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東布農族的人名:戶籍登錄與改姓名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東布農族的人名:戶籍登錄與改姓名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碩士論文. 政 治 大. 台東布農族的人名: 立 ‧ 國. 學. ‧. 戶籍登錄與改姓名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hi. en. i n U. gc 指導教授:林修澈 研究生:劉千甄 2017 年 02 月. i. v.

(2) 謝 誌 一直很難想像終於完成論文的日子。開啟 word,打下「謝誌」二字,卻千 頭萬緒,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心情,猶如此刻難以消化的早餐,在胃中翻攪著。 思緒回到四年前的冬末,一個年節剛結束就縮窩在幾坪大小的外租房間,唸 著陌生且神祕的民族所考試資料的我,面對未知充滿期待卻也滿是惶恐。然而, 支撐著這些未知,伴著我晃蕩卻又不斷向前的,是大學三年來在民族服務社的故 事。從台東海端的廣原到花蓮萬榮的明利,是我認識部落的美好開始,那些堆疊 而成的感性經驗,歡笑、淚水、懷疑參雜,卻也促使我從外交系轉換跑道至民族 系,教導、涵養我訓練理性思考的最好養分。 然而,要進入另一個知識體系卻非易事。踟躕不前的我,若非當年一起念書 的戰友饅頭歆宜,不會點燃我考民族所的火,更聚在一起推敲考題、面試的應對、 資料分享;更若沒有季平老師亦師亦友地在一旁提點、放膽嘗試,我可能仍只敢 怯懦地遠觀。.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還記得初生之犢如我進入民族所,對於新領域的知識、草根在地的氣質,新 奇的不得了。雖然我時常像粗心的小牛莽撞,不過感謝民族系的老師們總願意不 厭其煩地引領著。. n. al. er. io. sit. y. Nat. 在此,特別要感謝指導教授林修澈老師,在我還僅是懵懂的碩一時,願意放 膽讓我參與許多相關的研究案,在學理與實務之間,以及邏輯思辯等都有更多面 向的學習機會。這份論文,便是基於研究案的參與、老師的大力幫忙才得以順利 產出。. Ch. i n U. v. 感謝林老師研究室的所有學長姐:芝勤學姊,總是越挫越勇的不敗精神,是 我的精神標竿;士煌學長,一針見血、精確的思考,讓我佩服,雖然有時候很無 厘頭;大力幫忙的長廷學長,除了常擔任我的評論救火員,還兼任幫忙日文資料 翻譯、心靈打氣啦啦隊;以及,曾在我幾乎論文大綱難產而給予我莫大幫助的, 季平老師、雅萍老師、Iwan 老師、Kapi、重志學長、佳凌學姊,,,,,,等等。為那些 回想起來時常是幽暗、鬱卒、淚水參半的 514 研討室歲月,添加希望的光。. engchi. 雖然寫論文的路總是孤獨的,但感謝這小而美的民族系,讓我備感溫暖。總 一起取暖的晉宇、有點欠扁但最有義氣的小宮、傻傻的容瑋、可愛豪氣的珮琪、 研究室地縛靈的韋辰、總互相分享自我懷疑的小圭、總激起我研究熱忱的 eve 等 等。以及,總是陪我一起用很搞笑的方式紓壓、每次都被我煩、想打我卻還是最 最最挺我的盧阿飆、力力、賴小美,謝謝有您們曾經的鼓勵、打氣,才得以打斷 腳骨反而勇。. i.

