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榮轟(2004)。我國犯罪矯正機構實施空中大學矯正教育對出獄人生活適應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丁道源(1989)。中外獄政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丁道源(1987)。中外假釋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王雅慧(2010)。真愛伴我「刑」--談子女隨母入監執行之實務與困境。99 年度法務部 所屬女子監獄女性收容人矯治處遇研討會大會手冊。

王順民(2009)。簡述「推動社會勞動役」多方共贏的策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 金會政策評論。社會(評) 098-070 號。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1/6437。

方孝鼎(2012)。臺灣遊民概況與社會爭議。法扶會訊第 36 期。

反毒報告書(2011)。教育部、法務部、外交部、行政院衛生署編印。

台灣觀護學會(2010)。修復式司法與現代更生保護。

包路芳(2008)。從角色轉變解讀流動女性犯罪。中華女子學院學報。第 20 卷 6 期。

任全鈞(2006)。台灣地區受刑人監獄化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 究所博士論文。

任全鈞、許華孚(2009)。女性受刑人之親密關係與情誼之探究。犯罪學期刊,第十二 卷第一期,143-180 頁。

全國反毒會議學術研討會手冊(2009)。教育部、法務部、外交部、行政院衛生署編印。

江吟梓、蘇文賢合譯(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Marilyn Lichtman 著。台北:

學富文化。

李自強(2000)。觸法少年安置輔導執行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和 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李自強(2001)。少年司法工作人員建議或裁定安置輔導之研究。犯罪學期刊,第八期,

1-26。

165

李錦松(2004)。安置輔導制度之檢討與展望。發表於「兒童及少年審前轉向與安置輔 導實務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觀護協會。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08)。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 北:洪葉文化。

何明晃(2009)。少年事件處理法安輔導制度運作困境之檢討改革建議—以個人之實務 經驗出發。社區發展季刊,128,106-124。

吳芙蓉(2009)。我國更生理念變遷—從矯治復歸到風險管理。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吳珍梅、程小蘋、鄭芳珠(2010)。攜子入監服刑的母職實踐與幼兒照顧經驗之探究。

幼兒教育研究第二期。頁 31。

吳正坤(2009)。從矯正機關逐年增加女性受刑人看行刑處遇對策之研究。計晝編號:

Ocit-ea-98-122。

吳正坤(2006)。被遺忘的罪犯--女性犯罪問題。法務部矯正月刊 170 期。

吳顯顯(2010)。論現代女性犯罪。河南理工大學,政法學院,本科畢業設計(論文)。

吳麗珍、韋愛梅(2005)。犯罪預防體系與策略之研究。警學叢刊第 36 卷第 1 期,頁 159-178。

易旭夫、鄭振華、廖志鋼、萬平(2000)。女性犯罪與月經週期。法醫學雜誌第 16 卷第 3 期。

林萬億(2006)。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萬億、陳東升(1995)遊民問題之調查分析,行政院研考會。

林健陽、陳玉書(2010)。我國女性犯罪原因與矯治處遇相關課題之研究。法務部委託 中央警察大學研究成果。

林儧紘(2007)。從社會復歸觀點論長刑期之受刑人處遇。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 士論文。

林豐材(2005)。試以生態學觀點談影響藥物濫用者的可能原因。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 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 48 期,2005 年 6 月 15 日發行。

林順昌(2008)。平成觀護法之啟示與我國觀護法案之認識。犯罪學期刊,第 11 卷第 2

期,33-64 頁。

林鑫柔(2012)。寒月、鐵窗、蓮心兒—從兒童最佳利益觀點探討女性收容人攜子入監 之研究:以臺中女子監獄為例。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在職專 班碩士論文。

孫傳策(2009)。從修復式正義之觀點談台灣更生保護制度。國立東華大學社會發展研 究所碩士論文。

馬傳鎮(1996)。我國臺灣地區女性少年犯罪相關因素及其防制對策之研究。行政院青 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許春金(2000)。犯罪學。台北市:三民書局,2000 年 8 月修訂三版。

許華孚、林正昇(2009)。藥癮戒治者之社會復歸與社會支持接納系統之研究。國立中正 大學犯罪研究中心相關研究。

郭玟蘭、黃米伶(2011)。藥癮人生 NEWS 家庭支持全方位生活軌道計劃成果調查分析。

社區發展季刊,136,445-455。

陳玫伶(2008)。提昇安置輔導服務成效之研究。臺灣台中地方法院委託研究報告。

陳紫凰(2003)。藥物濫用女性生命歷程發展之探討。國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陳碧珍(2011)。宗教戒毒歷程中生命轉化與家庭關係復和的探究。犯罪學期刊,第 14 卷第 2 期,1-40 頁。

陳怡伶(2009)。毒癮愛滋感染者社會網絡與社會適應之探討。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和 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伯宏(2007)。我國毒品戒治政策與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 博士論文。

張淑中(2007)。假釋制度之運作檢討與改革方向。犯罪學期刊,第 10 卷第 1 期,89-114 頁。

張明華(2011)。影響女性施用毒品再犯行為的相關因素之實證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 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張英陣、彭淑華、鄭麗珍譯(1998)。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文化。

167

曾華源、胡中宜(2006)。法院裁定少年轉向安置機構輔導服務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委 託研究報告。

葉冠伸(2007)。女性受刑人人格疾患、身心健康及法治觀念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 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筱雯(2010)。從淚水中成長?!--談受暴收容人的創傷與復原。99 年度法務部所屬女子 監獄女性收容人矯治處遇研討會大會手冊。

