O'Donovan, 2007;Scribner, Cockrell, Cockrell & Valentine, 1999)。首先,轉 型團隊正是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標和願景的教師共同組成;其次,團隊成員的 目標和任務乃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為焦點,並致力於教師專業發展;第三,

轉型團隊的運作是透過教師間的相互支持、分享領導、分享實務及合作學習 等方式進行,並共同解決教學實務上的問題;第四,轉型團隊的發展乃基於 和大學教師的密切互動,堅持信念並建立情感基礎,在此氛圍下,以大學教 授作為精神支柱,彼此關懷、信任、溝通、尊重和認同。

二、建議

(一)對個案學校

個案學校運作社群曾面臨行政支持和學校其他教師不認同走出教室教 學之困境,未來在繼續推動上,可進一步加以檢視與定位,重點在於如何將 轉型團隊的運作與專業學習社群的理念與特徵作密切關聯,然後引導校內其 他領域教師也可以感受到專業學習社群帶來的轉變與實質效益,如透過專業 對話集結社群的群策群力,讓走出教室的體驗課安全及學生獲益。如此一 來,才能真正落實教師專業成長,提升學習成效。

(二)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

對於轉型團隊之成員異動頻繁現象,須詳加思考綜合活動領域正式教 師員額不足導致聘任代理教師的問題,未來建議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在開設教 師缺額時,不宜以考科為優先,更應考量各學習領域的重要性和功能,重新 評估非考科教師開缺聘任正式教師之必要性。

(三)對後續研究

由於本研究基於人力和時間上的限制,只有採一所國中做為個案研 究,缺乏其他相類似的學校互相比較對照,研究結果無法做過度推論和遷 移。建議後續研究可運用多元個案的探討,可以更多方面的瞭解大學與學校 專業夥伴合作的運作方式、面臨的問題以及因應途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