(3) 更感謝在台東布農族的所有長輩和朋友們:感謝 Binkinuan 的一家人,無論 是訪談者的邀約、Tahai 學長的提點,更或是在部落裡的一切照顧,因為有您們, 才得以如此順利進行。感謝田野地的長輩們,對於一個平地小女生卻能無私地分 享生命經驗,那些爐火旁溫暖且充滿木頭香氣的回憶,伴隨著滿滿的感激永遠銘 刻在心。 感謝我的父母,面對如此叛逆、任性、執意要轉換跑道的我,從幾近家庭革 命到默默包容接受,然後容忍我每次說好的兩年畢業(雖然最後拖到四年)。我 知道這一切的轉換都好不容易,儘管跌跌撞撞,但因為有您們對我的愛,才得以 走到今天。 這四年來,有許多給予我幫助的人們。儘管聚散有時,物換星移,但我相信 人與人的相遇都有上帝的美意,因為您們才能給予我繼續走下去的力量,此刻的 美好才得以存在。. 政 治 大. 最後,感謝自己憨傻的堅持。儘管熬了四個年頭,橫跨了後青春時期的光譜 兩端。在相信與否定、肯定與懷疑、堅持與放棄等矛盾的掙扎中,仍繼續持守當 初極為純粹的初衷。而人生能夠很單純地只想完成好一件事情,是一件再美好不 過的生命經驗。. 立. ‧. ‧ 國. 學. 2017 年 2 月 20 日 風光明媚的宜蘭角落. n. er. io. sit. y. Nat. al. 劉千甄. Ch. engchi. ii. i n U. v.

(4) 論文概要 本論文除了緒論及結論外,共分為四個章。 「第一章 台東布農族的氏族制度 與傳統名制」 ,探討在 18 世紀左右遷移至台東地區的布農族,以郡群為主要,巒 群為次要的組成比例,因移居的過程不斷分裂,致使在氏族的認同傾向「小氏族」 層次。能夠驅使布農族有如此強大的遷徙能力的原因,除了尋覓良好的生活條件 之外在條件外,更有氏族間的連結及嚴格的禁婚規則之內在條件。「氏族制度」 (血親的)與「禁婚規則」 (姻親的)是形成布農族社會的二大載體, 「名制結構」 則是具體反映其社會制度的「表體」。布農族的名制結構為「永續性個人名姓後 列型」 ,其中分為「氏族名」和「個人名」二個部分。 「氏族名」和氏族社會的運 作息息相關。對布農族而言,氏族的概念是具有層次性,並根據不同的語境脈絡、 社會功能而有不同的表達層次。然而氏族名的使用卻是有禁忌的,在當時強鄰環 伺的時空背景下,布農族人傾向先表明「個人名」再來才是「氏族名」。是以, 襲名制伴隨的同名現象提供了保護的作用。在襲名制下,無論男名或女名,能夠 使用的數量並不多,因而形成較高的同名比例。在此之下,「聯名制」便是解決 同名現象的權宜之計。此情形亦可在日本時代的戶口簿登記中可發現到。戶口簿 的登錄是布農族人名文字化的濫觴,從該史料整理而成的台東布農族名譜可觀察 出幾點:1.女性的同名比例較高;2.隨著布農族和周邊民族的互動,自然會納入 其他異民族的人名;3.日本時代的台東布農族使用聯名制的情形不少,且己名聯 名制相對夫妻聯名制的使用比例高;4.從聯名的使用情形來看,郡群較巒群強調 氏族內部成員的分支和次序關係。.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二章 日本時代戶口登錄制度的發展」則藉由各時期的蕃情調查探討總 督府如何進行人名調查,以及如何理解原住民的姓名制度。從起初僅是了解部落 裡重要人物的《蕃社台帳》到全面性調查的《蕃人戶口調查簿》揭示了原住民人 名文字化的進程,更是日後改姓名政策推動的基礎。昭和 15 年(1940) 2 月 11 日,台灣總督府公布改日本姓名的政策。事實上,原住民的改姓名運動比平地人 更早實施。根據近藤正己的研究,原住民改姓名可分為個人式,視同化程度而決 定的「認可制改姓名」及昭和 19 年(1944)後全面推行的「許可制改姓名」。.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章 台東布農族改日本姓」則更進一步地討論台東布農族如何進行改 姓名。名制是一個民族親屬及社會制度的表徵。是以,在分析改姓名政策帶來的 影響前,必須先從日本的家庭制度、名制的角度切入,來探討日本的姓氏觀。日 本傳統的「家」有家屋、家產、家業、家名等四大構成要素,繼承制度則是行嫡 長子繼承的「家督繼承制」。其中,家名更是家督繼承的核心。同時,這樣的制 度在明治民法制定後,配合《戶籍法》加以法制化後形成「戶主」的概念,並賦 予戶主相當的權力。在「戶主之法」下,日本的「家」與「戶」二者的關係相當 緊密,甚至規定「一戶一家名」,即該戶的成員都必須與戶主同一家名。可想而 iii.

