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作作品解說與分析

為了能將動態圖像設計與文本內容結合並做到良好的傳達,研究者將從文獻整理的 章節中取用適用於本篇故事的敘事手法,將這些手法與先前所準備的圖像素材作結合與 搭配,因此,在本節的創作作品解說與分析中,研究者將依照創作作品的時間順序,說 明每一張圖片的創作重點與畫面上的文字搭配。

第一幕:船的意象

圖 4-19《The Third Bank of the River》動態圖像創作 1

在第一幕的主要目是為了呈現氣氛與主題(圖 4-19),研究者利用不同圖層間些微的 旋轉,製造出河面浮動的樣貌,再搭配海浪的音效,和遠處小船的緩慢浮現,呈現出一 個空曠的孤寂感,最後在河面浮現的影子,暗示觀眾船上是有人的,以點出整個故事的 懸疑性。轉場方式以漸快速度拉近,淡出到第二幕,目的在於讓觀眾感受到故事撲面而 來的壓迫感。

60

第二幕:家庭介紹

圖 4-20《The Third Bank of the River》動態圖像創作 2

這幕的重點是在說明故事中主角的家庭狀態(圖 4-20),主角的家庭,有個正常的父 親,他想不出父親特別異於常人之處,硬要說的話,大概就是在家裡,主要是由母親在 做主的。在畫面上,父親並不在觀眾的視線內,以主角第一人稱視線的畫面中,只有在 聽母親教導的姊姊和哥哥,以及巨大幾乎占滿畫面三分之一的母親。搭配的旁白字幕 為:“My father was a dutiful, orderly, straightforward man. It was mother, nor father, who ruled the house. She scolded us daily- my sister, my brother, and me.”。畫面的轉場為變焦的方式,

先讓觀眾將視線集中在母親,再將焦點轉換到背景的後門中,暗示門後的故事。

第三幕:船的出現

圖 4-21《The Third Bank of the River》動態圖像創作 3

這幕的開始是重要的轉折,在敘述父親訂購了一艘船,這艘船的出現在故事中的家 庭照成了很大的影響,畫面中去除掉其他不重要的資料,讓觀眾可以將焦點集中在船本 身。搭配的字幕只選擇較具分量的一句話,來顯示整個家庭的驚訝程度:“But it happened one day that father ordered a boat.”。畫面的設計是呈現上一幕的焦點轉移,從模 糊的畫面最後定格到清楚的船身上。(圖 4-21)

62

第四幕:家人的反應

圖 4-22《The Third Bank of the River》動態圖像創作 4

在船的出現暗示了父親的離去之後,直接承接的畫面則是家人的反應,母親對父親 的怨懟,孩子們的不知所措,顯示出家庭氣氛的轉變(圖 4-22),搭配的字幕為:“We expected mother to rant and rave, but she didn’t. she looked very pale and bit her lip, but all she said was:“if you go away, stay away. Don’t ever come back!”。畫面的呈現有點凌亂和晃 動的氣氛,顯示出不安的情緒。與下一幕的承接方式,是將畫面集中到母親身上,與下 一幕的母親做出淡入淡出的效果,暗示觀眾角色與故事的連續關係。

第五幕:母親的立場

圖 4-23《The Third Bank of the River》動態圖像創作 5

在前一幕中,感覺的到母親的憤怒,但在下個章節裡,作者隱晦的提到了母親細微 的感情顯露,在明知主角為父親偷運送補給品的同時,一邊繼續保持冷漠,事實上卻將 食物擺放在主角容易取得的地方,在這裡搭配的字幕為:“Every day I stole food and brought it to him. She had a lot of feelings she didn’t show. ”在選擇的字句中,研究者並沒 有特別點出母親讓主角帶食物給父親這件事,而是利用畫面和字句的承接,給觀眾想像 的空間,畫面中出現的是廚房的景象,面容冷淡的母親,對照窗外閒言閒語的外人,顯 示出一個孤寂的空間感,和母親所承受的壓力。(圖 4-23)在轉場設計上,將畫面的焦點 轉移到背景的窗外,銜接到下一幕戶外的景色。

64

第六幕:父與子的關係

圖 4-24《The Third Bank of the River》動態圖像創作 6

從故事的發展中,可以看出主角與父親的關係最為緊密,在家庭中,他是最同情父 親的角色,即使他無法完全了解父親的做法,他還是選擇用他的方式來幫助父親,他每 日為父親帶食物和水等補給品,並在河岸邊耐心等待父親的出現。在這裡選用的字句 為:“Father saw me but he did not row toward me or make any gesture and then I placed it in a hollow rock on the river bank. I showed him the food.”畫面的設計為主角所躲藏的河岸邊的 景色,隱約可看到遠方父親的身影,以及主角所放置補給品的位置。轉場的設計為拉近 河水又拉遠,藉由運鏡的方式淡出淡入到下一幕家人接來到河岸的畫面。(圖 4-24)

第七幕:家人最後的呼喚

圖 4-25《The Third Bank of the River》動態圖像創作 7

故事到這階段,出現另一次可能轉折的契機,姊姊生了孩子,與全家人來到河岸 邊,希望能用親情感動父親再次回到家人身邊,然後最終父親還是沒有出現,這是這個 家庭最後一次試圖喚回父親,至此之後只剩下主角還在堅持。旁白的搭配字句為:

“My sister got married and had a baby boy. We shouted to father and waited. He did not appear.

