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動機與目的

1.1 研究動機

斷層在斷層系統之間互相影響,致使地震有序列(earthquake sequence)、群震 (earthquake clustering)或餘震(aftershock)等現象,這些地震行為即反映地底下應力 分配的變化。自地震學發展至今,已有相當多的研究探討強震後其鄰近地區地震 活動頻率(seismicity rate)與應力轉移的關聯性。有別於傳統的彈性回彈學說(Elastic rebound theory)只討論單一斷層應力釋放與回復的活動周期(Reid,1910);許多研究 發現,地震發生時,除了錯動的斷層本身應力狀態改變,周遭其他的斷層的剪應 力或正向應力都會一併跟著改變(e.g. Stein et al., 1997;Stein, 1999;Lin and Stein, 2004) 。這樣的現象暗示了地震活動周期並非僅考慮單一斷層活動就能概括,而必 須考慮地震之間「互相影響」的可能性,而有些研究指出這些相關性可能是來自 動態應力(dynamic stress)或靜態應力(static stress)的轉移(e.g. Lin, 2010;Freed, 2005;

Stein et al., 1997;Stein, 1999;Lin and Stein, 2004)。地震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減低 地震災害對人類生命財產的影響,因此探討不同時間尺度的地震關聯性,能更了 earthquake) 。雖然該地震沒有傳出傷亡,但因該區域地質研究缺乏,因此對此地 震的了解十分有限。後來在 2011 年 3 月 24 日,於鄰近的緬甸邊境發生一貣規模 Mw 6.8 的塔雷(Tarlay)地震,以及 2014 年 5 月 5 日發生在泰國梅老(Mae Lao)的地 震(圖 2.1),都相繼說明此區域的構造活動還十分活躍,可能引貣災難或傷亡,值

2

圖 1.1 研究區域自 1900 年至今規模大於 M 6.0 的地震 (USGS 資料庫)

本圖為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資料庫中,在北緯 19°-21°、東經 100°-102°的範圍內,自 1900 年 1 月 1 日至 2015 年 12 月 28 日所記錄地震規模 M >6.0 的地震。

3

例如航照(Aerial photo)就常被用來描繪中尺度的地形、製作精度達 1 公尺的地形 圖;又例如應用更為廣泛的合成孔徑雷達觀測資料,除了能製作地形圖以外,還 能應用在火山地形監測、長期地層下陷觀測、崩塌地及地表潛移,或者跟活動斷 層相關的地表變動等(Zhou et al., 2009)。儘管寮國的東北部欠缺長期的大地水準 監測資料,但尚有由 ASTER GDEM 2.0 (Glob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2.0) 提供 的 30 公尺數值地形圖、ALOS(Advanced Land Observation Satellite) L-band 衛星 紀錄震前與震後日期的合成孔徑側視雷達原始觀測資料、全球地震定位系統 USGS、ANSS、Global CMT 的地震定位資料、越南科學院及大陸雲南地震局提 供的 2007 年寮國-雲南-緬甸地區群震資料,也有前人以構造地形原理與地震分 布所繪製的活動斷層分布圖(Wang et al, 2014)。從地震定位結果看來,班孟地震 應是發生在左剪形走向滑移斷層湄善斷層(Mae Chan fault)上。湄善斷層在泰國境 內沿線上有第四紀地形(圖 1.2)及沉積物被錯動的證據,是為活動斷層(詳細介紹 見第二章 2.2),班孟地震的發生更凸顯了其位於寮國境內活動性需更進一步探討 的重要性。

4

ASTER GDEM 2.0 的數值地形圖精細度於本研究的應用需求綽綽有餘;

L-band 的 ALOS 衛星影像不能提供精細的地表測量資料,但對大範圍的地殼變 動趨勢尚有解析能力;USGS、ANSS 和 Global CMT 可以提供此區域地震規模 M

> 4.0 粗略的震央位置及震源機制解;越南科學院及大陸雲南地震局提供的 2007 年寮國-雲南-緬甸地區群震資料記錄了規模 M > 2.0 以上的地震規模及震央位置,

雖然其震央定位解析度只達 0.01 分,但已是區域中最為完整的微震資料。

因此,本研究嘗詴以 ALOS 衛星影像製作同震干涉圖,由干涉結果觀察 2007 年班孟地震的地表變形特徵,並推測其發震構造的斷層幾何等特性,建立合理的 斷層錯動模型,再用此模型計算震後應力分配與餘震分布的關係,探討寮國西北 部的地震與構造活動性質。

5

圖 1.2 湄善斷層空拍影像(1997 年 1 月,泰國湄善)

湄善斷層沿著山腳,呈 4 點鐘-10 點鐘的走向。(圖片來源:Michael Rymer,https://www.flickr.com/photos/38037974@N00/17141040881 )

6

本研究區域位於巽他板塊(Sunda plate)上,是由於印澳板塊(Indo-Australian Plate)與歐亞板塊(Eurasian Plate)擠壓碰撞,造成喜馬拉雅造山帶東南側的巽他板 塊發育了一系列走向滑移的逃脫構造所形成的過渡地帶。本區域位在兩個大型斷 裂帶之間,分別是以東的右剪型紅河斷裂帶(Red River fault),以及以西的右剪型 實階斷裂帶(Sagaing fault),本區域則主要發育東北-西南走向的左移斷層(圖 2.1、

2.3)。儘管本區域中的泰國、緬甸逐漸對地震災害議題開始重視,根據全球地震 資料、槽溝挖掘及歷史文獻考察等建立了越趨詳盡的活動斷層資料庫,但近期新 構造活動在寮國是尤其匱乏的。2007 年 5 月 16 日,在寮國境內西北部博膠省發 生了一貣規模 Mw 6.3 的地震。對於低度開發且幾無地質相關研究的寮國來說,

這貣地震具有重要的意義,顯示寮國北部存在相當程度的地震災害風險,不論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