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最後,本研究發現母親的反省能力能改變母愛的付出,兒女的反省能力能 提升母愛的感受。但基於質性研究無法推論到一般母兒的限制,到底「反省能 力」在一般母兒配對中,母愛付出和母愛感受中的重要性如何?建議未來的研 究者,多方考量作者整理的各項因素,以更完整地釐清母愛的代間傳遞機制。

參考文獻

王春淑(2007)。談中國父母的情感表達行為與親子情感之關係。家庭教育雙月刊,10,

47-54。

利翠珊(1999)。已婚女性與上一代的互動關係與情感連結。中華家政學刊,28,31-36。

利翠珊(2000)。親子情感、家庭角色與個人界域:已婚子女代間情感糾結的經驗與內涵。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77-107。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市:五南。

李文傑、吳齊殷(2004)。棒打出壞子?青少年暴力行為的連結機制。台灣社會學,7,

1-46。

周玉慧、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知覺的相對重要性。

人文及社會學科集刊,13(4),439-476。

周麗端、唐先梅(2007)。臺灣已婚女性的家庭與工作生涯抉擇─以生命歷程理論分析

(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5-2413-H-003-010),

未出版。

林如萍(1998)。農家代間情感之研究—老年父母與其最親密的成年子女。中華家政學刊,

27,68-83。

林國亮(2004)。家庭樹,生命樹:原生家庭探討完全手冊。臺北市:雅歌。

俞仲娟(2007)。“愛”一定要說出口?國小高年級兒童知覺父母教養中情感意涵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范美珍(1996)。原生家庭組型與氣氛對父母管教方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涂妙如(1999 年 12 月)。母親的依附經驗、婚姻調適與其學前子女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

「親子關係與幼兒發展學術研討會」宣讀之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幼保系暨教育學程中 心。

張齡友(2004)。早期家庭經驗對於柬埔寨籍母親學齡前子女教養之個案研究。幼兒保育 學刊,2,139-164。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4)。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增訂版)。臺北市:遠流。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秀蘭(2001)。孕婦早前依附關係、婚姻品質與孕期親子聯結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端真(2005)。剪不斷理還亂—談親子關係諮商中的分化議題。諮商與輔導,231,

37-44。

曾維英(2004)。酒癮者原生家庭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 投縣。

黃淑滿(2008)。臺灣女性親子關愛情感的代間傳遞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校內專題研究成 果報告(編號:DWU96C21),未出版。

黃淑滿、周麗端、李盈貞(2009 年 3 月)。童年母愛感受因素之探討。「幼兒與家庭學術 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嘉義市稻江管院學術專題研討室。

黃淑滿、周麗端、李盈貞(2009)。天下無不是的母親─母親內隱母愛之探究。中華家政 學刊,45,1-20。

黃淑滿、周麗端、葉明芬(2008)。依附與其相關因素之後設分析─台灣近二十年文獻的 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1),39-62。

黃淑滿、周麗端(2017)。內隱和外顯母愛對青少年兒女在成長歷程中的母愛感受之配對 分析。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8,15-47。

黃惠玲(1995)。兒童依附行為量表與成人依附行為量表之編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4-2413-H-037-004),未出版。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甄曉籣(1996)。從典範轉移的再思論質的研究崛起的意義。嘉義師院學報,10,119-146。

趙梅如(2004)。親子間印象深刻之獎勵與懲罰的情感意涵。應用心理研究,21,219-248。

齊雪芬、何慧敏(2015)。兩代母親建設性教養行為之代間傳遞。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19,33-60。

96 ˠᙷ൴णᄃछलጯಡ

歐陽儀(1997)。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歐陽儀、吳麗娟(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

(2),33-58。

蔡 岱 安 ( 譯 )(2001 ) 。 過 猶 不 及 : 如 何 建 立 你 的 心 理 界 線 ( 原 作 者 : H. Cloud &

J.Townsend)。臺北市:道聲。

魏世台、王銘光(2005)。父母關愛特質及教養方式對子女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東南學 報,29,101-116。

蘇建文、龔美娟(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教養方式與學前兒童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27,1-33。

顧瓊華(譯)(2009)。回家學饒恕(原作者:D. Stoop & J. Masteller)。臺北市:校園書房。

龔美娟(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與其教養方式及子女安全依附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Glausen, J. A. (1998). Life reviews and life stories. In J. Z. Giele & G. H. Elder Jr. (Eds.), Methods of life course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 (pp.189-212).

Thousand Oaks, CA: Sage.

Kanemasa, Y. (2007).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late-adolescent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Does attachment recur?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78(4), 398-406.

Madden, V., Domoney, J., Aumayer, K., Sethna, V., Iles, J., Hubbard, I., . . . Ramchandani, P.

(2015).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ing: Findings from a UK longitudinal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5(6), 1030.

Martin-Matthews, A., & Kobayashi, K. M. (2003).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In J. J. Ponzetti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family(2nd ed.)(pp. 922-927). New York, NY: Thomson Learning.

O'Brien, H. G. (2010).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ing styles of Irish immigrant mothers. Journal of Family Social Work, 13(5), 395-409.

Olsen, S. F. (1992).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and parenting.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A&I. Retrieved from https://search.proquest.

com/docview/303967126?accountid= 14228.(Order No. 9316376)

Perlmutter, B. F., Touliatos, J., & Holden, G. W.(2001). Handbook of family measurement techniques-Volume III. Thousand Oaks, CA: Sage.

Thompson, L., & Walker, A. (1982). The dyad as the unit of analysis: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4, 889-900.

Touliatos, J., Perlmutter, B. F., & Holden, G. W.(2001). Handbook of family measurement

techniques-Volume II. Thousand Oaks, CA: Sage.

收稿日期:2017 年 06 月 19 日 一稿修訂日期:2017 年 10 月 11 日 二稿修訂日期:2017 年 11 月 17 日 接受刊登日期:2017 年 11 月 20 日

98 ˠᙷ൴णᄃछलጯ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