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半結構式訪談法

由於本研究考量到受訪者會因為其遭遇實驗異象之問題的認知及個人學習經驗不 同而導致不同的反應,因此研究者採質性研究中之半結構訪談法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對 47 位受訪者進行為時十五分鐘之晤談。為了使研究者能有效率地與受訪 者晤談,研究者事先擬定訪談大綱並區分為實驗目的、對實驗異象的態度、跨學科的實 驗態度等數個面向來詢問受訪者的看法,使訪談過程進行得更流暢,但並不侷限於已訂 定之訪談大綱,因此在詢問過引導式的問題後會緊隨著開放說明式的問題,用以進一步 瞭解受訪者的感受、認知與內在想法(潘淑滿,2003)。茲將半結構訪談法之優點列舉 如下(引自潘淑滿,2003。Tutty et al. 1996):

1. 對特定議題可以採取較為開放的態度,以半結構式訪談法來蒐集資料,經常會 有意外的收穫。

2. 當受訪者在訪談過程受到較少限制時,往往會採取較開放的態度來反思自己的 經驗。

3. 當研究者的動機是要深入了解個人生活經驗或將訪談資料進行比較時,半結構 式的訪談可說是非常適合運用的方式。

壹、訪談進行流程

研究者依據Padgett (1998) 提出之訪談前需準備之工作要項,將訪談流程分為下列 各項來說明。

一、確認研究者的角色與立場

研究者於訪談過程中,期望與具學生身份之受訪者形成Crabtree & Miller (1999) 所 謂之「夥伴關係」 (partnership),即營造輕鬆自然的訪談情境,使研究者與受訪者能積 極參與訪談,一同建構現象、事件或意義。

二、決定訪談的類型與對象

學生與教師自身的經驗、感受與認知,因此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與教師內在感受與 看法,故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法。然而,並非所有的研究對象都是適合接受訪談的受訪 者,因此學生訪談對象的選取方式是經由評估學生兩次實驗異象報告內容的豐富度、表 達能力等項目後,篩選出 47 位受訪者接受深度訪談。訪談教師對象則不另挑選,逕行 訪談前述七位教師。

三、發展訪談大綱

基於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大學生面對實驗異象之處理態度與方法,研究者根據可 能影響大學生處理實驗異象的態度與方法的因素來發展訪談大綱,其中包含下列四個向 度:

1. 實驗活動的目的

學生部分,以了解學生對於實驗課程目標與學習目的之認知程度,並進一步檢視學 生先前接受實驗教育的經驗與感受為重點。

教師部分,則以了解教師對於設計實驗課程的目的與預期學生可達成的目標等項目 為重點。

2. 實驗教學的影響

學生部分,從學生認知中實驗教學對進行實驗活動時的影響檢視實驗教學的成效,

亦可與科學實驗環境中「實驗室開放程度」向度交叉參照。

教師部分,從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方式,以了解教師欲傳達的科學實驗內容與實驗技 巧,並與學生的想法對照。

3. 面對實驗異象的態度與方法

學生部分,了解學生進行實驗活動且遭遇實驗異象時,其處理方法與所持的態度為 何,並與教師訪談的結果交叉比對分析。

教師部分,則以了解教師指導學生處理實驗異象的方法與態度為何,並對照學生與 教師的觀點進行分析比較。

4. 不同學科之科學實驗異象處理方法

由於科學教育包含對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之教學與學習研究,故藉此向度 之訪談問題可了解到學生與教師雙方面對於不同學科之科學實驗所秉持的實驗態度與 處理方式是否有所差異。

四、正式訪談工作

學生與教師部分,訪談過程中,研究者將以錄音及簡短摘要兩種方式記錄訪談內 容。當正式訪談結束,研究者關掉錄音機後,持續訪談、接觸,檢視是否有新的資訊 出現。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壹、實驗異象報告

內容分析研究法 (content analysis) 旨在解釋某特定時間某現象的狀態,或在某段 期間內該現象的發展情形。若研究者的基本目標在於將語文的、非量的文獻轉變為量的 資料,而內容分析的結果常以含有次數或百分比的圖表呈現(王文科、王智弘,2005)。

研究者期望進一步了解大學生於實驗活動中,遭遇實驗異象時的反應與處理方式,因此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將學生之實驗異象報告進行分析,並搭配學生訪談逐字稿交叉比對 其想法。此外,由於類別 (categories) 與研究目標有關,故研究者需確認內容分析的類 別,並力求各個類別是周延、互斥與獨立的,即某一類別的價值不能決定另一類別的價 值(王文科、王智弘,2005)。茲將實驗異象報告分為下列四個類別:

一、 實驗活動目的與實驗教學成效

藉由「實驗活動目的」項目可了解學生與教師對從事實驗活動目的的認知,並可檢 視教師所期望達到的實驗活動目標是否與學生認知上的實驗活動目標相似或相同。此 外,藉由「實驗教學成效」項目可了解實驗教學對於學生從事實驗活動的影響力,並可 檢視教師期望學生經歷實驗活動後,需培養或達成之實驗態度、操作技能等目標是否與 學生反映出來的能力、態度與想法接近。

