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伍、臺灣的人口慣性效應與老化趨勢

古典的穩定人口理論,係假定在封閉人口當中,一旦人口動力

(生育率與死亡率)固定不變,發展結果,終將「遺忘歷史」—原 有年齡結構痕跡遲早(大約現存人口全部替換的時間,約為七十至八 十年左右)將會消失。此一「遺忘歷史」效應的特色,致使穩定人口 理論忽視人口變遷歷程。所以 Keyfitz 在 1971 年時,專文探討穩定人 口理論與人口規模之間的關係,將重心從人口動力和年齡結構關係轉 移,進而提出人口慣性(population momentum)的概念。事實上,我們 必須特別指出,Lotka 所謂穩定人口發展「終將」遺忘歷史,乃是在

「既存人口」為次代新生人口完全取代之後才會發生,而且,穩定化 只是發生在「人口的年齡結構」之上;因此,人口慣性的觀點,從相 反的角度來看,強調一個人口即使從此維持固定的年齡別生育率和年 齡別死亡率水準而發展,既存的年齡結構與人口規模,仍將持續「烙 印」在未來的人口發展路途上,尤其是對於人口規模將會顯著作用。

所謂的人口慣性,就是現有人口如果瞬間發生生育率下降,轉型 進入替代水準(所以,淨繁殖率為 1)並持續固定穩定發展,最終此 一人口將會演化成為一個定常人口(stationary population),屆時,

不僅人口年齡結構將會固定不變,人口規模亦將固定不增不減。因 此,定義人口慣性為

M = P P

S

0 等式(36)

其 P0代表現存人口規模,PS則是定常人口的規模。換言之,人口 慣性係指現存人口發展成為定常化之後,人口規模增長的效應。

Keyfitz 的人口慣性概念,的確相當程度擴大穩定人口理論的價 值,有助於瞭解人口動力對於人口成長的作用。不過,由於 Keyfitz 對

於人口慣性效應(係數)的界定過於繁複,致使應用於人口分析時相 當困難,嗣後,許多人口學家紛紛探討如何測量人口慣性效應(例 如:Goldstein 2002; Kim and Schoen 1993, 1997; Kim et al.1991; Li and Tuljapurkar 1999; Schoen and Jonsson 2003; Schoen and Kim 1991, 1998)。其中,Preston and Guillot 在 1997 年提出一個相當簡易途徑,

可以快速測量人口慣性作用: 函數在不同生育水準的人口之其間差異甚微。Preston and Guillot 上述 對於人口慣性的測量,雖然係以古典 Lotka 的穩定人口模型做為依據,

我們可以擴展應用至 variable-r 模型。在變動人口成長率狀態下,

c x

機的嚴重後果(例如:陳寬政 1987, 1995, 1997;魯慧中 1999),但 是,一直未曾受到重視,進而關注應對。

事實上,連結表一與表二數據可以發現,即便早在 1970 年代初 期,雖然生育率仍居於高水準(NRR 在 1.5 以上),政府努力推動控 制生育政策,當時的實際人口的確處於年輕化階段(平均年齡僅 24 歲),可是,其生育率水準所意涵的穩定人口已經開始老化(平均年 齡進入 30 歲,而老年人口比例則超過 10%)。到了 1984 年,臺灣進 入替代水準,其所對應的穩定人口則是相當老化—平均年齡近 40 歲,老年人口將近比重為五分之一。當然,毋庸多言,現今所面對的 老化嚴重危機—穩定人口的平均年齡超過 55 歲,老化人口更是高 於四成。

至於生育率下降對於人口成長的慣性作用,在表三和圖 6 中可以 明顯看出,若以傳統 Lotka 的穩定人口理論做為依據,臺灣在過去六 十年裡,生育率下降過程(即使至今依然),由於過往高生育率的歷 史記憶,終將獲得正向成長的定常人口—定常人口的規模仍將大於 目前人口數量。

圖 6 當中,Lotka 模型所帶來的樂觀遠景,的確相當令人欣慰—

臺灣在過去二十餘年裡,雖然生育率低於替代水準,甚至處於超低生 育率,如果,能夠「及時」促使生育率回昇,人口慣性效應仍將促使 未來定常人口的規模高於目前水準。這樣理想的遠景,的確正是當前 政府人口政策的樂觀信心來源。可是,如果我們檢視圖 6 的另一資 訊,亦即變動成長率模型,考量年齡結構與生育率變遷力量,人口的 慣性效應其實已經處於負向。具體來說,2009 年生育動力背景下,

Lotka模型所呈現的慣性效應為 1.082,代表定常人口的規模仍將高於 目前人口數量的 8%,可是,在變動成長率模型之下的慣性作用卻是 相當令人沮喪—定常人口規模的慣性效應為 0.753,亦即,縱使臺 灣的生育率可以從現今 NRR

=

0.52回升至替代水準,臺灣的人口規模 仍將減少 25%。

上述的人口慣性發展效應,我們必須非常重視,事實上,近年 來,人口研究開始關注慣性對於人口成長的作用—例如,Bonggarts

(1994, 1999)即發現,二十一世紀,多數國家的人口成長動力來源 中,人口慣性具有最為關鍵的地位,甚至,就是未來人口成長量的一 半來源。相反地,現今處於超低生育率的國家,即便可以瞬間促使生 育率回升至替代水準,人口衰減仍是必然的後果,其負成長規模端視 回升的速度而有嚴重與否的差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