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台灣股票市場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訊,投資者無法再運用各種情報分析結果來預測未來股價以獲取高 額報酬。

3. 強式效率市場(strong form efficient market):目前的股票價格已充 分的反映所有內線和公開資訊,投資者即使擁有內線消息也無法用 來預測未來股價以獲取高額報酬。

第二節 台灣股票市場

2.2.1 台灣股票市場現況

台灣股票市場經歷 2008 年金融海嘯後,仍因內憂外患而使股市動盪不 定,在境外受到歐債、美債危機、南北韓及兩岸情勢、日圓狂貶等影響;在 內受到證所稅、二代健保增收股息和股利補充費與基金代操經理人利用職務 之便中飽私囊的盈正案等負面因素作祟,成交量從 2012 年 4 月開始萎縮,

同年 6 月加權指數跌破 7000 點,12 月 22 日成交量萎縮至 408 億,直至 2012 年底在政府的政策性護盤和國際情勢略微緩和下,交易量才開始放大。

2.2.2 淺碟型市場

淺碟顧名思義就是裝在淺碟上的水容易受波動,而台灣股市就是明顯的 淺碟型市場,易受政府政策、國際情勢或財力雄厚的投資者影響,變動大且 迅速,波動幅度遠超過國外股票市場。

由表 2.1 所示,台灣股票市場以散戶(本國自然人)為主,而散戶相較於 專業投資人,在資訊的取得上比較緩慢,且專業投資人通常會較早取得有價 值的資訊,使得散戶通常在佈局和獲利的腳步上都慢了一些,且由於台股多 為市值小的中小型企業,容易受到人為操作,造成股市容易在多頭時猛漲,

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測試等金融計量分析工具來觀察台灣店頭市場的弱式效率,發現台灣店頭市 場之週報酬率符合隨機漫步,故符合弱式效率;廖清達(1998) 以統計檢定 方式驗證由移動平均線(MA)、動量指標(MTM)、量均線(VolAve)和心理線 (PSY)組成的綜合性技術指標的平均報酬率是否顯著的平均報酬率,而推論 台灣股票市場趨於弱勢效率市場。

而賴勝章(1990)利用相對強弱指標(RSI)、隨機指標(KD)和平均移動線 (MA)針對民國七十三年一月至七十八年十二月之三十二種股票收盤價進行 研究,發現運用 RSI、KD 買賣股票,其投資績效列於買入持有策略;運用 MA 買賣股票之投資績效則優於買入持有策略,因而拒絕台灣股票市場符合 弱式效率性假說。得到同樣結論的還有盧廷當(1996)和林麗珍(2005),兩者 皆以濾嘴法則檢定台灣股票市場,認為其不具弱式效率性。

另外也有學者針對台灣股市是否符合半強勢效率市場進行研究。陳尚群

(1989)利用市場模式理論,藉由迴歸殘差建立個別股票之累積平均殘差及 異常績效指標再依本益比高低,將樣本分成五組投資組合,以 t 檢定與變異 數分析來核定台灣股市,最終由於台灣股票市場能充份反應目前各股票本益 比之情報,因此認為台灣股市符合半強式效率市場;倪晶瑛(1990)考慮證 所稅、證交稅、手續費三項股市交易成本,研究其變動之宣告對股價的影響,

研究發現台灣股市符合半強式效率市場之假說;王慧雯(1998)於晚報推薦 資訊對臺灣股票市場影響之研究中,在考量交易成本後傾向支持台灣股票市 場符合半強式效率市場。

除此之外,也有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杜雅建(1993)在研究內部關 係人鉅額持股轉讓交易及申報對股價影響,發現內部關係人轉讓申報事件具 情報效果,股價未能充分快速反應已公開訊息,因而認為台灣股市不符合半

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強式效率市場,且因內部關係人交易關係可獲得較一般市場平均報酬高的異 常報酬,因此也認為台灣股市不符合強式效率市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