(5) 知,重視家名的日本,在名制結構的表現上呈現「の結構」,即「永續性個人名 姓前列型」。隨著日本政權統治後,這樣的家制度和戶主之法便引進台灣。由於 警察勢力遲至昭和 12 年(1937)才進入台東布農族地區,而戶口登錄的開始與 警察勢力推進的時間序息息相關。無論是戶口登錄或是之後的改姓名都是先從有 駐在所或教育所的地方開始,如延平鄉武陵村的 Bukulav 部落。此外,戶口登錄 的方式更是日本家制度的概念強勢介入之媒介。戶口登錄可說是改姓名的前奏。 戶口登錄形成的改變有三:1.氏族的網絡開始被切割成數個家戶單位;2.布農族 的名制結構從「of 結構」(姓後列型)轉變到「の結構」(姓前列型);3.婚入女 性在嫁入夫家後必須被迫改氏族名。到了之後的改姓名政策因其是根據戶口簿執 行,因此連帶影響台東布農族:1.一氏族切割成數個日本姓,形成極大的混亂; 2.正式改用日本姓名,並同日本的名制行「の結構」(姓前列型);3.婚入女性改 用夫家日本姓後,加深禁婚規則的混淆程度。. 政 治 大. 「第四章 台東布農族改漢式姓」 。相較於日本時代先歷經漫長且細膩的蕃情 調查和戶口登錄後,才執行改姓名政策。國民政府時期的改漢式姓名政策,則是 在民國 34 年(1945)12 月 6 日便訂頒《台灣省人民回復原有姓名辦法》 。雷厲風行 的執行速度,一方面表示其必須奠基在日本時代的戶口簿資料,二方面也顯示草 率的策略帶來更大的彈性空間。是以,台東布農族在改姓名時,有賴於當時的內 本鹿地區漢人通事出身,同時也是台東廳關山郡駐在所的警手─鄭江水先生,因 熟悉布農族氏族社會,同時又通曉漢語、日本語、布農語,因此氏族名與漢姓的 對照,大致能將「中氏族名」對應「漢姓」,因此呈現出能以「漢姓」對照中氏 族,日常生活中以「小氏族名」展現台東布農族的氏族認同。儘管相較日本時代 的改日本姓狀況,混亂程度較小。但是因漢姓使用時間較日姓久,加上現代人往 來頻繁;台東布農族尚能在台東地區以漢姓分辨彼此所屬氏族,但只要跨越台東, 面對其他地區更加混亂、無規則的漢姓取用方式,對台東布農族來說亦是困擾。 在《姓名條例》通過,原住民得恢復傳統人名。然歷經時代變遷,如何調和各地 方的氏族認同,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登錄格式,是一件相當艱辛的挑戰。.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6) 目錄 緒論........................................................................................................................ 1 第一章 台東布農族的氏族制度與傳統名制.................................................... 13 第一節 台東布農族的形成及其氏族組織................................................ 13 第二節 布農族的名制結構─「永續性個人名姓後列型」.................... 34 第三節. 襲名制度下的同名現象.............................................................. 42. 第四節. 台東布農族名譜的分布與統計.................................................. 47. 第二章. 政 治 大. 日本時代戶口登錄制度的發展.......................................................... 59. 立. 第一節 台灣總督府對原住民的姓名調查................................................ 59. ‧ 國. 學. 第二節 日本時代的改姓名政策................................................................ 80 第三章 台東布農族改日本姓............................................................................ 87. ‧. 第一節 日本的姓氏觀................................................................................ 87 台東布農族的人名登錄及改日本姓名...................................... 97. sit. y. Nat. 第二節. al. n. 第四章. er. io. 第三節 改日本姓對台東布農族的影響.................................................. 121. v. 台東布農族改漢式姓........................................................................ 129. 第一節. Ch. engchi. i n U. 國民政府的改漢式姓名政策.................................................... 129. 第二節 漢式姓的取用方式...................................................................... 139 第三節. 改漢式姓的影響........................................................................ 146. 結論.................................................................................................................... 161 參考文獻............................................................................................................ 165. v.

