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台東布農族改漢式姓

第三節 改漢式姓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是親屬概念的認識。是以,在探討日人如何進行改姓名前,首先要討論 到日本人的姓氏觀,比較與布農族人的差異。接著,在第二節的部分則 探討台東布農族人如何進行人名登錄和改姓名,取用方式為何?各地域 在改姓名上是否有特殊性?這樣的過程是否符合布農族傳統名制的結 構,抑或是已開始產生差異。最後一節則探討改姓名布農族的氏族社會、

親屬制度造成怎樣的影響?

第四章 台東布農族改漢式姓

第一節 國民政府的改漢式姓名政策 第二節 漢式姓的取用方式

第三節 改漢式姓的影響

首先,在第一節將先爬梳國民政府來台初期的改漢姓政策,探討改 漢式姓名政策的目的,並進一步討論台東布農族改漢式姓名的過程。第 二節則從日本時代的戶口簿討論國民政府初期,是如何運用該筆資料進 行改漢姓的過程,及其取用的方式。最後,於第三節討論改漢姓是否改 變台東布農族氏族社會的運作,並是否影響當代布農族人恢復傳統人名 的意願及共識。

結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討論台東布農族的傳統人名登錄與其改姓名的過程,無論是過去 史料文獻的彙整、爬梳;又或者是透過當地耆老的口訪回憶當時取用日本姓或汗 姓的過程;更或者是透過焦點座談的方式共同討論當代布農族人對於恢復傳統人 名的想法等都是相當重要的。因此,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如下說明:

(一)文獻與史料蒐集

由於原住民社會缺乏自己的文字系統紀錄,因此若要了解其傳統名制與名譜,

需仰賴過去的文獻和史料。以布農族來說,由於清領時期的政權並未深入至此,

真正將其人名進行文字化的紀錄始於日本時代的姓名調查。因此,筆者除了以歷 史文獻和相關史料作彙整外,同時進行日本時代戶口簿資料的分析。

蒐集相關的文獻資料及戶口調查簿中的台東布農族名字,依照各時期的行政 區劃,即戰前的「社」和戰後的「村」做初步分類,統計並製作成台東布農族的 傳統名譜,進而從該名譜分析其在地域上與社群上的多元性。在文獻資料部分,

包括戰前一系列有關布農族的調查報告書、《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等;

以及,戰後幾本關於布農族重要的民族誌及其系譜資料。在戶口調查簿部分,藉 著有幸於 2013 年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政大原住民研究中心林修澈教授主持 的《原住民族傳統名字登記》計劃案,得以赴戶政事務所,閱覽日本時代的戶口 調查簿,進行地毯式地資料蒐集及分析,是本研究重要的基礎資料。

(二)田野訪談

田野訪談部分,則分為個人訪談及焦點訪談等兩部分。個人訪談部分,聚焦 在本研究地點台東縣延平鄉和海端鄉,透過部落耆老、長輩的口訪,了解過去改 姓名政策的過程,及對於改姓名後的想法。焦點訪談方面,則是因著《台灣原住 民族傳統名字登記》研究計劃案,在 2014 下半年度赴各鄉鎮舉辦公聽會,討論 原住民恢復傳統名制的看法。其中在布農族的部分,召開三場公聽會,提供筆者 比較各地區對恢復傳統布農族人名的異同,藉此凸顯台東布農族對傳統名制的認 同與意識。下表為筆者參與〈原住民族人名戶籍登錄公聽會〉之布農族場次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表 1 筆者參與布農族〈原住民族人名戶籍登錄公聽會〉場次

場次 地點 時間

第一場 南投縣信義鄉公所 2014 年 8 月 6 日 第二場 高雄那瑪夏區公所 2014 年 7 月 15 日 第三場 台東延平鄉公所 2014 年 8 月 20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第一章 台東布農族的氏族制度與傳統名制

布農族是採氏族組織的社會,無論是親屬網絡或是社會關係,其均扮演著重 要的角色。遍布範圍廣大的布農族,歷經漫長的遷移過程,在各個地區都有不同 的氏族組成。本章將先從時間的向度切入,以布農族的遷移史來看台東布農族內 部的組成結構。進而以部族為單位,了解布農族的氏族組織是如何成為其社會運 作的關鍵。第二節與第三節,則探討氏族組織的表徵,即名制結構,討論氏族組 織如何與民族名制環環相扣,建構布農族社會的基礎。最後,日本時代的戶口簿 是布農族人名全面文字化的開始,筆者將以戶口簿的資料為基礎分析台東布農族 的人名名譜。

第一節 台東布農族的形成及其氏族組織

一、布農族進入台東

布農族最早的根據地是在南投一帶,約在 18 世紀進入台東地區,並逐漸形 成今日的氏族組成與樣貌。根據日本時代《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的調 查,可將布農族的遷徙大致分為二期:

第一期 向中央山脈以西、玉山以北移動

這一時期的布農族,自祖居地lamongan(今南投縣名間或竹山鎮社寮一帶)

進入中央山脈後,建立各群的asang daingaz(即古老的根據地)2,並以此為中 心,在中央山脈以西和玉山以北的範圍內遷徙。這期間內,布農族與許多異族發 生接觸、爭鬥、混合的行為。最初,布農族祖先與Sa?dosa 族爭鬥取得土地後,

