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未來展望

在文檔中 台灣國際政治之發展 (頁 24-27)

一、因應全球化

過去長久以來,國際政治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外交、軍事戰略 等傳統安全為核心。由於全球化效應,帶來經濟、社會與人文環境 的巨大變遷,非傳統安全議題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時至今日,全球化 的發展已大大超越經濟層面,逐步擴及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

環境危機全球化、犯罪經濟全球化、恐怖活動全球化等面向。4另外,

若就國際政治經濟的層面而言,21世紀將更關注跨世代的研究與對 策。例如跨代資源配置問題,會隨著地球居住人口的成長而持續浮 現。今日的決定會影響未來許多世代,在資源稀少的壓力日益增大 之際,國際政治研究須處理與生物多樣性、海洋、氣候、饑荒及環 境永續性相關的跨代問題。5

3. 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另設有歐洲所、東南亞所、日本所、拉丁美洲所、俄羅斯 所等。

4. 國家安全會議,2006國家安全報告,總統府網站。

<http://www.president.gov.tw/download/2006---NSC.pdf>

5. Todd Sandler著,葉家興譯,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台北:先覺,2003),頁45、48。

因此,面對國際政治發展益趨多元的趨勢,未來研究國際政治 議題時,須將研究的觸角向外延伸。本文就研究議題的廣化與深 化、課程的多元化,以及研究對象的全面化等三方面,加以說明。

(一)廣化與深化研究議題

在全球化的衝擊下,舉凡:地球暖化、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 受到破壞、海洋魚類過渡捕撈、森林濫伐、水資源匱乏、海洋污染、

全球傳染病流行、數位落差、恐怖活動、貧困問題、毒品貿易、智 慧財產權、國際勞動力移動、網際網絡與電子商務、生物科技、國 與國間的發展不平衡、區域與區域間的發展失衡等非傳統安全議題 均一一浮現,成為研究的新焦點。因此,未來國際政治研究宜超越 傳統安全範疇,不僅橫向剖析議題的相互關聯性,更要深化其論述。

(二)多元化國際政治的修習課程

綜觀目前台灣相關國際政治的開課課程,仍以理論及傳統議題 佔絕大比重,例如「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國際政治經濟學」、

「國際公法」、「國際組織」、「外交政策」、「武裝衝突」、「國際談判」

等。「全球化」一詞雖已常見於國際關係及國際政治經濟的研究文 獻,而且環繞該詞定義之辯論、及其與全球經濟關聯性之爭議亦日 漸增多。但國內對於全球化的探討,多偏重於經濟層面,舉例來說,

開設「全球化與經濟整合」、「全球化與國際政治經濟」等課程。反 觀國外,諸如美國喬治城大學、柏克萊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相 關國際政治課程的面向則較為多元,在渠等的課程規劃上,羅列第 三世界的毒品問題、移民問題、民主轉型、數位落差、環保問題、

國際安全(恐怖主義、科技安全)、國際人權以及和平研究等議題,6 此為台灣可借鏡之處。此外,未來在課程規劃上,可考慮以學程的

6. 相關課程請參考渠等學校網頁。<http://www.explore.georgetown.edu/views/?viewid

=56&term=06A http://ias.berkeley.edu/iastp/2006Summer.html>

方式,對非傳統議題進行一系列的探討,以增廣學生的國際視野,

瞭解國際議題的發展趨勢。

(三)全面化區域研究的對象

整體說來,台灣當前的區域研究對象,過度集中於歐美、東北 亞等地區,研究主題偏重於美國外交、美國與東北亞關係、亞太整 合等。長期而言,此研究對象集中化的現象,會對台灣未來的發展,

造成不利的影響。舉例而言,當印度此一新興市場,備受全球矚目 之際,台灣卻因對印度缺乏投資訊息與地理熟悉度,再加上印度研 究專才的不足,進而形成進入印度市場的障礙。

另外,以台灣目前的新移民問題而言,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外 籍配偶的比例達五分之一,其中,大多來自東南亞國家(越南、印 尼等)。倘若我們可加強對其母國文化、社經狀況的認識,當可減 少因誤解而衍生的文化衝突,因此,強化台灣的東南亞研究,有助 於新移民問題的解決。

此外,未來台灣區域研究的觸角,宜擴及非洲、中東等地區,

以利對該地區政經發展動態之掌握以及區域研究專才之養成。

二、研究方法的創新

(一)跨學門整合研究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科際整合的研究趨勢日益明顯,愈來愈多 的國際政治議題的處理,需跨越學科界限,整合政治學、社會學、

經濟學等學科。關於跨學門整合的研究工作,最佳的方式之一,即 是透過學術社群(例如學會)的組織功能,進行跨校、跨學門的整 合。在學術社群的整合帶領下,透過跨領域的學術交流與激盪,不 同學科所累積的個別成就,將豐富台灣的區域研究,乃至國際政治 研究的內容。以日本為例,該國相當重視區域研究的學科整合,譬

如在日本的太平洋研究,即強調人文社會學科與自然學科的互相配 合,包括該區域內物種的調查、地質探勘、氣候洋流研究等方面。7

(二)田野調查研究

進行「在地化」的田野調查工作,除可有效突破資料本身的侷 限性之外,並可就近觀察研究對象。以澳洲國立大學為例,該校相 當重視田野調查,即使是社會科學的政治學、社會學及經濟學等研 究,皆得從事長期的田野研究工作。田野調查研究可作為台灣未來 從事相關區域研究的參考。

在文檔中 台灣國際政治之發展 (頁 24-2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