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老年生活紀事的敘事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老年生活紀事的敘事分析"

Copied!
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45.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老年生活紀事的敘事分析 The Prosopography of the Elderly in Taiwan: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the Elderly’s Life.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邱天助. Chiou, Tian-Juh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al Psychology, Shih Hsin University).

(2) 46. The Prosopography of the Elderly in Taiwan: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the Elderly’s Life Chiou, Tian-Juh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al Psychology, Shih Hsin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study is aimed to break down the problem-orientation and pathological approach of conventional analysis, comprehension and construction of old age /elderly. It attemp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tudies, to grasp elderly people’s uniqueness from their life long experience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storytelling and narrative analysi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life histories of Taiwan’s elderly persons and seeks to work as the foundation of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old people in Taiwan. Furthermore, there is also an attempt to preserves the material of collective life history of Taiwan’s elderly. The study conducted storytelling interviews with 140 samples of people who were objectively aged over 65 and subjectively perceived themselves as elder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narrative analysis, the life construction of Taiwanese elderly are consist of: (1) the life style of fatalism, (2) the tendency toward withdrawal and retreating to private sphere, (3) the general phenomenon of leading simple, regular and dawdling life, (4) collective memory of poverty and the turmoil of war, (5) the time consciousness of beyond as well as within time.. Keywords: Gerontology, Life History, Narrative Analysis, Prosopography.

(3) 47.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老年生活紀事的敘事分析 邱天助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打破以往對老年/人研究進行問題導向、病理取向 的分析、理解與建構,從文化研究的取向,把握老人長久生命經驗 累積的獨特性,以說故事與敘事分析的方法,進行台灣老人生命史 的研究,做為理解當代台灣老人生命的基礎,也做為與老人溝通的 背景知識,並為當代台灣老人留下集體的生命史料。本研究對140 位客觀上年齡達65歲(含)以上,並且主觀上自認為老人者進行說 故事式的訪談,經過敘事分析的結果,當代台灣老人的生命建構有 下列特性:一、 「宿命論」的生命形式;二、生活世界往私有領域 撤回的生命傾向;三、平日生活以簡單規律與打發時間為主的生活 通象;四、窮困和戰亂的集體記憶;五、生命既在時間之外,又在 時間之內的時間意識。. 關鍵詞:老年學、生命史、敘事分析、集體傳記.

(4) 48.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壹、研究源起 20世紀末,隨著人文主義、批判主義老年學(gerontology)的 興起,以及後現代性(postmodernity)思潮的高漲,老人的主體性 (subjectivity)逐漸成為老年(old age)或老人(the elder)研究論 述的焦點,老人的自我形構(self formation)與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的意識和行動乃成為研究的新取向。最顯著的是近年 來西方老年學的研究,已慢慢擺脫「問題化」與「醫療化」的思維 模式,不再僅將老年人視為社會福利的對象或醫療照顧的客體,而 是活生生的生命主體,做為重新建構和理解老年/人的基礎。 1 西方老年學者H. Moody即源自M. Weber的傳統,依精神、文化 發展的取向,主張老年研究應將重心放在老年生命建構的意義和詮 釋,以擺脫實證主義、工具主義的狹隘知識論的束縛。Moody反對 工具性老年學的研究意圖,研究目的旨在發展新政策、新方法、新 技術來預測、管理、控制人類的行為,將老人置於科學宰制的思考 架構或技術性(know how)管理的牢籠;相反的,他主張老年研究 應以人性為依歸,強調歷史、詮釋的研究取向,對老人的生活世界 獲得深度、脈絡性的理解。 2 迄今,國內有關老年或老人的研究,大致仍然依循「問題導向」 (problem-oriented)或「病理取向」 (pathological approach)的思維 模式,在社會福利或醫療體系的凝視下,老人往往被化約為被救 1. R. Ray,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Feminist Gerontology,” The Gerontologist, Vol. 36, No.5 (October 1996), pp. 674~680. 2. 請 參 見 H. R. Moody, “Toward a Critical Gerontolog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Humanities to Theories of Aging,” in J. E. Birren and V.L. Bengston eds., Emergent Theories of Aging (New York: Springer, 1988), pp. 19~40; H. R. Moody, “Gerontology and Critical Theory,” The Gerontologist, Vol. 32, No.3 (June 1992), pp. 294~295; H. R. Moody, “Overview: What is Critical Gerontology and Why is it Important?” in T. Cole, W.A. Achenbaum, P. Jakobi and R. Kastenbaum eds., Voices and Visions of Aging: Toward a Critical Gerontology (New York: Springer, 1993); H. R. Moody, Aging: Concepts and Controversies (Thousand Oaks, CA: Pine Forge Press, 1998)..

(5)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49. 助、養護、照顧或醫治的案主,透過隱喻與轉喻的傳播過程,社會 對老人充滿著失能、依賴、無助、病痛的刻板印象,甚至形成普遍 性的老年歧視(ageism) ,老人不但淪為社會邊緣化的族群,也失去 自我建構的力量;此外,多數的老年/人研究,至今仍然依循以量 化研究為中心的「變項典範」 (variable paradigm) ,研究往往抽離老 年生活世界,在複雜的老年生命事實中,選取兩三樣變項進行統計 分析,以檢驗其間的差異、關聯性或相關性,形成對老年/人分割 式、拼圖式、去脈絡化(decontextualizing)的理解,研究結果總是 難以掌握老年生活的全貌,也缺乏人性的關懷。因此在生命的理解 上,老年/人往往是被忽視的國度。 從生命的發展而言,老人的獨特性在於長久生活經驗的累積, 因此, 「老人」是歷史、文化和社會的存有(histor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being) , 「老」 (aging)是屬於生活傳記的建構(biographical construction) ,對老年或老人的理解必須從在地、縱長、整體的生 命著手,確實把握時間(time)和空間(space)的要素。換言之, 我們不能以古代老人來推斷當代的老人,也不能用西方社會對其老 人的理解來論述台灣老人。因此,老年/人研究適合以質性研究為 中心的「脈絡典範」 (contextual paradigm) ,考量社會生活的具體時 空與情境因素,從長久的生命體驗進行深度的理解,才能彰顯老年 存有的獨特性。老年人長久的生命經驗,所呈現的不僅是歷史發展 和社會變遷的軌跡,透過生命故事的回憶與詮釋,更形成獨特的老 年生命觀,也形塑了老人的自我認同。因此,老年生命的深層理解, 有助於我們想像生活在不同的社會及歷史情境下,生命會是何種模 樣,也可以讓我們對於生命的運轉產生新的領悟,並且可以提供我 們一個參考架構,讓我們重新評估自身的經驗、命運以及存在的各 種可能性。.

(6) 50.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貳、生命史方法的研究取向 人類社會生活是相當複雜的現象,企圖以變項式、公式化來探 討或呈現,往往簡化了生命的事實。在老年生命的深度理解中,生 命史方法是主要的研究取向之一。Goodson和Sikes指出運用生命史 方法的主要理由是:一、生命是無法分割的整體,發生在某一生活 領域的事件,也必然對其他生活領域產生潛在的影響;二、個人生 活以及其知覺和體驗,與歷史、社會脈絡及事件之間有相當密切的 交互關係;三、生命史顯示個體如何與其經驗世界進行協商,因而 創造或理解社會世界的規則和角色。 3 生命史研究乃源自20世紀初期,美國一些人類學家對印第安族 的酋長所撰寫的自傳集, 4 此後,生命史研究取向逐漸被其他人文 學者以及心理學、社會學,甚至許多政治科學所採用,然而,在發 展過程中也經歷了興衰起伏。在社會科學領域內,生命史研究約略 可以劃分出三個時期。 5 大約從192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生命史研究蓬勃發展 的階段。這段時期,大多將生命史視為一種「生命史研究法」 (life history research method) ,並且致力於研究個人的檔案,包括自傳、 日記及書信等。Thomas及Znaniecki是將生命史應用在社會研究的先 驅,在歐洲及美洲的波蘭農民(The Polish Peasant in Europe and America)五卷的作品中,第三卷即收錄了一位移民美洲的波蘭人 Vladek的自傳,開拓了生命史研究的路徑;6 另外一個重要的貢獻則 3. I. V. Goodson and P. Sikes,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2. 4. S. Barrett, Geronimo’s Story of His Life: Taken Down and Edited by S. M. Barrett (New York: Duffield, 1906); I. Radin, “Crashing Thunder,” Archaeology and Ethnology, Vol. 16, No. 7 (July 1920), pp. 381~473. 5. W. M. Runyan, Life History and Psychobiography: Exploration in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I. V. Goodson and P. Sikes,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6. W. I. Thomas and F. Znaniecki, The Polish Peasant in Europe and America, 5 volumes.

