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反問句「又」的情態來源 .1 反問句與情態

在討論「又」在反問句中對情態的強化之前,我們必須先討論什麼是「反 問句」以及「反問句」與情態的關係。

Quirk(1972)指出「反問句」在結構上是提問的形式,但其語言作用則是 強烈的斷言,一般來說並不期待聽話者的回應。在疑問詞問句中,一個肯定 問句相當於一個否定陳述,而一個否定的問句就相當一個肯定的陳述。反問 句在命題意義上可以說是等同與其相反的斷言,例如:

例 (114) (1)薪水這麼高的工作,(2)我為什麼要放棄?

例 (114) 句(2)不是一個問句,而是表示「我不要放棄」之意。然而,「反 問句」也是一種表達說話者態度和情緒的間接手段,有時候「反問句」並不 是直接與命題意義相反,而是表達說話者主觀的想法,「反問句」中可能包 含有「不必、不用、當然」等這一類的情態成分(陳懷萱,2004:51)。因此,

例 (114)句(2)若要轉換為與之相應的直接語言應該是「我當然不要放棄」。

由此可知,「反問句」本身即帶有情態成分。

反問句和與其相應的斷言在情態、語氣、語言色彩的表達上必然有差 別,而導致兩者的語用目的也不一樣。除了隱含與其形式相反的斷言命題意 義以外,對於「反問句」還有什麼附加意義,請看以下的分析(劉婭瓊,2004):

1 提醒意:提醒意包括提醒對方思考、反省、回憶、注意,也包括因之而產 生的催促意。反問句具有提醒他人思考、注意等色彩,這也是為 什麼說話人選用反問句而非其他同義句式的一個主要原因。例 如:

例 (115) (林三嫂:)我要到廚房去,誰管孩子呢?

例 (116) 你沒有看見這兒有客嗎?

2 評價意:評價意指由句子所體現出來的反應說話人對所指對象的評價與主 觀態度。包括說話人對有關人、事、物的情感、態度和評價。把 例 (117)與與之同義的「你對不起國家」多了一些評價色彩,說 話的人表達了較強的「你不該這樣」的附加意義。例 (118)既有 對對方語言的反駁,又增加了對無處可去的不滿情緒。

例 (117) (余志芳:)你對得起國家嗎?

例 (118) 走?上那兒去?天快黑了,客來多了,更不走了。

3 強調意:強調意是指說話者用反問句來加強語氣,從而使態度、意見的表 達更加明確,以收到強調的功效。反問句一般出現於平等、親密 或隨便的對話者之間或者上對下的話語中,主要是因為反問句中 的強調意,使其失去了一般關係人員之間或者對上講話時所需要 的委婉、禮貌、甚至尊敬的色彩。 例 (119)和 例 (120)都帶有 不容置疑的語氣,通過了反問句強調了作者的觀點,從而收強調 的效果。

例 (119) 誰要是對上號入上座,能不感到羞愧地無地自容嗎?

例 (120) 把前些日子的事擱在誰身上,誰能高興?誰能不往下 溜?

以上這三種附加意只是較為常見的,並不囊括全部,而它們彼此之間的延伸 關係也很複雜(劉,2004)。由於,反問句不是本論文主題,因此,在此不多 加著墨。

4.4.2.2 反問句「又」對情態的強化

關於「反問句」與「又」的關係,畢(1988)指出,說話者使用問句以減

66

少強迫性來達到禮貌的目的,在表面上聽話者可自行選擇答案,但是受限於 語言環境或上下文中的限制,問句中的答案很明顯地只有一個,基於此,畢 (1988)認為所謂加強反問語氣的「又」的其實是一種「強化(反問句中)隱含 答案的明顯性」29的手段。黃主俠(1998)將「又」的此種功能簡稱為「凸顯 已知」,並認為陳述句中的「又」具有責備和不滿的功能不是因為「又」的 客觀性用法─表示動作的重複而來,而是說話者透過「凸顯已知」這一手段 而來的,他表示:

這一特殊功能是藉由凸顯已知來表明「你(聽話者)」的所言所為或所想 超過「我(說話者)」的預期:我預期道理或事實很明顯,而你也知道,

所以你不應該做出不合此一明顯道理或事實的行為(包含所言所為所 想)。但你的行為卻超過我的預期做了,所以我用「又」重新說出一個「你」

也知道的明顯道理或事實,目的是為了凸顯此「已知」來提醒你,不應 該這麼說這麼做這麼想。於是用「又」就有了「責備對方,表示不滿,

和別人講理或辯駁」的功能了。(黃,1998:57)

對於黃(1998)的說法,我們有不同的意見。我們認為,「又」的確有加 強反問句語氣的作用,但是「又」的功能不僅是強調出暗含答案的明顯性,

而是藉著「又」指出在前項事件的前提下,後項事件發生或是不發生的必然 性、存在或是不存在的確然性。如例 (121)和例 (122)

例 (121) 我要真知道其中的陷阱,又怎麼會上當呢?

例 (122) 如果“總統”也近乎“虛設”,那麼選舉又有什麼意義?

在「又」所處的的反問句當中,其斷言意義為「我根本不可能會上當」、「選 舉根本沒有意義」,在說話者在這些反問句中所呈現的斷然的情態,便是上 文「我要是知道其中陷阱」、「如果總統也近乎虛設」這些前提所導致的必 然結果。因此,我們認為作用於反問句的推論意義「又」在篇章上仍具有銜 接的作用,並且在後項的反問句的作用是增加說話者對此斷言確然、必然的 情態,因此產生強調語氣的功能。

29 “…you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rhetorical question to reinforce the apparency of the implied answer”

(Biq, 1988:112).

4.4.3 小結

作用於否定句的推論意義「又」能夠影響情態與語氣的因素包括推論複 句中對必要條件的否定使得說話者所欲傳達的情態得到強化以外,另外還包 括以及說話者主觀上對於此必要條件在梯級量表上的的選擇,若說話者選擇 的參照點離現實的目標點越遠,所表達的主觀性與語氣程度就越強。而作用 於反問句的推論意義「又」產生情態強化的因素是因為在前、後項具有遞進 關係的前提下,透過假設前項存在與否來進而對後像事件的存在與否做出判 定,若前項的條件沒發生,後項的情況當然也無從產生,因而導致後項反問 句的情態產生了強化作用。

從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作用於反問句的「又」和否定句的「又」

一樣,它們本身並不具情態意義,它們的本質是表達遞進、轉折的概念功能 以及篇章性的連接功能,它們必須透過與特殊的句式,以及與它們本質相容 的語言環境的互動,「又」才得以發揮其強化情態的人際功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