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1800/24674
全文
(2)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碩士論文 Thesis for Degree of Master. 女性更生人社會復歸歷程之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of Female After-Inmate. 指導教授:方孝鼎 (Xiao-Ding Fang) 研 究 生 : 劉 美君(Mei-Chun Liu). 中華民國 102 年 7 月 20 日 July 20,2013.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藉實務工作深度參與女性更生人的日常生活,往回探究她們過往的經歷、犯 罪的成因,監禁後個人心理、家庭關係、社會關係的改變;研究目的如下:一、探索女 性更生人出獄後的困境。二、瞭解女性更生人復歸的歷程。三、探索女性更生人賦予復 歸的歷程的意義。四、發展協助女性更生人復歸的服務模式。 本研究從前導研究受訪的 12 位個案中,挑選 4 位條件符合者,剔除了 8 位不符合效 標選樣標準,另外依效標選出 7 位受訪者,研究共有 11 位正式受訪(亦即從前導研究到 正式訪談,一共訪談了 19 位),採用「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作為研究方法,從實 務工作中的真實接觸,研究者希望深入每一位受訪者生命的過往,發現她們豐富與不為 人知的一面,將這些尚未被社會理解的意義與脈絡分析出來。 本研究發現,從微視面擴展到鉅視面,從個人、環境的優勢、劣勢,瞭解到更生人 的社會復歸歷程所需要的各項扶助相當繁雜。所有細節、經歷都需要陪伴與指導,專業 的個別化服務,可以使復歸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結論如下:一、女性更生人的內在特 質為情緒脆弱,習於尋找經濟依賴與情感依附關係,輔導過程必須顧及其特殊性。二、 女性更生人復歸歷程的需求包括:(一)居住需求、(二)醫療需求、(三)決策支持的需求、(四) 財務輔導需求、(五)就業需求、(六)家庭復原的協助、(七)建立精神上的獨立性。從犯罪 回溯到原生家庭成長背景,再檢視出獄後更生歷程,發現成長過程中制約她們行為的性 別體制,也影響她們復歸的能力。三、瞭解女性更生人從接受機構安置到工作後的自我 恢復,試探外面環境、重新反省,對復歸歷程所賦予的意義。 本研究對於女性更生人的協助提出以下建議: 一、改革更生保護制度:建議以更生個人需求為導向,將固定式的服務項目改以彈 性化的福利供給,主動出擊活化服務,而非殘補應付,才能真正嘉惠於更生人。二、設 置「以重建為原則,復歸為目標」的更生人安置輔導中心(或中途之家):在安置機構中 重新學習各項生活技能、展開新的人際關係並穩定投入就業市場可以為社會復歸奠定基 礎。三、建立女性更生人三階段的服務模式。針對「不」進入中途之家的弱勢更生人, 分別從保險、津貼和救助三方面所擬議的財務支持方案,包括:(一)選項一:失業給付 與提早就業獎勵、(二)選項二:預先媒合職訓、(三)選項三:救助金--基於社會弱勢扶助 原則,應該照顧甫出獄的女性,提供生活緊急扶助三個月,以支持其生活基本需求。 【關鍵字】:女性更生人、復歸歷程、中途之家. I.
(4) Abstract This research, by means of practical field work, is engaged in an in-depth participation into the daily life of female after-inmates to explore in retrospect their past experience, causes of their crimes, personal psychology after release from jail,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the change in their social relationship.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 1. to explore the adversity of the female after-inmates after release from jail. 2. to understand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of the female after-inmates. 3. to explore the meanings of rehabilitation process given the female after-inmates. 4. to develop the service model to help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female after-inmates. This research through its pilot study selected from among the 12 interviewees 4 qualified interviewees and removed 8 interviewees who are not qualified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sampling. In addition 7 interviewee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sampling. This research has 11 formal interviewees (that is , from the pilot study to the formal interviewees with a total of 19 persons interviewed.) The in-depth interview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ere adopted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earchers wish, from the real contact in the practical work, to go deep into the life process of every interviewee, to discover their rich and unknown aspects so that the meanings and the sequences of ideas yet unknown to the society can be analyzed. This research discovers from the micro-system expanding to macro-system,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individual environment that the various assistances needed in the social rehabilitation process of the female after-inmates are rather complicated. All the details and processes require accompaniment and counseling, professional individualized services so a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rehabilitation. The conclusions reached are as follows: 1. The inner features of the female after-inmates are emotional frailty and they are used to seeking emotional attachment and economic dependence, so that their featur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counseling process. 2. The needs in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of the female after-inmates include: (1) housing need, (2) medical need, (3) need for decision-making support, (4) need for financial counseling, (5) employment need, (6) assistance in family restoration, (7) the need to build up spiritual independence. The research traced from their crimes back to their family growing backgrounds, and then inspect again their rehabilitation process after release from jail.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sexual identity inhibited their behaviors in their growing process as II.
(5) well as influenced their rehabilitation ability. 3. to understand the alienation, resistance and the adjustment period after the female after-inmates accepted institutional placement, their selfrestoration after employment, reinterspection and the meanings given by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This research makes the following proposals to assist the female after-inmates: 1.Reform after-care system: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orientation be directed toward the personal needs of the female after-inmates by changing the fixed service items into adjustable benefit provision, by actively providing enlivening services instead of remedial handlings so that the after-inmates can really get the benefits. 2. To set up placement counseling center (or half-way house) for the after-inmat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ehabilitation and the goals of restoration: The after-inmates can re-learn the various living skills in the placement institutions, develop new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enter the job markets, which can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ocial restoration. 3. To establish the three-phased service model for the female after-inmates, aiming at those deprived after-inmates who fail to enter the half-way house. The financial support case proposed by the three aspects of insurance, subsidy and assistance includes : (1) Option one : unemployment benefits and early employment incentives, (2) Option two : Advanced employment training, (3) Option three : assistance fun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that the females just released from jail should be taken care of and be provided with emergency living assistance for three months to meet their basic living needs. 【Key words】: female after-inmates, rehabilitation process, half-way house. III.
(6) 誌. 謝. 感謝上帝的保守與帶領,終於寫完了。 這 2 年最常說的話就是:「等我論文寫完,我就要....」。 好多事情在唸書期間,變成奢求,努力想在學業、家庭、工作、服事中取得平衡, 卻是相當困難,若不是老師、家人、同事、朋友的支持,我肯定撐不到最後。 研究過程雖是辛苦,回想起來卻充滿感恩。媽媽不時的關心、代禱,先生分攤家事、 照顧孩子、還幫我向同事借書,女兒在準備基測期間,自己認真負責,從沒抱怨我沒有 陪她唸書,兒子更是瞭解我的分身乏術,常常在假日時把家裡收拾的整齊乾淨...。親愛 的家人,謝謝你們!真的好愛你們! 特別謝謝我的指導教授—孝鼎老師,這麼長的時間一路指引,花許多時間教導我, 幾次在我迷途之際,將我拉回正軌,又幾番細心提點,使我終能完成。還有松林老師、 自強老師,除了對你們的專業深感佩服,又想著自己何其有幸,能請你們擔任口試委員, 老師們指導的每一句話都使我獲益良多。 我親愛的研究所同學,瑞蘭、麗娜、珮琪、冠吟、詩琳、昭元、碧雲,很懷念與大 家一起學習的日子,謝謝你們對我的照顧。 每一位參與我研究的人,謝謝你們願意將生命經歷與我分享,也願以此研究獻給你 們,希望能藉此幫助更多相似背景的人。. IV.
(7)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 2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6 一、女性更生人 ............................................................................................................................. 6 二、社會復歸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女性犯罪分析及相關理論 ............................................................................................... 7 一、女性犯罪與比例 ..................................................................................................................... 7 二、以女性主義觀點看更生女性的處境 ................................................................................... 10 三、影響更生困境的相關理論 ................................................................................................... 13 第二節 更生保護之政策與環境 ................................................................................................. 17 一、國內更生保護制度概況 ....................................................................................................... 17 二、中間型處遇 ........................................................................................................................... 19 第三節 從生態系統觀點看復歸環境 ......................................................................................... 25 一、家庭系統與生態如何影響社會復歸 ................................................................................... 25 二、影響社會復歸能力的因素 ................................................................................................... 27 第四節 小 結 .............................................................................................................................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3 第一節 探索性研究與前導研究 ................................................................................................. 34 一、研究方法 ............................................................................................................................... 34 二、前導研究 ............................................................................................................................... 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1 一、抽樣原則與樣本來源 ........................................................................................................... 41 二、樣本描述 ............................................................................................................................... 42 V.