(7)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51. 源自於美國芝加哥符號互動學派傳統(Chicago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tradition)對生命史材料的善加利用。在Robert Park的倡導下,芝 加哥大學運用生命史方法進行一系列的都市生活研究,包括:C. Shaw的傑克.洛勒:一個虞犯少年的自身故事(The Jack-Roller: A Delinquent Boy Own Story) 、 7 一個虞犯生涯的自然史(The Natural History of a Delinquent Career) 、8 犯罪兄弟(Brothers in Crime) ,9 以 及Frederic Thrasher的幫派(The Gang) 、 10 Harvey Zorbaugh的黃金 海岸與貧民窟(The Gold Coast and the Slum) 、11 N. Anderson的遊民 (The Hobo) 、12 Cornwell和Sutherland的職業竊盜(The Professional Thief) 13 等,使得生命史研究在1930年代達到顛峰。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到1960年代中期,則呈現了對個體生命 史研究興趣的衰微現象。由於「現代主義」 (modernism)的盛行, 社會科學對實驗及量化方法的興趣,遠遠超過了對生命史的研究。 Becker將此時期生命史研究在社會學領域內所受到的冷落,歸因到 以下因素:社會學領域開始更關心抽象理論、更感興趣於社會結構 化變項、更熱衷於假設-驗證形式的研究,以及體制社會學的「慣 例、傳統及組織常規」 ,要求論文裡面所列舉的「發現」 (finding) , 必須要「清楚明確」 (clear-cut) ,亦即是否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 (Boston: Richard C. Badger, 1918-1920). 7. C. R. Shaw, The Jack-Roller: A Delinquent Boy Own St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0). 8. C. R. Shaw, The Natural History of a Delinquent Care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1). 9. C. R. Shaw, Brothers in Crim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6). 10. Frederic Thrasher, The Gang: A Study of 1313 Gangs in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8). 11. Harvey Zorbaugh, The Gold Cast and the Slum: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cago’s North Sid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9). 12. N. Anderson, The Hobo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3). 13. C. Cornwell and E. Sutherland, The Professional Thief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7)..

(8) 52.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或者在提研究計畫的時候,必須能夠承諾可以得到這樣的結果。14 此 外,由於人種誌(ethnography)的衰微,社會學家逐漸將研究焦點 放在情境而非傳記的探討,做為理解人類行為的基礎。15 儘管如此, 生命史研究在此一時期也並未完全銷聲匿跡,還是有些重要的作 品問世,如兩位Leighton的合著,以及White、Erikson與Lewis等人 的研究。 16 然而,個體生命史研究研究顯然不是主流,在方法學上 既未受到什麼注意,其影響力較諸受歡迎的實驗法及量化研究而 言,亦屬微弱。 自196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生命史研究顯現復甦的跡象,一直 延續到現在。此一時期社會科學界發表為數頗多的生命史研究作 品,尤其是研究偏差行為與人格發展方面,如:偏差行為研究、17 正 常人格發展研究、 18 心理傳記學領域的生命史研究, 19 以及人類發 14. H. Becker, “Introduction,” in C. R. Shaw ed., The Jack-Roll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15. I. V. Goodson and P. Sikes,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10. 16. 相關研究請參見:A. Leighton and D. Leighton, Gregorio, The Hand-Trembler: A Psychobiological Study of a Navaho Indian, Vol. 40 (Cambridge, MA.: Papers of the Peabody Museum, Harvard University, 1949); R. W. White, Lives in Progress (New York: Rinehart & Winston, 1952); E. H. Erikson, Young Man Luther (New York: Norton, 1958); O. Lewis, The Children of Sanchez: Autobiography of a Mexican Family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1). 17. 請參見:R. Bogdan, Being Different: The Autobiography of Jane Fry (New York: Wiley, 1974); C. Klockars, The Professional Fence (London: Tavistock, 1975); W. Chambliss, Boxman: A Professional Thief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2). 18. 請參見:J. Block, Lives Through Time (Berkeley, Calif.: Bancroft Books, 1971); D. J. Levinson, C. Darrow, E. Klein, M. Levinson and B. Mckee, The Season of a Man’s Life (New York: Knopf, 1978); M. Lowenthal , Majda Thurnher and D. Chiriboga, Four Stages of Lif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75); G. E. Vaillant, Adaptation to Life (Boston: Little, Brown, 1977); R. W. White, Lives in Progress, 3rd edition (New York: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5); R. W. White, The Enterprise of Living (New York: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2). 19. M. Roff and D. Ricks eds.,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Psychopathology, Vol. 1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0), S. A. Mednick and A. E. Baert eds.,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Research: An Empirical Basi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Psychosocial Disorder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9)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53. 展歷程研究等。 20 當代生命史研究的另一個主流則比較集中在以社 會學、人口統計學,以及歷史學為取向所進行的生命歷程研究。21 這 一部分的研究包括:社會學領域中的老化及年齡階層研究、社會遷 移研究、社會化研究、以自傳檔案資料、家族史及生命歷程史為本 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以及生命歷程之人口統計學研究等。例如,在 老年研究中,Schroots和Birren以情感與時間做為主軸,邀請老者依 其人生高低潮提出幾個定點,並就這些定點分別說明高低潮之人生 意義。 22 Kastenbaum也以「傳世之言」 (lasting words)為題,訪問 148位獨居老人,藉以了解這些長久被記憶且影響終身的話語從誰 而來及其內涵。 23 上述這些研究領域都有一個共通點,即皆關心生 命的路徑如何受到個體與社會、個體與歷史環境互動的影響。 24 然而,生命史研究長期以來在社會科學界仍然處於一個爭議性 的位置。生命史研究的倡導者Thomas和Znaniecki認為生命史記錄是 一種完美形式的社會學材料;25 White也認為生命史研究最能夠完美 20. P. B. Baltes, H. W. Reese and L. P. Lipsitt, “Life-Spa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31 (January 1980), pp. 65~110; O. G. Brim and J. Kagan eds.,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21. 請參見:J. Clausen, “The Life Course of Individuals,” in M. Riley et al. eds., Ageing and Society, Vol. 3 (New York: Russell Sage, 1972); G. H. Elder, Childre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4); G. H. Elder, “History and the Life Course,” in D. Bertaux ed., Biography and Society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1981); T. K. Hareven ed., Transitions: The Family and the Life Cours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 22. J. J. F. Schroots and J. E. Birren, “The Study of Lives in Progress: Approaches to Research on Life Stories,” in G. D. Rowles and N. E. Schoenberg eds., Qualitative Gerontolog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2nd edition (New York: Springer, 2002), pp. 51~56. 23. R. Kastenbaum, “Lasting Words as a Channel for 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 Ageing and Society, Vol. 17, No.1 (January 1997), pp. 21~39. 24. W. M. Runyan, Life History and Psychobiography: Exploration in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25. W. I. Thomas and F. Znaniecki, The Polish Peasant in Europe and America, 2 edition (New York: Knopf, 1927), p. 1833..

(10) 54.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地呈現個體所有的獨特性; 26 Dailey同樣認為當我們反省自身的經 驗時,生命史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資料;27 此外,Allport也說: 「對 所有需要接受檢驗的方法而言,生命史畢竟是最基本的檢驗標 準。」 28 但是,對於以研究變項之間的相關性或檢驗因果理論為目的的 研究者而言,生命史研究法往往被批評不夠嚴謹,內容涵蓋不夠周 全、訊息提供者缺乏代表性,並且對內省報告的信度存疑,因此它 不能證驗什麼。批評者認為生命史的研究,通常建立在回溯性及內 省性的資料上,而這類資料的效度並不確定,根據所觀察到的事件 模式,通常可以得到不同的因果解釋,因此其「內在效度」低;而 且單由一個個案研究作類化並不安全,其「外在效度」也不高,因 此生命史的研究只能算是科學方法的第一步,雖然有助於用來產生 假設,並不具有檢驗假設的功用。 29 本質上,生命史研究主張並堅持聆聽被研究者的聲音。30 Becker 在社會學工作:方法與本質(Sociological Work: Method and Substance) 一書中指出,生命史研究瓦解了一般學者對科學的假定,特別是社 會學研究,使得一些社會科學家必須去面對人們的主觀知覺,以及 人類的主體性,挑戰了以往量化指標、統計圖表或理念型(idea type) 的理論建構。 31 對人文社會學者而言,運用「科學」或「技術」來 表達人類的情感和經驗,總是顯示其方法上的不足和不適,生命史 26. R. W. White, The Enterprise of Living (New York: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2), p. 2. 27. C. A. Dailey, The Assessment of Liv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71), p. xii. 28. G. W. Allport,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1), p. 410. 29. D. T. Campbell and J. C. Stanley, 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Research (Chicago: Rand McNallyy, 1966); J. M. Carlsmith, P. C. Ellsworth and E. Aronson, Methods of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76); T. R. Kratochwill ed., Single Subject Resear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 30. I. V. Goodson and P. Sikes,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p. 8. 31. H. Becker, Sociological Work: Method and Substance (Chicago: Aldine, 1970), p. 71..

