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休閒態度的內涵與測量

在文檔中 第一節 休閒的意義 (頁 51-66)

一、 休閒態度的意義

在探討休閒態度之前,我們先了解態度的意義,「態度」是社會心理 學領域常用到的一個名詞,意指一般人蘊含於內的價值觀念與因應現實狀 況反應的綜合表現,故態度又分為個人持久又一致的傾向與因現實狀況而 激發的情緒反應(周正秋,1998)。大多數社會心理學者主張,態度包含

三種成分:(1)認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是指個人對人、事、物所擁 有的信念、觀念或看法;(2)情意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是指個人對人、

事、物的好惡與感情;(3)行為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是指個人對人、

事、物所採取的行動(張春興,1994)。

如果根據態度的定義,我們針對「休閒」這個議題,即可把休閒態度 定義為:個人對休閒的某種特殊想法、感覺與做法,且會影響一個人的休 閒參與情形(Neulinger,1974)。Ragheb 和 Beard (1982)亦將休閒態度的概 念區分為三大層面,為其發展休閒態度量表(Leisure Attitude Scale)之依 據,詳細內容如下:

1. 認知層面:包括(1)對休閒一般性的了解與信念;(2)對休閒與健康、

幸福、工作之間關係的看法;(3)休閒品質、效能與益處對個人影響 的看法。

2. 情意層面:包括(1)對自己休閒經驗與活動的評價;(2)對於這些經 驗與活動的喜好;(3)對於休閒經驗與活動直接立即的感受。

3. 行為層面:包括(1)對休閒選擇和或活動的行為傾向;(2)個人過去 和現在參與休閒活動的經驗。

因此,我們在研究休閒態度時,往往認為休閒態度乃是對於休閒有關 的標的所表現的情意;但是,為了研究的方便,雖把休閒態度界定在情意 層面,但並不排除認知層面與行為層面。因為休閒態度的對象,有時是休 閒活動本身,有時是場所或設施,有時是參與休閒的人、事、物,有時是 休閒政策或規劃等(林東泰1992a:41)。連婷治(1998)亦認同Ragheb 和 Beard (1982) 的說法,在其研究中將休閒態度定義為休閒認知、行為意向 及休閒喜好的總和,內容如下:1.休閒認知:為個體對於休閒活動所持的 常識與信念。包括有關休閒一般性認識與信念、對休閒的看法、休閒技能、

功能及對個人的發展、友誼、放鬆及自我改善等方面的影響。2.行為意向:

為個體對於休閒活動的反應傾向與參與意願。3.休閒喜好:為個體對於休 閒活動的喜好或厭惡的經驗,包括休閒體驗及休閒活動的評估、休閒活動 的喜好程度、及參與休閒活動的立即性感受。

Fishbbein 和 Ajzen (1975)則以公式來界定休閒態度。其認為休閒態度 為對於特定休閒對象的一種情意表現,而這情意表現完全端賴這個特定標 的對於這個人的重要性而定;依此,甚至可預測特定行為發生的可能程 度,其公式如下:

A=Σb×e

A:是指對某對象的態度,譬如是對任何一種休閒活動、休閒設施或 休閒政策等。

b:是指信念,認為該對象所具的某種特質。

e:是指對該特質評量的結果,個人認為它對自己的重要性。

態度是一種動態的過程,根據 Fishbbein 和 Ajzen (1975)的公式,只 要一個人的信念與評估其對自己的重要性改變,一個人的休閒態度也隨之 而變。因此,休閒態度亦可定義為個人對從事休閒活動所存有的一種信 念、知覺、觀感、趨之或避之的心理歷程,經由個人內在的人格特質及外 在的環境因素交互作用影響而形成的一種動態過程(張翠珠,2001)。如 果想要改變一個人的休閒態度,應先測量他的休閒態度,瞭解他對休閒所 抱持的想法、期望、價值與偏見(林建地,1996),再以各種方式,例如:

透過成人、同儕團體的影響或實施休閒教育等方式,來達到改變的目的。

休閒態度之了解,在休閒研究領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因為態度是一 個人的心理歷程,決定個人在社會中實際與潛在的反應(吳聰賢,1989)。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要了解一個人的行為反應,可從他的態度來預測。

每個人的休閒行為大抵上是休閒態度的外在行為表現,所以只要掌握其休

閒態度就可以確認他可能採行的休閒行為(林東泰,1992)。這是本研究 何以採用休閒態度當作依變項,以了解本休閒教育方案實施之成效的理由 了。Kabach (1965)亦指出,休閒教育的重點在於指導學生的休閒概念和價 值觀,以模塑學生的休閒態度(引自莊斐瑜,1990),如果藉由休閒教育,

幫助學生建立積極正向的休閒態度,如此,學生就不會選擇危害身心健康 的休閒活動,而能選擇有益自己的休閒活動,進而提升休閒品質。

二、休閒態度的形成與改變

個人對於休閒的態度取向,往往也影響個人的休閒行為傾向。而休閒 態度是如何形成與改變的,可用三種觀點來說明:

