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國際政治之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國際政治之發展"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台灣國際政治研究之發展

* 銘傳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許志嘉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助理教授 黃奎博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副教授 耿 曙 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助理教授 魏百谷 * 此乃2006年5月30日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主辦之「兩岸國際政治研究之回顧與前 瞻」學術研討會中台灣方面學者之發言內容。

(2)
(3)

兩岸國際關係研究的反思與比較

許志嘉 銘傳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壹、國關研究內容的反思與比較

國際關係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現代的國際關係學基本上是一 門由西方開始發展的學問,在研究的探討上,國際關係、國際政治 與外交政策,常常是用來指涉相關研究的名詞,學者對三個名詞也 常混淆,三者雖都指涉研究探討國際事務相關的議題,但基本上還 是有所區別。1不過,為了分析的方便,基本上,涉及前述三者的研 究都是本文探討的國際關係研究範疇。 比較具有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意義的兩岸國際關係研究,最早應 可以推到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央政治學校設置外交系伊始,2 然此時的外交系主要是以培養實務工作人才為主,但在高等院校設 系可說是現代國際關係研究在兩岸的里程碑。 1950年代以後,台灣在大學院校開設國際關係相關科系,1955 年政治大學復校設置的外交系,成立於1947年的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也有國際關係相關課程,1963年台大政治系設置國際關係組。3國際 關係在台灣的研究,從一開始就是作為獨立的學系或研究單位和附 屬於政治學門下的一門學科,兩軌並行發展,這樣的發展格局一直

1. K. J. Holsti,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83), pp.19~20. 2. 「系所介紹」,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網站。

<http://diplomacy.nccu.edu.tw/ch/index.asp?address=introd&etitle=introd1> 3. 「本系簡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網站。<http://politics.soc.ntu.edu.tw/about_01.htm>

(4)

持續發展到現在。台灣國科會的學門分類中,國際關係則作為政治 學學門下的一個分支學科。 有些大陸學者主張,1950年代以後中國大陸的國際關係學門發 展主要始於1963年中共中央下發的關於加強外國問題研究的指 示,4大陸各地開始成立國際問題研究機構,許多知名大學院校政治 系改名為國際政治系。不過,如果就學系的設置,早在1950年中國 人民大學便已設置外交系,195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的基礎 上,成立了外交學院。5在這樣的研究歷程基礎上,大陸國際關係研 究以獨立的國際關係研究為主,國際政治系則是大學院校的主要形 式,政治學反倒成了國際關係學院下設的一個學門。 國際關係研究在兩岸有不同的發展,基本上,兩岸在1950年代 便在大學院校設置國際關係相關學門,但一開始的發展都以實務人 才的培養為主。 在研究的面向上,外交史、國際法、國際時事分析,是早期台 灣國際關係研究的主要面向,主要是偏向政治需求的實用性議題研 究為主。大陸方面的研究則更傾向於政策需求的研究。 就學術的研究而言,台灣在1970年代開始更積極引進西方國際 關係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一批留美學者返台,引進美國國際關係研 究方法與理論,促進了台灣國際關係研究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接 軌,研究的範疇、主題等也愈來愈受到美國國關研究的影響。 中國大陸的國關研究則在政治意識型態的制約下,早期的研究 都以政策需求為主,一直欠缺較有西方現代國際關係研究的學術研 究。 4. 梁守德,「中國國際政治學學科建設的回顧與思考」,河南社會科學(鄭州),第13 卷第1期(2005年1月),頁1~6。 5. 參閱「首屆中國國際問題論壇『多邊主義與中國外交』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中 國 人 民 大 學 國 際 關 係 學 院 網 站 。 <http://sis.ruc.edu.cn/news/shownews.asp? newsid=288>;「學院概況」,外交學院網站。<http://www.cfau.edu.cn/col1/index. htm1?id=1>

(5)

兩岸相較,大陸的現代國際關係學的研究起步較晚,1980年代 以後研究的學術性與理論性較強,也逐步有較多的成果。6一般而 言,大陸學者對於國際關係學門的政策性研究較多,學術性研究較 少,動向研究較多,基礎理論研究較少。7部分大陸國際關係學者便 稱,大陸的國際關係研究基本上仍處於「前實証」階段,缺少完整 的理論體系,也沒有系統性的研究方法。8在外交政策研究方面,大 陸學者已提出愈來愈多的論著,特別是1990年代中期以來,不論是 質與量方面,都有大量的著作出現,不只是外交史的論著,大陸學 者也採用西方理論對中共外交相關議題進行多方面的論述。但總體 而言,大陸國際關係研究還處於譯介國外有關研究成果、借鑒外來 概念和研究方法討論問題的階段。9 台灣的國際關係研究因為較早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接軌,也更早 接觸西方的學術訓練,研究的成果較多,面向也較多元。雖然沒有 屬於台灣自己的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發,但台灣學者多已引用西方的 研究方法、架構、理論,結合相關國際關係研究。 不過,在研究的主題方面,台灣方面更偏重於中美關係、中美 台關係的研究,大陸方面的研究主題則更廣泛。值得注意的是,隨 著台灣政府對歐洲研究的鼓勵,近幾年來,台灣國際關係的研究出 現更多歐洲研究的主題,但對於第三世界研究,與大陸相比,便比 較少。 6. 李石生,「深入鑽研鄧小平理論推進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與建設」,魯毅、顧 關福、俞正梁、傅耀祖主編,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 1999),頁26。 7. 參閱梁守德,「國際政治學在中國─再談國際政治學理論的『中國特色』」,國際政 治研究(北京),1997年第1期(1997年2月),頁1~9。 8. 參閱秦亞青,「中國國際關係研究現狀」,中國國關在線。<http://irchina.org/xueke/ inchina/gaikuang/ view.asp?id=8>;張睿壯,「我國國際關係學科發展存在的若干問 題」,中國國關在線。<http://irchina.org/xueke/inchina/gaikuang/view.asp?id=13> 9. 唐賢興、蕭佳靈,「國際系統互動下的大國外交」,蕭佳靈、唐賢興主編,大國外 交:理論、決策、挑戰(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頁1。

(6)