(8) 第三節 研究程序與期程 ............................................................................................................. 43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 44 第五節 研究倫理 ......................................................................................................................... 46 第六節 研究嚴謹度 ..................................................................................................................... 47 第四章 社會復歸的條件分析 ............................................................................................................. 49 第一節 受訪者特性 ..................................................................................................................... 49 第二節 受訪者整體性分析 ......................................................................................................... 50 第三節 小 結 ............................................................................................................................. 104 第五章 社會復歸的歷程分析 ........................................................................................................... 106 第一節 出獄後的轉換 ............................................................................................................... 106 第二節 復歸助力與阻力分析 ................................................................................................... 127 第三節 小 結 ........................................................................................................................... 14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4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42 一、女性更生的特質與輔導需求 ............................................................................................. 142 二、復歸歷程的需求 ................................................................................................................. 143 三、女性更生人對復歸歷程所賦予的意義 ............................................................................. 14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49 一、改革更生保護制度 ............................................................................................................. 149 二、設置「以重建為原則,復歸為目標」的更生人安置輔導中心(或中途之家) ......... 151 三、建立女性更生人三階段的服務模式 ................................................................................. 154 四、提供短期的「保險給付」或「救助」作為財務支持 ..................................................... 155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反思 ........................................................................................................... 157 一、凸顯性別差異 ..................................................................................................................... 157 二、訪談者的身份 ..................................................................................................................... 157 三、質性研究的選擇 ................................................................................................................. 158. VI.
(9) 四、毒品問題之外 ..................................................................................................................... 158 五、未來研究建議 ..................................................................................................................... 158 後記:田野觀察與人物側寫 ..................................................................................................... 160 參考文獻 ............................................................................................................................................. 164 一、中文部分 ............................................................................................................................. 164 二、網站部分 ............................................................................................................................. 168 三、西文部分 ............................................................................................................................. 168 附. 錄 ................................................................................................................................................. 171. VII.
(10) 表目錄 表 1 出獄人數......……………………………………...…..…………………………..7 表 2 地方法院檢察署執行裁判女性人數及比例………..…..…………………………...8 表 表 表 表. 3 4 5 6. 監獄新入監受刑人犯罪人數………………………..…..……………………………8 監獄在監受刑人性別比率………………………...……..…………………………….9 更生保護會創業貸款條件........................................................................................18 民間中途之家一覽表.….....……………………..…....………………………………22. 表 表 表 表. 7 民間戒癮機構一覽表.....……………………….……...………..…………………….23 8 前導研究個案分析表…….…….……….….…..………....…………………....35 9 受訪者出獄前服刑地點分佈…….......................................................................……..42 10 訪談及觀察時間....……..…………………………………………....…..……...44. 表 11 受訪者特性分析............................................................................................................49 表 12 入獄前後的家庭狀況....................................................................................................90 表 13 洗衣店經營預算表......................................................................................................134. 圖目錄 圖一 標籤理論模型…………………….........………………………………………………14 圖二 更生能力分析…………………….....……………………………………………28 圖三 從監獄回到社區個人轉換的概念….....………………………………………………29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圖八 圖九. 研究概念架構圖..............….....….…….......…….…………………………………32 研究流程圖...................................................................................................................33 A1 重建歷程圖.....................................................................................................108 A2 改變歷程圖.....................................................................................................111 A3 受助歷程圖.....................................................................................................113 A4 蛻變歷程圖.....................................................................................................114. 圖十 A5 成長歷程圖.....................................................................................................116 圖十一 A6 復原歷程圖.....................................................................................................118 圖十二 A7 轉化歷程圖.....................................................................................................120 圖十三 A8 受助歷程圖.....................................................................................................121 圖十四 圖十五 圖十六 圖十七 圖十八. A9 生活關聯圖.....................................................................................................123 A10 轉變歷程圖...................................................................................................125 A11 恢復歷程圖...................................................................................................126 更生條件剖析圖...................................................................................................127 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圖與中途之家服務項目………………………………...…153.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從事社會工作以來,服務過許多女性更生人(female after-inmates) ,從 服務的經驗,重新開啟我對女性更生人的認識;發現她們不論當初犯罪的 原因為何,從踏入監所開始,一直到出監,人生道路很難照著自己的計畫 而行;入監前的不良環境,加上入監後受到監獄化(prisonization)的影響, 還有社會標籤…,重新生活沒有一般人想像中的容易。 對更生人而言,出監後是問題的結束,還是更多問題的開始?美國七 O 年代大家耳熟能詳的英文歌曲「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 述說即將出獄的囚犯擔心家人不接納他的心境;在台灣,女性受刑人出獄 後的心境鮮少以感人的歌曲或故事表達關懷,她們出獄後是否可以好好生 活、重新做人,然後回歸家庭、社會? 剛出獄的人常這麼說: 「這次進去,家人從來沒來看過我,所以出獄後我也不敢回家…」 (P8) 「我男朋友之前跟我一起吸毒,我知道若再去找他很快又會進去關…」 (P9). 「出獄後靠著一點點作業金,租不起房子,不知道要去找誰?」…(P5). 實務工作中常思索,女性從原本家庭、社會的角色脫離,犯罪入監、 出監成為更生人,她們的需求與困境是什麼?看她們在出監後掙扎地過日 子,更生人的角色對女性而言,是否比男性更難以適應?在反覆再犯、入 監的過程中,政府對更生人的輔導政策,哪些有實質的助益?更生人復歸 社會(rehabilitation)有哪些條件?女性的更生人在返回家庭的過程中,必 1.
(12) 須經歷哪些社會、人際、就業的困境?現有更生保護制度(after-care system) 與福利服務體系(welfare service system)供給上有什麼不足?. 第二節 問題意識 長久以來,社會大眾面對更生問題,從來沒有人想過要將男性與女性 分別開來,一方面是因為男女犯罪人數的懸殊,女性更生的問題在統計上被 稀釋得不明顯;另一方面則是女性給人的印象是家庭照顧者,而非麻煩製造 者。女性被「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體制制約,在家庭中被期待是生產者、 勞動者也是照顧者,即便犯罪過後,這樣的角色期待仍然持續,以為女性出 獄之後,自然會回歸家庭洗手做羹湯。 隨著女性參與經濟、就業、教育及社會活動的機會增加,女性犯罪的 問題逐漸受到重視(楊士隆、林健陽,2007) 。女性的犯罪(the female offender) 人數,在 101 年新入監受刑人 3 萬 5,329 人中,男性 3 萬 1,881 人占 90.2%, 女性 3,448 人占 9.7%(法務部,2012)。101 年底在監女性之受刑人人數為 4,979 人,佔總在監人數 5 萬 8,674 人的 8.5%,比起 98 年的 4,530 人、99 年的 4,721 人和 100 年的 4,851 人,女性犯罪人數有微幅升高的趨勢(法務 部,2012)。素有被遺忘的犯罪族群(forgotten offender)之稱的女性,過 去由於犯罪比例懸殊,服刑態度一般良好,較少被討論女性犯罪背後的成 因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隨著人數的增長及出獄後的更生需求,成為不容 小覷的社會問題。 對於更生人,我們通常有以下的迷思: 一、監獄是把壞人教化成好人的地方; 二、出獄後他們會因會害怕再被關而好好做人,只要「自己會想」就 不會再犯錯 2.