(11)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55. 研究從人們所運用的語言,來表達和描述他們的生活事實,縱然他 們所說的與事實(reality) 、實際(actuality)與真實(truth)之間的 關係並非直接而確實,而是自我的詮釋或故事,事件也會隨著時間 的變動在個人生命中產生不同的意義,但是所呈現的資料具有可讀 性、可接受性,讓研究者、訊息提供者與讀者之間建立可辨識的印 象,能夠掌握一些特別的生命與其日常生活脈絡。 32. 參、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屬於基礎性、在地性、詮釋性的老人生命史研究,研 究目的不在「發現」或「證驗」什麼,重點在「紀錄」 、 「敘述」台 灣老人的生活紀事,以做為理解當代台灣老年生命的基礎,並為當 代老人留下生活史料,即使這些「故事」今日聽來習以為常,他日 仍然是一份後人所珍惜的實徵性材料。 在生命史的研究中除了個人傳記外,集體傳記(prosopography) 的方法如今已成為歷史學中標準的研究方法之一。33 依據L. Stone的 定義,集體傳記是指通過對歷史中一群人生活的集體研究,對其共 同背景特徵的探索。34 它採用的方法是:先確定一個要研究的範圍, 然後提出一組相同的問題,如關於生卒、婚姻與家庭、社會出身和 繼承的經濟地位、居住地、教育背景、個人財富的數量與來源、職 業、宗教信仰、任職經歷等。通過對在這些範圍中個人各種類型資 訊的並列和組合,通過對重要變數的考查,所要研究的既包括這些 變數內在的關聯,也包括它們與其他行為或行動方式的關聯。為掌 握台灣老人普遍的生命模式,本研究的生命史並不個體呈現,而是 在紛雜的生命紀事中,梳理出共同的敘述事件,以描繪出台灣老人 32. I. V. Goodson and P. Sikes,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p. 3. 33. L. Pyenson, “Who the Guys Were: Prosopography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History of Science, Vol. 15 (September 1977), pp. 155~188. 34. L. Stone, “Prosopography,” in F. Gilbert and S. Graubard eds., Historical Studies Today (New York: Norton, 1972), pp. 107~140..

(12) 56.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的集體生命圖像。 在資料蒐集方面,採用生命史研究方法的相關研究者曾從幾個 細微不同的研究途徑著手,例如: 「敘事分析」 (narrative analysis) 、 「引導性的自傳」 (guided autobiography)或「說故事」 (storytelling) 等,其方法學基礎則相當一致受到「敘事轉向」 (the narrative turn) 的影響,都主張「故事即人生,人生即故事」 。35 因此,本研究採用 「說故事」的方法蒐集資料,並且輔以「敘事分析」的方法,來分 析台灣老人的生活紀事,以理解其生命的建構。亦即藉由說故事的 方式,以聆聽、紀錄、描述和詮釋受訪者的生命經驗,包括學習、 工作、家庭生活的歷程,並運用敘事分析(narrative analysis)的方 法進行資料分析,以理解台灣老年/人的普遍生命模式及其意義建 構。 「生命故事」 (life story)原係老人研究者所發展之特殊研究途 徑。由於一般實證科學研究方法久已被詬病為「脫離實際生活世 界」 ,改以生活故事比較能接近生命的事實。36 老人敘事之重要性係 奠基於對「說故事」 (敘事)的重視,尤其是這些故事所累積之生 活經驗,以致於即便其係以「個案」形式出現,每位老人所述之故 事皆有不同,但對公共政策,如老人福利而言仍有社會集體意義, 與透過「社會調查」 (social survey)或其他實證研究方法抽樣所得 量化資料有所不同,故事所蘊存的生命經歷對其他社會機構或個 人,更實質的、更具體地反映了老人的生命脈絡。Kenyon曾多次強 調,故事的講述與再述(restorying)是個人與社會建立完整互動關 係的重要途徑,透過故事,我們才有辦法找到人生意義,了解生命 的無常。尤其許多原本隱而未見的思想智慧,非得藉由故事講述而 35. W. L. Randall and A. E. McKim, “Toward a Poetics of Aging: The Link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Life,” Narrative Inquiry, Vol. 14, No. 2 (January 2004), pp. 235~260. 36. J. B. Wallace, “Life Stories,” in J. F. Gubrium and A. Sankar eds., Qualitative Methods in Aging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4), pp. 137..

(13)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57. 不能傳世,而與人對談是取得這些資料的唯一途徑。37 換言之, 「人 生故事」方法的重點在於研究者與老人間的對談,從其所述探尋人 生經驗,由此進一步重建與老人有關的社會、心理理論內涵,即使 這些故事可能僅是一些看似「理所當然」 (taken for granted)的對話 內容。例如Randall 和McKim的作品顯示,以生活故事了解人生意 義,顯得更充分反映了「美學」意涵,因為人生固如故事,而故事 情節也實如人生。38 聽愈多老年故事,就愈能體會人生之詩性美(the poetic aging) 。Kenyon曾說: 「說故事並非僅是日常行事,而是創 造自我(self)的過程,也是藝術工作之核心;沒有故事就沒有自 我」 。39 因此,此類研究的本體論就在觀察說故事者自身與故事間的 「關係」 ,藉此體驗故事內容所展現的生命意義。 「敘事分析」則是一種將「生活故事和對話」的表達視為研究 問題,並予以剖析的質性研究方法,它也是語言學者分析「故事或 口述史」的重要方法。研究者不僅將所聽到的故事、說辭、對話視 為 「 社 會 事 實 」( social reality ), 而 且 也 將 它 當 作 經 驗 的 再 現 (representation) 。敘事研究強調,在敘說者的內在世界中,有其生 命意義,敘述的活動可以提供敘說者一個很好的機會,來迫使自己 對過去一些片斷的經驗,藉著敘述的活動,得以將過去、現在和想 像的世界串連起來,形成一種持續的歷程。 40 因此,敘事分析是歸 納法,也是詮釋法,因為這個方法強調經驗的呈現和解釋的過程, 37. Kenyon, M. Gary, Ruth, Jan-Eric and W. Mader, “Elements of a Narrative Gerontology,” in V. L. Bengtson and K. W. Schaie eds.,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Aging (New York: Springer, 1999); Kenyon and M. Gary, “Guided Autobiography: In Search of Ordinary Wisdom,” in G. D. Rowles and N. E. Schoenberg eds., Qualitative Gerontolog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2nd edition (New York: Springer, 2002). 38. W. L. Randall and A. E. McKim, “Toward a Poetics of Aging: The Link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Life,” pp. 235~260. 39. Kenyon and M. Gary, “Guided Autobiography: In Search of Ordinary Wisdom,” p. 38. 40. E. Ochs and L. Capps, “Narrative the Self,”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25 (October 1996), pp. 19~43..

(14) 58.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它包含了意思的一般化和轉化的複雜過程。 41 「敘事分析」強調的是經驗的呈現和解釋的過程,本質上要從 被訪者的觀點,來呈現及解釋在其生活經驗中的事件和故事。敘事 分析大致上有兩種探究的類型:描述性與解釋性,兩種運用的都是 從訪談或文件分析中,所蒐集的同一種類的敘事資料。 42 本研究方 法則以描述性的敘事研究為主,其目的在正確描述那些詮釋性的敘 事說明,以理解個體或團體為那些發生在他/她們生活的事情,或 串連事件並賦予意義。 從研究對象而言,在老年/人的建構上,雖然一般人會以年齡 做為界定的依據,其實「老人」往往是生理退化的主觀認知和社會 制度的客觀詮釋交織混雜的作用,甚至是一種「主觀上的客觀」的 謬知與誤認的結果。老年/人的意象上,一般人大都以外形、心理、 病理或社會角色作為建構的基準,但是研究也發現,在一些人的意 象裡,老年/人是協商的結果,老年/人的界定並非那麼絕對,而 是有條件、有協商的餘地,其中存在個體的主觀認知與集體的客觀 結構的辯證關係。 因此,為顧及老年/人的建構性本質,本研究老年/人採取 主客觀的交互界定。換言之,本研究的對象為住在台灣地區在客 觀上必須要滿65歲以上的「老年」 ,且主觀上自我認定是「老人」 者。為使其資料的豐富度達到一定的飽和程度,並且為辨識重要 而普遍的台灣老人生命模式,本研究採取「最大變異抽樣」 (maximum variation sampling)方法,指出最大變異抽樣證實趨同 或分歧的變異,皆顯示能適應不同的情境。43 為達成此目的,本研 41. K. T. Tsang, “Negotiation of Therapy Agenda: Development of a Process Coding System,” (Ph. D. Thesis, Faculty of Social Work, University of Toronto, 1995). 42. D. E. Polkinghorne,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8), p. 162. 43. M. Q. Patton,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i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1990), p. 182..