貳、國關研究方法的反思與比較

在研究方法上,台灣由於與西方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接軌較早, 就學術研究的規範與方法論方面,一直都有較注重的訓練。 一、研究的規範 在研究的規範上,台灣的國關研究對於著作格式的引註比較強 調,更重視資料來源的多元化,尋求相對客觀(或主觀)的研究, 更重視引進第一手的資料,長期以來,台灣學者在國際關係的研究 上,更強調直接引用西方學者的論著,直接接觸西方學者的研究成 果。更多的是以西方(特別是美國)學者的研究作為範式,作為學 習與發展的主流對象。 大陸學者對於國際關係的研究基本上仍以描述性的著作居 多,早期大陸有關研究多受到政治上的限制,主要是以歷史研究與 政策說明為主,在研究的體例上也未能採用較嚴謹的學術著作格 式,馬恩全集、毛澤東思想幾乎是早期大陸學者引用資料的唯一來 源,國際關係的研究建構在意識型態的基礎上,以闡述、說明政策 為主要的研究方向。 改革開放以後,大陸具有現代學術性意義的文章與著作增多, 也有了較多的學術規範,不過,仍有相當多的著作多自大陸官方角 度來加以理解,欠缺較具批判或相對客觀的研究。雖然也出現一些 對大陸外交政策不再只是單純辯護而具有反思批判看法的著作,10 但主要是針對過去的歷史事件為主。 在研究資料的引用方面,大陸國關學界雖已開始引進西方學界 的論述,但主要仍以翻譯著作為主,直接引用西方學者著作、接觸 10. 改革開放後有部分大陸學者曾對毛澤東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提出不同的意見,參 閱吳強,「中國的『一邊倒』外交政策」,楊思正、俞冠敏主編,社會科學爭鳴大 系(1949-1989)‧世界經濟‧國際關係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頁 521~525。

(7)

西方第一手原文資料進行研究為主的論著較少。 總體來看,台灣學界的國際關係研究受到西方學界的影響,有 利之處是增進了研究的技術,容易與西方研究接軌,也增進了研究 的能量。但主要的問題就是過於依賴或重視美國與西方的研究,使 得台灣的國際關係研究較欠缺自己的觀點。 大陸的國關研究則因為起步較晚,資訊的取得較封閉,在政治 環境的制約下,也限制了許多研究的面向,許多敏感的議題,大陸 學者較不容易用更客觀或多元的資料來論述。 二、理論的運用 台灣的學界較重視西方的學術規範,也受到西方學術理論建構 研究的影響,接觸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也較早。不過,基本上對於國 際關係的理論運用方面,基本上是以引介西方理論為主,結合理論 與實務或實事的論著較少,試圖構建理論或發展理論的論著也較 少。 不過,近年來台灣國際關係研究在理論的運用方面已經增多, 但要試圖構建理論論述仍有其侷限性,一來可能是受限於台灣的國 際地位,二來則是台灣對於國際關係的關注興趣並不高,研究投注 的支援較少。 早期大陸學界「理論」的概念與西方不同,大陸學者指稱的理 論主要是為外交政策提出一套思想依據,用以指導外交行為,11此 與西方學者把理論視為解釋現象的看法有所不同,理論既具指導 性,其「政治純度」便很高,因此,大陸學界國際關係理論便多依 循官方制定理論闡述,再加上,中共對外交領域的嚴格控制,對此 領域所能探討的問題範疇更受到限制。 11. 著名大陸國際關係學者宦鄉提到國際關係理論時便曾表示,國際關係理論的首要 問題是要用來指導外交行動,參閱上海市國際關係學會編,國際關係理論初探(上 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頁5~7。

(8)

此外,大陸對西方國際關係學術性研究主要是從1980年代開 始,12大陸學界對國際關係學科的研究與交流主要是從改革開放以 後才有較明顯的發展,不過,由於時間較短,尚未能建立較完整的 研究體系。13主觀的研究認知與客觀環境的制約都影響大陸學界對 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 1990年代以後,大陸學界已廣泛引進西方學界有關的理論著 述,並嘗試發展出一套「有中國特色」的研究成果,同時,近年來 許多大陸留美學者、專家,以其在大陸的實務經驗,在美國學術界 發表有關中共外交政策的研究論文。 總體來看,兩岸在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都有其侷限性,台灣方 面有較完整的學術訓練與資料,但受到實際國際政治現實環境的影 響,不易構建國際關係理論。大陸則因為政治環境的制約,對於西 方理論的運用較晚,且至今很多著作仍以官方的政策為指導,以完 善官方的理論論述為主,仍受到政治的制約,不過,大陸的國際地 位提升與實質的國際互動較多,對大陸的國際關係理論構建提供了 較好的基礎。 三、研究方法與途徑 台灣受到西方學界的影響,一般來說,在研究方法上也受到西 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影響較大,強調研究的方法與途徑。 在研究方法方面,台灣國際關係研究還是偏重質化的研究方 法,絕大多數的著作仍以質化研究為主,但受到美國量化研究的影 響,有些國際關係研究著作已引用量化研究方法進行,著作雖不 12. 大陸最早出現介紹西方國關係理論的文章,可能是陳樂民,「西方現代國際關係 學簡介」,國際問題研究(北京),1981年第2期(1981年4月),頁55~64;最早出 版並大量發行的專著應該是陳漢文,在國際舞台上—西方國際關係學概況(成 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3. 何方,「世界格局的重大變化和中國的國際關係理論」,袁明主編,跨世紀的挑戰: 中國國際關係學科的發展(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頁14~15。

(9)

多,但已有學者進行這方面的探討。 一般而言,大陸學者比較不強調研究途徑的重要性,多數著作 多從國家利益途徑著手,來詮釋中共對外政策。此外,實際從事外 交工作的大陸外交官員近年來也出版許多回憶錄式的著作,14也有 助於中共外交的研究。不過,在中共外交決策模式、決策機制的研 究方面,大陸學界相關論述仍不多見。15從西方學術角度來看,大 陸國際關係研究起步較慢,但已逐步從過去以馬列主義意識型態為 主的論述方向,漸漸引進西方學術理論與研究方法,充實國際關係 研究的內涵與多元化。 在研究方法方面,大陸國關學界也是以質化研究為主,量化分 析的論述比較少,但近年來還是有學者運用量化研究方法進行分析 研究,但一般還是比較不受到重視。

