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先進國家實施經驗與我國產訓合作的比較

我國職業訓練自民86年發展澳洲 TAFE 實施的能力本位訓練,及民91年起引進 德國雙軌制推動迄今,業已有初步的成效,現茲就德國雙軌制、澳洲TAFE 就業導 向訓練的核心價值、發展背景、訓練內涵、實施成效等構面的比較論述如后。

壹、核心價值

德國職業訓練主要是以雙軌制學徒制訓練為主軸,又稱為「雙軌制」職業 教育與訓練。德國深信任何職業所需的專業實用技能,只有在實際的工作崗位 上才學得到。並強調職業訓練工作的重心是落在企業身上,而職業訓練的需求 則完全依據企業與受訓者(或就業者)的需求而定,由市場機制決定。

澳洲 TAFE 就業導向訓練主要是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訓練課程,藉由提供 技術及進修的機會,降低失業率,並在技術提昇的刺激下,促使經濟持續成長。

透過德國、澳洲的實施經驗,再融入我國職業訓練的精神內涵,包括憲法 保障的工作權,強調工作安全;並衍生出就業服務法與職業訓練法所保障的就 業權,強調就業安全;而職業訓練則是為促成就業權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種方 式,亦是一種培養就業能力安全的積極性策略作為,強調就業能力安全。因此 職業訓練應強調就業導向,透過可透過產訓合作訓練中的職訓基礎訓練,訓練 出紮實基本專業技能,再透過職場適應學習實務技能,採市場需求設計符合因 材施教的訓練課程,促進充分就業再創經濟發展榮景。

貳、發展背景

德國職業訓練的發展背景主要基於社會、教育、經濟背景之下發展出雙軌制 訓練的需求,現簡述如下:

一、 經濟背景:由於工業的快速發展,大型公司基於本身訓練技術人力的需要,

先後自行設立專用的訓練工場,奠定了制度成功良好基礎。

二、 社會背景:採用學徒制「學徒─工匠─師傅」的能力等級制度,在在奠定了 職業訓練制度的紮實基礎與深厚潛力。

138

三、 教育背景:在雙軌制養成訓練中,職業學校所實施的補習教育與事業單位 所實施的技藝訓練雙管齊下,同時進行,充分發揮教育與訓練二者密切配 合,相輔相成的功能。

澳洲TAFE 的發展背景主要基於社會、教育、經濟背景之下發展出就業導向 訓練的需求,現簡述如下:

一、 經濟因素:透過“澳洲重建”及“澳洲技能”兩份報告書,擴增國家訓練容量,

改進訓練品質,滿足經濟和勞動市場的長期需要,對弱勢族群提供必要的協 助。

二、 社會因素:TAFE 原偏向教育傾向,現已逐漸融合就業、訓練取向作為發展 趨勢;並朝向商業活動以及增加補助金額作為發展策略;同時進行 TAFE 行 政管理的革新,如設聯合行政中心或採區域聯合等方式。

三、 教育因素:透過行為主義學習理念、成人教育學習理念、終身學習理念的影 響,TAFE 已成為是澳洲職業教育與訓練的一環,亦是澳洲落實終身學習的重 鎮;提供普通教育、技職教育與成人教育交流互動的場域;提供升學、就業、

訓練者的綜合發展機會。

四、 訓練因素:透過訓練改革,以企業為本位的訓練可以由產業自行規劃實施,

亦可由訓練機構提供,這當然包括TAFE。另外一種方式是由僱主負擔費用,

由員工參與其他訓練。

我國職業訓練的發展背景主要基於經濟、社會、教育、職訓轉型背景之下,

發展出推動產訓合作訓練的需求,現簡述如下:

一、 經濟因素:因應勞動型態的轉變與未來產業發展是同時發生的,為創造更 多符合企業所需人力的效益,使其有限的訓練資源能發揮其最大的效用,

進而達到充分就業的目的,促進整體經濟的發展。透過職業訓練推動產訓 合作,以建構出職訓機構與企業間在人力需求角度的穩固橋樑,進而創造 企業、人力、職業訓練機構三贏的局面。

二、 社會因素:我國失業率自民 89 年的 2.99%突然竄升至民 90 年的 4.58%,

139

並於民91 年達最高峰的 5.17%,此一現象造成社會的動蕩不可輕忽。因此 對受訓學員如何透過訓練達成社會化的功能,及藉由社會化的歷練以因應 社會的變遷而達到社會流動的目標,產訓合作正是可茲運用的一種人力培 訓管道。

三、 教育因素:我國技能訓練的傳承在技職教育方面,因應不同階段的技職教 育改革及升學的需求,將技能訓練時間持續縮減,因此產生一種力有未逮 的困境。而職業訓練在技能訓練的傳承上承擔我國技能人力培養的重任,

對於結合產業界資源訓練出更具有實務技能的人才,適時填補企業所需的 人力需求。

四、 職訓轉型因素:職業訓練面臨「必須以有限的訓練資源尋求更符合成本效 益的方式培訓更多人力,以因應複雜的生產體系和技術,協助勞工適應快 速變遷的就業市場」。因此配合人力市場運用與規劃及朝「需求主導」體系 的方向發展,建構成為學員與企業間的溝通橋樑、以因應內外在環境的變 動及協助企業的選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作為,以創造人力資源的最高 效益。