(15)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59. 究在理論抽樣上盡量涵蓋不同的生命背景和生活條件。從2003年7 月至2005年6月期間,本研究以立意抽樣方法,考量不同年齡、性 別、教育、職業、經濟、居住地區、健康狀況、婚姻狀況、配偶 狀況與家庭狀況,對客觀上年齡達65歲(含)以上,並且主觀上 自認為老人者進行說故事式的訪談,長達2年時間共計訪問了150 人,扣除訪問不完整者,獲得成功樣本140人。樣本的社會人口統 計資料如下表: 表一. 樣本的人口統計特性 N. 年. %. 齡 年輕老人(65-74歲). N. %. 132. 94.3. 婚姻狀況 已婚. 91. 65.0. 中年老人(75-84歲). 39. 27.9. 未婚. 5. 3.6. 老年老人(85歲以上). 10. 7.1. 離婚. 1. 0.7. 同居. 1. 0.7. 男性. 69. 49.3. 其他. 1. 0.7. 女性. 71. 50.7. 配偶狀況 健在住在一起. 99. 70.7. 國小(校)以下. 34. 24.3. 健在不住在一起. 5. 3.6. 國小(校). 47. 33.6. 過世. 33. 23.6. 國(初)中. 18. 12.9. 其他. 2. 1.4. 高中(職). 18. 12.9. 家庭狀況. 專科. 9. 6.4. 有子女住在一起. 92. 65.7. 大學. 8. 5.7. 有子女但不住在一起. 42. 30.0. 碩士以上. 2. 1.4. 無子女. 2. 1.4. 其他. 3. 2.1. 性別. 教育程度. 現在職業 有正式職業者. 31. 22.1. 經濟狀況. 無正式職業者. 104. 74.3. 充裕. 15. 10.7. 5. 3.6. 夠用. 115. 82.1. 不足. 9. 6.4. 管理監督人員. 2. 1.4. 專業人員. 14. 10.0. 17. 9.7. 不詳者 退休前職業. 主要經濟來源(複選) 目前工作所得.

(16) 60.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N. %. N. %. 半專業人員. 3. 2.1. 以往積蓄. 32. 18.4. 事務性工作人員. 50. 35.7. 退休金. 33. 19.0. 非技術工. 13. 9.3. 政府老人年金或其他 福利補助. 23. 13.2. 自願役軍人. 6. 4.3. 子女供給. 62. 35.6. 無正式工作者. 32. 22.8. 配偶供給. 5. 2.9. 2. 1.1. 健康狀況. 其他. 良好. 56. 40.0. 普通. 66. 47.1. 不良. 13. 9.3. 其他. 3. 2.1. 註:某些特性因樣本統計遺漏,故統計總人數未達140。. 在研究進行上,本研究採取下列幾個步驟: 一、錄音並仔細傾聽錄音內容謄寫成逐字稿。 二、從錄音內容逐字稿整理出有顯著性的陳述(significant statement) 。 三、由顯著性的陳述萃取出意義(meaning) 。 四、初步給予命名並登錄。 五、運用「類屬化」 (categorization)的過程,組合意義中所隱含的 共同特性,加以二次命名形成主題(themes) 。 六、運用「脈絡化」 (contextualization)的過程,按照時間序列,進 行整合與描述,構成集體生命圖像。. 肆、老年生命的敘事分析 一、老年的自我遙視 「過去」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過程。過去生活的記憶, 是自我觀看的訊息來源,是一種遙視的自我,換言之,過去的我是 現在的我的構築基礎,因此,過去的記憶明顯會影響現在生命意義.

(17)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61. 的建構,我們現在的生活體驗與生命意義,很多情況是取決於有關 我們過去所提供的訊息,而過去是否有意義簡單的判準,就是它是 否成為明顯的或潛在的記憶。 44 因此,從老年過去、記憶與現在的 聯結,我們大致可以理解台灣老人的生命建構。 從訪談故事的編碼資料顯示,存在老人記憶中的過去大概是童 年生活的遭遇,比較鮮明的紀事包括「窮困」 、 「戰亂」 、 「失親」 、 「上 學」 ,以及長大後「當兵」 、 「工作」 、 「結婚」 、 「生子」 、 「置產」 ,邁 入中年後則以「娶媳」 、 「生孫」為主,顯示多數台灣老人的生命建 構是以家庭為主,少數老人家的記憶裡包括「天災」 、 「政治事件」 。 本研究根據訪問老人對過去的生活紀事整理如下: (一)窮困:個人和社會的記憶 生長在台灣或中國大陸1920及1930年代的社經環境,如今的老 人對過去普遍共同的敘事是「窮困」 。窮困不只是個人記憶,也是 社會記憶的主要部分。談起過去印象最深刻的事,生活艱苦可以讓 許多老人滔滔不絕。 「細漢甘苦,讀國民小學不曾穿過一雙鞋子,也不曾背過書 包。」 (受訪者037) 「那時代,大家都沒得吃,都吃番薯籤;寒天裡,都披布袋, 鋪稻草睡覺。」 (受訪者015) 「割稻子的時候就去撿稻穗,耙番薯的時候就去撿番薯。」 (受訪者008) 「7歲就種田,做到嫁人。」 (受訪者002) 「早上讀半天的書,下午回來還要去撿柴火,還要割草、餵 牛吃,天天都是很辛苦。」 (受訪者141) 「小時候在家裡要去做工,嫁人以後還做工,做得好累,都 一身汗還沒涼的喝。」 (受訪者140) 44. P. Connerton,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12..

(18) 62.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過去種田很辛苦,一畦做過一畦,自己一個人忙到天黑才 回家。」 (受訪者174) 「小的時候的生活很苦,除了過年過節吃點猪、牛、魚肉, 平時我們都醃菜。」 (受訪者176) 這種艱苦的記憶也包括個人的特殊經歷: 「家庭生活很苦,母親一個人要負擔這個家庭和5個小孩的 生活,常常去跟別人借錢。」 (受訪者150) 「阮細漢就給人,養爸養母都不疼。」 (受訪者159) 「照顧小孩照顧的很辛苦,這餐吃完下餐還不知道在那裡。」 (受訪者178) 「每餐燒飯要燒7個人的飯,還要帶5個便當,非常辛苦。」 (受訪者145) 「小時候6個月就送給人家當養女,一點點溫暖都沒有,沒 有媽媽的孩子最可憐。」 (受訪者009) 當然,談起童年不見得都是艱苦的回憶,有的老人家會說: 「當 時家境不好,但是童年卻過得很快樂。」 (受訪者111)談起快樂的 童年,老人家談的總是溪裡抓魚、抓蝦、釣青蛙,田裡抓泥鰍,晚 上到處都是螢火蟲飛舞的景象。小時候的調皮,也會令她/他們回 味無窮: 「與女玩伴相約看歌仔戲,一起說話、唱歌。」 (受訪者140) 、 「那時候很調皮,偷拔人家的菜回來養猪吃;有時候自己一個人 想到那個時候,自己都會笑出來!」 (受訪者149) (二)戰亂與天災:生命的恐懼與無奈 「戰亂」是當前老人另一個最深刻的社會紀事。這一代老人都 經歷過二次大戰,戰亂時「美機轟炸」 、 「空襲警報」 、 「躲防空壕」 的恐懼與無奈是大多數老人家的另一個共同記憶。她/他們可以述 說許多戰爭的故事:.

(19)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63. 「咻咻咻,炸彈從天空下來,從頭上下來,它要投到什麼地 方不曉得,不知會不會掉到頭上?若聽到『ㄅㄧㄤˋ』一聲,就 知道有命了、有命了!……在開火車的時候,美國飛機來掃射, 一個實習的司機鐵道兵給打死了,車燒掉五台……美國飛機每天 都來空襲,我們家老房子也被炸壞了;住在學校裡的兵,被炸死 5、60個。」 (受訪者014) 「美機轟炸,躲防空洞,每天都要跑、逃難。」 (受訪者015) (受訪者018) 「去學校的半路上就會有空襲警報,飛機在腦袋後面轟轟的 飛。」 (受訪者136) 「才到學校就空襲警報,每天跑來跑去讀不到書。」 (受訪 者136) 但對於從大陸遷台的老人家而言,深刻記得的是「抗戰八年」 、 「與匪作戰」或「從大陸逃難出來的日子」 。記憶中當兵隨國民政 府四處逃竄,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是許多軍職退休老人生命的重 要回憶,許多老人家對於這些戰亂都可以娓娓道來: 「民國38年18歲出來當兵,政府淪陷,兵敗如山倒,跑到廈 門,又到金門,又到台灣,澎湖、馬祖都住過,中南部台灣全部 都住過,從屏東、高雄、台南全部都住過。打過古寧頭、八二三 砲戰,遍山都是死屍,海水都染成紅的,看到就覺得很慘,最遺 憾的是打仗最恐怖的,我還沒打死,在腦海裡,我還忘不了,像 虱目魚,凍死都是浮在海面的,一個一個浮在海面。」 (受訪者 163) 「共產黨打來了,我們逃到廣東,生活過得很辛苦,寄人籬 下。……可以說坐吃山空,沒有生產,沒有錢,天天要吃,生活 當然過得不好。家裡亂七八糟,窮苦地過。」 (受訪者185) 「抗戰是一件頗痛苦的事,常跑警報,人民很痛苦。」 (受 訪者084) 「日本人的飛機常跑來轟炸,轟炸的時候我們要逃,開始不 知道,警報一響,我們再逃,逃得很辛苦,警報解除再回來,一 下子警報響又要逃,一天就逃個好多次,以後乾脆就疏散,早晨.