參、兩岸國關研究的前景

作為現代國際關係研究的後進,兩岸在國關研究領域如果以美 國為主要的學習典範,確實有很多值得思考與學習借鑑之處。二次 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作為國際社會的主要超級大國,美國學者在 國際關係研究的成果確實相當豐富,不但在研究途徑上開創或深化 提出許多有意義的研究方向,同時,在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上,也提 供大量且高學術水準的著作。美國學者不僅有傳統研究方法論訓練 的優勢,同時,國關研究的資源也更多,不僅政府部門有大量補助, 企業界也提供學界相當大的支持,更重要的,美國學者在國關研究 14. 例如:錢其琛,外交十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李同成主編,中外 建交秘聞(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李同成主編,中國外交官在聯合國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李同成主編,中國外交官親歷重大歷史事件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王炳南,中美會談九年回顧(北京:世界知 識出版社,1985);伍修權,往事滄桑(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 15. 楊潔勉,後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外交政策比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頁21。

(10)

時也更容易取得第一手資料,不僅是美國國內資料的公開與透明度高, 甚至其他國家的資料,美國學者也較可能取得,即使過去比較封閉 的大陸,美國學者也可以直接和大陸高層官員進行訪談研究。16 兩岸國際關係研究各有其優勢與劣勢,台灣學者在研究方法論 的訓練較早也較完整,相對開放的社會環境,使台灣學者更可以在 相對客觀的立場上,取得更多的資訊,資訊的公開化,以及長期與 美國及西方學界的學習與合作,是台灣國際關係研究的優勢。 不過,台灣長期對於國際關係研究資源投注的不足,國際關係 研究受到的重視並不多,國科會對於國際關係研究的補助相對也較 少,再加上,國際社會地位偏低,使台灣學界更不易投入重要國際 組織的實際參與研究,這些都使得台灣國關學者的養成不易,也不 容易吸引更多學者投入國際關係的研究,或者構建更多的理論性論 著。 大陸國關研究起步較晚,接觸美國學術研究相關訓練與成果較 晚,資訊的透明度也不夠,不容易直接取得第一手的英文資料,與 更多的外國文件,多仰賴大量翻譯文件,同時,在威權體制下,很 多見解、觀念仍不易自由發表,這是大陸國關研究的主要限制。 但是,隨著大陸國力的成長,大陸官方對於國際關係研究的投 入加大,不僅經費增加,長期以來人力的投入便多,因此更容易在研 究的量上面有大幅增加,雖不易取得第一手資料,但大陸在翻譯國 外專書的量非常大,增加了對西方知識的汲取機會。此外,因大陸 國力與國際地位的提升,美國知名學者更願意到大陸講學、研究、 交流,大陸學者比台灣學者更容易與西方知名學者或外交官員直接 對話,同時,大陸赴美國交換學者的數量也加大,都有助於大陸學

16. 美國學者鮑大可(A. Doak Barnett)所撰之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in China: Structure and Process(Washington, D.C.: Westview Press, 1986)一書,便曾訪問 到時任大陸國務院總理的趙紫陽,此種對大陸高層決策官員的直接訪談研究機 會,至目前為止,兩岸學者似都未能有此機會。

(11)

界在國際關係研究方面的成長,在這些研究優勢的驅策下,近年 來,大陸學界也出現構建中國特色國關理論的聲音。 與很多學科不同的是,國際關係研究與一個國家的國力與國際 地位有更重要的關聯,而且,國際關係研究長期以來就一直有很強 的實用性質,但建構的理論仍然較少,即使在研究財力、人力、物 力投注相當大,擁有更多資源的美國學界,在國際關係研究領域具 有領導地位,但實際上國關理論構建的成果也仍有限。 大陸現代國關研究起步較晚,基礎並不是那麼穩固,如果急於 形成自己的國關理論,恐怕不一定是現階段的主要方向,國際關係 理論其實可以是全球共同構建的研究,不一定要急於有自己的理 論,構建中國特色國關理論的企圖並沒有錯,但大陸學界也許可以 思考先提出「中國觀點」的論述,提出不同的見解,再經由長期的 投入,構思自己的理論建構。同時,也應該避免學術為政治或為政 策服務式的理論建構,從國際社會發展的實際觀察構建國關理論, 提供國際關係的詮釋,作為政府決策的思考,而非從中國政策指導 下,為政策提供解釋。 至於兩岸國關學界,應該可以透過更多的交流合作,在國際關 係研究領域共同努力,整合雙方資源,排除政治上的設限,進行學 術合作,既有利於兩岸關係的良性互動,對於構建中國觀點或東方 觀點的國際關係論述,應該會有更大的幫助。

(12)

台灣國際關係研究之成果

* 黃奎博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助理教授 台灣地區在1950年代開始,在政治大學政治、外交等系、台灣 大學政治系等極少數大學設有與國際關係相關之學科或課程,但受 到當時政治環境之影響頗深,以現代學術眼光觀之,難有真正堪稱 學術研究之著作。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外交專題研究組與軍 事院校之相關研究更難脫離當時政治之影響。若將國際公法(張道 行、崔書琴)或外交史(高殿均、傅啟學、黃正銘等)研究納入, 則或有些許學術研究之實。雷崧生、龍書祁等雖於1950年代中期著 書介紹國際關係與國際組織,但當時多著重在法律制度面,且數量 極為有限。 約莫進入1960年代後,旅美學者王育三發表有關國際關係教學 的文章,對於當時美國大學所開設的國際關係課程(例如外交政 策、國際組織等)娓娓道來,建議政府有關單位儘快在大學課程增 設國際關係。1當時國際關係學術著作主力則在國際公法(雷崧生、 彭明敏、張彝鼎、沈克勤等);國際組織相關研究(朱建民、史振 鼎、沈克勤、周咸堂、徐熙光等)亦開始出現,與國際法並稱兩大 研究領域。 此外,當時關於外交實務的譯作逐漸問世,諸如李其泰的外交 * 本文作者感謝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博士生譚偉恩先生在資料方面的蒐集與初步分 析。 1. 王育三,「美國各院校設立國際關係課程情況」,問題與研究,第9卷第10期(1970 年7月),頁57~58。

(13)