(一)發展取向

Neulinger (1981)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來剖析休閒態度的形成過程,以 五階段來區分休閒態度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的發展過程:

第一階段:在一、二歲時,其發展重點在於建立基本的信賴關係,讓 嬰兒安全依賴父母親去經驗休閒,以培養他能充分體驗休閒的開放、樂觀 與自信的基本態度與信心。

第二階段:在二至四歲時,其發展重點在於學習自我照顧,嘗試著脫 離對父母的依賴,以自主性去經驗感受,領略自己的休閒能力。

第三階段:四至八歲之間,其發展重點在於建立有意義的次級關係,

學習和別的兒童玩在一起,讓孩子逐漸發展未來對休閒選擇的態度。

第四階段:八至十二歲之間,發展重點在於建立次級依賴,透過和友 伴的合作與競爭過程,學習工作的意義和目的。而這樣的認知和態度,與 未來的休閒態度有很大的關係,會影響將來如何看待休閒。

第五階段:十二至十八歲間,發展重點在於依賴與獨立自主之間取得 平衡,因為這階段是青少年的狂飆期,因此孩子的休閒態度在本階段會有 很大的轉變,尤其以家庭之外的環境因素對於休閒態度發展的影響深遠。

此觀點認為休閒態度是個體心理發展的結果,有一定的階段與發展任 務,最早是受到父母親的影響,爾後則是家庭以外的成員對其影響較深(例 如:同學、朋友、老師等)。然而,一定要十二至十八歲的青少年才能達 到第五階段嗎?答案並不一定。但是我們可以說,早期的休閒經驗,會影 響後來的休閒態度與休閒行為的發展(蔡素琴,1999)。而國中階段的青 少年正面臨在依賴與獨立自主之間取得平衡,因此,老師若能協助學生達 到第五階段的發展任務,則有助於學生將來能享受優質的休閒生活。

(二)學習取向

學習取向的觀點認為,態度的形成與改變,是個人與別人、個人與團 體交互作用後產生的一種複雜的學習歷程。也就是說,態度是習得的社會 性行為,經由社會增強作用及模仿、認同、內化等歷程而形成對人、事、

物的看法。

Estrem Fuller (1990)在對成人休閒態度改變情形之研究指出:休閒態 度是經由學習而來的,個人早年家庭生活的經驗、身心、角色及環境的改 變都會對成人的休閒態度帶來很大的影響。成人目前所處的角色與環境,

如配偶、同事等,其對休閒的價值觀,會影響成人的休閒態度,也就是休 閒態度的改變是動態的歷程,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引自陳美 玲,1997)。同樣的,青少年的家庭成員及其同儕友伴也會影響其休閒態 度。

Weber (1992/1995)認為休閒態度的形成與改變是一個複雜的學習歷 程,經由連結、增強和社會學習而形成。以下分別敘述:

1.連結:儘管多數的態度是一些想法、感覺與行為意向等複雜的集合體,

然而有些態度卻是建立在經驗與經驗之間的連結上,對於一些簡單的情 緒經驗而言,古典制約可以導致態度的形成。此外,態度也會因為與態 度對象的經常接觸而形成,此效果稱為單存曝光效果,例如:棒球選手 的孩子常去觀賞他的球賽,無形中亦對棒球產生興趣與愛好,這是因為 他將熟悉感與喜歡連結。

2.增強:態度可以學自個人經驗,這是因為經驗所帶來的後果受到增強的 關係。增強可以增加一種行為的任何後果,所以個體的好行為會重複出 現,而不好的行為會逐漸消失。能對個體態度提供增強的,通常是來自 家庭(包括父母及家中其他成員)、同儕與參與團體的影響力。例如:

孩子的規律運動習慣會因為受到父母或老師的支持和肯定而繼續保持。

3.社會學習:有些態度可能經由被動的連結或增強者的說服影響力而習 得。但是,有更多的資訊和經驗是人們主動去尋求的,以做為態度和行 為意向的形成基礎。這種主動的探索精神是社會學習論對態度形成的主 要論點。常見的社會學習型式包括替代性學習及模仿。例如:學生因崇 拜棒球選手而開始組隊打棒球。

站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場,老師的責任就是提供模仿與學習的對象與契 機,透過環境的安排,讓學生能建立積極正向的休閒態度。而老師本身亦 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如果老師對休閒有正確的認知與看法,能支持學生從 事正當的休閒活動,無形中就會加強學生對休閒的積極態度;相對的,如 果老師認為「勤有功,嬉無益」,學生可能對休閒形成負面的評價,認為 從事休閒活動會影響功課。

(三)學習與發展取向

若對休閒態度的形成與改變的看法是從學習與發展的觀點來看,休閒 態度則是透過學習,隨著環境中不同的人、事、物交互影響下而逐漸發展

形成,它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個體學到並內化基本的休閒

形成,它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個體學到並內化基本的休閒

在文檔中 第一節 休閒的意義 (頁 51-6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