(20) 64.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一吃飽就出去逃,逃到郊區去。」 (受訪者086) 「共產黨搞鬥爭,槍斃人,很嚇人的。我就看過共產黨槍斃 人,正月十三,是不好的日子,農民曆上有講……我們那裡開了 一場清算大會,槍斃13個。」 (受訪者086) 「天災」是有些老人家生活故事裡的重大事件,包括1959年的 「八七水災」 、1964年的「白河大地震」 、以及最近1999年的「九二 一地震」 。在老人家的記憶中: 「八七水災淹水淹得好嚴重,幾乎淹沒了我的家;經歷過白 河大地震,相當可怕,但九二一的地震比那次更恐怖。」 (受訪 者172) 「八七水災,整個村莊都淹掉了;九二一地震,看了很多人 生的悲歡離合。」 (受訪者064) (三)政治事件:白色恐怖的傷痕 在訪談中政治事件也往往構成老人生活敘事的一部分,有些生 長在台灣的老人家對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時代」 的記憶則特別鮮明,就像大陸來台的老人家對與共產黨作戰、撤退 來台的記憶一樣。老人家回憶說: 「白色的恐怖,國民政府抓共產 黨,那個很害怕,今天抓一個,明天抓那個,很害怕,同事差不多 三、四個給槍斃。」 (受訪者014)由敘事分析可以發現,在老人家 的記憶中,一個事件與其他的類事件(similar events)常常混雜在 一起,並且經常是互涵和交疊形成一個沒有邊界、沒有區分的模糊 團,如同水中的水滴(water in water)相互包含、滲透。因此,對 於政治事件有的老人家雖然描繪得非常仔細,但會有時空錯亂的拼 湊,例如說「二二八事件」 ,日本警察打死一個賣香煙的台灣攤販、 許信良被抓進去關,將日本人、外省人混為一談等等。例如有位老 人家說: 「二二八事件,發生地點就是在延平北路……後來,許信 良他們都抓進去關, (造成)冤獄,二二八事件真的好殘忍。」 (受.

(21)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65. 訪者009)記憶是意義的拼盤,記憶不見得是事實,但在老人的生 命中卻產生意義,甚至形成不同的政治意識,因此,在生命過程中 重要的不是生活的事實,而是隱含的生命意義。 (四)不平等的事實:性別與種族的歧視 這一代的老人也經歷了性別與種族不平等的事實。 「重男輕女」 是現在老人家共同經歷的社會事實,所以常常「小學畢業後女生就 沒再唸,讓男生去唸中學」 、 「到田裡做工、學裁縫,賺錢讓哥哥讀 書」 ;有位老人家說: 「像我上面有一個哥哥,小時候我爸爸就說書 給男生讀,反正女生以後也是去給人家煮飯的,所以自己就有想說 人家怎麼那麼好命,有書可讀。」 (受訪者123)有些老人家也回憶 說: 「日本小孩讀日本小孩的學校,台灣小孩讀台灣小孩的學校; 那時候都重男輕女,所以女生就沒再唸,讓男生去唸中學。」 (受 訪者114). 二、生命的擁有與失落 生命總是有得有失,是得是失端看主體如何詮釋。生長在1920 及1930年代,生活多的是艱難、困苦,很少是高興或得意的日子, 老年人談及過去總是充滿艱辛的回憶,覺得那時候很可憐。在那艱 辛的時代,有的只是求生存,活下去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她/他 們會說: 「以前窮得要死,有得吃有得穿很滿意了。」因此過去生 涯中,這一代的老人似乎很少光輝歲月,記憶中大都是辛苦、打拚 的日子。然而,這些苦日子如今談及卻成珍貴的回憶,談話中,能 夠「辛苦過來」或「熬過來」便是老人過去得意的事,也許我們可 以說這些過去辛苦的日子往往變成往後美麗的故事,訪談中也發現 老人比較容易滿足,並且敘述中往往充滿著珍惜與感恩。.

(22) 66.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一)兒女本位的生命架構 在老人的生活紀事中大抵是以兒女為本位的,許多老人家的故 事仍然圍繞在「結婚成家、立業,然後生兒子」幾件「大事」 。訪 談顯示就學、工作、婚姻、生子、子女是構成老人過去的生活圖像, 無論男女,家庭還是生活的重心,包括「娶某、做阿公、嫁女兒」 。 老人很少談論自己,從訪談資料分析大部分老人家最得意的事仍然 以兒女為主,顯示老人家大部分以兒女、家庭做為生命意義建構的 主軸,其中「教育孩子成人」或「子女都很有成就」似乎是老年人 最常、也最先提的生活紀事。老人家很喜歡談兒女的成就: 「小孩子肯讀書,4個小孩都很愛讀書,出國留學。」 (受訪 者047) 「兒女大了,女兒是做經理,兒子是做襄理。」 (受訪者026) 「兒子都是留美的博士。」 (受訪者082) 「老大高中的時候念建國中學很得意。」 (受訪者100) 「兒子國防醫學院,女兒都在美國唸書,4個女兒都在美國 結婚了,就在美國成家立業。」 (受訪者084) 「大兒子結婚、二兒子考上台大、女兒功課都在前3名。」 (受 訪者132) 「傳宗接代」 、 「子孫綿延」也是老人生命的意義構成部分, 「娶 媳婦,生孫子」對許多老人家而言是很得意的事。有位老人家開心 的說: 「生了5個兒子,娶5個媳婦,生孫子。」 (受訪者050)其中 只有一位老人家是將母親的成就視為最光榮的事,他說: 「母親很出名,在新疆那個地區,知識界沒有人不知道劉佩 蘭的,是知識份子,那種時代女孩子不容易讀那麼高,讀到大學 畢業,再然後在新疆聞名的一所唯一的女子師範學校,就是我們 的師大裡面當訓導主任。」 (受訪者060) 其他最喜歡談的故事大概包括:婚姻美滿、開店當老闆、買房 子、考試高中、當兵打仗等等。例如: 「當兵的時候,當班長,我.

(23)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67. 把班員操演的項目都訓練得很好,結果拿到冠軍。上面差不多有40 位從少將到上將,在這些大官顯要面前表演拿到冠軍,參謀總長還 跟我握手。」 (受訪者180)一位老人家談起他的風光歲月,很能顯 示生命的滿意度: 「民國37年,做司機的時候,去參加全省的運轉競賽,拿到 第1名才調去台北本部工作,做工務員,就這樣沒做司機了;後 來升助理工程師,升副工程師,升正工程師,升副技術長,一帆 風順。現在新竹地區副技術長,叫做副長級喔!沒有幾個人啊! 兩三個人而已,因此很滿意。退休後同事聚會,資歷最高,都站 在別人的前面,退休俸也領比別人多。」 (受訪者014) (二)失學的遺憾 談起過去, 「失學」 、 「沒讀書」 、 「沒上學」或「學歷太低」 ,甚 至「沒有出國留學」是受訪老人最常提到的生命遺憾。受訪老人常 常表示自己「沒有考上大學」 (受訪者005) 、 「不識字沒有讀書」 (受 訪者006) (受訪者008) (受訪者019) 、 「一直沒有拿到博士學位」 (受 訪者020) 、 「書讀得不多,不太用功」 (受訪者062) 、 「只有國小畢 業,就沒有繼續在唸書了」(受訪者009)(受訪者081)(受訪者 107) 、 「沒有再多唸書」 (受訪者125)……等,總會讓她/他們感 到惋惜,甚至是認為一生永遠無法彌補的缺陷。有位老人家說: 「本來有機會可以上大學,可是父親因為是農夫,唸大學所花費用 太多,因此沒能力可以負擔。」 (受訪者054) 這種遺憾不只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也包括自己的兒女,例如遺 憾「大女兒沒有念大學」 (受訪者009) (受訪者047) 、 「沒有讓孩子 受高等教育」 (受訪者014) (受訪者062) 、 「本身無受高等的教育, 孩子教育也沒很高,大家只是讀初中、讀高中畢業而已」 (受訪者 065) ,可見「學歷」或「教育」在老人的生命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 置,學歷除了代表能力、機會以外,也象徵一種社會地位。不少老.