學、2張道行與陳劍橫的外交研究3等,或可為其中代表。外交史的 專業出版則以鄒文懷、董修民翻譯Rene Albrecht-Carrie所著之西洋 外交史為主。4另有雷崧生、李其泰等針對國際問題進行實質討論的 些許著作,但並不強調國際關係理論及運用。 直到1970年代初期,仍以國際公法的研究較為先進,研究項目 包括大陸礁層、國際劫機等;5雷崧生、陳治世、丘宏達等人的著作 對於台灣後來國際法領域的發展頗具影響力。朱建民的國際組織新 論為當時頗具指標性的著作,其重點多置於聯合國,並按其功能分 章介紹,6其另一著作外交與外交關係則是揉合國際關係與外交紀實 之著作。7總括而論,當時學術標準較鬆,諸多譯作被當成個人學術 創作發表於世,或在著作中參考許多西方學者之見解而不加引註, 以現代學術眼光觀之,學術性略嫌不足,但對於拓展台灣地區國際 關係研究的眼界而言,仍功不可沒。 在1970年代中期,在國際關係理論方面的介紹已逐漸出現。當 時的國關理論研究已逐漸與歐美接軌,體系理論、現實主義、理 想主義、整合(一體化)理論等均為寫作範疇;此外,許多研究 是與該時期的世界大事同時進行的,例如核武安全問題、聯合國 的維和行動等。朱建民、關中、蔡政文等政大、台大教授為研究的 主力。8 2. 李其泰,外交學(台北:正中書局,1962)。 3. 張道行、陳劍橫,外交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 4. Rene Albrecht-Carrie著,鄒文懷、董修民譯,西洋外交史(台北:正中書局,1966)。 5. 雷崧生,「國際法上之大陸灘」,問題與研究,第9卷第6期(1970年3月),頁6~8; 雷崧生,「劫機事件與國際法」,東亞季刊,第2卷第2期(1970年10月),頁15~22。 6. 朱建民,國際組織(台北:正中書局,1976)。 7. 朱建民,外交與外交關係(台北:正中書局,1977)。 8. 例如:朱建民,「聯合國在中東的和平保持行動」,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24集 (1979年11月),頁359~404;關中,「國際關係中之統合理論」,東亞季刊,第9 卷第4期(1978年4月),頁61~77;關中,「國際關係中『體系理論』之研究方法」, 國際關係學報,1978年第1期(1978年2月),頁2~18;蔡政文,「在核子時代中戰 爭不再是推行政策的工具?」,問題與研究,第17卷第1期(1977年10月),頁6~16。

(14)

1980年代,台灣的國際關係理論與區域問題研究更為興盛。除 傳統安全議題之外,經濟、傳播因素也納入學者考量之中。張京育、 林碧炤、蘇起、周煦等政大學者在台灣的國際關係研究居領導地 位,9而當時亦有多位政大、台大國際關係學者進入政府部門擔任要 職。若以人數、著作及影響力而論,政大可稱之為當時台灣地區國 際關係及外交研究的重鎮。10 此外,1980年代中期左右,自歐美取得政治學或國際關係博士 學位的學者多返台任教,而「中國國際法學會」、「中國政治學會」 則作為代表性的聯絡樞紐。這一批學者返台後,讓台灣的國際關係 研究產生了幾個明顯變化:第一、區域研究的相關著作增加;第二、 理論研究的深度提高;第三、國際政治經濟學相關著作逐漸增多。 目前這些學者多為台灣地區國際關係學術界的骨幹,發揮承先啟後 之效。 1990年代初期,台灣國際關係的研究更與美國趨同,大批留美 學者返台任教,尤其是19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政策的鬆綁,不僅促 使台灣高等院校(政治相關系所)數量激增,更因此促成了台灣國 際關係研究進一步的質變。值得注意的是,或許與台灣國際、外交 處境有關,國際法與外交史研究開始式微。以政大外交系的國際公 法陣容為例,在1980年代曾同時有陳治世、李鍾桂(兼任)、王人 傑、趙國材等多位國際公法學家,但其後新聘之教授幾無公法專長 者。同時,對於外交決策及國際組織的研究也有弱化的趨勢。11 9. 其中或又以張京育及林碧炤之著作,屬於較通論性的國際關係範疇。參見張京 育,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台北:幼獅,1983);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 (台北:五南,1989)。蘇起之研究集中於蘇聯、美國、中共三角關係,周煦則 以區域研究之角度介紹、審視美國、中東等問題。 10. 當時政治大學擁有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外交系、政治系等百餘位研究及教學人 力,再加上各類外語學系(或組)或有兼及研究該區域問題之教師,所以可稱之 為當時台灣地區研究外交與國際問題的重鎮。 11. 參見高朗,「台灣國際關係暨外交學術論文之研究取向分析(民國78年~87年)」, 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2000),

(15)

該年代最顯著的趨勢便是區域研究的相關著作數量持續增 加,對於中國大陸或其他國家外交政策的研究也加入了更多的國際 關係理論因子。12區域研究以亞太地區現勢的研究成果最為豐碩, 範圍從兩岸問題、東北亞到東南亞國家的衝突與合作等,但南亞地 區則較無代表性作品產生。歐洲局勢則為台灣國際關係學界研究次 多的區域。 其次,關於國際關係理論之專著與譯作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讓 台灣各界對於西方二次大戰後國際關係理論之各流派作了較為廣 泛 的 認 識 。 新 現 實 主 義 與 新 自 由 制 度 主 義 論 戰 、 國 際 建 制 (international regime)理論、理性選擇學派、多邊主義、全球化等 主題在1990年代中、後期逐漸出現在學界的討論之中,但整體而言, 國際關係理論文獻在專業期刊所佔的數量仍低,僅有約15%,若再 細分,則國際(軍事)安全與國際經濟又佔大宗,各有約40%。13 批判理論、政治心理學與女性主義也被引進到台灣地區的國際關係 研究,雖自成一家之言,但實際影響有限。14 頁299~300。 12. 例如:鄧中堅,「後冷戰時期中國大陸對拉丁美洲國際關係研究之評估」,國際關 係學報,1995年第10期(1995年6月),頁143~191;劉德海,「後冷戰時期中共對 東北亞國際關係研究之評估:兩韓與日本」,國際關係學報,1995年第10期(1995年 6月),頁79~142;蕭全政,「政治民主化與台灣的對外政策:『一個中國』原則的 鬆解」,政治科學論叢,1996年第7期(1996年6月),頁287~304;吳玉山,「美國 對前蘇聯的態度-理想主義或現實主義」,美國月刊,第7卷第6期(1992年6月), 頁50~59;Yu-Shan Wu, “The Collapse of the Bipolar System and Mainland China's Foreign Policy,” Issues and Studies, Vol. 29, No.7 (July 1993), pp. 1~25.

