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加重用語(aggravating modification) .1 抱怨的理由(grounder)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研究對象 (頁 23-29)

提供抱怨的基礎。再依命題角度細分為三類:○1 命題角度為說話者,包 含「提供實證」、「具體化」、「冒犯事情的嚴重性」、「劃清權責」;○2 命題角 度為受話者,包含「屢犯」與「缺乏體諒」;以及○3 命題角度為對話雙方以 外之第三人(third-party-perspective-s/he/it),包含「沒有藉口」、「公認的麻煩」。 3.2.2 諷刺(irony)

使用此輔助性行為目的在於說話者故意說與事實明顯相違背的話表示 自己的不滿情緒。

3.2.3 不理會被抱怨者感受或陳述(ignorance of the complainee’s feelings or opinions)

抱怨者單方面關閉了協商機制,以迫使被抱怨者接受指示性行為。該外 部修飾語包含了「強人所難」與「最後通牒」。

在分析情境中出現各種策略的階段時,由筆者自行做分類,並另找尋一 名具語言學背景的人員11分類,兩者的結果進行比對與討論,達到一致性後,

以增加分析結果的客觀性。歸類標準主要根據Trosborg (1994:334-336)兩大 原則:

11 女性,台灣的華語教師,具實際教學經驗、基礎語言學與語言教學的訓練。

一、對話關聯性(conversational sequence; co-text),如:只要沒有依據顯示承 諾或契約未能維續時,涉及承諾或契約的言論就不能算是抱怨;

二、情境內容(situational context),如:抱怨者先以問句詢問,屬於「間接歸 咎」,但被抱怨者一直否認顯然為自己所做的冒犯事件,此時抱怨者再以含 (preparator)

透過打破言論或者預示被抱 (disarmer)

用於人際或內容層次,目的 (mitigating modification)

開玩笑(joke) 以誇張的內容或是否定對方

理由 (grounder)

提供抱怨的基礎。包含提供 事呀!(NSM10A)

而且,我想這個情形,我想應該也 (aggravating modification)

不理會對被抱 怨感受或陳述 (ignorance of the

complainee’s feelings or opinions)

單方面地關閉協商機制,包

用來修飾所表達語言的力量。在 2.2.5 筆者綜合了Trosborg (1994)與張惠美 (2001)的研究,修訂了內部修飾語,以適用於本研究。分析方式同樣以計次 加總,再除以一情境中的平均言語行為,可得出一個言語行為中,使用內部 修飾語的平均值。列表如三-11所示。

表 三-11 內部修飾語總表

種類 功用 次類 定義 例子

禮貌標記(politeness marker)

抱怨者要求被抱怨者修補其冒

緩調詞(downtoners) 表示無把握或不甚關心的情態 副詞、情態助動詞,副詞與助動 詞為修飾語(modifiers);與部分 句末語助詞(sentence final particles)

反正、什麼12、可能、好

14 吧:是規約隱涵(conventional implicature)之一;標示遲疑、保留。是認知情態,表示說話 者對在言談中命題內容的不確定。可用副詞如「可能」、「也許」表示,屈承熹(1998)。

15 啊:個人涉入(personal involvement),皆表同意。林欽惠(2003)認為:音較高者為積極涉 入,音較低者為消極涉入,因音高而有所不同,可能是加重詞或緩調詞。受到前音節的

主觀詞Subjectivizers

(=範圍描述詞 scope-staters)

主觀詞也就是通過描 述自己的觀點,限定了 陳述的範圍,即只有說 話人「我」這麼認為,

藉由縮小範圍,而達到 減少對被抱怨者的心 理衝擊,另一方面也留 了預備的空間給對方 予以解釋或辯解。

使抱怨人明確地表達個人意見 或者表明個人對該命題

(proposition)的態度的成分。「我」

之後皆為感知、心理類的情態動 詞,表示主觀的陳述,而非客觀 的事實,以降低武斷性。多將

「我」以零代詞出現而成為減輕 衝擊對方面子的形式。

我猜、我希望、我想、我 看(認為義)、我怕(擔 心義18)、我記得、奇怪(表 懷疑義19

哄誘 在言談的人際層面中,用以重建

對談雙方的和諧的開場白。

你知道(的)、我是指/

我的意思是、不瞞你說、

我想(說)、(我)希望、

說真的、其實 重建

對話 雙方 之間 的和 諧

引起共鳴(appealers) 言談成分,包含附加問句,旨在 引出被抱怨者的回應與投其所 了解。

對不對、好不好、是不 是、這樣子、好嗎、是哦

18 怕:表擔心義,命題的成真(actualize)使說話者感到擔心。

19 原式為:「說話者覺得奇怪」,有懷疑的意思,也可以「奇怪的是」形式出現。

加重詞 (upgraders)

加強 (overstaters)

多為情態副詞(modal adverb),在 命題(proposition)中誇張呈現事

318-320),如:我可不記得有這種情況呀!(NSF5B)

22 再:黃主俠(1999)認為,再的原義為「表示一個動作(或狀態)重複發生或繼續」在語

26 就:陳立芬(2003)從強調「簡單焦點」(simply focusing)出發,表示「對預期的焦點表達 肯定的語氣」與「告訴對方命題裡有獨特性與無法取代的特點」。如:就把它門關起來,

聲音小一點就好了啦!謝謝!(NSF6A)

27 才:陳立芬(2003)認為「才」的本意從「否定-預期」(denying-expectation)而來,可作為

「對語境中的量值表達『不符預期』」與「對語境裡的某個命題提出反駁」。如:對呀!

我的毛巾我自己不會把它弄髒,所以才要問你呀!(NSM6B)

28 都:孫靜怡(2002)認為「『都』回指言談領域的全部範圍」,也包含了「已經」的意思,

在語用層次上「帶有說話者因為其結果與預期相反而透露的語氣,說話者主觀態度與立 場因而突顯」。如:嗯,那可是廚房呢?廚房都一堆,就是一袋一袋的垃圾放在那邊!

強化詞(intensifiers) 副詞、助動詞與部分句末語氣 詞,充任修飾語強化言談命題的 部分。

很、太、比較、更、非常、

這麼/要29/嘛30、哦31、 囉、唷、喲、呢32、欵33 表明態度加重詞

(commitment upgraders)

句子的修飾成分,表達對命題的 特別信心。

我確定、我相信、一定

詞彙強化詞(lexical intensifiers)

另一種表露態度的選擇,選用咒 罵語是一個極端的例子。

到底、兇34、好意思35、過 分36、表示「反問」的「什 麼37

3.訪談

母語者部分主要考量影響抱怨言語行為表現的五因素,與受試者個人差 異。非母語者則除了上述因素外,仍考量漢語習得因素與日常使用漢語的比 例與學習動機等。屬於質性研究部分。所有錄音資料、問卷紙本資料皆編號 彙整並打成文字稿。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研究對象 (頁 23-2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