(24) 68.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人家都會提到「經濟環境不好,只讀到四年級,以前功課很好,還 有當班長」 (受訪者149) 、 「老師認為我很聰明」 (受訪者105)等, 這意謂著:當時如果怎樣,現在就不一樣了,遺憾之情不言而喻。 (三)失去親人的愧疚 在過去的敘事中,親人,尤其是父母、配偶、兒女的過世,也 是老人家心底最難以忘懷的。許多老人家難過的說: 「父母死了都 不知道」 、 「回大陸,沒見到父母親」 、 「父母死的時候都沒有在身 邊」 。其中有人對配偶的過世表示相當遺憾: 「丈夫死,到現在還在 傷心」 (受訪者115) 、 「丈夫50歲就死,留下我」 (受訪者049) 、 「老 伴過世,覺得虧欠她太多,以前整個家都像是她一人在撐起,子女 的成就都是她的功勞」 (受訪者173) 。有些老人家對自己兒女的早 逝也耿耿於懷: 「一個女兒小的時候18歲時車禍過世。」 (受訪者 017) 、 「兒子19歲就車禍死掉」 (受訪者045) 、 「流產失去兒子」 (受 訪者147) 。. 三、老人目前的生活圖像 本部分希望透過老人當前(更正確的說應該是最近的過去)的 生活紀事的整理和分析,梳理出目前老年/人的生活圖像,以理解 老年/人存在的方式。經由敘事分析的結果,台灣當代多數老人目 前的生活圖像大致可描繪如下: (一)生命,就是一天過一天 不知道是老年人習慣於接受現狀,還是對生活本身的要求就不 高,甚至是無力要求,訪談過程中,受訪老人很少提及對目前生活 的抱怨或不滿。問起生活過得怎麼樣,得到的答案大都是「不壞」 、 「普通」 、 「還好」 、 「過得去」 ,甚至是「很好」 、 「很滿意」 ,即使有 些不如意,也會以「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來自我安慰。一些受訪者.

(25)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69. 也常常會說: 「生活就是這樣。」或許簡單一句話道盡生活的酸甜 苦辣、悲歡離合。一位孩子智障,需要長期照顧,經濟情況也相當 拮据,僅能勉強度日的老先生(受訪者062) ,問起目前的生活狀況, 沒有太多抱怨,仍然是這一句話「啊生活就是這樣」來總括一切, 並且用「清淡」而非清苦來形容自己的生活。 從資料的登錄與意義萃取的過程中,可以發現: 「簡單」 、 「規 律」似乎是台灣老人生活的通象,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幾乎已經成為 機械性的自然反應, 「該吃飯的就吃飯,該休息就休息,該運動就 去運動」 (受訪者150) 。一位老先生說: 「目前的生活很簡單,吃也 簡單睡也簡單。」 (受訪者184)這句話似乎可以描述許多老人家的 生活樣貌。一般而言,老人家的生活變化不多,吃不多、也睡不多, 雖然有些老人家似乎異常忙碌,但生活仍然有其規律性。在訪談 中, 「簡單」 、 「清淡」 、 「平順」 、 「平安」 、 「平常」是老人最常用來 描述現在生活的詞彙。 從訪談老人的生活紀事發現,典型的老人生活公式是: 「5點40、50分的時候起床,拜祖先拜一拜之後就去打太極 拳;運動完就去游泳,回來再吃早餐,早餐吃完就去菜園種菜; 一三五跳元極舞,二四打太極拳,週六跟週日休息;晚上10半左 右睡覺。」 (受訪者136) 「 (晚上)10點半一定要關燈睡覺, (早上)差不多5點左右 (受訪者116) 起床,8點20分,有時候8點15分,就要離開家裡。」 「退休了,每天一定到中正紀念堂來散步、來活動;散步完, (去)圖書館看雜誌、看書報;回家就是吃飯罷了。」 (受訪者158) 「早上爬起來稍微去做一下運動、做一下操,再去菜市場買 一下菜, 回來時再去老人會那邊聊天、坐一坐,打發時間。」 (受 訪者019) (二)等待天亮的日子 從訪談資料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天的生活中, 「早起」似乎是.

(26) 70.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老人生活的定律。例如「2點、3點就起床,起床就跪佛,還有就讀 經書,早上讀到4、5點鐘,就去運動,做外丹功。」 (受訪者118) 、 「4點半到5點就起來,6點半就出門。」 (受訪者125) 對許多老人家而言, 「等天亮」似乎是一天最深的期盼。平常 生活,5點、5點半出門是常事,2、3點起床也屢見不鮮,甚至有一 些老人家是躺在床上等著天亮的,因此問起什麼時候起床,有些人 的反應是: 「起床是3、4點就醒,但是沒有起床」 (受訪者031) 、 「起 床也沒事,就多躺一會兒」 (受訪者028) 、或是「怕吵醒人家,就 繼續躺著」 (受訪者093) 、 「睏到2、3點就睏不著」 (受訪者159) 。 因此,很多時候老人家「早起」並非自我策勵,而是生理、心理交 織影響下的習慣產物。 一般人對老人的刻板印象是「早睡早起」 ,依據訪談結果顯示, 老人家「早起」幾乎是確定的, 「早睡」可就不一定。不少老人家 對晚上睡覺時間的回答是: 「3點起床,11點就睡。」 (受訪者114) 「差不多11點睡,6點起床。」 (受訪者039) 「 (晚上)差不多11、12點才睡, (早上)差不多5點或6點就 起來。」 (受訪者036) 「晚上就是有空就睡啊,8點睡也有,11點睡、12點睡都有。」 (受訪者101) 「12點11點10點多(睡) ,都滿晚睡的,5點半就醒過來。」 (受訪者070) 「12點多、1點多才有睏,攏6、7點就起來了。」 (受訪者078) 當然有些老人家是8、9點就去睡,但更多數的人睡覺不是看時 間,而是看事情, 「沒事就去睡」 (受訪者123) 、 「累了就睡覺」 (受 訪者134) 、 「9點40剛好電視連續劇看完就去睡」 (受訪者140) 、 「看 完電視,差不多11點(睡覺) 」 (受訪者175) 、 「看完call in節目,10 點多一點睡覺。」 (受訪者135) , 「沒事」 、 「電視看完」似乎是老人.

(27)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71. 對睡覺的時間定義。訪談發現,老人家早睡有時是被家人期待的行 動,例如有位老人家就說: 「我家人很疼我,一到9點多就趕我去睡 了。」 (受訪者123) (三)老年生活的構成元素 從生活的結構而言,兒孫、老伴、老友、金錢、休閒、健身、 信仰以及打發時間是老年/人生活的構成要素;其主要生活場景則 包括家屋、公園、醫院、圖書館及其他公共活動場所。 在老年的生命中,配偶是相當重要的構成要素,老人家會說: 「喜歡跟先生在一起(工作) 」 (受訪者006) 、 「最喜歡跟太太在一 起,結婚久了就老夫老妻」 (受訪者021) (受訪者030) 、 「與太太兩 人住一起很恩愛」 (受訪者180)談話時滿足的心情溢於言表;配偶 之間有時雖然「平常各人做各人的代誌」 (受訪者081) ,甚至「他 做他的,我做我的」 (受訪者125) ,老伴似乎只是住在同一屋簷下 的獨立個體,但深層的心理依繫仍然存在。 兒孫更是意謂著老年生命的傳承,也是支撐老年生活的主要力 量,不管是心理層面或物質層面,因此問起生活怎麼樣,很多老人 都會說: 「不錯啊。」然後緊接著說: 「兒子或媳婦很孝順。」在訪 談過程中, 「兒女孝順」是老人家很願意、很主動提起的生活現況, 有些老人家甚至於「每天等孩子回家」 (受訪者115) 、 「每天就是一 個人坐著打瞌睡在那兒等兒子回來」 (受訪者176) 、 「每天早上起來 第一件事是買日報,要買給兒子看」 (受訪者178) ,兒女在老人生 命中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訪談資料顯示,在很多老人家的心目中「生 活過得不錯」和「孩子都很孝順」似乎已成為同義詞;孫子也是老 人生活的主要元素,有些老人家「看到兩個孫子就很歡喜」 (受訪 者100) 、 「最喜歡跟孫子玩」 (受訪者065) 。 在休閒生活中,看電視、聽收音機是老人生活的主要活動之.

