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 古蹟保存是否走向過度的鄉愁氾濫?

今天一位警衛經過連署攤位時 說了很令人沮喪的話

都燒過了..還叫什麼古蹟阿

我有點被打擊了 哎呀呀

虧他還要每天巡邏

難道對文薈廳沒有一點感情嗎(bbs.ntnu.edu.tw)

對於喜愛文薈廳的人而言,聽到這樣的話難免感到沮喪,然而警衛當然有權 題混為一體了(2003.06.11,民生報,A2 版)。

文薈廳已經於 2003 年 7 月 9 日審查通過為第 108 號市定古蹟,古蹟之名已 歷史記憶是當務之急(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3.03.26)。

一廂情願地希望所有老房子、老地方永存、永垂不朽是太過天真而不切實 際。然而學校發展歷史中長期凝聚人們對環境認知與地方記憶的老房子與老地 方,卻是不能不重視它們存在的價值與重要性(趙家麟,1998:90)。但是對只

渴求獲得基本空間而卻未能實現的師生來說,即便能指出樂智大樓建築設計再多 的粗糙和不智,大談古蹟保存如何重要,也不過是「何不食肉糜?」之感。有校 內教授表示「古建築已失原效用應改建」,故「文薈廳已多變換使用功能,皆不 適用」(王宗吉,2003.04.02)的情況下,此種缺乏實用性就改建就是功能論思考 的最佳例證。

思考環境規劃或討論鄉愁氾濫議題之餘,探討人文素養低落亦是重要層面。

藉由更多的論述突顯出每個人的地方感大不相同,因此今日關懷團隊以古蹟保護 為由訴諸歷史情感、人文精神價值,能夠被大部分的師生理解,然而卻非每個人 都會有相同的感動。源於每個人的地方感有所不同,加以地方感並非都是指能對 所處環境抱持正面、積極而濃厚的情感,因此地方感雖不能作為進行校園規劃的 唯一手段與訴求,卻也不能因此否定維繫地方記憶的重要性。

撇開鄉愁與懷舊情懷,當面臨實際空間不足情況,若是私有古蹟指定常囿於 房地產開發造成侷限,而引起當地居民對古蹟指定的反對。但是臺灣師大校地所 有權為臺北市政府,屬於公有地;況且大學身為教育單位並非以開發牟利為訴 求,面對校舍古蹟指定一事理應樂觀其成並積極促成其事,得以藉機傳達正確的 古蹟保存價值觀。然而在校方提出大學發展論述底下,校方於 1996 年通過樂智 大樓興建案,似乎未能積極思考文薈廳的紀念價值以及老樹的保存性,伴隨著工 具(程序)理性思維一步步走向 2003 年暑期預備動工之際,遇上校園空間裡一 群抱持價值理性思維,並且重視校園空間的歷史記憶、文化縱深與地方性維繫,

便積極爭取保存文薈廳與老樹,文化抗爭出現乃時勢所為。

三、 潛藏於古蹟指定下的空間爭議

大學要不要發展?答案是肯定的,然而並非透過拆除一棟具有校園空間地方 性、地方感的文薈廳,移除保存校園歷史記憶的老樹群之後,再大興土木建造一 棟現代建築,透過現實空間上的滿足,試圖將已逝的文化氛圍移植至新大樓以獲 得重新打造,然而地方的文化形塑豈可用移植方式來替代?老樹群移植了,文薈 廳破壞再鑲嵌於新大樓之下,原有風貌不再而原地的歷史記憶隨之消散。

就實際面來說,臺灣師大校園空間確實相當狹小,面臨空間不足又要顧及歷 史價值與人文意義,兩難的困境因而出現。「有兩種現象會使校園中的歷史環境

遭到衝擊與威脅,第一種是起因於時代變遷而產生價值觀的轉變,是主動且刻意 藉著環境空間的改變來實踐時代精神的現象。第二種是起因於校園發展對歷史環 境維護認知上的落差,而使校園中的歷史空間隨著時間而被破壞、被取代」(趙 家麟,1998:86)。因此一個時代的人處理環境空間的態度與模式往往可視為該

「時代精神」最具體的呈現,在不同時代精神的衝擊下,舊有的歷史聯想實體就 可能成為不同價值批判下的犧牲品(趙家麟,1998:86)。

但面對系所空間不足的現況,即便是身為藝術教育者,其態度也只能向現實 面妥協,音樂系主任錢善華以為,「如果校園空間較為寬廣,自然可以讓教學空 間和某些歷史的象徵物並存無害;但如果兩者無法並存,學生們連上課的教室都 沒有的時候,對於懷舊的建築物該如何保存,就需要使用變通的方法來留住象徵 意義」(錢善華,2003)。但是真的「要以一個文薈廳置換一棟包含許多系所、一 座音樂廳、藝文走廊以及各式現代化設備的大樓」嗎?探討此規劃案時權衡的重 要考量不應只有「懷舊」而已,而犧牲掉大學發展(錢善華,2003)。或許錢主 任未能詳細了解保存文薈廳運動並不只是單純的懷舊、鄉愁主導的校園運動。身 為藝術教育教授,理應更能明白藝術創作價值並不只在於藝術品本身而已,音樂 創作亦然,創作背後的理念及傳達出來對聽者、觀者的意義、主觀認知更有價值。

文化抗爭過程,究竟被犧牲掉的是什麼?若是僅從懷舊、地方感層面去進行 古蹟保存訴求,就臺灣師大面臨空間不足現況難有站得住腳的立論,解決空間不 足問題乃當務之急。

第五節:校園老樹保護運動

建築物是具體可見的人文景觀使人觸景惹情,地方精神(spirit of place)乃 透過建築物賦予地方特質,也就是地方性,使這些特質和人產生親密的關係

(Norberg Schulz,1997:23)。人藉由具體可見建物也感受地方意義,自然景觀 亦有同樣的作用,像是花草樹木、鳥獸蟲鳴,透過生命力的展現與延續,是生態 面向也是歷史層次。一景一物與人產生直接情感聯結,像阿伯勒花是師大人的共 同回憶;種植在今師大校園文薈廳右翼的印度紫檀、黃檀,與文薈廳與相互輝映;

老樹至今仍舊綠意盎然,增添了一份古意(如照片 2-8、2-9 所示)。這群校園老 樹同樣在 2003 年文化抗爭中與文薈廳同列為雙方爭執核心焦點,由校內少數師 生組成的關懷團隊以及關懷小組,主張文薈廳保存,同樣也訴求這群校園老樹獲 得原地保護。

照片 2-9 舊樂智樓前綠意盎然的老樹

照片 2-8 位在文薈廳一隅的老樹 資料來源:本研究攝於 2005/6/7

為了討論位於樂智大樓建地上的印度紫檀、黃檀、白千層等樹群應如何妥善 處理,校方曾於 2002 年 10 月、12 月先後舉辦三次移植協調會。於該年 8 月份

「新建樂智大樓工程植栽協調會」即做出成立「校園綠化規劃小組」決議,邀請 校內外專業地相關系所教師共同參與移植計畫。成員包含臺大森林系郭寶章教 授、臺灣師大地理系鄭勝華教授、生物系王震哲教授、環教所王順美教授、運休

所李晶教授等人,就新大樓基地內樹木移植工程作細部討論。舉凡需移植的樹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