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無我與政治實踐

正如前述,呂氏無我論最終體現的是物我相蘊、無物非我的氣化心靈。而這無我之心 靈並非純是主體內在的修養向度,而是作為理想治道的基礎。對於呂氏而言,「無物非我」、

「參萬歲而一成純」的大我或超越我,不僅是至為自由與平靜的心靈,這能融入「未始有 物」之天地氣息脈動、參與「萬歲」之時間流變,與物相蘊無閡,同時又專純恆定的氣化 心靈,正是能任萬物自現其用、自成其功,同時以源源不絕、氣化環轉的生命能量成化人 文價值,感通萬物之心,使天下治而不知治者其誰的治世心靈。若《莊子》哲學本有人文 始源之思索68,含內聖外王之理想,則呂氏以此詮解《莊子》,雖鮮明地朝治道滑轉,然 而大抵亦不違《莊子》之用心,對此,以下分幾點討論:

1. 任物自用的無我之治

無我所展現的與物無閡、與物相蘊的超越心靈,對於呂氏而言,同時是一種能任物依 隨自性自為其功,自現其用的治世心靈。呂氏言:

天下者,萬物之所一也,其性則我性是也,其德則我德是也,在宥天下則在宥我而 已矣,在宥我則所以在宥天下也。……無為則無我,無我則治天下者其誰哉!69

在治世方面,呂氏將無為與無我聯繫起來,而無我即是所作所為皆出於性之自然,同時也

66 《莊子義集校‧馬蹄注》,頁 183。

67 《莊子義集校‧馬蹄注》,頁 184。

68 楊儒賓:〈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第 41 卷第 4 期(2011 年 12 月),頁 587-620。

69 《莊子義集校‧在宥注》,頁 198-199。

能讓人們依其天性而生活。對此,呂氏於〈秋水注〉亦言:「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 多仁恩,不出乎害人則其性之自然也。」理想治世者的作為並非出自特定的意圖或動機,

而是回應自身生命內在本性的要求。呂氏相信,生命之間內在生命本質有其相通處,因此 順隨生命內在本真的要求而為,自然順應了眾人天性的趨向。無我的治世向度在性命之情 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為讓萬物的生命力得以源源不絕地展現。呂氏言:

通而為一,則其分也,乃其所以成也;其成也,乃其所以毀也。而凡物無成與毀矣,

而無成與毀者,復通而為一也。唯達者知通而為一,故我不用寓諸萬物之用而已,

故曰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萬物之自功也。蓋帝王無為而天下功,真君 亦無為而天下功,故曰庸也者,用也。70

在變化無盡中,物實無所謂成與毀;為政者當去除成與毀之「自我」認知與執取,一切作 為只是寓託於萬物自身生命力量所展現的特質與作用,而令萬物自成其功,自顯其能,此 即帝王、真君「無為而天下功」之義。呂氏又言:

無為名尸,則我無名而天下莫之能名矣……無為謀府,則我不謀而天下為之謀 矣;……無為事任,則我無為而任事者責矣……無為智主則我無慮而天下為之慮 矣。外不為名尸事任,內不為謀府智主,則我固無己,而體盡無窮,而遊無朕也。71

呂氏此處所言「我無名」、「我不謀」、「我無為」,以及「外不為名尸事任,內不為謀 府智主」核心皆在無我一義上。外不居名任事,內無謀智思慮,正是「未始有物」,身心 氣化之無我之境。而此境之「物我相蘊」、「物入焉而無閡」,在治世上則展現為用天下 之謀慮、令任事者自責的虛己以治。呂氏讓這無我任物的治世心靈與「體盡無窮」的逍遙 心靈相通,這既把握了《莊子》「遊乎天地之一氣」(〈大宗師〉)的氣化心靈,同時也 展現呂氏欲落實至治世之道以同天人的用意。

2. 應感化物

在治世層面,無我的心靈更展現出在一氣感通下,應物、感物的實踐內涵。呂惠卿引 入《易傳•繫辭》:「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論,以「寂然不動」釋「未始有物」、「無 我」之至虛守氣;而以「感而遂通」釋治世者在無我的一氣融通中,與物感通,應物而動

70 《莊子義集校‧齊物論注》,頁 31。

71 《莊子義集校‧應帝王注》,頁 165。

的為治理想。〈天地注〉如此釋至虛無我之「寂然不動」:「心則神也,神則無思也,無為 也,寂然不動而已矣。」72心之神妙作用曰神,然此作用卻非思慮營營,而是無思無慮,

至虛無我。人心本易於感物而後動,然總是心緒意念紛擾而役於外物;理想之心靈則在一 氣融通中,與物相互感通,其未始感物則寂然不動,而當其感物而動則是不得已而後起,

隨應事物情態而為。〈列禦寇注〉言:「寂然不動者,心之正也,而動無非邪也。有為而欲 當,則緣於不得已。為而不緣於不得已者,過而已矣,皆害乎人之心,是以謂之刑也。……

夫唯真人寂然不動,而有為也緣於不得已,則內外之刑安能累哉!」73真人之理想心靈因 至虛守氣而寂然不動,當其感物則方不得已而為,重點是在隨應物我之感應而為。呂氏認 為,在至虛無我之心靈中,與物之互動乃是一氣融通之交感互應,這種感應不同於自我之 意念思維,而是一種能反映場域性與變化性的存在真實。換言之,所謂的感物而後動及緣 於不得已,乃是至虛守氣之心靈對於他者(the other)呼求的回應,這他者可以是個人、