13. 高朗,「台灣國際關係暨外交學術論文之研究取向分析(民國78年~87年)」,頁 299~300。

14. 石之瑜,「後現代國際關係中的兩岸關係」,東亞季刊,第26卷第1期(1994年 7月),頁94~112;石之瑜,後現代的國家認同(台北:世界,1995);Chih-yu Shih,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s Political Economy: The Cultural Dynamics of China's Socialist Reform (Boulder: Lynne Rienner, 1995);石之瑜,女性主義的政治批判: 誰的知識?誰的國家?(台北:正中書局,1996);黃競涓,「論台灣『參與』聯 合國的外交政策-女性主義的省思」,亞洲評論,1998年第8期(1998年秋冬卷), 頁84~104。

(16)

2000年以後,台灣國際關係的研究更加不重視國際法與外交 史。所幸區域組織的研究則尚有一席之地,主要是拜歐盟與東南亞 國協進一步整合、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成立等國 際現勢之賜。然對於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銀行等的組織 研究,或者對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核武不擴散條約等國際建制等 研究方面,進展皆極為有限,主因自然與台灣受壓迫的國際地位及 有限的研究人力有極大關係。15 在區域研究方面,雖未能有精確的統計數字,但咸信仍以兩岸 關係及美中台三邊關係為最主要的研究標的,許多的學術會議及專 書、期刊亦圍繞著兩岸關係或美中台關係的主軸,有時予人過於偏 重在前述議題的感覺。不過,隨著新一代學者的投入,無論是何種 區域研究,均有部分已試圖與國際關係理論分析作連結。16這些研 究不再侷限於單一國關理論派別的介紹,而是運用理論進行區域個 案研析。國際談判與第三方斡旋的研究也在此種區域研究的風潮 下,透過政大外交系(國際溝通暨談判研究室)的努力,逐漸受到 台灣國際關係學界的重視。17 15. 例如:趙國材以國際法結合美國研究,詳見趙國材,「論美國出兵海外之法律依 據」,裘兆琳主編,後冷時期美國海外出兵案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美國研 究所,2001),頁1~98。楊永明則以國際組織與國際法觀點探討國際裁軍、東協 區域論壇(ARF)等國際建制與組織,為當代台灣少有結合國際組織與國際法研 究之學者。相關著作參閱楊永明,「東協區域論壇與亞太安全」,政治科學論叢, 1999年第11期(1999年12月),頁145~179;楊永明,「國際限武裁軍機制與規範 的發展:國際關係理論與國際法規範之檢驗」,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3期(2004 年5、6月),頁77~96;楊永明,「聯合國之反恐措施與人權保障問題」,月旦法學 雜誌,第131期(2006年4月),頁21~36。 16. 例如:蔡增家,「多邊主義、區域主義與ASEAN體制:從跨層次分析金融風暴後 日本與東協關係的轉變」,顧長永、蕭新煌主編,新世紀的東南亞(台北:五南, 2002),頁325~346;陳欣之,「東亞經濟整合對台灣政經之影響」,全球政治評論, 2004年第7期(2004年7月),頁19~46;盧倩儀,「歐洲制憲會議對歐盟民主化之 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1期(2005年1、2月),頁1~19。 17. 該研究室關於亞太地區第三方斡旋及衝突管理的研究成果將集結出版,見Jacob Bercovitch, Kwei-Bo Huang and Chung-Chian Teng eds., Conflict Management, Security, and Intervention in East Asia (temporarily entitled) (London: Routledge,

(17)

再者,台灣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因全球治理18與建構主義19的興 起而有了新的動力。除了以能和西方國家同步就時下的各種國關理 論相互呼應外,更不乏學者間的重新詮釋與思辯。20而由於兩岸關 係互信不足,加上部分軍方研究人員離開軍隊而轉入民間,使得台 灣在國際(政治、軍事)安全理論研究方面也有長足進步。21 最後,隨著恐怖主義、族群衝突、環境資源等事件而產生的國 際關係議題,在台灣地區也獲得一定的重視。特別是當今我國在國 際政治上所具有的敏感性與殊異性,使得非傳統安全與非國家行為 者等研究,有逐步成為台灣學界未來發展重點領域之一的態勢。 2006)。其他作品例如:劉必榮,「國際調停的權力與過程:關於國際調停模型的 幾點討論」,東吳政治學學報,1994年第3期(1994年3月),頁67~95;林文程, 中共談判的理論與實務:兼論台海兩岸談判(高雄:麗文文化,2000)。 18. 張亞中,開放政治市場:全球治理台灣(台北:聯經,2002);張亞中,全球化 與兩岸統合(台北:聯經,2003);袁鶴齡,「全球治理與國際合作:論其策略與 困境」,全球政治評論,2003年第4期(2003年10月),頁25~45。 19. 莫大華,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2003);袁易,中國 遵循國際導彈建制的解析:一個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台北:五南,2004)。亦有 專文介紹、評析社會建構主義,詳見鄭端耀,「國際關係『社會建構主義理論』 評析」,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夏季號),頁199~229;袁易,「對於 Alexander Wendt有關國家身份與利益分析之批判:以國際防擴散建制為例」,美 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夏季號),頁265~291;石之瑜,「做為藝術的政治 學—兼評建構主義的科學哲學立場」,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夏季號), 頁293~310。 20. 參見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2003);包宗和,「現實主義之 自我論辯及其與批判理論間之解構與建構」,國際關係學報,2003年第18期 (2003年12月),頁1~18;李英明,國際關係的啟蒙與反思(台北:揚智,2004)。 21 例如:李鐵生、林正義、李明、林文程、郭臨伍等於2000年的第2卷第1期戰略與 國際研究中所著之有關信心建立措施各文;蔡明彥,「從淨評估看東亞安全」,戰 略與國際研究,第3卷第3期(2001年7月),頁58~81; Chih-Cheng Lo, “Taiwan,” in Ravinder Pal Singh ed., Arms Procurement Decision Making, Vol. II: Argentina, Chile, Greece, Malaysia, Poland, South Africa, and Taiw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180~201;Yuan-Kang Wang,“Preserv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政治學報), Vol. 33 (June 2002), pp. 149~174;以及陳偉華,「論結構性嚇阻與決策性嚇阻」,問題與研究,第41 卷第2期(2002年3、4月),頁23~41。

(18)