(13) 三、出獄後一切重新開始,入獄前的個人問題似乎並不存在… 實際上並非如此。 完成教化與懲罰,出獄後就應該回歸正常生活、記取教訓、真心悔改、 重回社會,這是我們一般人的想法與期待。但是更生人再犯的新聞、統計 數據常告訴社會大眾:更生人不可信任。從更生人的角度來看,社會的異 樣眼光、拒絕錄用、沒錢租屋、親人的離世、家庭支持的瓦解、刑期罹患 的疾病、解決問題能力的退化、累積的仇怨…等,都是重返社會的障礙。 我們的社會並沒有給更生人多少機會,也沒有協助他們處理現實難題,「出 獄後便重新做人」其實是童話般的臆想。 在制度上,我國訂定了緩刑、假釋(parole)、更生保護相關規定,從 民國 65 年便開始施行的「更生保護法」 ,委由「台灣更生保護會」 (Taiwan After-Care Association)執行更生人的保護業務。在實務上,從 2010 年法務 部委託警察大學對女性受刑人所做的研究中,發現對出監後的追蹤與服務 沒有機構與資源可以接續,僅對毒品犯個案進行個案管理(林健陽、陳玉 書,2010) 。大多數的更生人並沒有得到有效服務,他們出獄後必須自立更 生,或說自生自滅,可能家庭不接納他、被害人責怪他、國家不理他、雇 主不要他,甚至配偶子女也遠離他,向政府社福部門求助,不是不符資格, 就是得不到適當的服務,因為社政體系的現金救助或福利服務,本就不是 針對更生人所設計,這個福利供需失調的現象多年來並無改善。 更生人無法回歸社會,最直接的後果便是再犯率居高不下。根據法務部 2012 年統計資料,101 年 1-9 月總計新入監人數 26,666 人,男性 24,047 人, 女性 2,619 人,其中有前科者 19,098 人,所佔比率為 71.6%,若以每位受刑 人每年花費 12 萬元計算(嚴健彰,2003) ,矯治的成本相當龐大。目前各監 獄超收情形,從 101 年 9 月底矯正機關收容人數來看,共 6 萬 5,675 人, 3.
(14) 比核定容額 5 萬 4,593 人,超額收容 1 萬 1,082 人,超收比率 20.3%。24 個 監獄中,有 20 個超額收容,平均超收比率 25.2%;看守所全部超額收容, 平均超收比率 27.5%(法務部,2011) ,對於囚情與監獄管理都是一大考驗, 若再購地、蓋監獄,又是一項龐大支出。 臺灣針對更生人復歸歷程的研究文獻並不多,針對女性更生人復歸問題 的研究更少,2010 年法務部有鑑於國內對於女性犯罪原因與矯治處遇相關 課題研究的缺乏,委託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做成一份研究報告(林健 陽等,2010)中提及「2000~2009 年間,女性受刑人逐年新收人數呈現不 斷增加的趨勢」 、 「女性犯罪人的執行人數愈來愈多」 、 「現在女性中途之家屈 指可數,致女性更生人出監時轉介不易..」 、 「全台灣更保會員工只有 55 人, 要管全台灣受刑人,太少了..」 ,指出更生輔導資源嚴重不足。然而整份 400 多頁報告書中,大多仍著墨於女性犯罪分析及矯治處遇內涵,對於出監後問 題的探討仍嫌不足。 此外,現有文獻大多出於公部門體系,以政府「管理」的觀點,檢討受 刑人當前的處遇措施,或是出獄後的觀護制度。對於更生人的社會互動、生 命價值、生活意義等層面缺乏理解,忽略了行為乃是個體經驗事件(events) 後的反應與結果,忽視了主體的意義世界,簡化了原因與結果間的關係,對 於更生人出獄後的狀況,只是用人口變項(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 況、刑期……等)瑣碎地分析出獄後的處境,無法對其生命有較完整的觀察 與改善(嚴健彰,2003)。 有鑑於此,研究者希望藉實務工作深度參與女性更生人的日常生活,往 回探究她們過往的經歷、犯罪的成因,監禁後個人心理、家庭關係、社會關 係的改變,反思現有的更生保護制度與社會條件是否足夠協助她們重新回歸 家庭、社會?亦即從女性更生人的視角,看她們在生活中的掙扎與反抗。故 4.
(15)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探索女性更生人出獄後的困境。 二、瞭解女性更生人復歸的歷程。 三、探索女性更生人賦予復歸的歷程的意義。 四、發展協助女性更生人復歸的服務模式。. 5.
(1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女性更生人 「更生」本身的意涵有「重生」 、「復原」之意。用「更生」為關鍵字 在網路系統查詢,即可查到像是「更生債務」的字眼,此所指之「更生」, 雖然不是與犯罪出監相關,但也有「重頭來過」的意思。 所謂「更生人」 ,係指曾經歷國家刑事司法程序而留有犯罪紀錄之人(黃 宗旻,2004),更生人的界定,依照民國 65 年 4 月 8 日公佈施行之「更生 保護法」內容述明,凡受司法判決之人,含已出獄、保護管束、緩刑、假 釋(parole)…等,皆適用於此法;順應此法,對於因犯罪而入獄服刑,留 有犯罪紀錄者,出獄後我們便稱之「更生人」 。本研究的「女性更生人」是 指女性犯罪後,接受矯治教化懲處,出監以後的身份。 二、社會復歸 常被使用在精神醫療部門對於慢性精神病人恢復基本生活技能、回復 社會角色的去機構化過程。從字面上的意義來看,意指「重返社會」 (reintegration),通常指離開全控機構(total institution),重新回歸社會, 包括工作、學業、家庭生活,進入一般生活型態及社會接觸。 林儧紘(2007)提及復歸則使用 rehabilitation,其概念是幫助一個人 重新去適應(re-adapt)社會,或恢復一個人原先的地位(position)和階層 (rank) 。所以復歸本身就有復原、重返並重新適應社會之意,包括在角色、 身份的回復,更重要的是修補或重建內在身心健康、外部的社交網絡以及 生活與工作技能,設法降低服刑對受刑人的負面影響。本研究之「社會復 歸」意指因犯罪而進入矯治機關接受懲罰,出獄重新回到社會,恢復個人 角色。 6.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從女性的犯罪數據、犯罪相關理論、政府與民間的更生保護措施, 探討女性從犯罪入獄,到出獄成為更生人,所面對的生活壓力、社會情境, 生理與心理的變化。. 第一節 女性犯罪分析及相關理論 女性犯罪分析及相關理論 一、女性犯罪 女性犯罪與比例 犯罪與比例 比較各國入監人數性別比例,德國女性受刑人約佔 5.4%、日本 5.9%、 瑞典 6.8%、美國 9.1%、台灣 8.4%(林健陽等,2010),大多不及一成。 依法務部公告每年實際出獄人數,含期滿出獄及假釋出獄人數推估女性出 獄人數如表 1。. 表 1 出獄人數 年. 民國 97 年. 民國 98 年. 民國 99 年. 民國 100 年. 民國 101 年. 出獄總人數. 36,365. 39,362. 35,133. 36,479. 34,379. 推估女性出 2,836 3,228 2,916 3,064 2,922 獄人數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法務部網站(2011) http://www.moj.gov.tw/site/moj/public/MMO/moj/stat/new/index3.pdf. 根據法務部(2011)的統計地方法院檢察署執行裁判確定有罪案件, 100 年 1-11 月女性共 24,576 人,前五名依序為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4,599 人(佔 18.71%) 、公共危險罪 3,015 人(佔 12.26%) 、賭博罪 2,860 人(佔 11.63%) 、竊盜罪 2,621 人(佔 10.66%) ,以及詐欺罪 2,388 人(佔 9.72%) (如表 2),女性藥物濫用的問題成為女性入獄的主要原因;而女性在毒品 案件再犯的因素探討,則依序為「意志不堅」 (54%) 、 「心情不佳」 (23%)、 7.
