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總之,當本文從羅近溪論「喜怒哀樂」一段話看其理想的「情」,可歸 結出以下幾點特徵與意涵:

61 明・羅近溪,《近溪子續集・卷乾》,頁 225。

62 如「此個未發之中,是吾人本心常體。若人識得此個常體,中中平平,無起無作,則物至 而知,知而喜怒哀樂出焉,自然與預先有物橫其中者,天淵不侔矣。豈不中節而和也哉?」

明・羅近溪,《近溪子集・卷數》,頁 209-210。

63 筆者於此以蘇東坡文章創作為例,乃因「蘇東坡在有明一代非常受歡迎,毛晉為其所刊蘇 米志林作跋,道出了長公詩文流行的盛況,以及明人窮搜遺佚,小碎不漏的痂嗜。」參見 陳萬益,〈蘇東坡與晚明小品〉,載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臺北:

弘化學術叢刊,1987),頁 298。

東華人文學報 第十九期

(一)羅氏理想的「情」,乃源自人身體「海底紅輪」意識底層中太極 先天之氣——「赤子真心:一陽之氣」所發用之情。

(二)來自「海底紅輪」意識底層所發用之情,其背後的「氣」,呈現

「和氣」狀態。

(三)該「喜怒哀樂之情」,無不中節,也就是該「情」是自有節度的。

(四)此「情」之發用,是在「一陽之氣」完全流行於身體,完全沒有 任何私欲的本真狀態下率性而發的。

(五)該「喜怒哀樂中節之情」中自有「天理」之流行,此時「人情」

與「天理」是緊密相聯繫。

(六)羅近溪理想之「情」,與「赤子真心:一陽之氣」一樣,生生不 止息,且能與人相感通。

(七)尤其當中的喜怒哀樂之「樂」情,能感通宇宙本質的「樂機」,

與天地萬物一體。

(八)羅近溪理想之「情」所含有的「天理」,蘊涵著無法窮盡的深邃 意義。

(九)羅近溪理想之「情」所成之文,因是己身代天工,己口代天言,

以禮文或文章示現天理之文,其文章之作可稱之為天工之作。

最後,本文將論述的是,以上所得出的羅近溪「情」論思想,於明代學 術發展上的意義究竟為何?對此,誠如前言所提及的,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 對於《中庸》喜怒哀樂發與未發論題多所討論,並提出著名的「樂是心之本 體」主張,其後學對於「樂」之標舉形成了所謂的泰州學派,作為泰州學派 當中一份子的羅近溪,誠如以上結論第七點所指出的,其亦繼承了陽明的

「樂」思想,將「喜怒哀樂」之「樂」,拉到心體與宇宙本質的地位。亦即,

羅近溪所謂的心體本質即是「樂」,此「樂」能與天地宇宙本質之「樂機」

相感通。值得注意的是,羅近溪在繼承陽明的理論基礎上,誠如本論文所述,

其亦將《周易》「太極」、復卦之「一陽來復」、《中庸》「天命之謂性」與印

來自意識底層的「情」

度瑜珈七輪之始的「海底紅輪」概念作一融合,為《中庸》所謂「發而皆中 節」的「喜怒哀樂」之情 (不只是「樂」之情)形構一個形上系統,一以 貫之,向下開展為人文秩序。如此不但拓展了明代思想中關於「情」概念的 學術視域,其將理想中的「情」往「『海底紅輪』 意識底層」作詮解的特點,

更有助於吾人對晚明文論思想的重新解讀。如程玉瑛先生指出:

近溪不但在晚明思想史上有地位,他的思想與詩文對晚明文學 也頗有貢獻。近溪思想闡明「情」及「真心」的觀念,對較他 年輕的朋友,不無影響。李贄講「真情」及「真心」的觀念;

明代著名戲曲家、為近溪弟子之一的湯顯祖(1550-1616)重視 男女之真情。再往後晚明文學重視情的作品,如馮夢龍有《情 史》之作,其源流似可追溯自近溪的思想。64

由此可見出,晚明言情文論與文學作品頗受羅近溪「情」思想的潤澤影響。

而羅近溪理想中的「情」,若如本文所論述的,乃源自人身體「海底紅輪」

意識底層中太極先天之氣——「赤子真心:一陽之氣」所發用之情。那麼深 受其影響的李贄(1527-1602)「童心」說、湯顯祖(1550-1616)的「情至」

思想與馮夢龍(1574-1646)的「我欲立情教,教誨諸衆生」等與「情」相關 文論概念,均有從深層意識角度進行重新詮解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就理解 晚明文論的「情」而言,除了目前學界常採取的任情、縱欲、反禮教等個人 主體情欲解放角度外,由羅近溪理想的「情」之特徵與意涵切入,來探討受 羅近溪影響的晚明文論,將有助於日後對晚明言情文論更豐富哲學美學意涵 的挖掘與揭示。此外,本文所得出結論之第九點——「羅近溪理想之『情』

所成之文,因是己身代天工,己口代天言,以禮文或文章示現天理之文,其 文章之作可稱之為天工之作」,點出了羅近溪在道藝關係上的美學思考——

「道」的極境,即是「藝」,道藝是不分的。這不但有助於吾人理解晚明文

64 程玉瑛,《晚明被遺忘的思想家 羅汝芳詩文事蹟編年》(臺北:廣文書局,1995),頁 4。

東華人文學報 第十九期

論家李贄所謂「自然發於情性,則自然止乎禮義」與「化工」說之深層意涵,

更揭示了宋明理學家對於文學藝術的價值思維,絕非為一味地禁抑,相反 地,「情」的極境,就是「道」,就是「藝」,此「藝」乃造化之工,非人為 造作所能得。

責任編輯:李正芬

來自意識底層的「情」

“Sentiment” Deriving from the Place of Profoundly Deep Consciousness: A Re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 of Ideal Sense of “Sentiment” from th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