以巒大社為根據地,向北方及東方擴張。大約在17 世紀中葉,卡群及卓群的始 祖開始向北移居。卡群先從巒群分出並移居卡社,之後卓群又從卡群分出,北上 抵達卓社附近。丹群則在17 世紀末從巒群分出,往東方移居建立據點。所以,

卡群、卓群、丹群可說是依序從巒群分出。自北方起源的郡群,則鮮少與其他部 族來往,卡群甚至與郡群長期對立,彼此馘首行動頻繁。之後,郡群因原居地久 旱而沿著郡大溪流域南下,建郡大社(布農語:asang bukun),形成目前分布最南邊 的位置3

2 包括 Asang banuaz(巒大社)、Asang tudu(卓社)、Asang bakha(卡社)、Asang vatan(丹大 社)、Asang bukun(郡大社)分別是布農族五群的舊大社,均在今南投縣境內,即布農族分布地 域的西北部。

3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楊南郡譯註,《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台北:原 民會、南天書局,2011[1935]),頁 16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圖 1- 1 各部族在 Asang daingaz(祖居地)之位置圖

資料來源:佐山融吉《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六冊布農族前篇》,2008[1919]。

從遷移路線來看,卓、卡、丹等三群都是從巒大社分出,而郡群則是從北方 南下形成獨立的遷移路線。遷移路線分為二大系統:郡群與巒群系統(即巒、卓、

卡、丹等四群)。自然子部族(即卓、卡、丹等群)與母部族(即巒群)在氏族 組成上,多少有相似之處。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巒群與丹群。卡、卓二群因較早 從巒群分出,隨著時間其氏族組織亦各自發展。然而,丹群晚卓、卡等二群約五

巒大社

郡大社

丹大社

卡社

為基地,在上游建立大分(布農語:Baungzavan)部落,即今花蓮縣卓溪鄉境內,

並以此為中繼站再向東、向南方移動。因此,大分部落可說是郡群南遷的重要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圖 1- 2 丹、巒、郡群東遷至花蓮路線圖

資料來源:海樹兒,《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2006 年,頁 158。

圖說:虛線圓圈為丹群建立的部落。實線圓圈為巒群建立的部落。

階段二:向新武路溪和支流大崙溪流域南移

約在 18 世紀末至 19 世紀初,郡群和巒群繼續沿著卑南溪支流新武路溪向南 部移動,雖過程中與卑南族相互爭戰,受阻於拉庫拉庫溪中游,但和卑南族達成 和解後,便陸續向南擴展到卑南溪各支流及荖濃溪的中、上游。在 1920 年代集 團移住政策開始前,卑南溪各支流的中、游到處散布著布農族部落,完全成為布 農族的生活領域12

最後南下到新武路溪流域的是巒群 Suqluman 氏族,其定居在霧鹿社,後因 鄒族的抵抗勢力,又遷到 Palilan(網綢社西北方)。氏族凝聚力強的布農族,在

12 李敏慧,〈日治時期台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流域布農族為例〉,頁 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積累氏族夥伴並擴大勢力後,便溯大崙溪道上游,建立坑頭社,後又移動到加拿 水溪和荖濃溪沿岸,成為巒群分布最廣的氏族。

與此同時,郡群以拉庫拉庫溪的上游大分(布農語:Baungzavan)部落為據點,

前進新武路溪一帶,由 Binkinuan 氏族最早建立利稻部落。後在利稻社塔塔分、

麻典古魯形成等小而分散的聚落。至 1860 年代左右,麻典古魯及利稻等部落規 模最大,成為郡群在新武路溪流域一帶拓展的據點。在 Binkinuan 氏族進入利稻 後,同樣中氏族的 Ismahasan、Takisdahuan 也相繼南下,定居於此 13。其他氏族 也紛紛從花蓮拉庫拉庫溪,或直接從南投郡大溪南下,移動到新武路溪和其支流 大崙溪建立部落,形成以郡群為多數的地區。觀其遷移的動因除了耕地、獵場等 資源需求外,一氏族率先移動到新據點後,藉由親族或姻親的網絡連結14,以及 中氏族間共享獵場、耕地的權利,增加了同氏族移入的拉力。此外,後續將討論 的「婚姻規範」亦是促成布農族積極向外擴張的因素之一。在嚴格的婚姻規範下,

致使布農族人難以尋覓婚配對象,為了在新遷徙地增加通婚的機會,自然希望加 入其他氏族,來繁衍後代。

13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楊南郡譯註,《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頁 190。

14 同註 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圖 1- 3 郡群往新武呂溪流域移動路徑

資料來源:海樹兒,《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2006 年,頁 168。

圖說:實線圓圈為郡群的根據地─大分部落。加粗實線為移動到新武呂溪的路徑。

階段三:繼續南遷至內本鹿及高雄

在布農族尚未進入卑南溪支流鹿野溪流域的內本鹿地區前,北邊是拉阿魯哇 與卡那卡那富族的獵場,西南邊則是則是魯凱族萬大社的獵區,中央及南方為魯 凱族大南社的獵區,東南部則是卑南族北絲鬮社、大巴六九社等的獵區15。在異

在布農族尚未進入卑南溪支流鹿野溪流域的內本鹿地區前,北邊是拉阿魯哇 與卡那卡那富族的獵場,西南邊則是則是魯凱族萬大社的獵區,中央及南方為魯 凱族大南社的獵區,東南部則是卑南族北絲鬮社、大巴六九社等的獵區15。在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