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伍、結論:台灣老人的自我建構

人類是時間的存有,過去的記憶是現在生命意義的源頭或基 底。老年研究學者Boden和Bielby提到,老年生命史是在現在脈絡下 對過去的回憶,分享著老年集體的生命意義。45他們指出,過去對 老年人而言是現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生命的回憶更是老人溝 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日常互動中,這種對過去事件的敘說和個人 生命史的檔案管理,成為老人談話的特性,即使是「老生常談」也 具有獨特的意義。說故事本身敘說的不只是生活的紀事,也是老人 自我建構的歷程。因此,生命史會因個人生活的客觀環境,包括所 處的歷史環境、經濟條件、社會結構、家庭狀況以及重大生命事件,

透過個人的體驗與詮釋,形成不同的建構。但是無論一個人於其存 在處把握到什麼,這種把握總已經包含了對存在的某種領會。

本研究對140位年齡在65歲以上,並且主觀上具有老人認同 者,進行說故事方式的深度訪談,並進行敘事分析結果,約略可以 勾勒出台灣老年人集體的生命建構圖像。

一、「宿命論」的生命形式

從 敘 事 分 析 發 現 , 台 灣 老 年 人 的 集 體 生 命 形 式 很 難 套 用 Reichard以白種人為樣本所整理出來的老人類型:「成熟型」(mature type)、「搖椅型」(rocking-chair type)、「裝甲型」(armored type)、「憤

45. D. Boden and D. Bielby, “The Past as Resource: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of Elder Talk,” Human Development, Vol. 26 (Winter 1983), p. 308.

怒型」(angry type)、「自我憎恨型」(self-hater type),46或Neugarten 以85位美國堪薩斯(Kansas)人所研究出來的老人類型:「統合型」

(integrated)、「武裝防衛型」(armored or defended)、「被動依賴型」

(passive-dependent)、「解組型」(disorganized)來區分,這種分類 是個體心理學的思維模式,忽視社會結構與生活情境的因素。47

老年的生命形式有其社會和歷史的脈絡,從本研究分析,一般 而論,台灣老年人大都屬於「宿命型」,她/他們很認命的接受過 去一生的際遇,也接受現狀。也許是以往的威權社會,或以往艱困 的生活經驗,形成她/他們逆來順受的生存心態;也許是對目前生 活的無力感,讓她/他們只能接受現實。在生命故事的敘說中,受 訪老人很少提及對目前生活的抱怨或不滿,大部分人都存著珍惜與 感恩之心。問起生活過得怎麼樣,得到的答案大都是「不壞」、「普 通」、「還好」、「過的去」,甚至是「很好」、「很滿意」,即使有不如 意,也會以「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來自我安慰,一些受訪者也常常 會說「生活就是這樣」、「各人有各人的命運」,較少怨天尤人。

二、生活世界往私有領域撤回的傾向

以現時存有而言,台灣老年人的生命軸線大致是圍繞著自身和 子孫構造起來,自己身體健康、兒女有出息、娶媳婦抱孫子成為多 數老年人生命的期待。顯現老年生命意義的建構大抵以己身及家庭 為主軸,比較少擴及家庭以外的生命世界。研究顯示就學、工作、

婚姻、生子、兒女是構成老人過去生活的主要回憶,顯示其意義的 所在。然而,不管以往任何事業上的成就,或高低不等的職位,談 起過去的生活,許多老人家仍然圍繞在「結婚成家、立業,然後生

46 S. Reichard, F. Livson and P. G. Peterson, Aging and Personality: A Study of 87 Older Men (New York: John Wiley, 1962).

