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公民養成方案」的特色

第四節 「公民養成方案」相關研究

「公民養成方案」是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所發展之中學生公民教育課程;其 目的在提升學生有效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以下將簡要說明與評述「公民養成 方案的相關實證研究。

劉秀嫚(2002)針對美國中西部一小鎮的七年級資優生的研究中,發現提 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是「公民養成方案」的另一股力量。在該研究中除了再次發 現「公民養成方案」對學生公民知識、技能及情意方面的積極影響外(Soule, 2000),同時也表現「公民養成方案」對某些心理特徵的成效,例如自我效能和 自我調整。然而,如前述,該研究係以美國的資優生為研究對象,雖然可以肯 定「公民養成方案」提升自我效能的成效,但此種成效是否也能推論至國內的 國中學生,則有待進一步探討。

另外,劉秀嫚(2003)針對台灣地區高中生為實驗對象,評估「公民養成 方案」對台灣高中學生公民技能與公民性的影響、探討影響「公民養成方案」

實施成效的因素以及了解教師使用該課程的觀感。其研究是在民 91-92 年針對 台灣地區北、中、南、東四區,12 所學校 24 個班級的高一和高二學生共 952 人進行的準實驗研究。其研究的目的在於評估「公民養成方案」對台灣青少年 學生在公民技能與德行方面(包括政治興趣、承擔公民權利與義務、未來政治 參與傾向及政治功效感)的影響;探討與「公民養成方案」 實施成效有關的個 人(如性別、年級、考取大學的信心、參與課外活動)、家庭(如:家中藏書、

父母教育程度)、學校(如教師教學年資、參與公民養成方案研習、最高學歷、

班級氣氛)與社會因素(如:接觸新聞頻率);以及瞭解教師對使用該課程的觀 感。而其研究結果發現參與「公民養成方案」學生,在公民技能方面顯著優於

未接受該課程的學生。這符合「公民養成方案」的發展這所指出,該課程的目 的之一,在培養作為一個負責任、肯參與的公民所需的技能。該研究結果除支 持「公民養成方案」所預期的效果外,也與 Soule(2000)和 Tolo(1998)的調 查研究,以及劉秀嫚(2002)的個案研究結果相符;這些研究結果都發現「公 民養成方案」對青少年學生的公民技能有積極正面的效果。劉秀嫚(2003)研 究亦發現參與「公民養成方案」的學生,在政治興趣及承擔公民權利與義務二 種公民性方面顯著優於未接受該課程的學生。此研究結果就如「公民養成方案」

的發展者所強調的,該課程主要目的是希望青少年在密集研究他們所關心並感 興趣的問題後,能激發並賦予青少年行使並承擔民主公民的權利和責任。而該 研究結果也佐證了劉秀嫚(2002)、Soule(2000)和 Tolo(1998)的研究發現。

劉秀嫚(2004)的研究是針對國中生探討「公民養成方案」在國中社會學 習領域之實施及成效。其研究採多個案設計,選擇學校所在地、教師教學經驗,

以及學生背景殊異的兩個個案作為研究對象。她的研究結果發現在公民性方 面,個案之一的懷生國中參與「公民養成方案」的實驗組學生,顯著優於未接 受的控制組學生。而另一個案的二重國中的實驗組學生並沒有顯著接受未接受

「公民養成方案」的控制組學生。另一方面,在公民技能部分,參與「公民養 成方案」的兩個個案班級學生,皆顯著優於未接受「公民養成方案」的控制組 學生。

「公民養成方案」在國外實證研究發現,該課程對其國家的青少年學生之 公民知識、態度與技能皆有正面影響(劉秀嫚,2003)。學生透過「公民養成方 案」的合作探究的歷程,解決周遭真實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訓練學生深度思考、

溝通協調以及作決策的能力。雖然國外有相當多與「公民養成方案」實施效益 的相關研究,但是因該課程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所發展出外來的活動課程,在國 內的相關研究僅有劉秀嫚在民 91-92 年針對台灣高中生的公民技能與公民性的 影響研究,以及在 2004 年針對台灣國中學生在國中社會學習領域的實驗研究,

發現「 公民養成方案」對青少年的公民發展具有積極正面的影響。因此,可以 肯定的是實施「公民養成方案」不僅是可讓學生參與公共政策的決策過程,並 且更能鼓勵學習者從實際參與「公民養成方案」的活動經驗中獲致個人的成長。

「公民養成方案」對於國內教師及學生而言,都是一種新的活動學習課程,

所以國內有關於「公民養成方案」相關的實證研究仍顯不足,尤其是著重在施 行「公民養成方案」是否能對台灣國中生自我效能提升仍缺乏相關的研究。所 以本研究主要是針對國內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公民養成方案」的準實 驗研究,期望透過「公民養成方案」的實施可以協助國內國中學生發展自我效 能。此外,期待能更進一步提供社會領域特別是公民科教學的一個新的選擇,

甚至不僅僅侷限在社會科教學的範疇,更能進一步推展至其他領域或是學校其 他課程規劃中,例如補救教學、彈性課程或是學校行事和班會等等課程。因為

「公民養成方案」活動中,不單是提供學生能參與公共政策的決定,且提供了 問題解決和合作溝通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能適時調整自我的觀點,培養積極宏 觀的觀點去面對問題,如此一來,不但達到提升學生自我效能的活動目標,相 信對整體社會也相當有助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