台灣國際政治研究方法之反思

耿 曙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副教授

壹、三點觀察、兩處反省

歷經諸前輩學者草創,台灣的國際政治研究,於今已有四十餘 年歷史。且起碼在1970年代,學科領域便燦然大備,至今又歷經二、 三十載寒暑。對此發展,筆者曾在受命所撰專章中,對其進行系統 回顧,歸結出如下三項學科特徵。1首先,台灣的國政研究,高度集 中於「美─中─台」三邊議題,特別是安全戰略層面。其他區域或 領域,學者投入較少、研究成果也相對有限。2 其次,或許受「政府需求」及「社會關切」所引導,台灣的國 際政治研究,多偏「政策導向」。既出於政策建議的需求,學者往 往過分關注個別事件、政策宣示、及人物興替,卻缺乏長期、深度 觀察的興趣,理論對話因而有所不足。3最後,或許受「冷戰氛圍」 及「現實主義」影響,台灣的相關研究多採「國家行為者」(state as unitary actor)預設,雙邊關係因而常被化約為「兩造博弈」,諸如 「美─中─台」的三邊互動,則變成「三方對局」。「國家」之下、 1. 耿曙,「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陳義彥編,政治學(下)(台北:五南,2006), 頁290~292。 2. 高朗,「台灣國際關係暨外交學術論文之研究取向分析(民國78~87年)」,何思因、 吳玉山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2000),頁295~313; 陳一新,「美中台三邊關係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何思因、吳玉山編,邁入二十一 世紀的政治學,頁315~357。 3. 可參考吳玉山對相關議題的反省。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台北: 正中,1997),頁2;吳玉山,「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包宗和、吳玉山編,爭 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修訂版(台北:五南,1999),頁34。

(19)

「國界」之外的民意動態、決策過程、跨國交流等層面,均不免遭 到忽略。但如今時勢大變,民主化、全球化潮流漫天席捲,之前所 採的方法預設,似乎不無修正之必要。換言之,吾人不妨就台灣國 政研究的方法面,進行一些檢討與反思。 此類研究方法的反思,似有相當的必要性。雖歷經四十餘年的 發展,但台灣今日的國政領域,卻步履蹣跚、趑趄徘徊,在政治學 門中似趨落後。如國科會研究補助,比例明顯偏低;新一代學者的 養成,有賴對岸譯寫教材;學術期刊的論文,則或傳述西方理論或 描述針砭時事,鮮見結合「理論」與「經驗」者。面對此學科困局, 吾人似不妨藉前述方法層面的反思,或能超越現有的研究格局。基 於此一信念,本稿將以之前觀察所得,就「雙邊典範」(前述第三 項特質)與「兩岸藩籬」(前述第一、二項特徵)兩方面,展開初 步的反思。

貳、超越兩造典範、打破內外疆界:方法反省之一

誠如前述,台灣的國政研究,多採「國家行為者」預設,以「主 權觀念」與「疆界分劃」為依據,切割出一道難以突破的「硬核」。4 「硬核」之內,政府具有完全的「自主性」(state autonomy)與「強 制力」(state capacity):疆界之內,其意志所向披靡、無不貫穿,且 不存在人民與團體的反向影響。「硬核」之外,國家雖處於「國際 結構」的驅迫/制約之下,仍能據其「國家利益」,決定應有的作為。 此即作者所謂「兩造模式」(dyadic model),多年來始終支配台灣的 國政研究。5根據此一架構,國際政治的分析得到大幅化約,「硬核」 4. 就認識論層次所進行觀察,此乃囿於所謂「方法論上的國族主義」(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所致。參考John Agnew, Geopolitics: Re-visioning World Politic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p. 50, p. 66.

5. 近年方見對此趨勢進行反思者,如李英明,國際關係理論的啟蒙與反思(台北: 揚智文化,2004);李英明,重構兩岸與世界圖像(台北:生智,2002);李英明, 全球化時代的台灣與兩岸關係(台北:生智,2001);石之瑜編,家國之間:開展

(20)

之內的民意動態、決策過程、跨國交流等層面,完全可以存而不論。6 根據作者所見,「兩造模式」乃誕生於冷戰對峙、前全球化, 以及前民主化的時代背景下;另方面,論及學術研究的環境,一則 「現實主義」居於主導,再則人力不足、資源有限,故長期受此「兩 造模式」局限,但如今時勢大變,冷戰已成昨日黃花,民主化、全 球化潮流鋪天蓋地,台灣學術環境也大幅改善,不必時刻附庸於政 策研究之下。據作者所見,反思之前的方法預設,開拓現有的研究 格局,此其時也。 至於其具體做法,關鍵似在超越現有的「兩造模式」,打通「國 際」與「國內」疆界。一方面應考慮政治制度的影響,提出類似「民

主和平論」(theory of democratic peace)的分析。另一方面則可納入複

雜的內政動態,發展出平行於「內政外爍論」(second image reversed)

的討論。此外,亦可進一步勾連「國際」與「國內」層次,將相關的

研究分析,架構於Robert D. Putnam等所建議之「雙層博奕」(two-level

games)模式上,觀察不同層次的力量或行為者,如何相互衝突、議 價、與妥協。總而言之,吾人可資參考的研究策略,似在進行「跨 層次分析」,結合「國際政治」或「國際政治經濟」與「比較政治」 或「比較政治經濟」領域,拓展並深化現有的國政研究。7

參、超越兩岸藩離、對話國政兩岸:方法反省之二

如本稿起首所述,台灣的國政研究,高度集中於「美─中─台」 三邊關係,其他區域,學者關心不足,投入有限。此外,受政府及 兩岸關係的能動機緣(台北:新臺灣人基金會,2003);石之瑜,後現代的政治知 識(台北:元照,2002);石之瑜,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理分析 (台北:五南,1995)。 6. 因此,根據此一模式,學者關注的焦點,多不出官方文件或正式講話的解讀。配 合之前所言,學者由於政策建議的驅迫,往往缺乏長期、深入觀察的興趣。 7. 此處可參考耿曙,「分析層次與國際體系」,張亞中編,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 智,2003),頁53~55。

(21)