人群,也可以是變動中的關係場域74

故而〈外物注〉亦言:「聖人者,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者也。聖人未 嘗有物也,奈何哉其載焉而有之乎!」75所謂「聖人未嘗有物」即聖人在至虛守氣中,心靈 向外物敞開,隨時準備接納外物、回應他者的內在維度;正是在這種無物我隔閡的敞開性 中,聖人回應他者,因他者呼喚而「不得已而為」。呂氏進一步強調,聖人的感而後應乃

「奈何哉其載焉而有之乎」,亦即正具有《老子》:「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76

「玄德」的倫理特質。不過,就呂氏的釐析來說,這種呼求與回應性,並非內涵他者的絕 對與崇高,也非強調自身對於他者無盡的責任,若此,則只是「寂然不動」的至虛面向;

呂氏認為,呼求與回應的真正意義,是在環轉氣化中因氣應感通而讓生命彼此之間相互敞 開,彼此回應。正是這種相互性的回應與敞開,體現為聖人的回應與外物、他者的呼求。

呂氏於〈天下注〉中即藉批評彭蒙、田駢、慎道三子而強調從「寂然不動」之至虛守 氣,到氣應感通的整體意義:「公而不黨,易而無私,則其中空虛而決然無主,決然無主

72 《莊子義集校‧天地注》,頁 254。

73 《莊子義集校‧列御寇注》,頁 575。

74 安樂哲、郝大維對於《老子》的詮釋凸顯道家哲學對於關係性、場域性的重視。其言:「『道』

作為進行著的經驗過程,既在世界之中又是這個世界,既是焦點又是它們的場域。」又言:

「主導場域意識的的一個洞識就是:必須對對立面的相互轉化有個全面知識,……這就突 出了各種現象基質中具有關係性特徵的成分,以及從這些成分中獲得的共生的持續性」參 見安樂哲、郝大維著,何金俐譯:《道不遠人:比較哲學視域中的《老子》》(北京:學苑 出版社,2004 年),頁 163、42。

75 《莊子義集校‧外物注》,頁 507。

76 樓宇列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 8 月),頁 24、137。

則與物為一,故趣物而不兩。夫唯如此,故不顧於慮,不謀於智,於物無擇,與之俱往矣。

古之道術者,其寂然不動之時,三子聞其風而悅之;至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則三子者之 所不知」77彭蒙三子所強調的「中空虛而決然無主」,雖能以至虛之心靈與物無對,且似 乎亦能向外物敞開、容受外物;然而,一旦「絕然無主與物為一」,則「無主」前提下的

「與物為一」,實際上是另一種「役於物」,亦即全然受外物命令、呼求與主宰。這只是側 重在虛寂面向上而無法展現應感他人的活力。呂氏雖似區分古之治道為「寂然不動」與「感 而遂通」二階段,認為三子僅觸及「寂然不動」之治道;然而從其對於三子之反省來看,

呂氏實際上強調「寂然不動」與「感而遂通」的整體不分。換言之,若僅言前者,則至虛 守氣之於外物,僅是強調外物、他者的絕對優先;須整體來看,方是一種物我相互性的回 應與呼求。

3. 環轉隨成的化成之道

前述二點,無論是任物自用,還是應感化物,此中都展現出治世者以無我之心靈,朝 向一氣運化與感通敞開,這種心靈的敞開性,讓生命在環轉無窮、源源不絕的氣運力量中,

依其天性自成其能、自成其功。此中展現出呂氏透過詮解《莊子》,為成化天下提出哲學 的解釋基礎。呂氏於〈天道注〉言:

天道運而無所積,則環轉無窮,而未始有物也,故萬物成,萬物成則非物雕而刻之 也;帝道運而無所積,則一日萬機,而未始有物也,故天下歸,天下歸則非人悅而 求之也;聖道運而無所積,則無乎不在,而未始有物也,故海內服,海內服則非以 力服之也,中心悅而誠服也。78

呂氏此處以「環轉無窮」釋《莊子》所言之天道運行,正是以圓運不息的氣化環轉,來闡 釋天道化育、生成萬物之自然無形。環轉不息的氣化生成,其圓運不息,無有間斷,非形 非物,故呂氏言其「未始有物」;然而這圓運環轉的氣化運行,卻同時具有生發萬物、成 化生命的源源動能,故呂氏言於未始有物中能使「萬物成」。呂氏的闡論著意於表現,氣 的本體意義不是作為靜態的存有基礎而已;而是圓運不息、動能滿溢,而為萬物生命之源。

另外,呂氏亦言:

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環轉不已,環中則未始有物者也。冉相

77 《莊子義集校‧天下注》,頁 595。

78 《莊子義集校‧天道注》,頁 256。

氏得其環中以隨成而無所為,是以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也,無幾者言數之所不 能計也。79

呂氏從治世之心靈層面,據《莊子》「樞始得其環中」之意,以「環中」釋體達一氣環轉、

未始有物之心靈,此心靈恰能體悟環轉氣化生成萬物的源源動能,順隨、無礙此成化萬物

未始有物之心靈,此心靈恰能體悟環轉氣化生成萬物的源源動能,順隨、無礙此成化萬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