(18) 「朋友誘惑」 (13%) 、 「藥頭聯絡」 (2.8%) 、 「娛樂助興」 (2.6%) (林健陽 等,2010)。 表 2 地方法院檢察署執行裁判女性人數及比例 年 罪名 總計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公共危險罪 賭博罪 竊盜罪 詐欺罪 偽造為書印文罪. 98 年 (人數/百分比). 99 年 (人數/百分比). 100/1-11 月 (人數/百分比). 26,453 4,844 (18.31) 3,139 (11.86) 2,529 (9.56) 2,755 (10.41) 3,316 (12.53) 1,622 (6.31). 27,784 5,055 (18.19) 3,196 (11.50) 2,557(9.20) 2,751(9.90) 4,001 (14.40) 1,711 (6.15). 24,576 4,599 (18.71) 3,015 (12.26) 2,860 (11.63) 2,621 (10.66) 2,388 (9.72) 1,350 (5.49).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法務部網站(2011) http://www.moj.gov.tw/site/moj/public/MMO/moj/stat/gender/g3.pdf. 年 性. 別. 人. 數. 百分比. 表 3 監獄新入監受刑人犯罪人數 民國 99 年 民國 100 年 男 女 男 女. 單位:人 民國 101 年 男. 女. 33,623. 3,536. 27,573. 2,981. 31,881. 3,448. 90.5. 9.5. 90.3. 9.7. 90.2. 9.8.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法務部網站(2012) http://www.moj.gov.tw/site/moj/public/MMO/moj/stat/gender/g3.p. 在新入監的性別統計方面,民國 99 年女性佔 9.5%,民國 100 年女性佔 9.7%,1-10 月女性初犯人數的比率 33.9%高於男性 30.3%(如表 3) ,100 年 1-10 月法院裁判確定移送檢察機關執行有罪(含科刑、免刑)人數為 14 萬 8,284 人,男性為 12 萬 5,441 人,占 84.6%,女性為 2 萬 2,531 人,占 15.2%。 從在監服刑人數兩性比率上看來,女性的入監人數有升高的趨勢(如表 4)。. 8.
(19) 表4 監獄在監受刑人性別比率 年度. 男. 97 98 99 100. 48,610 50,695 52,367 52,628. 比率(%). 女. 92.2 91.8 91.7 91.6. 4,098 4,530 4,721 4,851. 比率(%). 總計. 7.8 8.2 8.3 8.4. 52,708 55,225 57,088 57,479. 101 53,695 91.5 4,979 8.5 58,674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法務部網站(2012) http://www.moj.gov.tw/site/moj/public/MMO/moj/stat/gender/g5.pdf. 自民國 87 年 5 月通過並公佈實施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後,女性毒品戒治 人數不斷增加,最近 3 年的新入監受刑人罪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女性人數 分別為 98 年 1,774 人(佔 42.8%) 、99 年 1,523 人(佔 43.0%)及 100 年/1-10 月 1,334 人(佔 44.7%)。女性違法藥物濫用多受到伴侶或同居人提供,一 般出於好奇或對藥物缺乏警覺(陳紫凰,2003;黃淑美,2004),又女性比 男性更易受到親人用藥的影響,吸食的種類也比男性多樣化(鄭寶玉,2010) 。 影響女性施用毒品的再犯因素,張明華(2011)談到主要受到「家裡的經濟 狀況」 、「家庭的關係」、 「父母的關心程度」等家庭的連結度影響最深。 關於更生人戒毒的研究,多半強調家庭與宗教的作用。例如陳碧珍將更 生人生命的轉化歷程分為三階段,包括: (一)關鍵事件激發戒毒動力; (二) 福音戒毒促成靈性提昇; (三)與家人的重建關係(陳碧珍,2011) 。蔡佩真 (1989)探討宗教戒毒成效亦提到,透過宗教的感化,使個案的認知與情緒 得到同理、淨化、重整和控制,生活的價值與意義有另一種昇華。加上戒毒 者的團體動力、神職人員的愛,對個案的生理、心理、心靈及社會生活有所 幫助,可以視為一種「全人的戒毒治療模式」。國外也有以信心為基礎的社 區治療方案(faith-based programming) ,納入聖經課程,讓他們學習依靠更 高層次的心靈力量。這種治療社區(therapeutic community, TC)重點在於檢 視他們的社會及心理障礙,幫助他們回到社會以及鼓勵正確的生活(right 9.
(20) live) ,使這些曾經犯過罪的人能辨別是非、改變行為及態度(Scott, Crow, and Thompson,2010) 。 綜合以上資料,發現女性更生人的人數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而且因 為吸毒、藥物濫用的情形增加。實證研究著重於家庭、宗教、社區治療對 戒毒者的影響,但對女性犯罪後復歸社會的問題與需求缺乏整體性的分 析。 二、以女性主義觀點看更生女性 以女性主義觀點看更生女性的處境 更生女性的處境 社會存在著對女性的刻板印象,特別是犯罪和更生女性的處境,同樣 是吸毒和犯罪行為,女性通常受到較多譴責。文化對女性的觀點,影響了 女性如何被社會認知和標籤(劉鶴群、房智慧譯,2005) 。雖然兩性有著天 生的差異性,其實真正的差異來自於文化的產出。男性與女性原本只存在 生理差異,但隨著文化與歷史的演進,加上風俗習慣、教育、媒體等逐漸 建構出性別的角色分工、權力、責任及資源的分配。 女性主義可追溯至 1960 年代的女權運動,主要是解釋男性與女性之 間的不平等,從一個社會結構的層次來看待權力、壓迫等議題。傳統父權 主義認為,公領域的活動是屬於團體、公眾的事務,私領域的活動僅限於 個人或家庭的範圍,當公私領域的概念與性別結合的時候,男性就被視為 具有理性判斷且適合在公領域發展,而女性則較感性和直覺,適合在私領 域維持照顧一個家庭或養育子女,為了維持男性在公領域的活動,女性也 喪失了個人的主體性(瞿海源、王振寰,2003)。 以社會工作的角度用女性主義觀點,有以下處遇技巧(張英陣、彭淑 華、鄭麗珍等譯,1998;潘淑滿,2000): (一) 協助案主從社會的架構中來分析問題,使個案覺察到具有性別歧 10.
(21) 視的社會結構,並使其瞭解影響其困擾的因素。 (二) 協助案主發展對於性別角色的質疑,走出傳統角色的枷鎖,並提 供相關的資源與策略,以協助尋求其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三) 著重在案主能力、力量與權力的培力及資源連結,改變環境脈絡, 而非關注於病理現象的討論。 (四) 鼓勵案主的自我認同與發展,發展其個人的能力並追求自己所選 擇的生活方式,而非建立在與他人的關係上。 (五) 協助案主發掘自我的才能、特質與興趣等,提升案主對於自我價 值的建立。 (六) 透過參與支持性團體與社會建立支持互動的網絡,重新評估與他 人的關係,重新界定女性價值。 (七) 協助案主找到工作和家人的平衡點,以期能維持經濟獨立有能保 有與家人的親密關係。 Payne(2005)論及女性主義社會工作時用了 Dominelli(2002)的女 性主義實務的原則如下: (一)認同女性的多樣性。 (二)重視女性的優勢。 (三)消除某些女性團體的特權,所以它不會成為不平等權力關係的基 礎。 (四)考量女性的行動因子,以促使他們能夠自己做決定。 (五)確定女性個人的社會脈絡與人際互動。 (六)給予女性發聲的空間來表達他們自己的需求與解決的方案。 (七)承認「個人的即是政治的」及所有實務階層的交織(all levels of practice interweave)。 (八)重新定義私人問題為一個公眾問題。 11.
(22) (九)確保女性的需求能夠透過整體待遇得到滿足,即整體的待遇-生活 在每個地區都能與其他人互動。 (十)意識到人們的關係是相互依賴且每個人都會影響到與他們互動的 人。 (十一)同時解決社會與個人造成女性的問題。 (十二)尋求集體的方式來解決個人的問題。 女性主義亦有觀點上的差異,概述如下(Payne,2005;潘淑滿,2000): (一) 自由主義女性主義(Liberal feminism) :這個觀點主要從文化觀點 看性別差異所影響的社會的關係,在實才實能主義下,種族和性 別若被歧視,則會產生不平等的參與機會。需要藉由立法來減少 不平等與促進平等機會,且改變社會習俗與修正社會化的過程。 (二) 基進女性主義(Radical feminism)或分離主義(separatism):此 派關注的是性別是一切壓迫的根源,而性別壓迫來自于父權體制 (patriarchy) ,父權制度源於生物上及再生産角色的不同,根植在 習俗、暴力和法律中,以男性為中心思想;基進女性主義提出「個 人就是政治」 (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的口號,也就是唯有解構 性別色的隔離,才能建立兩性平等的社會。 (三) 社會主義(Socialist) / 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Marxist feminism):強 調女性在以階級為基礎的社會系統中,所建構的不平等遭受的壓 迫;女性是重要勞動力再生產的組成部分,主要在於家務勞動與 兒童照顧中的再生產力,分析父權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女性 生活經驗,男性從維持生計的勞動、子孫、性關係和支配控制慾 中獲益,不僅宰制了女性的勞動力,也限制了女性擁有的資源, 唯有除去所有形式的壓迫,才能再造人們的本質。 12.