社會引導,台灣的國政研究,多偏「政策導向」,缺乏長期、深度 觀察的興趣,因此較少與西方國政研究,進行理論層次的對話:無 論是應用、檢測、或回頭進行修訂與補充,均相對罕見。 面對此一窘境,作者的建議是:不妨利用吾人對兩岸議題的關 注,適度的因勢利導,進而結合「國政」與「兩岸」研究,推展理 論層次的建構。實際做法上,則可充分應用國際政治理論於兩岸關 係場域。一方面兩岸議題的解析,自可參考國際政治理論,從中汲 取睿見;另一方面兩岸研究的成果,也可豐富現有的國政理論。此 一研究方向,已揭示於中研院政治學籌備處的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 理論說明中,8雖學界未必普遍接受,卻係前景可期的努力方向,作 者將在本稿中,簡單說明其意義。 首先,兩岸問題,關係台灣的生存與發展,故台灣國際政治研 究,向來便環繞兩岸關係展開;另一方面,兩岸關係又嵌鑲國際體 系之內,自難免大國關係的牽動,因此,兩岸情勢的判讀,無從離 開國際格局的變化。換言之,「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兩者, 本難孤立觀察,昔日或缺理論橋樑,難以有效連綴兩者,今若透過 吳玉山氏所提「外在政治實體」角度,將不難統合兩者。9而一旦引 入國際政治理論,除有助兩岸研究的深刻解析外,之後再以兩岸互 動為中心,對內朝雙方內政動態、決策體制、跨域交流等深入,對 外則向結構誘因、結構制約、互動過程等展開,如此應可大幅推進 台灣對兩岸、國政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其次,對國際學界來說,兩岸關係極具研究意義,因為一則「兩 岸關係關切到東亞和全球的安全與繁榮,是舉世矚目的焦點,因此 8. 參考「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理論」,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此宣言性質 的說明,當係吳玉山教授手筆。以下多處直接徵引,均出自本文。 <http://www.ipsas.sinica.edu.tw/projects.php?page =1&step=S&projectid=8> 9. 吳玉山,「台灣的大陸政策:結構與理性」,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 係理論,頁155及之後的討論。作者以為,吾人可藉此創造性觀點,有效連綴國際 政治與兩岸關係研究。

(22)

自然吸引國際學術界的目光,而成為台灣的學者躋身國際政治學界 的大好機會。」再則,兩岸議題「包含了最豐富的制度性、經濟性、 文化性和國際性的因素,是研究台灣與中國大陸政治發展、比較政 治、國際關係、族群意識和政治思想與意識型態等領域的學者所可 以大量投注心力、相互激盪的研究領域。」最後,兩岸關係既為可 資深掘的寶藏,就其深入探究而言,台灣與大陸學者具有絕對的優 勢,「因為在這裡有充份的訊息,豐富的研究資源,和強烈的研究 動機」。10吾人自可藉此拿手的兩岸領域,展開與國際學界的對話, 豐富現有的國際政治理論。

肆、兩岸聯袂攜手、共進「中國理論」

本文揭櫫的研究方向,一方面希望打破內外疆界,結合「國政」 與「比政」研究,另一方面則企圖超越兩岸藩離,對話「國政」與 「兩岸」研究。論其具體落實,則前者深及國內政經,必須擴大研 究陣容,大陸對此不虞匱乏;後者則廣及海峽兩岸,且須結合國政 研究,對岸對此應樂觀其成。11換言之,看似不易踐履的目標,若 能整合兩岸學界,其實未必難以如願。 對岸的國際政治研究,自1990年代中期後,發展極為迅速,不 但學者迭有力作,要籍廣為迻譯,且與國外多所交流,在政治學門 中,聲望極其崇隆,學子紛紛投身,近來部份學者更高瞻遠矚,多 方探究「中國理論」的可能。12兩岸國政學界,若能考量作者建議, 以交流對話為起點,課題合作為方向,關注兩岸互動議題,對話國 際政治理論,或將有助建立「中國理論」的千秋大業。 10. 吳玉山,「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 論,頁33。 11. 如兩岸學者所共知,雙方的國際佈局,不可無視兩岸關係,而兩岸局勢的演變, 也不可能脫離國際局勢,兩者既關係緊密,何必硬行切割? 12. 郭樹勇編,國際關係:呼喚中國理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3)

台灣國際政治研究之展望

魏百谷 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助理教授

壹、前言

首先,嘗試就國際政治的研究範疇加以界定。依政治學辭典對 「國際政治」所下的定義,國際政治是研究國家與國家間的政治關 係。而各國之間的政治關係可能是合作、競爭抑或衝突。其次,國 際政治探討的主題,除了探究國際政治系統以及各種國際次系統的 功能之外;亦針對國家之間的權力與影響力關係加以研究;再者, 對於外交政策制定過程與執行成效的研究,也是國際政治關注的主 題。1 相較於國際政治,國際關係研究的範圍較廣,不限定於國家間 的政治關係,而是進一步涵蓋國家間的經貿以及文化等關係。國際 關係關注的研究焦點,可概分為三個面向,其一是關於國際社會各 種成員間的互動關係;其二是彼此接觸與溝通的方法(包括戰爭、 經濟制裁等);其三是聯盟、結盟、集團形成的相關研究。2

貳、研究概況

當前台灣專以國際政治為系所名稱的學術教學機構,僅有中興 大學的國際政治研究所,而淡江大學另設有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 1. 林嘉誠、朱浤源,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1990),頁172。 2. 同上註。另有學者提出「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國際研究」三層次之概念。 請參見許世楷,「國際研究的重要性」,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http://www.tisanet.org/Activity/file/ 04051601.doc>

(24)

所。其他則涵蓋於政治系或外交系,國立大學的部分,計有:台灣 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政治大學外交系、中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 係組、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國際關係組等;私立大學部份, 則有東海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淡江大學全球化政治與經濟學 系、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文藻外語學院國際事務系等。 在研究機構方面,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是台灣最富盛名 的研究智庫。此外,台灣陸續成立以特定區域為研究範圍的研究 所,譬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與俄羅斯 所、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所、淡江大學美國所、3南華大學亞太所與 歐洲所、以及清雲科技大學的中亞所等。