參、訓練內涵比較

現茲就德國雙軌制訓練制度與澳洲TAFE 就業導向訓練制度,透有關之訓練 內涵比較藉以引出公立職業訓練機構推動產訓合作訓練的內涵,現茲就制度、訓 練目標、學制、訓練樣態、課程、職類、招生對象、受訓者身分、訓練時間分配、

師資、經費、訓練評鑑、結業資格等13個內涵的比較點進行比較,比較後之結果 列述如下表3-10所示。

140

141

142

143

肆、實施成效

一、 產業界對結訓學生的期待

(一)德國產業界對學校畢業生有什麼樣的期待?西門子(SIEMENS)德國事業 單位代表 Wolf(2005)指出德國產業界對學校畢業生的期待包括有三大能力 的培養,現列述如下:

1.專業能力:包括良好的德語能力、掌握簡單的計算技術、基本的自然科學 知識、基本的經濟學知識、基本的英語能力、對IT 領域的基本知識、對 本國文化的基本認識與理解。

2.社會能力:包括合作精神(團隊精神)、禮貌(友善)、談判能力、容忍力 3.個性能力:包括可靠性、學習及工作的意願、堅持(毅力、抗壓性)、細心

(認真)、專心、責任感(自信心)、提出批評及自我批評的能力、創造力與 彈性

(二)根據雇主對TAFE 畢業生能力滿意度資料分析,彙整其對畢業生能力的 期望說明如下述:

1.專業能力:針對 TAFE 畢業生的表現,約獲得八成雇主滿意。而雇主認為 TAFE 系統能夠提供符合雇主需要的人力的比例從 1995 年的 55%提升到 2002 年的 75%左右。

2.社會能力:最滿意的是工作倫理,達到 90%,其次是口語溝通能力、專業能 力、工作態度及團隊合作的能力等等。

3.個性能力:口語溝通的能力、問題解決的技能等。

(三)根據雇主對產訓合作畢業生能力的期望說明如下述:

1.專業能力:包括成為合格技能之勞動力、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並重、技術 能力契合企業職場需求。

2.社會能力:包括團隊精神、職業倫理、國際化能力、容忍力。

3.個性能力:學習及工作的意願、創意與創新、自信心與責任感、人格特質 與態度。

144

二、 結業資格

德國雙軌制畢業生由學校發給高職畢業證書,由工商總會發給學徒結業 證書。成為企業單位正式員工,並可加入工會成為正式會員。經一定年限之 工作經驗後,可就讀專科學校,畢業後成為技術員或助理工程師,亦可參加 師傅訓練後成為師傅。有師傅資格者得招收學徒,在手藝領域,得自行開業。

澳洲 TAFE 學徒制及訓練生制的畢業生,可獲得「澳洲資格證書架構」

(AQF)二級至四級證照資格;成就證明書是頒給只完成證照所需的一部分 課程的人。並符合高級中等教育證書,是一種校外的訓練課程,學分亦可獲 得職業教育的承認。

我國產訓合作訓練的結訓學員可獲得結訓由公立職業訓練機構發給的結 訓證書;若是在推動產學訓合作模式者,可同時獲得學校的畢業證書或學分 證明。

三、 訓練成效

(一)德國雙軌制的職業訓練淵源流長,訓練型態與績效獲得國際上的肯 定,並因應社會變遷隨時調整,因此現階段針對其整體的訓練成效說明如 下:

1. 結構元素:

(1)公私機構間共同分擔責任

(2)在各公司與半職職業學校中建制 VET 體系 (3)大約有 360 個全國認可之訓練職業

(4)一百六十萬受訓者, 41 % 為女性

(5)大約 484,000 家公司提供訓練 (約佔所有公司之 23.3 %)

2. Dybowski (2005)指出德國雙軌制職業訓練體系在 1992 至 2003 訓練名額 供應與需求統計分佈圖(詳如圖 3-9 所示)中發現,在 1996 年以前是呈現 出訓練名額供應大於訓練需求的「過剩」現象;而在1996 至 1999 年之

145

間以及從2002 年起,則呈現出訓練名額供應小於訓練需求的「訓練名額 短缺」現象,此可顯現德國雙軌制現階段是需求大於供給的階段。

3. Forschung(2005)指出在德國聯邦職業訓練研究總署(BIBB)在 1997 和 2004 所做之調查中對於雙軌制職業訓練的問項中除第 3 項模擬將取代實 作呈現遞減的現象外,其餘各問項結合學習與工作後可以擴展能力、至 2020 年時工作和學習將無法再分開、要獲得職業的成功,職業訓練將等於 其他的教育課程、教師們將做更為開放式的學習安排、在學校中專案和 實際的學習將更為重要、在工作中取得能力之驗證是很重要的、非正式 的學習將使得正式的學習變得比較不重要均呈現出成長的現象。

(二)澳洲 TAFE 的實施成效,現茲就學生數的成長、參與職業訓練人數、

及畢業生就業狀況、失業者訓後就業狀況、澳洲 TAFE 畢業生及雇主兩 方面針對TAFE 實施成效滿意度分析等方面說明如下述:

1.學生數的成長:自 1991 至 2000 年等十年期間,學生數總成長率約為

1.學生數的成長:自 1991 至 2000 年等十年期間,學生數總成長率約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