(23) 綜觀上述各派別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在男性定義的性別體制中被塑 造成柔順、依賴、生育、照顧的角色。若要幫助女性更生人克服社會化過 程中被定型的限制和束縛,她們更需要被個體賦權(personal empowerment) , 受壓迫的社會關係應該被解析,才能提昇尊嚴以達到自我實現。 三、影響更生困境的相關理論 影響更生困境的相關理論 (一)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 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最早由美國學者 Tennenbaum 於 1938 年提 出,1960 年代社會學家 Howard Becker 和 Edwin Lemert 的理論奠定基礎(許 春金,2000)。 標籤理論注重的不是為什麼有些人會發生偏差行為,而是解釋為什麼特 定的人會被視為偏差行為者。Howard Becker 以一句話說明標籤理論: 「偏差 行為是人們所標籤的行為。」 (劉鶴群等譯,2005)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被貼 上標籤,社會大眾便會對其有不同的評價與反應。 標籤理論觀點從 1970 年代逐漸受到重視,當時提倡以社區處遇替代機 構性處遇,使部分犯罪行為透過「再整合」 (re-integrate)方式回到社區中, 避免經過刑事司法矯治的負面影響。民國 98 年修正公布刑法第 41 條及第 42 條之一相關規定,對於短期自由刑及罰金刑的執行,參酌歐美刑罰制度, 以社區服務代替,用「易服社會勞動」代替入監服刑,目的都是希望減少社 會標籤後的不良後果。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與羅森塔爾效應 相似,亦即我們從別人的看法認識自己,也從別人的期待中展現能力。當社 會大眾對於更生人的印象停留在「容易再犯」 、 「行為偏差者」 、 「更生人」時, 整體環境便形成不利於更生條件。最後,更生人無形中受到社會排除,只能 尋求彼此認同,因此再度落入不良環境中。標籤後的主要效應有以下二點: 13.
(24) 1、烙印(stigma)的產生;2、自我形象修正(self-image)或自我實現之預 言,見下圖(許春金,2000)。 差別立法與 差別執法. 標籤 正常人. 多次標籤與 犯罪人 (初級偏差) 多人被標籤. 犯罪副文化 (次級偏差). 無 標 籤 正常人. 自我形象修正 與自我實現預言. 身份貶低儀式. 圖一 標籤理論模型. 標籤理論強調避免對初級偏差行為加以標籤,而導致更嚴重的犯行,也 就是當一個人行為被標籤後,容易再次犯罪,導致更嚴重的後果(丁榮轟, 2004),女性因為偏差行為受到標籤化影響之後,受到來自社會輿論與環境 的壓力更甚於男性,不僅家庭角色難以發展,婚姻中的位置可能也受到影響, 女性更生人很難重拾社會大眾對於女性「乖巧」 、 「順從」 、 「顧家」的形象。 (二)監獄化理論 監禁期間主要的社會網絡有兩種關係,一是受刑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另一個則是面對管理階層的回應關係(林儧紘,2007)。根據監獄化 (prisonization)的實證研究,人格特質與服刑時間的差異,會形成不同程 度的監獄化影響。任全鈞(2006)的研究提到 Clemmer(1958)是第一位 提到監獄化將不利於受刑人出監後的適應、Zingraff 認為監獄化會抑制受刑 人的再社會化。張淑中(2007)曾引用學者 Lynne Goodstein 的實證研究指 出,獄政的矯治教化讓受刑人習慣服從權威、依賴機構,因此在獄中調適 14.
(25) 良好之受刑人,反而出獄後最難適應於自由社會,其中所探究的就是出獄 後社會復歸的能力問題。也就是說監獄中對受刑人的管理制度,以及受刑 人之間的互動模式,在獄中形成新的生活習慣與態度、行為等,受刑人為 了適應這樣的生活,自然向他人學習,避免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煩,彼此 間便形成特殊的默契。林儧紘(2007)研究長刑期對個人之影響提及監獄 化過程是受刑人隨著歲月推移、脫離社會關係、漸漸融入監獄生活而適應, 故亦稱之為「監獄烙印」(prison stigma)。 Pogrebin &Dodge(2001)在研究女性受刑人的監獄經驗,就曾提出對 婦女來說「監禁的痛楚」(pains of imprisonment)所受的遭遇超越過去大 家的認知。監獄對婦女來說是一個充滿了焦慮的世界,代表一種遠遠超出 法律目的的懲罰。因此,在自由、物質和異性關係、安全等同時被剝奪時, 學習並適應環境可以減緩監禁所帶來的痛苦,就會產生漸漸習慣監所內的 特殊文化的情形。而女性受刑人在服刑期間更可能為了適應獄中生活而受 到同化,女性服刑的次文化常見的是小團體的緊密關係,像是發展「虛擬 家庭」 (pseudo families),和獄友扮演者父親、母親、女兒、兒子的角色, 或是同性戀的行為,主要並非解決生理需求,而是一種心理的補償作用(任 全鈞,2006;任全鈞、許華孚,2009)。 經過監獄化的影響,出獄後為了適應社會生活,必須經過「再社會化」 的過程,在生活習慣、人際互動、親密關係、信任關係等方面重新建立, 以擺脫在監獄內養成的習慣與態度。監獄化的程度受到服刑時間的長短和 入獄的次數影響。因此要探討出獄人之更生歷程,不能以出監為切割點, 必須要回溯到過去的成長經驗、家庭狀況,以及入監期間與家人的互動情 形,以及復歸社會之生活整體性的搜尋與探討才有意義(嚴健彰,2003); 以生命史的觀點作全面性的瞭解,才能看清楚更生人出監後可能面臨的問 題與處境。 15.
(26) (三)差異結合理論 「差異結合理論」是 1930 年社會學家 Sutherland 用以解釋美國經濟在 衰退時期,許多人在破產和混亂的環境所產生的犯罪行為;瞿海源等(2003) 引用了周愫嫻(1992)對此理論的基本假設,包括犯罪行為是透過與他人 溝通過程中學習而來,主要對象通常是非常親密的小團體,犯罪動機和驅 力則是看他們如何定義法律。一個人接觸犯罪者多於接觸未犯罪者,即會 傾向於犯罪(李自強,2001) ,也就是說,差異結合理論解釋人們因為「近 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受到所接觸的團體影響,當所處團體行為正面積極 時,所學習到的便是正向生活態度,而若所經常接觸的人或環境是脫序且 脫離常規的,便容易導致偏差行為,這些學習不適當的行為都是由於個人 所屬團體的型態以及與他人友誼的結果(劉鶴群等譯,2005) 。尤其許多女 性受到伴侶利用或影響而犯罪,出獄後若不改變過去生活環境,繼續受到 情感的牽絆,便難以改變犯罪行為。 統整以上理論,監獄原來是懲治犯罪教化人心的地方,卻也讓行為偏 差者因此而緊密互動,加上出獄後被貼上標籤,整體環境便形成不利的更 生條件,必須經由再社會化過程,才能擺脫監獄化影響。而差異結合理論 認為犯罪行為是與他人互動學習的結果,更生人受到社會排除,只能尋求 有相同背景的同儕認同,很容易又落入循環的犯罪行為。女性因為社會性 別體制建構的刻板印象,偏差行為被苛責的程度更甚於男性,標籤作用亦 強於男性。. 16.
