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2 全新世早期之古環境研究

全新世,在國際地層年代被定義為距今 11700 年到現在,近年來,根據 高分辨率的格陵蘭冰芯氧同位素紀錄,將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結束氣候迅速變暖的年齡作為全新世的開始。從冰期週期的尺度來看,全 新世為時間最近的一個間冰期,有學者認為其氣候複雜並根據北半球的冰 川進退劃分了全新世以來的 4 個冰期(Denton & Karlen, 1973),並認為全 新世氣候比孢粉以及海洋沉積物所記錄的變化複雜,且這些變化似乎遵循 著千年尺度的變化模式。但相反的,後來的一些證據更多傾向於全新世氣 候相對穩定,少有證據表明全新世期間經歷過冰期發生的千年尺度氣候突 然變化,根據格陵蘭冰芯氧同位素顯示,除了 12000 年前新仙女木事件和 8200 年前後發生的降溫事件外,全新世時期的氣候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變化

( Broecker, 1994; deMenocal, 2001)。

全新世早期(11500~8800 yr BP)屬於波動升溫期,氣溫總體特徵較現 在略低,波動大。在新仙女木事件結束後,氣溫迅速上升,約由氣溫距現 今平均值(15°C)的-3°C 上升至 11300 yr BP 的-0.5°C,約在 10300 yr BP 時又回升至現代水平,此後氣溫則維持與現今相符,但波動頻繁,期間也 發生許多冷暖事件,有 11000 yr BP、9800 yr BP、9200yr BP、8900 yrBP、

8200 yr BP 等冷事件;暖事件則主要發生在 8600 yr BP 前後(Hou et al., 2011;圖 1.3)。

圖 1.3 中國全新世氣溫階段劃分及其與北大西洋冷事件對比。a.集成序列累 積氣溫距平(Hou et al., 2011); b.集成序列:藍色粗線-3 點平滑序列,黑 色線-原始序列(Hou et al., 2011); c. Ge 序列(Ge et al., 2003); d.北大 西洋冷事件(Bond et al., 2001); 綠色為冷事件,橘色為暖事件。

經由米蘭科維奇循環的軌道效應週期(Milankovitch, 1941),導致自末次 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26500~20000 yr BP)以來,北半球的日照 量逐漸增加,在 15000~6000 yr BP 之間,因當時北半球的夏季時地球位於 近日點位置,且地軸與黃道面之交角較現今大 1˚,導致北半球夏季日照量 增加而冬季日照量減少(Kutzbach et al., 1984; Renssen et al., 2012),而 在 9000~8000 yr BP 之間北半球太陽輻射夏季增強 8%,冬季減少了 8%

(COHMAP, 1988; Berger & Loutre, 1991)。而全新世早期(9000~7800 yr

七月溫度逐漸升溫,至 8050~7550 yr BP 到達了最大值,之後便一路降溫

漸下降(Li & Liu, 2018)。其北半球日照量(65°N)也呈現相同的趨勢

(Berger & Loutre, 1991),中國東北方蓮花洞石筍氧同位素紀錄(Dong et

al., 2015)

、中國西北方山寶洞石筍氧同位素紀錄(Dong et al., 2010)、中 國貴州北方石高洞石筍氧同位素紀錄(Jiang et al., 2012)、中國和尚洞石筍 氧同位素紀錄 (Hu et al., 2008)、中國青海湖花粉紀錄 (Chen et al., 2016), 皆反映了全新世早期氣候較中晚期還要潮濕。

Huang 等人(1997)利用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深海岩心之浮游、

底棲性有孔蟲之動物源性傳遞函數(faunal-derived transfer function) 以及 現代模擬技術(Modern Analog Technique) 推論出全新世夏季溫度為在穩 定的 28.8℃,接近於現代值,但冬季溫度卻有持續上升的情況,有機 Uk37 降雨較強(Shen et al., 1996),而位於西南太平洋的休恩半島珊瑚 (Porites)

則顯示出全新世早期(8920 yr BP;7370 yr BP)SST 比現代 Porites 換算 之 SST 溫度還要低 2~3℃(McCullich et al.,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