黃徵男(2003)。台灣女性受刑人生活適應之研究。警學叢刊第 33 卷第 4 期,頁 28。

黃淑美(2004)。台灣毒癮男女:性別角色與生命歷程之社會建構觀點。私立東吳大學社 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強(2010)。刑釋解教人員重新犯罪的心理原因及對策思考。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 學版。2010 年 4 月。

楊士隆(2001)。重返社會荊棘路—受刑人假釋問題。國家政策論壇,第一卷第八期,民 國 90 年 10 月。

楊士隆、林健陽(2007)。犯罪矯正—問題與對策。台北:五南。

蔡德輝、楊士隆(1999)。社區處遇制度之可行性評估研究。法務部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 告。

蔡琇如(2011)。犯罪人復歸社會議題之考察—從我國現行處遇制度談起。國立台灣大學 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佩真(1989)。「宗教戒毒」之探討—以基督教輔導戒毒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碩 士論文。

鄭峰銘(2006)。受刑人家庭復原力的探討。嘉大家庭教育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ISSN:1609-2503。第 56 期,2006 年 6 月 15 日出版。

鄭寶玉(2010)。婦女藥物濫用者對家庭教養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碩士論文。

劉文山(2008)。日本更保護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寬宏(2010)。假釋本質之學說與批判。台灣觀護學會 TPPA,網址:

http://mypaper.pchome.com.tw/probationology/post/1321385081。

盧瓊枝(2010)。明珠蒙塵,雨洗重生—女性收容人出監(所)之社會適應。99 年度法 務部所屬女子監獄女性收容人矯治處遇研討會大會手冊。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2000)。社會個案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

鍾志宏、黃永順(2009)。假釋制度比較與探討。犯罪學期刊,第 12 卷第 1 期,107-142 頁。

魏希聖(2009)。家庭社會工作。台北:洪葉。

瞿海原、王振寰(2003)。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台北:巨流。

羅興隆(2002)。重整宗教信仰的重要性意義。台南神學院神學與教會期刊,第 27 卷第 1 期。

嚴建彰(2003)。出獄人復歸社會更生歷程之研究—從復原力的觀點探討之。國立中正大 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網站部分

法務部統計網站:http://www.moj.gov.tw/site/moj/public/MMO/moj/stat/new/index3.pdf 法務部統計網站,監獄新入監受刑人入監時罪名分析表

http://www.moj.gov.tw/site/moj/public/MMO/moj/stat/gender/g3.pdf,最後瀏覽日期為 2011 年 9 月 11 日

法務部矯正署網站,「監獄新入監受刑人入監時年齡」統計:

http://www.moj.gov.tw/site/moj/public/MMO/moj/stat/yearly/t36.pdf

財團法人基督教台中更生團契網站http://www.pftaichung.org/garden/garden2.htm

臺灣更生保護會網站:http://www.after-care.org.tw/html2/,最後瀏覽日期:2011 年 7 月 20 日。

葉金川/受刑人的健康權 - 健康名人堂 - 醫藥中心 - udn 健康醫

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0939#ixzz2R0vMlu8x

三、西文部分

Brown , Mark & Ross, Stuart (2010). Mentoring, social capital and desistance : A study of women released from prison.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Criminology.

43(1), 31-50.

Cecil , K.D., McHale , J., Strozier , A. & Pietsch , J. (2008). Female inmates, family

169

caregivers, and young children's adjustment: A research agenda and implications for corrections programming.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36, 513-521.

Codd, Helen (2007).Prisoner’s Families and resettlement : A critical analysis. The Howard Journal.46(3), 255-263.

Leverentz , Andrea (2010). People, places, and things : How female ex-prisoners negotiate their neighborhood context.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ethnography.39 (6),646-681.

Leverentz , Andrea (2011).Being a good daughter and sister : Families of origin in the reentry of African American female ex-prisoners. Feminist Criminology, 6(4), 239-267.

Pogrebin , R. M., Dodge, Mary (2001). Women’s accounts of their prison experiences. A retrospective view of their subjective realities.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 29, 531-541 Payne, M. (2005).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Pathways to psychology(2E)(2006)。普通心理學(陳億貞譯)。台北:雙葉。(原作出 版於 2000 年)。

Shinkfield , Alison J. & Graffam , Joseph (2007).Community Reintegration of ex-prisoners : Type and degree of change in variables influencing successful re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of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53(1), 29-42.

Shinkfield , Alison J. & Graffam , Joseph (2009).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state and success in community reintegration for ex-prisoners. International of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54(3), 346-360.

Schroeder , D.R., Hill, D.T., Haynes , H.S., Bradley , Christopher (2011). Physical health and crime among low-income urban women: An application of general strain .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39, 21-29.

Scott, Dianel L., Crow, Matthew S. and Thompson , Carla J. (2010). Tempest in a Therapeutic Community: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Issues for Faith-Based Programming.

Journal of Offender Rehabilitation, 49:39–51.

Theory & Practice of Counseling & Psychotherapy 6E(2007)。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 實務(修慧蘭校訂,余振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蔡藝華、鄭玄藏等合譯) 台北:雙葉。

Schaefer, Richard(2005) 。社會學(二版)(劉鶴群、房智慧譯)。台北:麥格羅希爾。

Visher , Christy A. & Travis , Jeremy (2003).Transitions from prison to community :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pathway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9, 89-113.

17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