參、未來展望

一、因應全球化 過去長久以來,國際政治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外交、軍事戰略 等傳統安全為核心。由於全球化效應,帶來經濟、社會與人文環境 的巨大變遷,非傳統安全議題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時至今日,全球化 的發展已大大超越經濟層面,逐步擴及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 環境危機全球化、犯罪經濟全球化、恐怖活動全球化等面向。4另外, 若就國際政治經濟的層面而言,21世紀將更關注跨世代的研究與對 策。例如跨代資源配置問題,會隨著地球居住人口的成長而持續浮 現。今日的決定會影響未來許多世代,在資源稀少的壓力日益增大 之際,國際政治研究須處理與生物多樣性、海洋、氣候、饑荒及環 境永續性相關的跨代問題。5 3. 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另設有歐洲所、東南亞所、日本所、拉丁美洲所、俄羅斯 所等。 4. 國家安全會議,2006國家安全報告,總統府網站。 <http://www.president.gov.tw/download/2006---NSC.pdf> 5. Todd Sandler著,葉家興譯,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台北:先覺,2003),頁45、48。

(25)

因此,面對國際政治發展益趨多元的趨勢,未來研究國際政治 議題時,須將研究的觸角向外延伸。本文就研究議題的廣化與深 化、課程的多元化,以及研究對象的全面化等三方面,加以說明。 (一)廣化與深化研究議題 在全球化的衝擊下,舉凡:地球暖化、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 受到破壞、海洋魚類過渡捕撈、森林濫伐、水資源匱乏、海洋污染、 全球傳染病流行、數位落差、恐怖活動、貧困問題、毒品貿易、智 慧財產權、國際勞動力移動、網際網絡與電子商務、生物科技、國 與國間的發展不平衡、區域與區域間的發展失衡等非傳統安全議題 均一一浮現,成為研究的新焦點。因此,未來國際政治研究宜超越 傳統安全範疇,不僅橫向剖析議題的相互關聯性,更要深化其論述。 (二)多元化國際政治的修習課程 綜觀目前台灣相關國際政治的開課課程,仍以理論及傳統議題 佔絕大比重,例如「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國際政治經濟學」、 「國際公法」、「國際組織」、「外交政策」、「武裝衝突」、「國際談判」 等。「全球化」一詞雖已常見於國際關係及國際政治經濟的研究文 獻,而且環繞該詞定義之辯論、及其與全球經濟關聯性之爭議亦日 漸增多。但國內對於全球化的探討,多偏重於經濟層面,舉例來說, 開設「全球化與經濟整合」、「全球化與國際政治經濟」等課程。反 觀國外,諸如美國喬治城大學、柏克萊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相 關國際政治課程的面向則較為多元,在渠等的課程規劃上,羅列第 三世界的毒品問題、移民問題、民主轉型、數位落差、環保問題、 國際安全(恐怖主義、科技安全)、國際人權以及和平研究等議題,6 此為台灣可借鏡之處。此外,未來在課程規劃上,可考慮以學程的 6. 相關課程請參考渠等學校網頁。<http://www.explore.georgetown.edu/views/?viewid =56&term=06A http://ias.berkeley.edu/iastp/2006Summer.html>

(26)

方式,對非傳統議題進行一系列的探討,以增廣學生的國際視野, 瞭解國際議題的發展趨勢。 (三)全面化區域研究的對象 整體說來,台灣當前的區域研究對象,過度集中於歐美、東北 亞等地區,研究主題偏重於美國外交、美國與東北亞關係、亞太整 合等。長期而言,此研究對象集中化的現象,會對台灣未來的發展, 造成不利的影響。舉例而言,當印度此一新興市場,備受全球矚目 之際,台灣卻因對印度缺乏投資訊息與地理熟悉度,再加上印度研 究專才的不足,進而形成進入印度市場的障礙。 另外,以台灣目前的新移民問題而言,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外 籍配偶的比例達五分之一,其中,大多來自東南亞國家(越南、印 尼等)。倘若我們可加強對其母國文化、社經狀況的認識,當可減 少因誤解而衍生的文化衝突,因此,強化台灣的東南亞研究,有助 於新移民問題的解決。 此外,未來台灣區域研究的觸角,宜擴及非洲、中東等地區, 以利對該地區政經發展動態之掌握以及區域研究專才之養成。 二、研究方法的創新 (一)跨學門整合研究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科際整合的研究趨勢日益明顯,愈來愈多 的國際政治議題的處理,需跨越學科界限,整合政治學、社會學、 經濟學等學科。關於跨學門整合的研究工作,最佳的方式之一,即 是透過學術社群(例如學會)的組織功能,進行跨校、跨學門的整 合。在學術社群的整合帶領下,透過跨領域的學術交流與激盪,不 同學科所累積的個別成就,將豐富台灣的區域研究,乃至國際政治 研究的內容。以日本為例,該國相當重視區域研究的學科整合,譬

(27)

如在日本的太平洋研究,即強調人文社會學科與自然學科的互相配 合,包括該區域內物種的調查、地質探勘、氣候洋流研究等方面。7 (二)田野調查研究 進行「在地化」的田野調查工作,除可有效突破資料本身的侷 限性之外,並可就近觀察研究對象。以澳洲國立大學為例,該校相 當重視田野調查,即使是社會科學的政治學、社會學及經濟學等研 究,皆得從事長期的田野研究工作。田野調查研究可作為台灣未來 從事相關區域研究的參考。

肆、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全球化的潮流,國際政治研究面臨新的挑戰, 此挑戰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其一為議題的多面性,其二為議題涉 及跨代問題。針對此一挑戰,未來國內的國際政治研究,除須因應 全球化,廣化與深化議題之研究能量外。另外在研究方法上,亦應 以前瞻性的觀點,進行跨學科的整合研究。關於學校教育的部分, 則可考慮適度調整課程配置,讓課程更加多元。至於區域研究方 面,相較於鄰近的日本與韓國,我國對區域研究,所投入的資源仍 顯不足,有些地域的研究尚待發展,例如中東研究和非洲研究等, 因此,未來仍有發展的空間。 7. 楊聰榮,「太平洋研究作為地域研究的範圍:從台灣的視角談起」,東南亞區域研 究通訊,2000年第10期(2000年4月),頁44~60。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際半導體展即將於 23 日登場,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

國際半導體展即將於 23 日登場,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

鑒於課程發展和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一日千里,加上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多 年來透過不同途徑,蒐集各界對歷史課程及教學等方面的意見,課程發展議會於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譚志忠 (1999)利用 DEA 模式研究投資組合效率指數-應用

二、 本計畫已將部分研究結果整理,發表於國際研討會(Chan, Y.-H., Lin, S.-P., (2010/7), A new model for service improvement design,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

本研究於 2017 年 2 月至屏東縣 10 所校園採集使用水源及經淨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