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為了解創意教學與創造力的相關性,研究者先搜尋全國碩博士論文中 的相關文獻。搜尋過程中,發現國內有關創意教學與創造力的研究相當多,

且主要仍以創造思考教學(創意技法的融入),來提升研究對象的創造力佔大 多數。其中,研究對象則多以國小、高職生為主,國中、高中學生則較少,

所運用的領域則多以國小各科、高職工科(機械、印刷、電子…)、國中生科 領域為主。在教師教學創新的相關研究中,則與其他內涵有關(如:自我概 念、後設認知…等),並不以創造力的提升為主要目的。因此本節所述創意 教學與創造力的研究,主要以近年來與本研究研究設計(如教學活動設計、

研究對象等)相近的創造思考教學為主。

一、國內相關論文

施乃華(2002)為了解創造思考教學之成效,以後設分析法分析民國六 十四年至民國九十年間國內創造思考教學量化研究共三十七篇。結果發現,

「創造思考教學」相較於「一般傳統教學」,對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創造性 傾向、創造力有顯著差異。

陳宜貞(2003) 為了解創造思考寫作技法融入國小作文課程中(十週)對 學生的影響,運用觀察、文件蒐集、訪談、量表、問卷、錄音、錄影等質性 研究資料蒐集方式。結果發現,經過此課程學生作文有進步,想像意象更鮮 明,文字表達能力更精準流暢,八成以上的學生認為創思作文教學可以提升 寫作能力和創造力。

康光輝(2003) 為探究以威廉斯創造與情意教學、基爾福特創造思考教學 模式為設計理論基礎,融合威氏 18 種教學法與一般教學策略的陶塑教學(9 週)對國小學生之影響,運用準實驗設計、威廉斯創造思考活動、威廉斯創 造傾向量表、立體造型的創造表現力評量指標等工具。結果發現,較一般教 學中學生有較佳的獨創力、冒險性的人格特質、學生作品展現的立體造形創 造表現力(獨特性、精密性、開放性與意涵)。多數實驗組學生十分喜愛此 課程,且收穫程度極佳。

教師創意教學量表 2.後設認知評量表 3.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之「創造性思考活 動」及「問題解決能力量表」。結果發現,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後設認知能 力有密切關係,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創造力之「流暢力」與「開放性」、「問 題解決能力」有密切關係。

郭雅惠(2004) 為探究創意技法融入國二綜合活動教學中之成效,運用準 實驗設計研究方法、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寫作創意評定量表、課程回饋問卷、

創造思考教學課程回饋問卷、教學省思札記等工具。結果發現,此種教學策 略可自然融入綜合活動各單元,並可提升學生在語文創造思考能力(流暢 力、變通力、獨創力)、圖形創造思考能力(精進力)、學生學習動機,激發 創造潛能、有助於提昇寫作態度、寫作表現並獲得大多數實驗組學生喜愛。

陳曉梅(2003) 為探究創意技法(討論法、腦力激盪術、6W 法、屬性列 舉法、型態分析法、查核表法、講述法、教學法、實作法)融入國中八週的 生科教學中其成效為何,運用實驗教學法、吳靜吉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工具。

結果發現,學生在語文創造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圖形創造力(流 暢力、變通力、精進力)表現優於控制組,同時其可提高部份學生的學習意 願與成效。

吳世清(2002) 為探究國中 10 週的生科教學中創意技法的融入(腦力激 盪術、創造性問題解決、希望點、缺點列舉法、合成聯結法、細目分析法、

自由聯想技術)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運用準實驗設計、吳靜吉新編創造 思考測驗、拓弄思創造思考測驗、自編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問卷、自編作品 設計製作能力檢核表、自編創造思考課程教案、學習反應調查問卷工具。結 果發現,實驗組在圖形創造思考、語文創造思考、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分數、

作品設計製作能力檢核表之分數,明顯優於控制組,並與前述研究相同實驗 組對此課程呈現正面的反應。

黃金焜(2003) 為探究進行八週的高職機械科創造思考教學與策略的融 入,運用準實驗設計、吳靜吉創造思考語文及圖形測驗、研究者自編專業實 習創造思考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等工具。結果發現,實驗教學後,學生之創

構發展八週的教學方案,對高職機械修護科學生之學習影響,運用準實驗設 計、新編創造思考測驗、機械創新設計能力量表、學習態度問卷、學生學業 成績等工具。結果發現,在量的方面:「創造思考能力」、「機械創新設計能 力」、「學習態度」及「學業成績」等之各項分數,實驗組與控制組間差異均 未達顯著水準;質的研究方面,學生有呈現比較喜愛創造思考教學的傾向。

二、國外相關文獻

Riquelme(2000)為了解在策略計畫中,幫助與阻礙創造力的因素為何。其 運用認知測驗,將受試者分成開放心智組與僵化心智組,並使用半控制實驗 法,對一組僵化心智組,施以創造力增強技術(如:腦力激盪術、屬性列舉 法、型態分析術等)。研究發現,創造力增強技術在處理難定義的問題上(如,

策略計畫)影響不大。開放心智組,似乎對策略計畫結果有正面的影響。僵 化的認知型態可藉由訓練更具生產力。

Warren 和 Davis(1969)為了解創意技法的效用。將三十名大學生分成 四組進行「改進門環」的思考活動,分別為小檢核表(7 項)、大檢核表(73 項)、型態分析法、未運用任何方法進行思考的方式。結果發現,小檢核表 與型態分析組別產生較多且較佳的點子,此實驗證實了檢核表技術與型態分 析技術的運用可幫助學生創意思考。

Coleman 和 Colbert(2001) 探究大學報紙雜誌設計課程運用陶冶創意意 識、創意活動的學習、練習腦力激盪、建構創意的環境、選擇、鼓勵獨立與 自我導向、鼓勵冒合理的風險、鼓勵多與創意人互動、避免壓迫性、提供注 意、讚美、支持等原則對學生的影響。結果發現,創造力是可教授的,大學 階段仍不算晚。視覺溝通課程可確實增強創造力。透過適當的創造力增強策 略可增加課程影響力。

小結

綜觀上述創意(創造思考)教學研究,整理成表 2-3-1,由表可見仍多強調 創意技法的融入或以創造力理論、教學模式的融入,並透過準實驗設計,客 觀的創造力測驗進行量化研究或透過文件資料的搜集進行質化分析,來了解

表 2-3-1 創意教學與創造力相關研究

ColemanColbert Riquelme WarrenDavis

1993 2002 2002 2003 2003 2003 2004 2003 2002 2003 1999 2001 2000 1996

幼兒

表 2-3-1 創意教學與創造力相關研究(續)

ColemanColbert Riquelme WarrenDavis

1993 2002 2002 2003 2003 2003 2004 2003 2002 2003 1999 2001 2000 1996

準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