My sister cried; we all cried.”。畫面上選擇用遠景來呈現一個家庭對於失去親人這件事的 無可奈何,這樣的無助讓人顯得渺小彷彿要背景色吞噬。畫面的轉場即將進入最後結局 的高潮,為避免干擾,直接以被黑暗壟罩的方式結束。(圖 4-25)

66

第八幕:父親的回歸

圖 4-26《The Third Bank of the River》動態圖像創作 8

最後一幕,在其他家人都離開多年後,主角再也承受不住孤獨的重擔,他決心要去 呼喚父親回來,並以自己為祭品,來承受父親放逐自己背後可能承擔的罪孽。(圖 4-26) 選用的旁白字句為:“I waited. Finally he appeared in the distance, there, then over there, a vague shape sitting in the back of the boat. And I said what I was so eager to say: “Father, you have been out there long enough. You are old…Come back, you don’t have to do it

anymore…Come back and I’ll go instead . Right now, if you want. Any time. I’ll get into the boat. I’ll take your place.” He heard me. He stood up. He maneuvered with his oars and headed the boat toward me. He had accepted my offer. And suddenly I trembled, down deep. For he seemed to come from another world.”。最後一幕選用的字句較長且急切,想表現出一種喘不過氣 的氣氛,在畫面的設計上,因為考量到文本本身走到這裡已呈現出非常不真實的樣貌,

因此刻意將背景做模糊的處理,暗示一種身處夢境的樣貌,畫面中父與子的會面顯得緊 繃,模糊的身影已無法分辨是主角所景仰愛戴的父親,抑或只是另一個世界派來的死亡 使者。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68

第三節 小結

研究者從研究中發現,不同的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很少能徹底取代另一種媒體,

反而隨著呈現方式的多元化發展,讓更多題才能以更適合的媒體來詮釋。本篇創作研 究,讓研究者在過程中發現更多可能性,雖無法完全將這些收穫運用在作品當中,然而 這些過程讓研究者相信:屬於全新世代,具有混合不同媒材能力的動態圖像設計,將會 繼續在未來的平面設計中占據重要地位,這不僅僅是潮流、也是趨勢,台灣的平面設計 者也勢必再未來的創作上遇到圖像設計動態化的挑戰,這也是研究者本身持續努力的方 向。

參考文獻

王受之。2009。動漫畫設計。台北:藝術家。

王受之。 2000。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王文科、王智弘。201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崢、劉兆君。2007。三維電腦動畫鏡頭的探析。劇作家,1,124-126。

李幼蒸。1991。當代西方電影美學思想。台北:時報文化。

李鐵等編著。2010。動畫製片。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

杜曉瑩、商忱譯,ChrisWebster 著。2004。動畫創作全覽:優質動畫的原理、實務和技 術,台北:視傳文化。

許榮哲。2010。小說課:折磨讀者的祕密。台北:國語日報。

吳佩芬。2002。3D 動畫中卡通角色運動視覺語言之時間元素建構─以「玩具總動員」

動畫電影為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偉禎譯,David Bordwell. Kristin Thompson 著。2008。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第八 版。台北:麥格羅希爾。

翁钜奇。2013。動態圖像運用於 3D 電腦動畫之創作研究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 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閰沁恒。1972。大眾傳播研究法。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台北市。

孫立軍、李卓(2008)。影視動畫鏡頭畫面設計。北京:海洋。

廖澺蒼譯,Peter Ward 著。2005。影視攝影與構圖。台中:五南文化。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的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台北:藝術家。

葉子啟。1988。拉丁美洲短篇小說精選。台北:圓神出版。

鐘世凱、張宇晴。2009。3D 動畫影片分鏡-好萊塢成功商業 3D 動畫長片研究。高雄師 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27 期 (2009 / 12 / 01) , P195 – 217。

羅雅萱等譯,史蒂芬.海勒(Steven Heller), 泰瑞莎.佛南迪茲(Teresa Fernandes)著。2010 。做 個平面設計師 : 你該知道的大小事。台北:原點出版。

謝芝玲。2006。數位藝術創作 Digital Art Creation。台北:碁峯資訊。

Bordwell, D. and Thompson, K.(2008).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 (8th ed.). Boston: McGraw Hill.

Cherif I., Vassilios S., Ioannis P. (2007). Shot Type Identification of Movie Content. Louis Design exegesis, 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ckland, New Zealand.Giannetti, 13

edition.(2013).Understanding Movies. New Jersey: Pearson.

70

Frantz, M. (2003) Changing Over Time: The Future of Motion Graphics. Retrieved Sus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ignal Process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12 - 15 February 2007, Sharjah , United Arab Emirates (U.A.E.)

Johnason Lo 談論 Motion Graphics,網頁:http://vimeo.com/7736542,2011/02/15 May5,2010, from http://www.mattfrantz.com/thesisandrearch/motiongraphics.html Motion Graphics 相關資源網站,2011,網頁:http://motiongraphics.nu/,

Motion Graphics 介紹,網頁:http://www.sehsucht.de/page/work/,2012/02/13 Producer& Director,Gary Leva(2008). Saul Bass, title champ.USA: Leva FilmWorks.

Producer,Eduardo Castro . Eileen Craft,& Director, Richard Goldgewicht.(2013). Pablo. USA:

Goldstreet Films.

Scott (2011). Motion graphics and storytelling. A thesis presen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Design at Massey University, Wellington, New Zealand.

Sheffield, A.(2007). Graphic film: A new genre of moving image. Master of Art and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