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二因緣之流轉生活事例 (答案參考)

在文檔中 引言 (頁 45-50)

12

老死:要以洗腎維持 生命,引起無限憂悲 苦惱,最後死亡。

11

生:因緣成熟,身體 功能不斷衰敗、老 化。膀胱功能失調,

無法排尿。

10

有:上癮,殘害身體 的業力開始發揮作 用。

9

取:不斷重覆索K求 取這種興奮的感覺,

無力自拔。

8

愛:戀戀不捨這種興 奮的感覺,想執此虛

為實有。 7 6

4

名色:身心俱投入索 K

5

六入:親身嘗試索 K,鼻索舌嘗,身心感 應。

3

識:認識K 場並以為 K 是無傷大雅的娛 樂。

2

行:日積月累,思想 越來越腐敗,近墨者 黑,招感負面的渴望 和動力。

1

無明:沒有正見,與 損友為伍。

課題三:十二因緣

第四堂

(一) 教學重點

理解到只有斷除「無明」才可以得到解脫

(二) 教學目的

甲、教授學生以下概念和知識:

¾ 「十二因緣」的還滅

¾ 斷除「無明」是解脫的根本 乙、培養學生以下技能:

¾ 批判性思考能力

¾ 解決問題能力

¾ 溝通能力

丙、培養學生以下價值觀和態度:

¾ 進取地破除謬誤的見解,達致了斷生死煩惱的自由。

(三) 教學策略

教師的預備工作

1. 「十二因緣」之滅苦工作紙 學生的預備工作

1. 上一節的家課「十二因緣」之流轉生活事例工作紙

教學過程 I. 課題切入

內容 1. 請學生發表上一節的家課「十二因緣」之流轉生活事 例工作紙。

2. 矯正學生對「十二因緣」各支含義的理解及應用。

內容 1. 提問學生:

根據 「十二因緣」 的法則,我們如何從之間 (學生 的家課例子) 的煩惱束縛中解脫出來?

2. 指出佛陀已找出了解決以上問題的方法,但在學習佛 陀的方法之前,讓學生先考一考自己的智慧,看看自 己的答案和佛法可有差別。

3. 提示學生:

十二因緣如一串以十二環扣組成的項鍊,如果我們要 停止煩惱的惡性循環,應該在那一個環扣把項鍊剪 斷?

4. 請學生分組,派發「十二因緣」之滅苦工作紙 (附件 1) (附件 2 為工作紙範例),請學生根據工作紙上的個 案,討論在「十二因緣」中斷滅煩惱的位置及其具體 方法。

5. 請學生發表討論的結果。

(教學提示:3.4.1)

我們可以用個人意志控制的,有「觸」、「愛」、「取」三 支。如避免接觸令我們產生苦惱的人、事或情景;欣賞 喜愛的對象而不生起執著;及不去盲目地追求和索取所 愛的對象。「四聖諦」的教理中,也提出滅苦的方法在於 滅除苦因 ---- 集諦的渴愛和執取,亦即是「十二因緣」

中的「愛」和「取」。

但依據「十二因緣」的教理,最根本的滅苦方法在於破 除「無明」。因為「無明」乃「愛」、「取」的因。只要破 除無明,煩惱和生死輪迴便會被連根拔起,而破除無明 的方法就是道諦中的「正見」。無明未斷,愛、取是不會 II. 探索

IV. 認識 內容 解說「十二因緣」的還滅 (參閱課堂資料 3.4.1) 總結:

「十二因緣」的還滅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的「緣起法」,只要斷除無明,便能從生死輪迴中解脫。

V. 反思 內容 家課:

請學生以上一節的家課事例,分析如何通過破除「無明」

而斷滅苦惱。

資料3.4.1

十二因緣的還滅

佛陀證悟流轉的十二因緣後復思索:“滅除什麼才能息滅憂悲 老死?"就這樣,佛陀見“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

“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

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 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滅,“生"滅則“憂悲老死"滅。就是這 樣,佛陀亦從還滅的十二因緣悟到“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 滅"的緣起法。

從以上的解說,可見流轉是因緣,還滅也是因緣。只要無明滅,

憂悲老死亦隨之而息滅。若以四聖諦來解說還滅的十二因緣,

也就是滅諦和道諦的演繹。聖者從流轉的十二因緣明白了生死 苦的成因,繼而依還滅的因緣來修道,破無明,而得證涅槃的 大解脫。

(釋衍空。《正覺的道路》上卷,82 頁。香港佛教聯合會,2003)

附件1

在文檔中 引言 (頁 45-5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