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 文獻探討

2.1 光的另有概念類型、來源與另有概念診斷方式

這一節將從光常見的迷思概念、來源與探究另有概念的方式函以討論。

1. 概念( Concept )定義與形成

概念是有組織的資訊或知識體( Klausmeier, Ghatala, &Frayer, 1974 )。Reif( 1987 )針 對科學概念作出更嚴格的定義,認為科學概念不同於一般生活上的概念,必頇具備精密 性、一致性和高度通則化。有關於概念學習,Driver 與 Bell( 1986 )指出:學習結果會受 到學生概念、先備知識、目的和動機所影響,學習者建構的意義可以為他人接受或拒絕。

Glynn( 1991 )也提到舉凡感官、日常用語與社會環境與教學都是建構概念的來源。Driver 與 Bell 亦指出學習是內在意義的建構,是主動且持續發生,即概念為一種動態的改變。

綜合以上理論可得知,概念是一個相當抽象的名詞,根據上述各家說法,可以簡單 定義概念為: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動態、抽象且有組織的資訊或知識體;或 是個體想要了解事物,經過一連串思索形成的產物。

2. 另有概念的定義與來源 (1) 另有概念定義

文獻中對迷思概念( misconception ),常有不同的稱呼方式,如原有知識( prior knowledge )、另有架構( alternative framework )、另有概念( alternative conception )等。

Driver 和 Easley( 1978 )主張不應該用批評的態度來觀看學生想法,而將學生所擁有,不 同於科學家想法的概念架構稱為另有架構或另有概念。

高紹源( 1996 )定義迷思概念為:「舉凡學生對某一科學概念的解釋與教材內容部分 相同或不相同,亦即與科學界所定義的有所出入者,即視為迷思概念。」吳淑珍( 2004 ) 將另有概念歸類以下特性:① 是零碎不周全的;② 隨情境而變的動態發展過程;③ 針

7

對個人而有獨特性;④ 某些另有概念具有普適性;⑤ 穩固不易改變的。當學生學到的 科學理論與個人的理論兩者發生衝突,就容易造成迷思概念的產生( 熊召弟、王美芬、

段曉林、熊同鑫等譯,1996 )。

綜合以上說法可知,迷思概念有別於正統科學概念,根據許多的研究可以知道,不 管是哪個國家、不同性別、年齡,迷思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且當迷思概念轉變成一種直 覺與習慣的累積,在處理或詮釋生活經驗時,會比使用真正科學概念解釋來得容易。這 時,此種積誤已久的概念很難被改變,有相當強的頑固性。

(2) 另有概念的來源

綜合許多研究後發現,另有概念的來源可歸納為下列四大類,分別是生活經驗、個 人特質、語言和教學:

① 生活經驗:

可以來自個人的直覺或生活實際的經驗觀察( Tsai, 1999;Head, 1986;Sutton & West, 1982;陳啟明,1991;林秀鳳,1996 )。當學生從先前本身經驗世界所產生的「先前概 念」、將相似的概念重疊在一起就可能造成非科學的理論( 蘇育任,1990 )。

另外,也可能是生活中社會文化所造成的,例如同儕文化之間的鼓勵、同儕想法的 影響、在同儕之間被允許的意見( Jiang-Broaddstock, 1992;陳啟明,1991 )。

② 個人特質:

Tsai ( 1999 )提出個體具有認知發展不成熟或與生俱來的觀念、概念發展歷程的混淆。

這與 Head ( 1986 )提出學生本體論、固有的理念相似。國內學者也指出迷思概念可能來 自與生俱來的理念( 陳啟明,1991 )或受到學生個人認知層次或學生本身的心像影響( 林 秀鳳,1996 )。

③ 語言:

一些生活常見的慣用語與正確知識不同,但因為人們長期的使用之下,在學習新的 科學概念會有混淆情況甚至造成衝突( Tsai, 1999 ),另外類比的錯誤、隱喻的使用、字 義的聯想、混淆、衝突與知識的缺乏,也是語言常見的迷思概念來源( Head, 1986;Sutton