(27) 第二節 更生保護之政策與環境 一、國內更生保護制度概況 國內更生保護制度概況 台灣更生保護事業始於日治時代,民國前 13 年於台北新起町成立的「白 羽窮民教養所」 ,為台灣更生保護事業的起源(黃宗旻,2004) 。並於艋舺北 皮寮街設立「台北感化保護院」 ,收容出獄人 15 名,開始更生保護事業(吳 芙蓉,2009)。 台灣的更生保護制度自民國 65 年 4 月 8 日「更生保護法」公佈後開始 施行。此法第一條說明: 「為保護出獄人及依本法應受保護之人,使其自立 更生,適於社會生活;預防其再犯,以維社會安寧,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 定者,適用其他法律」。更生保護對於出獄人的社會保護是近代監獄改革運 動的產物,是國家為了幫助離開監獄重返社會之人順利適應社會,避免重蹈 犯罪的覆轍而採取的各種保護措施(黃國強,2010)。 保護對象則列於「更生保護法」第二條,包括:1.執行期滿,或赦免出 獄者;2.假釋、保釋出獄者;3.保安處分執行完畢,或免其處分之執行者; 4.受少年管訓處分,執行完畢者;5.依刑事訴訟法第 253 條或軍事審判法第 147 條,以不起訴為適當,而予以不起訴之處分者;6.受免除其刑之宣告, 或免其刑之執行者;7.受緩刑之宣告者;8.受有期徒刑之宣告,在停止執行 中或經拒絕收監者;9.在觀護人觀護中之少年;10.在保護管束執行中者。以 上皆為法律中明訂需保護人口。 執行保護業務的機構是具官方色彩的「台灣更生保護會」 ,前身是「台 灣省司法保護會」,民國 35 年 11 月 11 日設立,56 年 7 月更名為「台灣更 生保護會」,辦理台灣省、台北市及高雄市出獄人等保護工作,屬財團法人 組織的公益慈善團體。全省共有 19 個分會。服務的項目包括:1. 協助更生 17.
(28) 人參與技能訓練、2. 協助更生人參加技能檢定、3. 輔導就業、4. 輔導就學、 5. 輔導就養、6. 急難救助、7. 資助旅費及膳宿費用、8. 資助醫藥費用等。 依法受法務部指揮監督。目前的更生創業扶助方面,在更生保護會網站(2013) 有以下的公告: 創業貸款:更生朋友經評估有就業需求,且具有創業相關技能或工作經歷而缺乏資 金,如表 5 的三種申請創業貸款類型: 表 5 更生保護會創業貸款條件 類型 內容. 對 象. 擔 保. 應 備 文 件. 創業小額貸款. 更生事業. 符合更生保護法第 2 條 符合更生保護法第 2 條所 所定受保護人,自有受 定受保護人,需僱用更生 保護人身分開始起算 4 人。 年內申請。. 甘霖更生事業 1.符合更生保護法第 2 條所定受保 護人,20-65 歲,經評估有就業需求 且具有創業之相關技能或工作經歷 而缺乏資金者。 2.具有受保護人身分開始起算 2 年 內。 3.無他案涉訟情事。 4.所創或所營更生事業依法辦理登 記。 5.需僱用更生人。. 需有具備資力或殷實之 需有擔保品設定抵押及 需有具備資力或殷實之人 1 人為連 人 2 人為連帶保證人或 具備資力或殷實之人 2 人 帶保證人;無須提供擔保品設定抵 擔保品設定抵押。 為連帶保證人。 押。 1.創業貸款申請書、營 業計畫書正本各乙份 2.國民身分證、戶籍謄 本或戶口名簿影本 3.應受保護人身分證明 文件(出監證明書或假 釋證明文件) 4.所創或所營事業依相. 1.更生事業計畫書、貸款 申請書正本各乙份 2.國民身分證、戶籍謄本 或戶口名簿影本 3.應受保護人身分證明文 件(出監證明書或假釋證 明文件) 4.所創或所營事業依相關 法令取得設立許可影本 關法令取得設立許可影 5.申請人所有建物、土地 所有權狀登記及登記謄 本。 本等 5.保證人之保證書、國 6.其他貸款紀錄 民身分證、資力證明或 7.保證人之保證書、國民 不動產地籍資料證明 身分證、資力證明 等。. 1.更生事業計畫書、貸款申請書正本 各乙份 2.國民身分證、戶籍謄本或戶口名簿 影本 3.應受保護人身分證明文件(出監證 明書或假釋證明文件) 4.參加本會或相關政府部門辦理之 創業研習課程結業證明書 5.所創或所營事業依相關法令取得 設立許可影本 6.其他貸款紀錄 7.提供更生人就業機會之承諾書 8.切結書 9.保證人之保證書、國民身分證、資 力證明. 註:資料來源更生保護會網站 http://www.after-care.org.tw/html2 18.
(29) 在實務上,法務部 2010 年的「女性犯罪原因與矯治處遇相關課題」研 究,歸納出女性受刑人出監時的需求項目,前五大需求依序為「協助就業 輔導或介紹工作」、 「協助職業訓練」 、「提供與更生保護會聯絡方式」、 「期 待更生保護會提供其他服務」及「提供車資」等五項;前二項是就業問題, 三、四項對更生保護會的協助深表期待,最後一項則是經濟問題。從這個 需求順序來看,更生保護會的可近性很低。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於 2005 年 起辦理更生人就業活動,依就業服務法第二十四條第一項第六款,將更生 人(除保外就醫者與受徒刑或拘役之宣告,在停止執行中或經拒絕收監者 之外)視為有必要促進就業對象,協助更生人求職媒合與相關職業訓練。 然而,如前述法務部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有超過九成的女性受刑人表示 不曾有接受各項協助的經驗。在 2003 年時,法務部長陳定南曾痛批更生保 護會功能不彰,比政府還要官僚,進而力促改變由各地檢察長擔任更生保 護會各分會的董事或委員,要求檢察系統退出更生保護會(黃宗旻,2004); 另有文獻提到「台灣更生保護工作邊陲化、官僚制度因循、結構乏人問津、 使制度定著化」、 「大部分受刑人可能知道更生保護會的存在,卻不知道它 所服務的內容是什麼」、 「更生保護會充滿官方色彩,使出獄人避之唯恐不 及」(陳怡靜,2007)。 二、中間型處遇 (一)功能與任務 中途之家處遇之概念,類似 19 世紀中葉愛爾蘭共和國的中間監獄 (intermediate prison) (林儹紘,2007) ,英國哲學家邊沁( Jeremy Bentham) 曾謂「出獄之人如自樓墜地,倘無中間階梯,非傷即死!」 (鄭峰銘,2006) 在美國有銜接監獄與社會的社區處遇方案,在日本有中途之家與開放式社區 處遇,在瑞典的受刑人在監服刑時可以外出接受職業訓練或治療,在德國開 19.
(30) 放式監獄白天可以外出工作(林健陽等,2010) 。近年「再安置」 (resettlement) 的概念,是希望透過社區處遇,讓受刑人出獄後不要直接回到社會,而是經 由第二階段的服務,循序漸進的由中間處遇緩和監禁狀態,並作為受刑人復 歸社會前的橋樑。 日本亦有「中間型處遇」 ,主要服務對象有三:1.無住居所者;2.有住所 但有礙更生者;3.本人請求住在更生機構而有事實認為必要者。以促進受刑 人出獄後之社會復歸為目的,兼有社會防衛的意味(林順昌,2008)。這種 「社區處遇」 (community-based treatment)型態,包括社區矯治中心 (community correction center) 、中途之家(halfway house) 、寄養家庭(foster home)、觀護處遇(probation)、假釋(parole)、更生保護(after-care)(蔡 德輝、楊士隆,1999)。未成年的安置輔導則屬於一種收容性處遇,落實少 年司法處遇「以教養代替處罰,以保護代替管訓」的精神,將社區處遇作法 導入對微罪少年的司法處置,此作法源自於轉向制度,亦是對機構式處遇的 反動,避免官方式的司法程序帶來負向標籤,具刑罰性,卻符合人道主義(陳 玫伶,2006) 。對於觸法少年之社區處遇一般比機構式處遇不僅能減少再犯、 節省經費,尤其適用於犯罪輕微與初次犯罪的青少年,以安置輔導的方式, 像是寄養家庭、中途之家、團體之家、居住處遇中心等方式實施(李自強, 2000)。 台灣目前的更生保護制度並未力推出獄後的緩衝安置。在成年更生人安 置的部分,大多收容毒品個案,以戒癮為主要協助目標,而非國外以復歸社 會為目標。主要原因為多年來的毒品再犯率居高不下,從民國 86 年將「肅 清煙毒條例」改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以來,政府大力宣導反毒決心,以 「斷絕供給」 、 「減少需求」為目標,以「緝毒」 、 「拒毒」 、 「戒毒」為方法, 行政院並於民國 83 年成立「中央反毒會報」 ,更將民國 94 年到 97 年訂為「反 毒作戰年」,一直到現在,每年入監受刑人中約有 1/3 為毒品犯,監獄收容 20.
