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動力發展期:

在文檔中 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頁 47-65)

衝突管理的目的是創造雙贏。

3. 動力發展期:

當干擾團體發展的因素排除後,團體得以迅速發展。此時團體 形成共識,也形成彼此信任,彼此關心的氛圍。在此氛圍下,

自然有股向心力向成員召喚。就像一塊塊炭,本來很分散,起 不了作用,如今炭堆在一起,就可以彼此引燃,相互取暖。

4.成長爆發期:

1) 說明:

此時,團體真正形成one for all, all for one 的生命共同體。此時,個人與團體目標均可同 時完成。

2) 活動

活動一:拼圖(我是我自己,我也是團體的一 部分)

活動二:冥想(手牽手,心連心)

關鍵字 詮釋的意義 實例演練

精粹的語言

通俗的語言

理性而獨特的見解

「我」訊息-感知的真實表達

熱切的情感,高尚的情操 真實的自我,真誠的態度 一針見血,切中要點

機智幽默

有智慧的語言 新鮮奇妙,合乎時尚 正向思考,正向能量

 聽比說重要:聽人想說的,說人想說的

 看時機場合:見人說人話,見神說神話

 感情與表情:既說給人聽,也演給人看

 音量與語調:既聽得順耳,更聽得動心

 質與量並重:宜精不宜多,宜短不宜長

(一)組合運用多策略-關係表達多元

•音質

•音量

•音調

•音頻

•肢體語言

–口語為主?

–非口語的角色?

–別人接收到的效果為何?

綜合運用語言與非語言

(二)實踐策略介紹-愛的存款(西方)

• 經營優質關係的原則-被[關愛]感

• 處理歧異-有效處理衝突與差異

• 長期經營-友情模式的刻意安排

• 保有自我-透過關係可發展健全真我

(二)實踐策略介紹-愛的存款(西方)

• 結合認知與大腦反應的觀點-情感腦可練

用進廢退

的原則!

• 愛情銀行的應用與體驗

(Willard Harley,引自黃維仁,2009)

– 主要觀念-每個人心靈都有情感帳戶

• 存款→讓對方開心有效關係加分

• 提款→讓對方痛苦

• 豐厚存款可以化大事為小事

• 債臺高築使任何小錯都變大錯

(二)實踐策略介紹-愛的存款( 西方)

• 效用:利人、利己

• 有力的關係存款-五種愛的語言

(Gary Chapman)

• 珍惜的相處 Quality time

• 精心的禮物 Gift

• 服務的行動 Acts of service

• 身體的親密 Touch

• 肯定的語言 Words of affirmation

非 語 語 言

(二)實踐策略介紹-愛的存款(西方)

每週對他人存款5次以上者

更快樂、更健康、更樂觀、

更能處理壓力、更願意幫助別人

–肯定的言語-正向的話語

–珍惜的相處-用心的陪伴

–精心的禮物-刻意的準備

–服務的行動-體恤的實踐

–身體的接觸-肢體的親近

• 實例:結合學 習任務

• 夥伴們的聯

想?

• 主要觀念-個體面對各種結果致上謝意

(Origen)

• 目的-練就發現美的眼睛

• 提倡者-日常法師

(引自福智基金會,2011)

– 兼顧自己與他人關係的角度 – 源自華人固有的感恩教育文化 – 正向心理學的實踐策略

– 透過學習可獲得的心靈提 升能力

(二)實踐策略介紹-觀功念恩( 東方)

符應正向心理學特質、呼應各宗教的鼓勵

• 效用:看見他人的好,縮小自我膨脹

– 看見別人的「功」,別人不一定有好處,但 自己一定有好處

– 看見別人的「過」,別人不一定受害,但自 己一定受害

正向感受

負面感受

(二)實踐策略介紹-觀功念恩( 東方)

• Q:相近何種人際哲學?

• 四種行動,有次序、貴實踐、要練習

– 觀-觀察—自己積極傾聽的基礎功 – 功-優勢—對方應被肯定、成功處 – 念-入心—將對方的美好放在心上 – 恩-獲益—對方為自己付出應感念

(二)實踐策略介紹-觀功念恩( 東方)

練習-如何在生活中觀功念恩?

• 不抱怨手環!

• 大家的實戰經驗?

• 運用資源的提升與改良?

• 增能課程的回饋?

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學輔導教師人才培育教材2015年版。

周文祥(2015)。生命教育:看見希望。雲林縣:雲林科大通識教育中心。

福智基金會(2011)。觀功念恩在校園2。台北市:圓音有聲出版有限公 司。

黃鈴媚、江中信、葉蓉慧譯(2011)(十二版)。 Verderber, K. S.,

Verderber, R. F. & Berryman-Fink, C.著。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 縣:前程。

黃維仁(2011)。親密之旅帶領人手冊。台北市:愛家文化基金會。

DuBrin, A. J. (2009). Human Relations (3 ed.), p.66.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McCullough, E. (2004). The Psychology of Gratitu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在文檔中 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頁 47-6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