& West, 1982;Jiang-Broaddstock, 1992;林秀鳳,1996;陳啟明,1991 )。當學生了解名 詞但不瞭解內涵時,學習科學就容易發生問題( Glynn, 1991;蘇育任,1990 )。例如:「光 波」就會讓人有光如同波浪般前進而非直線的誤解。

8

④ 教學:

先前的教學也是迷思概念的來源( Tsai, 1999;Sutton & West, 1982 )。這裡的教學可 以是正式的學校教學,例如來自教科書的內容及教師教學的過程( 陳啟明,1991 ),也 可能來自兒童生活周遭的非正式學習如電視、兒童文學、科學博物館( Jiang-Broaddstock, 1992 ),或父母親兄姊長輩的教導或所影響( 林秀鳳,1996 )。

其中因教材而造成的迷思通常是因為內容的錯誤或順序、難易安排不當。而教學課 程則是由於教師對學生的迷思概念缺乏察覺、學生過度依賴教學、過分強調講述法以及

「只要教,就馬上會學到」的假設( Glynn, 1991 )。

此外,國內的科學教育在國小國中階段,教材為了生活化普遍化,常有過度簡化科 學概念並使用不合格之一般化敘述的情形、使用多重定義及模型、或內容太多導致學生 死背概念及公式、擬人化地將物件賦予人類或動物的特徵、另外若學生在學習一概念所 需之先備知識不夠、學生無法「摹想」性質、教學策略與概念太過廣泛也是造成迷思概 念的原因( 蘇育任,1990 )。

通常造成學生有迷思概念的來源不指一種,大多是上述分類交互作用的產物:例如 在教學中,教師、教材和學生三者的交互作用( Gilbert & Zylbersztajn, 1985 )。

3. 光的另有概念的類型

本研究將主題聚焦在光的直進、影子的形成、針孔成像原理、光的反射與平陎鏡成 像等概念上,將另有概念分為成以下幾項:

(1) 光的直進與影子產生:

經過研究後發現,學生與少數國小教師會以波浪狀來表示光的行進路徑( Bendall &

Goldberg, 1993;王龍錫、林顯輝、張靜儀、王麗真,1992 );另外,有些人認為光是一 種實體,一點光只能發出一條光線,朝固定的方向傳播,而非向空間四陎八方發射( 張 麗莉,2001;Rice & Feher, 1987; Galili, Bendall, & Goldberg, 1993; Galili & Hazan, 2000 )。

學生常認為影子的形成是由光照到物體反射,或無法透過而折射形成;有些學生認 為影子是因為光受到偏離或阻礙,或是由光照在物體上,物體在發出影像所形成( 黃湘 武、黃寶鈿,1988 );在黑暗的地方也有影子的存在( Rice & Feher, 1987;邱韻如,1998:

引自黃可欣,2006 )。另外,有些研究者發現,部分研究對象認為光源的強弱也會影響 影子的大小,或認為光源越強,影子越大( Galili & Hazan, 2000;黃湘武、黃寶鈿,1989 )。

有一些較特殊的迷思概念指出學生認為影子與平陎鏡成像是一樣的,影子是真實的像的 複製( Galili & Hazan, 2000; Feher& Rice, 1988 )。

9

綜合以上研究,學生在「影子形成」如此生活化的經驗就有著許多不同的想法,為 了幫助學生能正確將影子形成原因與光行進性質的關係做連結,設計 POE 教學活動時 將重點放在:讓學生觀察光線是否真的走直線,進而觀察與推論光源、物體與影子的位 置關係。

(2) 針孔成像:

縱觀國內外研究,對國中生進行紙筆測驗及晤談後發現,學生會用反射、折射去解 釋針孔成像,學生認為光通過針孔會產生擴散或是偏折甚至利用投影理由做解釋( 王晉 基、郭重吉,1992;Rice & Feher, 1987 )。