(31) 之受刑人中有四成為因毒品犯罪而入監服刑者,其中單純吸食者約佔 85%。 依據民國 96 年之資料顯示,因毒品案件而遭起訴之人數為 4 萬餘人,近兩 年在監服刑之毒品犯已達兩萬人(96 年 7 月「96 年犯罪減刑條例」實施後 降至 1 萬 5 千人以下) ,毒品問題改善情形有限,民國 100 年 10 月底在監之 受刑人 57,678 人,毒品案件人數 25,402,佔 44%仍居所有案件之首位,政 府一直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家屬或當事人紛紛求助民間安置機構,希 望藉由社區環境隔離,徹底有效的戒除毒品。因此目前成人中途之家,大多 以「戒毒」為主要服務項目。 中途之家(half-way house)的概念,從流浪動物中途之家、老人中途 之家、未成年安置的中途之家,到瑞士日內瓦的失婚男中途之家…,種種中 途之家的形式,都有安置、收留、協助的意味。我國雖有更生人中途之家, 但屈指可數,服務目標常與戒毒混為一談,缺乏清楚的社會復歸協助步驟。 若同樣為安置機構,中途之家與戒毒村應該有不同的服務目的。前者以協助 曾受司法判決之人,在無住屋或適當環境可以居住,並生活陷入困境之更生 人有一安全、支持、協助的環境,且有輔導、教化之作用,以利其日後回歸 社會、自立生活。後者則是協助有毒癮者戒除藥癮,並在戒斷期間正常生活, 學習各種生活操作。臺灣目前成年人的安置服務,收容對象皆可為更生人或 非更生人,九成以上是成癮者。女性更生人在中途之家的經驗應是很重要的 特殊經歷,Leverentz(2010)的研究談及女性更生人與社區的關係,提到許 多的女性到中途之家是出監後立刻入住,經過面談的過程,訂立正式的目標 進而改善生活。大部分居住在中途之家的女性是透過獄友得知訊息,而申請 者則是想要改變生活,或是出獄後沒有可以滿足生計需求的地方,有些假釋 個案也與其他人居住在一起。 (二)安置機構數量與需求 21.
(32) 根據方孝鼎(2012)的遊民研究指出,更生人受刑期間沒有獲得家人諒 解,更生輔導體系又無法提供庇護中心作為居住、求職的中途站,很容易在 現金耗盡後成為遊民服務機構的案主。國內針對成年更生人的安置服務,是 由宗教團體、社會福利機構辦理中途之家提供無家可歸、無能力租屋、家人 拒絕接納的更生人作短暫性收容居住。若排除毒品前科者,目前安置機構大 致有以下幾處,收容女性有 5 個單位,其中 3 個單位為男女合併收容,女性 收容名額僅 44 名(臺灣更生保護會,2011)(如表 6)。 表 6 民間中途之家一覽表 機構名稱 中華民國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 收容對象. 性別. 收容 名額. 年滿 18 歲至 65 歲未滿。更生保護 不拘 共 25 名 法第 2 條規定之受保護人。 同上 男 9名 18 歲至 55 歲。 男 10 名. 社團法人大覺同心會 財團法人基督教更生團契新竹 區會 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主愛之家 18 歲至 65 歲未滿。更生保護法第 2 女 10 名 輔導中心 條規定之受保護人。 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主愛之家 同上 男 10 名 輔導中心 社團法人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 同上 男 15 名 北投分會(趕路的雁中途之家) 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更生團契 更生保護法第 2 條規定之受保護人 男 3 名 澎湖區會 社團法人西螺愛心服務隊(雲林 更生保護法第 2 條規定之受保護人 不拘 共 3 名 更生人中途之家) 更生團契新竹更生人就業緩衝 18 歲至 55 歲未滿。更生保護法第 2 男 8 名 中心 條規定之受保護人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希伯崙全人 年滿 18 歲至 65 歲未滿。更生保護 不拘 共 30 名 關懷協會(展夢家園~南區更生 法第 2 條規定之受保護人。 (另含 綜合服務中心) 職業訓練、飄流物創藝工坊) 財團法人基督教臺中更生團契 年滿 18 歲至 65 歲未滿,更生保護 女 6 名 (璞園女性中途之家) 法第 2 條規定之受保護人 社團法人花蓮縣蒲公英關懷協 同上 男 8名 會 註:資料來源更生保護會網站 http://www.after-care.org.tw/html2. 22.
(33) 若為針對戒除煙毒酒癮類之更生人,收容時間比非戒癮者為長,一般收 容期間訂為 1 年 6 個月,期滿後如有安置必要,可延長 3 至 6 個月。收容期 間提供課程學習、就業、技能訓練、心理諮商輔導,遠離毒品誘惑。國內安 置處所有幾處,收容女性單位僅 4 處,名額僅 51 名(臺灣更生保護會,2011) (如表 7)。 表 7 民間戒癮機構一覽表 機構名稱. 收容對象. 性別. 更生保護法第 2 條規定之 受保護人。 年滿 18 歲至 65 歲未滿。 更生保護法第 2 條規定之 受保護人。 同上. 男. 收容 名額 20 名. 男. 18 名. 女. 6名. 馨園中途之家 同上. 女. 20 名. 主愛之家. 男. 15 名. 男 男 男. 8名 10 名 30 名. 男. 5名. 女. 8名. 男 女. 14 名 17 名. 中途名稱. 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基 督教沐恩之家 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 屏東輔導所. 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 板橋分會 財團法人基督教台中更 生團契 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主 愛之家輔導中心 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 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 衛生署草屯老養院茄荖 山莊 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 台北分會. 姊妹之家. 臺南輔導所. 同上. 苗栗戒毒村 臺東戒毒村 茄荖山莊. 同上 同上 自願接受心理戒毒輔導之 受保護人 愛輔村 更生保護法第 2 條規定, 具煙毒犯史,罹愛滋病之 受保護人 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主 花蓮輔導所 18 歲至 65 歲未滿。更生 愛之家輔導中心 保護法第 2 條規定之受保 護人 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 高雄輔導所 同上 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主 渡安居 (一)中華民國女性國 愛之家輔導中心宜蘭分 民,18 歲以上未滿 65 歲。 會 (二)違反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施用毒品案件之符合 更生保護法第 2 條規定得 受保護之更生人或經宜蘭 縣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 轉介之收容人 註:資料來源更生保護會網站 http://www.after-care.org.tw/html2 23.
(34) 由以上資料發現,出獄後安置服務可以幫助更生人作為社會復歸的橋 樑。在前述特殊歷史脈絡下,台灣更生人主動求助民間機構安置的大多是 與毒品有關的罪名,希望透過環境隔離,達到個人的行為改變目的。目前 全台灣的安置床位早已不敷使用,民間單位無法擴充床位的原因多半是安 置地點難尋、財務拮据、缺乏專業人力…等。許多安置中心四處租賃房舍, 不僅房租自籌、接收二手家具勉強使用,個案補助也不見得有著落,還要 擔心社區抗議,供需失衡的情況下,使中途處遇理念無法擴展,全臺灣出 獄的更生人只有各憑本事獨自面對出監後的困境;監禁釋放前與社會銜接 措施相當重要,也是受刑人能否重返社會的重要關鍵(林健陽等,2010), 但「銜接」服務繁瑣龐雜,更生保護會作法被動消極,都增加了出獄後社 會復歸的困境。 有鑑於此,本研究分析民間單位協助女性更生人復歸的社工服務,瞭 解安置輔導可發揮哪些助益,以作為日後建構制度化更生服務的參考。. 24.