(28) 72.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一,但那往往只是打發時間的行為,節目內容本身似乎沒有多大關 係,因此問到: 「您都聽(看)哪一台?」回答往往是: 「都有啦! 有唱歌的、廣告賣藥的……哪幾台我也忘記了。」研究發現許多老 人是一面看電視、聽收音機一面睡覺的,看電視、聽收音機讓他們 感覺有人「做伴」 ,感覺不孤單寂寞,而且她/他們總是鎖定幾個 頻道,因為聽到熟悉的聲音,讓老人家感到更有安全感;開講或聊 天也是老人的主要休閒活動之一,不管是跟鄰居或老朋友,有人可 以說說話,一天就很容易過去。但老人很少提及日常生活跟兒女聊 天的,有許多老人家反應兒女不會或不想跟老人家聊天,即使是自 己的父母親,即使自己父母親會期待;同樣的也有些老人家不習慣 跟自己的兒女聊天,也許是因為一向嚴肅慣了,輕鬆不起來。有些 老人家喜歡去「老人會」 ,因為「家裡沒什麼好聊的」 (受訪者083) 、 「在這裡經常有老人可以講講話」 (受訪者144) 。對許多老人家而 言,找到可以講話的人真的不容易。有位老人家說: 「平常孩子各自西東,放著我們兩個老的在家裡,實在是每 天看天花板、看報紙、喝茶,好像……晚上,我固定有聽一個廣 播節目,累了就睡著了,第二天醒來耳機還是響著。」 (受訪者 059) 老朋友也是老人生活的主要元素之一,有些老人家的平日生活 「大部分時間,找老朋友玩,喝茶聊天。」 (受訪者101) 、 「找老朋 友,喝喝咖啡,打打小牌,這樣子一天過一天啦」 (受訪者030)研 究發現許多老人大部分都喜歡跟「老朋友」一起活動,老人很少談 到新朋友,交友活動往往停留在原來的生活圈裡。 在老人生活中雖然所費不多,但金錢仍然是生活的重要元素, 因此老人家回應說: 「各人經濟能力還可以,就可能生活得自由一 點」 (受訪者145) 、 「生活很滿意,家庭金錢來源很充裕,不為錢煩 惱」 (受訪者060) 。.

(29)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73. 有些老人家會感嘆說: 「生活不錯,就是沒什麼錢啦,花小孩子很多錢,不知道該 怎麼辦?兒子他們也有自己的問題啦!我們也老了啦,又不能出 去工作,錢本來就很難賺,他們這樣,我也不能說什麼。」 (受 訪者061) 「出去要花錢的,哪有那麼多的錢?」 (受訪者117) 「今天我要是有錢的話,我就不會住老人院了,我會請人, 住別墅。」 (受訪者147) 許多老人家都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因此「運動」 (其實 是健身活動)就成為老人生活的元素,不管是到公園,或四處走走, 似乎只要有「活動」就被認為有「運動」 ;因此,公園是老人生活 的主要場景之一,它是老人運動、散步、休閒,打發時間的地方, 所以有些老人家「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公園裡面」 。 信仰或宗教也是許多老人生活的主要元素之一,不管是拜拜、 進香,或唸聖經、禱告,或參加有組織的宗教活動,如當志工等等, 有人「每日早上燒香拜拜」 (受訪者141) ,有人說每天「到法鼓山 基金會做義工,感覺講阮有代誌可以做」 (受訪者159) 、 「走佛寺、 去拜拜和助念」 (受訪者146) 。 (四)無聊是老年生活的主要問題 訪談顯示「生活無聊」是老年生活的主要問題,很多老人家都 希望「找一些事情做,這樣時間過比較快,不會無聊」 (受訪者142) 。 有些老人家總是「做東做西,以度過這個時間」 (受訪者063) ,例如 洗洗衣服、澆澆花、種一些菜,在家裡東抹抹、西擦擦,也有人「大 部分的時間公園走一走」 (受訪者183) (受訪者185) ,有的老人家 「早上就到海邊釣魚消遣,每日就差不多這樣,消磨上午的時間, 下午就都在家裡也沒什麼事情」 (受訪者062) 。對某些老人而言,沒 事可做是生活裡一件相當苦惱的事,因此如何「打發時間」 、 「度時.

(30) 74.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間」變成老人平日主要「工作」之一。很多老人家特別喜歡參加「進 香」活動,進香對老人而言,不只是一種信仰活動,特別是為兒女 求平安,它同時也是一件好玩、有趣的事,雖然要趕時間很累人, 但藉此活動讓老人可以有聚會、有活動、有聊天、有接觸的機會。. 伍、結論:台灣老人的自我建構 人類是時間的存有,過去的記憶是現在生命意義的源頭或基 底。老年研究學者Boden和Bielby提到,老年生命史是在現在脈絡下 對過去的回憶,分享著老年集體的生命意義。 45 他們指出,過去對 老年人而言是現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生命的回憶更是老人溝 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日常互動中,這種對過去事件的敘說和個人 生命史的檔案管理,成為老人談話的特性,即使是「老生常談」也 具有獨特的意義。說故事本身敘說的不只是生活的紀事,也是老人 自我建構的歷程。因此,生命史會因個人生活的客觀環境,包括所 處的歷史環境、經濟條件、社會結構、家庭狀況以及重大生命事件, 透過個人的體驗與詮釋,形成不同的建構。但是無論一個人於其存 在處把握到什麼,這種把握總已經包含了對存在的某種領會。 本研究對140位年齡在65歲以上,並且主觀上具有老人認同 者,進行說故事方式的深度訪談,並進行敘事分析結果,約略可以 勾勒出台灣老年人集體的生命建構圖像。. 一、 「宿命論」的生命形式 從敘事分析發現,台灣老年人的集體生命形式很難套用 Reichard以白種人為樣本所整理出來的老人類型: 「成熟型」 (mature type) 、 「搖椅型」 (rocking-chair type) 、 「裝甲型」 (armored type) 、 「憤. 45. D. Boden and D. Bielby, “The Past as Resource: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of Elder Talk,” Human Development, Vol. 26 (Winter 1983), p. 308..

(31)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75. 怒型」 (angry type) 、 「自我憎恨型」 (self-hater type) ,46 或Neugarten 以85位美國堪薩斯(Kansas)人所研究出來的老人類型: 「統合型」 (integrated) 、 「武裝防衛型」 (armored or defended) 、 「被動依賴型」 (passive-dependent) 、 「解組型」 (disorganized)來區分,這種分類 是個體心理學的思維模式,忽視社會結構與生活情境的因素。 47 老年的生命形式有其社會和歷史的脈絡,從本研究分析,一般 而論,台灣老年人大都屬於「宿命型」 ,她/他們很認命的接受過 去一生的際遇,也接受現狀。也許是以往的威權社會,或以往艱困 的生活經驗,形成她/他們逆來順受的生存心態;也許是對目前生 活的無力感,讓她/他們只能接受現實。在生命故事的敘說中,受 訪老人很少提及對目前生活的抱怨或不滿,大部分人都存著珍惜與 感恩之心。問起生活過得怎麼樣,得到的答案大都是「不壞」 、 「普 通」 、 「還好」 、 「過的去」 ,甚至是「很好」 、 「很滿意」 ,即使有不如 意,也會以「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來自我安慰,一些受訪者也常常 會說「生活就是這樣」 、 「各人有各人的命運」 ,較少怨天尤人。. 二、生活世界往私有領域撤回的傾向 以現時存有而言,台灣老年人的生命軸線大致是圍繞著自身和 子孫構造起來,自己身體健康、兒女有出息、娶媳婦抱孫子成為多 數老年人生命的期待。顯現老年生命意義的建構大抵以己身及家庭 為主軸,比較少擴及家庭以外的生命世界。研究顯示就學、工作、 婚姻、生子、兒女是構成老人過去生活的主要回憶,顯示其意義的 所在。然而,不管以往任何事業上的成就,或高低不等的職位,談 起過去的生活,許多老人家仍然圍繞在「結婚成家、立業,然後生. 46 S. Reichard, F. Livson and P. G. Peterson, Aging and Personality: A Study of 87 Older Men (New York: John Wiley, 1962). 47. B. L. Neugarten et al., Personality in Middle and Late Life (New York: Atherton Press, 1964)..

(32) 76.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兒子」幾件「大事」 ,包括娶某、做阿公、嫁女兒等等,皆顯示老 人家大部分以己身、兒女、家庭做為生命意義建構的主軸,比較少 關注家庭以外的事務,生活世界有向私有領域撤退的傾向。 在她/他們的生活舞台中兒孫往往成為關注的焦點,凡事總是 為兒女著想。從敘事分析顯示,大部分老人家最得意的事大多以兒 女為主,對過去的事,老人談的也比較少是自己的生命經驗,而是 兒女的成就。老人家常說的希望是「兒女過得好就好」或「兒子趕 快結婚趕快抱個孫子」 。老人常為此操心,她/他們擔心兒女的未 來常常更勝於對自我的關注。. 三、簡單規律與打發時間是台灣老人生活的通象 研究顯示, 「簡單」 、 「規律」似乎是台灣老人生活的通象,什 麼時間做什麼事幾乎已經成為機械性的自然反應。一天的生活中, 「早起」是老人生活的定律。對許多老人家而言, 「等天亮」似乎 是一天最深的期盼。研究顯示,老年「早起」並非自我策勵的行動, 而是生理、心理交織影響下的習慣性產物。研究也發現,老年生活 並非刻板印象中的早睡,雖然有些老人家是8、9點就去睡,但更多 數的人睡覺不是看時間,而是看當時的狀況,很多時候, 「沒事」 、 「電視看完」才是老人對睡覺的時間定義。訪談發現,老人家早睡 有時是被期待的行為,就像有位老人家說的: 「我家人很疼我,一 到9點多就趕我去睡了。」 從生活的結構面而言,兒孫、老伴、老友、金錢、休閒、健身、 信仰以及打發時間是老年/人生活的構成要素;其主要生活場景則 包括家屋、公園、醫院、圖書館及其他公共活動場所。值得注意的 是,無聊往往是老年生活的主要問題,對某些老人而言,沒事可做 是生活裡一件相當苦惱的事,如何「打發時間」 、 「度時間」往往變 成老人平日主要「工作」之一。因此,很多老人家會希望找一些事.

