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何謂 PISA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探討情境式試題及數位評量等的相關資料加以論述。第一節為

「何謂 PISA」,第二節為「資訊融入教學」,第三節為「數位評量」,第四節為

「數位評量現況」。

第一節 何謂 PISA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能力 評量計畫是 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所提出的計畫,主要內容為評估 15 歲約國中 畢業的學生,評量他們對面生活問題、適應社會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基本能力。

此計畫於 1997 年開始籌畫,分別於 2000 年推出,主要分為三大類,分別為

「閱讀」、「數學」、「科學」,於 2012 年增加「問題解決」的能力。而其中的數 學領域,涵蓋「變化與關係」、「空間與形狀」、「數量」、「不確定性」四大數學 內容,而學生學習的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分為:

1. 「把現實情境轉化成數學結構與問題」。

2. 「利用數學概念、方法、程序、推理解決數學問題」。

3. 「把數學答案轉回現實情境並回顧、驗算、延伸結果」。

而台灣亦於 2006 年首次參與 PISA 的學生能力評比,其排名如下頁下表:

(出處:台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

8

9

其中數學領域而言,台灣在首次參加 PISA2006 拿到第一名(549),在 PISA2009 拿到第五名(543),在 PISA2012 拿到第四名(560),在多個國家中名 列前茅,但相對而言,標準差也比其他國家來的大,也就是說,學生數學素養 學習的個別差異在我國是個重要的議題,值得我們去探討。

在一份「台灣參加 PISA2006 成果報告」中指出,評量的結果可以明確的指 出學生在完成基礎教育的階段,是否具備基礎的能力,亦可讓教育工作者了解 學校的效能,讓教學者能夠覺察教育的成效,特別的說明情境式評量對於教育 的實質功能與益處,而其數學領域中的成分為:

1. 情境與脈絡:特別以學生的生活,學校、休閒、社區等情境為主。

2. 數學內容:數學本質的概念、方法及結構。

3. 數學歷程:把情境轉化成數學問題及有效的利用數學概念、方法解決數學 問題的歷程。

(數學素養評量試題工作坊,許志農)

由此三大領域可以針對一個真實情境的問題(Problem)做一個完整的解決 (SOLUTION),所謂的問題,包含有真實情境脈絡,而問題的形式,由歷程

10

(Process)與能力形成問題形式(Problem format),再利用數學概念

(Overarching ideas)及內容(CONTENT)去解決,整體的過程,即為數學領域的 成分。

而數學素養的脈絡與流程,由真實世界中的問題出發,形成數學問題,利 用數學的概念及數學方法達到數學解答的部分,再由數學答案,詮釋真實情境 中的答案,以確保真實世界的問題及數學世界的問題有相同的結果,為數學素 養的脈絡。(如下圖)

鑑於資訊的發展,PISA 亦體會到電子文本測驗的重要性,於 PISA2009 年 提供一個電子閱讀評量(ERA),評量學生的電子文本閱讀素養。而後 2012,電 腦化的樣本試題亦擴展至閱讀、數學、問題解決,數學領域有點選方式操作題 目介面,作答方式以選擇為主,主要分為圖表示題目以及拖曳式題目,如下頁 圖。

11

(圖表式題目,選擇式問題選項,摘至台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

(拖曳式題目,選擇式問題選項,摘至台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

12

而 PISA 的評量,主要目的是做一個統計分析讓國家與國家之間做一個比 較,讓該國的教育研究者提供一個客觀的數據,尚無開放給一般教師做使用,

亦無學生們可以自行做測驗的地方,電子化評量,亦僅是報考後另一種評量方 式而已,無開放在網路大眾可以參考、自主學習。

13

美國國防部(DoD)和白宮國家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在 1997 成立

「高階分散式學習」計畫(ADL),提出一個線上網路學習(Web-Base

e-Learning)的一個標準 SCORM(Sharable Cou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

對於網路內容教材的製作內容提供一套標準規範,主要有四個目的:(林居鴻,

2003)

1. 可重複使用性(Reusablility):把同一教材、教學資源稍做輕微修改 即可在不同的地方重複使用,可以很容易的整合到不同的系統、其他 的課程當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