二、 對實驗異象之感知

藉由此項目可了解學生與教師對實驗異象的觀感,並可檢視教師與學生所持的態度 或想法是否相同或相異。

三、 處理實驗異象之方法

藉由此項目可了解學生處理實驗異象的方法及教師指導學生處理實驗異象的方 法,並可對照相關文獻所提出之九項異象反應類型,是否有所符應。

四、 實驗異象與科學學習及跨學科處理方式

藉由「實驗異象與科學學習」項目可了解學生遭逢實驗異象時,是否對於其進一步 檢視所學科學理論、概念與知識的正確性,甚至發覺自己的另有概念 (alternative conceptions)。藉由「跨學科處理方式」項目可了解學生在從事科學學科實驗活動時,遭 遇實驗異象的處理態度與方法是否有一定的原則,即實驗異象處理態度與方法是否僅適 用於特定領域 (domain-specific) 的科學或可推廣至一般領域 (domain-general) 的科學。

為求獲得更多的量化資訊,研究者決定類別之後,將以「受試者所採用的類別次數」

(以人數統計)來進行編碼,並依照學生與教師以科學觀點量表分數區分為建構主義 組、混合組、實徵主義組三組,以及科學實驗環境量表分數依「學生的向心力」、「實驗 室開放程度」、「學生的統整能力」、「物質環境」四個面向區分為四組,並與科學知識觀 的三個組別分析比較。藉此不但可以統整學生與教師於科學實驗室中面對實驗異象所採 取之處理方法類型,亦可兼探具不同程度之科學知識觀的學生與教師對實驗異象所採取 的處理方法類型間的相關性。

貳、訪談資料

本研究將錄音資料中受訪者所描述內容轉錄成逐字稿並進行編碼 (coding)。而質性 資料的編碼方式有開放編碼 (open coding)、主軸編碼 (axial coding)、選繹編碼 (selective coding) 及歷程編碼 (process coding) 四種。研究者採用上述四種編碼方式分析訪談資 料。

在開放編碼的歷程中,研究者需進行概念化 (conceptualizing) 的步驟,即將資料抽 象化 (abstracting)。資料被分解成為獨立的部分後,再被詳細的檢驗與比較其中的異同 並賦予一個名稱來代表。事件、事例、事物和行動 / 互動等,一旦被發現在性質上具有 概念的相似性或是意義的關聯性,即被以更抽象的概念來加以群聚,此較為抽象的概念 就稱為「類別」(categories)。如:我看見飛機、飛鳥或風箏。此三者的共通點為可在空 中停留或移動,因此歸類為飛行物。

研究者在資料脈絡中進行比較檢驗時,藉由事物所喚起的意象或意義,而賦予能反 映該意義的命名。並會透過比較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來指認出其他事物、事件或 行動。若該事物具有共通的特徵,則給予相同的命名,即將其置於相同代碼。期望以嶄 新的思維來看待此事物、事件,並創造出嶄新的理論性解釋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吳 芝儀、廖梅花譯,2001: 106-109) 。

茲以下例指出何為概念化命名:(粗體字為概念化命名)

訪談者:請告訴我青少年及其使用藥物問題。

受訪者:我想青少年之所以使用藥物,是想要從他們父母處獲得釋放 [叛逆行動]。喔,我 不知道,我只能談我自己。對我而言,那是一種經驗 [經驗] [實境代碼]。你會聽 到很多有關嗑藥的事 [嗑藥經]。你會聽說嗑藥是很不好的事 [嗑藥經的負面意 涵]。但它們卻到處都有 [供應無缺]。你很自然就會嗑藥,因為很容易取得 [容易 取得],而且因為它是一種新奇的玩意兒 [新奇經驗],太ㄅㄧㄤˋ了。你知道它是 對你不好的一種東西、一種禁忌、一種「不」 [負面意涵]。每一個人都反對它 [成 人的負面立場],如果你是一個青少年,你首先要做的是就是去試試看 [挑戰成人 的負面立場]。(引自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 111)

質性研究歷程中,經常要面對的挑戰是如何處理多樣性的研究素材,這類素材可能 是文本資料、信件、手寫稿、觀察筆記、訪談錄音、記錄照片、活動影片、網路討論文 章、網頁資料等等。若以編碼為理論建構基礎的軟體類型,目前最常被採用的為澳洲 La Trobe 大學發展的 Nudist / Nvivo,目前最新版本是 7.0 。此兩套軟體都屬於整合型的 研 究 工 具 , 均 具 備 了 多 數 質 性 分 析 軟 體 的 常 見 功 能 , 例 如 編 碼 與 搜 尋 (code-and-retrieve)、產生規則、建立理論 (rule-based theory-building systems)、建立索引 (an index-based approach) 、 建 立 邏 輯 關 係 (logic-based systems) 、 建 立 概 念 網 絡 (conceptual network systems) (引自王宏仁,2006。Richards & Richards,1994)。

為求達到有效率的分析,本研究以電腦輔助質性資料分析軟體 (computer assisted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software, CAQDAS) NVivo 7.0 針對訪談逐字稿進行分析。研究者 期望以 NVivo 7.0 加速且有效率地分析訪談逐字稿,並進行編碼與分類。完成編碼與分 類後,研究者可針對分類中的反應程度、次數等予以分類,並根據科學觀點與科學實驗

為求達到有效率的分析,本研究以電腦輔助質性資料分析軟體 (computer assisted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software, CAQDAS) NVivo 7.0 針對訪談逐字稿進行分析。研究者 期望以 NVivo 7.0 加速且有效率地分析訪談逐字稿,並進行編碼與分類。完成編碼與分 類後,研究者可針對分類中的反應程度、次數等予以分類,並根據科學觀點與科學實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