(33)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77. 情做,這樣時間過比較快,不會無聊。. 四、窮困和戰亂成為老人集體的記憶 現今65歲以上的台灣老年人口,大約出生於1920至1940年代, 這個期間,不管在台灣或是在中國大陸,都屬於窮困、戰亂的年代。 1920年代,台灣的兒童就學率僅有13%,其中女性更只有3.7%得以 進入學校就讀,大部分兒童都處於失學狀態;1930年代兒童就學率 雖然提升到33.1%,但女性兒童仍然只有16.6%,更遑論進入中學讀 書了。1930年代台灣仍然屬於農業時代,有將近30%的人是務農為 生,其中更有40%的人是佃農身分,生活艱苦可想而知。 48 因此,生長在台灣或中國大陸1920及1930年代的社經環境,極 大部分的人都經歷過艱苦貧困的生命經驗, 「窮困」幾乎是當代老 人的共同記憶。談起過去印象最深刻的事,生活艱苦總是可以讓許 多老人家滔滔不絕的訴說點點滴滴。此外,她/他們也都遭遇過世 界大戰,由大陸來台的人甚至經歷更多的戰爭。因此,二次大戰時 「美機轟炸」 、 「空襲警報」 、 「躲防空壕」的恐懼與無奈是大多數老 人家的生命痕跡;但對於從大陸遷台的老人家而言,深刻記得的則 是「抗戰八年」 、 「與匪作戰」或「從大陸逃難出來的日子」 ,記憶 中當兵隨國民政府四處逃竄,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是許多軍職退 休老人生命的重要回憶,在生活紀事裡,許多老人家對於這些戰亂 都可以娓娓道來,她/他們都可以述說許多戰爭逃難的故事。. 五、生命既在時間之外,又在時間之內 在老年人的生命中,我們可以發現Merleau-Ponty所說的時間與 主體之間更內在的聯繫。Merleau-Ponty指出時間不是一條直線,而 是一個意向性的網絡,因此,時間不是一條小河,不是一種流動的 物質,時間產生於我與物體的關係,過去與未來只能多餘地存在於 48. 周憲文,台灣經濟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0) ,頁426~460。.

(34) 78.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世界中,所有的過去與未來都在轉變性的綜合裡存在於現在。 49 研究發現,對許多老人家而言,過去跟現在是沒有區分的,更 正確的說,並非直線排列的。因此,所說的故事往往是最近的事。 訪談也發現有些老人的時間感並非機械的、直線的,它會繞彎、迂 迴、回跳、也會消蝕,對於這些老人家而言,過去、現在和未來並 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她/他們可以隨時進入時光隧道,在過去、現 在和未來之間來回穿梭,她/他們生命的建構是不受時間限制的, 生命既在時間之外,又在時間之內。. 陸、研究後記 本研究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蒐集老人的生活紀事,並且運用敘事 分析的方法,以捕捉台灣老年集體的生命圖像,做為理解老人的背 景資料,也為當代台灣老人留下集體的生命檔案。訪談過程中,由 於有些老人家不善於言語表達,說話有時又過於空泛或零散,因此 許多的敘事往往必須經由轉化的過程才能理解其意義,透過研究者 的訪談、整理、裁剪與詮釋,可能形成Geertz所說的「再現的再現」 (representation of representation) ,或詮釋的詮釋, 50 或許裡頭存在 濃厚的研究者個人老年意識與定見,但無論如何,本研究仍然盡量 保持老人家敘事時的語意原貌,希望研究報告的呈現能夠更貼近生 活的事實。 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老人似乎總是沉緬於過去,每天靠回 憶過日子。事實上,從訪談過程發現, 「過去」並非對每位老人都 具有豐富的意義。一些老人家談起過去可以滔滔不絕,話無停頓、 鉅細靡遺,而有些老人的過去已經消失褪色,甚至近乎不存在。或 許是有些老人家並不具備敘事轉化的能力,通俗地說就是不會講故 49. M.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頁 469~542。 50. C. 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35)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79. 事,因此,那些屬於他們生活中的事件,在他們的記憶中變成若有 若無,甚至「消失」了。訪談中,許多老人家對過去都說「沒有什 麼印象」 ,有些老人家則說「一生就憨憨、空空的過去」 、 「久了, 都忘記了」 。 對某些人老人家而言「現在家庭圓滿就好」 ,以往並不是那麼 重要。因此,在訪談過程中總是等待多於記錄。不過,多數的老年 人仍然樂於分享她/他們的生命故事,甚至顯示出一種期待的態 度,她/他們甚至說,很少人願意聽她/他們說故事,即使是自己 的兒女孫子,總是認為她/他老生常談,至此才深深體會Boden和 Bielby所說的,說故事是老人日常生活的溝通方式之一,更明白的 說,其實,說故事是老人生命存有的一種形式。 51. 51. D. Boden and D. Bielby, “The Past as Resource: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of Elder Talk,” pp. 308~319..

(36) 80.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7年7月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參考書目 一、中文 周憲文,台灣經濟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0) 。 M.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 二、英文 Allport, G. W.,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1). Anderson, N., The Hobo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3). Baltes, P. B., H. W. Reese and Lipsitt, L. P., “Life-Spa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31 (January 1980), pp. 65~110. Barrett, S., Geronimo’s Story of His Life: Taken Down and Edited by S. M. Barrett (New York: Duffield, 1906). Becker, H., “Introduction,” in C. R. Shaw ed., The Jack-Roll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 Sociological Work: Method and Substance (Chicago: Aldine, 1970). Block, J., Lives Through Time (Berkeley, Calif.: Bancroft Books, 1971). Boden, D. and D. Bielby, “The Past as Resource: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of Elder Talk,” Human Development, Vol. 26 (Winter 1983), pp. 308~319. Bogdan, R., Being Different: The Autobiography of Jane Fry (New York: Wiley, 1974). Brim, O. G., and J. Kagan eds.,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Campbell, D. T. and J. C. Stanley, 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Research (Chicago: Rand McNallyy, 1966). Carlsmith, J. M., P. C. Ellsworth and Aronson, E., Methods of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76). Chambliss, W., Boxman: A Professional Thief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2)..

(37) 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 81. Clausen, J., “The Life Course of Individuals,” in M. Riley et al. eds., Ageing and Society, Vol. 3 (New York: Russell Sage, 1972). Connerton, P.,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Cornwell, C, and E. Sutherland, The Professional Thief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7). Dailey, C. A., The Assessment of Liv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71). Dollard, J., Criteria for the Life History (Magnolia, MA: Peter Smith, 1949). Elder, G, H., Childre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4). ------, “History and the Life Course,” in D. Bertaux ed., Biography and Society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1981). Erikson, E. H., Young Man Luther (New York: Norton, 1958). Geertz, C.,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Goodson, I. V. and Sikes, P.,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 Hareven, T. K. ed., Transitions: The Family and the Life Cours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 Kastenbaum, R., “Lasting Words as a Channel for 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 Ageing and Society, Vol. 17, No.1 (January 1997), pp. 21~39. Kenyon, Gary M., “Guided Autobiography: In Search of Ordinary Wisdom,” in G. D. Rowles and N. E. Schoenberg eds., Qualitative Gerontolog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2nd edition (New York: Springer, 2002). ------, Jan-Eric Ruth and W. Mader, “Elements of a Narrative Gerontology,” in V. L. Bengtson and K. W. Schaie eds.,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Aging (New York: Springer, 1999). Klockars, C., The Professional Fence (London: Tavistock, 1975). Kratochwill, T. R. ed., Single Subject Resear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 Leighton, A. and D. Leighton, Gregorio, The Hand-Trembler: A Psychobiological.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kyo: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2006.. “A Preliminary Study on Meditation and the Beginnings of

Fauvel, John and Jeremy Gray eds, (1987)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 Reader,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Y.: Dover

For ASTROD-GW arm length of 260 Gm (1.73 AU) the weak-light phase locking requirement is for 100 fW laser light to lock with an onboard laser oscillator. • Weak-light phase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

Akira Hirakawa, 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Śākyamuni to Early Mahāyāna, translated by Paul Grone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Dhivan Jones, “The Five

Life history

• Nearpod allows the teacher to create interactive lessons that are displayed on the student device while they are teaching2. • During the lesson students interact with the program

files Controller Controller Parser Par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