47. B. L. Neugarten et al., Personality in Middle and Late Life (New York: Atherton Press, 1964).

兒子」幾件「大事」,包括娶某、做阿公、嫁女兒等等,皆顯示老 人家大部分以己身、兒女、家庭做為生命意義建構的主軸,比較少 關注家庭以外的事務,生活世界有向私有領域撤退的傾向。

在她/他們的生活舞台中兒孫往往成為關注的焦點,凡事總是 為兒女著想。從敘事分析顯示,大部分老人家最得意的事大多以兒 女為主,對過去的事,老人談的也比較少是自己的生命經驗,而是 兒女的成就。老人家常說的希望是「兒女過得好就好」或「兒子趕 快結婚趕快抱個孫子」。老人常為此操心,她/他們擔心兒女的未 來常常更勝於對自我的關注。

三、簡單規律與打發時間是台灣老人生活的通象

研究顯示,「簡單」、「規律」似乎是台灣老人生活的通象,什 麼時間做什麼事幾乎已經成為機械性的自然反應。一天的生活中,

「早起」是老人生活的定律。對許多老人家而言,「等天亮」似乎 是一天最深的期盼。研究顯示,老年「早起」並非自我策勵的行動,

而是生理、心理交織影響下的習慣性產物。研究也發現,老年生活 並非刻板印象中的早睡,雖然有些老人家是8、9點就去睡,但更多 數的人睡覺不是看時間,而是看當時的狀況,很多時候,「沒事」、

「電視看完」才是老人對睡覺的時間定義。訪談發現,老人家早睡 有時是被期待的行為,就像有位老人家說的:「我家人很疼我,一 到9點多就趕我去睡了。」

從生活的結構面而言,兒孫、老伴、老友、金錢、休閒、健身、

信仰以及打發時間是老年/人生活的構成要素;其主要生活場景則 包括家屋、公園、醫院、圖書館及其他公共活動場所。值得注意的 是,無聊往往是老年生活的主要問題,對某些老人而言,沒事可做 是生活裡一件相當苦惱的事,如何「打發時間」、「度時間」往往變 成老人平日主要「工作」之一。因此,很多老人家會希望找一些事

情做,這樣時間過比較快,不會無聊。

四、窮困和戰亂成為老人集體的記憶

現今65歲以上的台灣老年人口,大約出生於1920至1940年代,

這個期間,不管在台灣或是在中國大陸,都屬於窮困、戰亂的年代。

1920年代,台灣的兒童就學率僅有13%,其中女性更只有3.7%得以 進入學校就讀,大部分兒童都處於失學狀態;1930年代兒童就學率 雖然提升到33.1%,但女性兒童仍然只有16.6%,更遑論進入中學讀 書了。1930年代台灣仍然屬於農業時代,有將近30%的人是務農為 生,其中更有40%的人是佃農身分,生活艱苦可想而知。48

因此,生長在台灣或中國大陸1920及1930年代的社經環境,極 大部分的人都經歷過艱苦貧困的生命經驗,「窮困」幾乎是當代老 人的共同記憶。談起過去印象最深刻的事,生活艱苦總是可以讓許 多老人家滔滔不絕的訴說點點滴滴。此外,她/他們也都遭遇過世 界大戰,由大陸來台的人甚至經歷更多的戰爭。因此,二次大戰時

「美機轟炸」、「空襲警報」、「躲防空壕」的恐懼與無奈是大多數老 人家的生命痕跡;但對於從大陸遷台的老人家而言,深刻記得的則 是「抗戰八年」、「與匪作戰」或「從大陸逃難出來的日子」,記憶 中當兵隨國民政府四處逃竄,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是許多軍職退 休老人生命的重要回憶,在生活紀事裡,許多老人家對於這些戰亂 都可以娓娓道來,她/他們都可以述說許多戰爭逃難的故事。

五、生命既在時間之外,又在時間之內

在老年人的生命中,我們可以發現Merleau-Ponty所說的時間與 主體之間更內在的聯繫。Merleau-Ponty指出時間不是一條直線,而 是一個意向性的網絡,因此,時間不是一條小河,不是一種流動的 物質,時間產生於我與物體的關係,過去與未來只能多餘地存在於

48. 周憲文,台灣經濟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0),頁426~460。

世界中,所有的過去與未來都在轉變性的綜合裡存在於現在。49 研究發現,對許多老人家而言,過去跟現在是沒有區分的,更 正確的說,並非直線排列的。因此,所說的故事往往是最近的事。

訪談也發現有些老人的時間感並非機械的、直線的,它會繞彎、迂 迴、回跳、也會消蝕,對於這些老人家而言,過去、現在和未來並 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她/他們可以隨時進入時光隧道,在過去、現 在和未來之間來回穿梭,她/他們生命的建構是不受時間限制的,

生命既在時間之外,又在時間之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