(35) 第三節 從生態系統觀點看 生態系統觀點看復歸環境 復歸環境 一、家庭系統 家庭系統與生態如何影響 系統與生態如何影響社會復歸 與生態如何影響社會復歸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家庭系統觀認為瞭解個人最好的方法, 是從評估當事人家庭中整體的人際關係脈絡(context) ,以及家人之間的互 動模式來著手(修慧蘭,2007) 。把家庭視為一個系統進行協助的關鍵,是 因為家庭互動和關係皆為雙向的、模式化的,以及反覆的(魏希聖,2009)。 根據 Codd(2007)的研究,監禁對某些家人有正面的好處,像家暴的加害 人入獄後,家庭安全得以受到保障,家庭成員的傷害得以復原,但整體來 說仍是負面的居多,受刑人的家庭必須面對一連串的挑戰及困難,如財務 狀況,以及社會的污名及敵意。 系統與生態理論強調系統間的互動,不再只重視個體,而且也注重個 體與環境互動的影響,是以「人在情境中」的觀點出發。從家庭發展理論 說明家庭系統包括親子次系統、夫妻次系統和手足次系統,任何系統之間 的互動,皆會互相影響。家庭系統中的情感凝聚關係,像是衝突或是結盟 關係,操縱著家庭的和諧,在原生家庭中所習得的親密關係模式亦影響著 每一個成員心理健康與否。(林萬億,2006;林巧翊,2002;沈玉琴,2005)。 更生人重返社會或安置的文獻中,許多人將重點放在家庭問題以及更 生人與家人的關係(Brown & Ross,2010;Codd,2007;Leverentz,2010, 2011;Shinkfield & Graffam,2009;Visher & Travis,2003) ;除了更生人本 身的復原力,家庭與社會的接納亦是出監後能否順利回歸社會、重新安排 自己生活的最大動力(郭玟蘭、黃米伶,2011) ,家人的關係對於出監後是 否能成功地融入社會及預防再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Codd,2007) 。家庭關 係的變化對於更生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家庭的系統的改變,像是「親人 25.
(36) 間的依附」 、 「情感鍵的強度」都影響著出獄後的更生生活(鄭豐銘,2006)。 Payne(2005)指出人們在生態系統中,用以應對的資源包括: (一)人際關聯(relatedness):指的是個人擁有與他人連結而建立關 係的能力。 (二)效能(efficacy):他們對自身應對能力的自信。 (三)勝任能力(competence):指的是透過個人與環境間的成功交流 經驗,建立個人有效掌控環境的能力。 (四)自我觀念(self-concept):他們對自身的全面評估。 (五)自尊(self-esteem) :他們感覺自己具有意義、具有價值的程度。 (六)自我引導(self-direction) :他們意識到在涉及他人權利時,對自 己的行動負責並控制自己生活。 換句話說,更生人的社會復歸能力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入獄前後的 社會關係、生命史所發展的能力與經驗、家庭牽動的程度,以及自我的生 命期待,結合成為復歸的整體表現。生態學理論強調多重環境對人類行為 與發展的影響,各系統間環環相扣、互相影響,認清每一個環節的運作可 以幫助我們瞭解更生人再回到家庭及社會的活動意願(鄭峰銘,2006)。 以生態系統觀點看國內的更生環境,個人或家庭的問題來自於環境資 源的不足與障礙,矯治機關的懲罰多於教化,出獄後缺少有效連結社區處 遇,犯罪因子並未因為入獄而消滅。所謂的更生,其實是揹負著更生人的 污名標籤,面對一連串的生活轉變與壓力事件,一方面設法滿足生活需求, 一方面又要設法抵抗犯罪習性,各系統的阻力遠大於助力。 家庭動力對出獄後個人的復原歷程非常重要,特別是女性與原生家庭 的關係在生命歷程中,在發揮重要的功能:對於終止、復發/再犯 (relapse/reoffending)具關鍵影響(Leverentz,2011)。 26.
(37) 二、影響社會復歸 影響社會復歸能力的因素 社會復歸能力的因素 更生人社會復歸的過程包括重回工作、家庭、一般生活型態及社會接 觸。在出監後再社會化歷程中,首先嘗試回到原本家庭,但通常不順利。 陳怡伶(2009)也談到藥物濫用者重新適應社會、戒除毒癮的過程,家庭 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Shinkfield & Graffam(2007)認為要瞭解更生人重新 融入社會所面臨的挑戰,可以從比較廣泛的三個面向探討,即內在條件 (intrapersonal conditions)、生活條件(subsistence conditions)和支持條件 (support conditions);內在條件包括生理及心理健康(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藥物濫用、教育、技能層級和情感狀態;生活條件則 包括財務、就業和居住;支持條件則包括社會支持、正式支持服務和犯罪 司法的支持(見圖二)。. 27.
(38) 更生能力. 內在條件 (intrapersonal conditions). 生活條件 (subsistence conditions). 支持條件(support conditions). 生理及心理健康. 財務. 社會支持. 藥物濫用. 就業. 正式支持服務. 居住. 司法的支持. 教育. 技能層級. 情感狀態 圖二. 更生能力分析圖(研究者繪製). 此論述更清楚的說明,更生人的社會復歸不能只有依賴監獄矯治來達 成,還必須從更生人的內在健康條件、教育程度個人技能及情感狀態來評 估,外在環境條件包括就業情形、經濟和基本居住狀況,加上政府所提供 的福利服務及民間和司法單位的協助和管控,這些條件使我們瞭解、評估 更生人再次融入社會應具備的能力與條件、缺乏與限制,提供投入服務的 方向。 28.
(39) Visher & Travis(2003)更進一步探討了更生人從監獄到社區的個人轉 變,建議從四面向做探討,即個人特質(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家庭關 係(family relationships ) 、社區網絡(community contexts)和國家政策(state policies)。提到過去的研究取向過於著重研究再犯的因素或是單純探討出 獄後成功就業的因素,缺乏整體系統性的分析。出獄後的歷程應該是一個 動態的狀態,隨著時間變化衍生出不同的生活歷程變化(見圖三)。. 影響重新回歸過程及 融入社會的面向. 返回過程的階段. 面向一. 入獄前. 個人特質/情況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circums tances). (Preprison). 面向二. 在獄中. 家庭(Family). (In prison). 面向三. 階段一. 階段二. 階段三. (Community). 釋放後的轉換 (Postrelease transition). 面向四. 階段四. 國家政策. 釋放後返回社會 (Postrelease integration). 社區. (State policy). 長期成功融入社會 (Long-term successful reintegration into society). 圖三 從監獄回到社區個人轉換的概念(Visher & Travis,2003). 29.
(40) Visher & Travis 建議個人回歸社會的過程應依照不同變項隨著時間作 交叉分析,如圖三中的縱向生命過程架構有以下四點: (一)入獄前的狀態(preprison circumstances):如人口概況 (demographic profile) 、工作史和工作技能、犯罪史、涉入藥物 濫用的程度、家庭特質(family characteristics)等。 (二)在監經驗(in-prison experiences):包括入監的時間、參與的處 遇方案、與家人或朋友聯繫、出獄前的準備(prerelease preparation)等。 (三)出獄當時的經驗(immediate postprison experiences):釋放的當 下經驗、最初的居住需求、過渡時期的援助(transition assistance)、 家庭的支持等。 (四)釋放後的整合經驗(postrelease integration experiences) :像是受 雇經驗(employment experiences) 、同儕影響、家庭聯繫、社會 服務支持、刑事司法監督(criminal justice supervision)等。 結合以上觀點,更生人出獄後回到常態生活之前,受到各種條件的限 制,包括以空間條件,入獄前、中、後的時間條件,另外還有個人條件、 生活條件和支持條件的交互影響。. 30.
Outline
相關文件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