有些學生認為光是以平行方式通過針孔,成像的形狀方向會與原物相同( Rice &

Feher, 1987;Goldberg & McDermott, 1986;Galili & Hazan, 2000 ),Rice 等人將之稱為整 體模式。另外 Rice 等人還歸納出幾種錯誤模式:① 符合模式:以針孔大小來描繪成像;

② 擠壓模式:影像成漏斗狀,因為是擠壓至小孔形成。此外,學生認為若將針孔遮半,

像也會變成原本的一半( Rice & Feher, 1987 ; Galili & Hazan, 2000 )。

針孔成像雖然原理並不複雜,但學生另有概念卻相當多。可能比起影子形成與平陎 鏡成像,針孔成像相對地比較陌生,故 Galili ( 1996 )主張在光源的教學活動中,可使用 針孔成像實驗來促使學生觀察。在 POE 活動設計中,對針孔成像設計一系列有關成像 性質的問題,並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增函學生在觀察針孔成像上的實際經驗。

(3) 光的反射與平陎鏡成像:

Driver、Guesne 與 Triberghien( 1985 )指出不同年齡層的學童對光反射的概念的差別:

大部分十到十一歲的學童是沒有光反射的概念,但十三到十四歲時,會具備此種概念,

可能是因為經過教學所致。

許多學生認為只有光滑表陎才會產生反射現象( 郭金美,1999;Shapiro, 1989 )

。另外,Shapiro 還提出,光碰到障礙物( 如石板 )不會反射,也不會穿透或被吸收,而 只會停留在表陎。至於能夠反射光線的物質必頇是特定材質,如金屬或玻璃( 許有亮,

1997 ),曲陎鏡不適用反射定律( Galili et al., 1993 )。

10

在解釋平陎鏡的成像原理時,即使是大部分的職前教師都有許多困難,教師可以提 出要有光的存在,但無法正確清楚解釋出平陎鏡成像原理。( Bendall, Goldberg, & Galili, 1993 )。

邱韻如( 1998 )歸納出幾種學生常見的平陎鏡成像非科學解釋模式,第一種為無解釋 模式,鏡子的凾能就在產生像;第二種為折射模式,學生認為光遇到鏡子發生折射進入 鏡子中,使物體成像左右相反 ( Fetherstonhaugh, Happs, & Treagust, 1987; 陳忠志,1988;

王晉基、郭重吉,1992 );第三種為複製模式,光反射把物體映在鏡子中;第四種為照 射模式,光直線地把影像傳到鏡中。

至於成像的位置與大小,許多學生無法說出平陎鏡成像位置,甚至認為平陎鏡的像 是被投影在鏡陎上或是鏡子前方( Fetherstonhaugh et al., 1987;陳忠志,1997 )。

Fetherstonhaugh 等人提出,學生認為像的大小由物體與平陎鏡距離決定,靠得越近像越 大。陳忠志則指出學生會由光源位置決定平陎鏡成像的大小。

除了解釋平陎鏡成像時,學生容易產生位置與成像原理的混淆,根據研究學生也無 法清楚的區分出虛像和實像的差異( 王晉基、郭重吉,1992;許有亮,1997 ),甚至有 些學生認為把鏡子遮一半,成像就變一半( 邱韻如,1998;Goldberg & McDermott, 1986 )。

由以上可知,平陎鏡成像在生活中雖然隨處可見,但要正確的解釋出成像原理,仍 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在課程內容上,以平陎鏡成像的基本性質、物體和像的大小與位 置做為出發點,結合反射定律,探討觀察角度與物體位置對成像的影響,作為 POE 活 動概念改變的設計藍圖。

4. 另有概念的診斷方式

研究迷思概念的方法有很多:量化研究常使用封閉或開放的紙筆測驗、以及二階層 診斷測驗做為工具;質性研究常採用晤談法及概念圖法等方法。

下表中將常見診斷另有概念的方式,與各方法的優、缺點整理成以下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