(7) 表次 表 1- 1 布農族各群的戶數及人口分布:昭和 6 年(1931) ................................. 26 表 1- 2 台東郡群布農族氏族組織 .............................................................................. 28 表 1- 3 台東巒群布農族氏族組織 ............................................................................. 31 表 1- 4 台灣原住民族名制結構表 .............................................................................. 34 表 1- 5 台東縣延平鄉日本時代所屬社名 ................................................................. 47 表 1- 6 台東縣海端鄉日本時代所屬社名 ................................................................. 48 表 1- 7 日本時代台東布農族名譜數量 ..................................................................... 49. 政 治 大. 表 1- 8 台東布農族人名譜 .......................................................................................... 50. 立. 表 1- 9 外來名之男性名譜 ......................................................................................... 53. ‧ 國. 學. 表 1- 10 台東布農族使用聯名登記情況 .................................................................... 54 表 1- 11 台東布農族使用聯名的情形 ....................................................................... 55. ‧. 表 1- 12 郡群和巒群使用己名聯名(人名+排行)情形 ......................................... 56. Nat. sit. n. al. er. 台東延平鄉布農族改日本姓 ...................................................................... .107. io. 表 3- 2. y. 表 3- 1 台東廳關山郡教育所………………………………………………..………..102. i n U. v. 表 3- 3 台東海端鄉布農族改日本姓 .......................................................................... 113. Ch. engchi. 表 3- 4 各氏族取用日本姓的數量 ............................................................................. 118 表 3- 5 各地區人口數最多之氏族及對照日本姓氏數量表 ...................................... 120 表 3- 6 大氏族 II 改用日本姓的數量......................................................................... 123 表 3- 7. Islituan 中氏族改日本姓的數量… ................................................. ……….125. vi.

(8) 表 4- 1 台東廳警務課職員名錄 (1941 年).............................................................. 136 表 4- 2 台東布農族漢姓分布 ................................................................................... 141 表 4- 3 台東布農族衍生不同漢姓的情形 ............................................................... 142 高雄郡群布農族的氏族名對應表 ............................................................ 144.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表 4- 4. Ch. engchi. vii. i n U. v.

(9) 圖次 圖 1- 1 各部族在 Asang daingaz(祖居地)之位置圖............................................ 14 圖 1- 2 丹、巒、郡群東遷至花蓮路線圖 ................................................................ 16 圖 1- 3 郡群往新武呂溪流域移動路徑 .................................................................... 18 圖 1- 4. 布農族未進入內本鹿之前各民族的領域分布 .......................................... 19. 圖 1- 5 郡群在內本鹿地區的分布 ............................................................................. 20 圖 1- 6 布農族氏族關係圖 ........................................................................................ 22 圖 1- 7 布農族的禁婚範圍(本研究繪製) ............................................................ 33. 政 治 大. 圖 1- 8 桃源村小氏族 takisvilainan 的門牌 .............................................................. 39. 立. 圖 1- 9 桃源村小氏族 takishusugan 的門牌 ............................................................. 39. ‧ 國. 學. 圖 1- 10 個人名命名法則分類 .................................................................................. 42 圖 1- 11 聯名制的類型 .............................................................................................. 44. ‧. 圖 1- 12 布農族的同名區別方式(本研究繪製) .................................................. 44. Nat. sit. y. 圖 1- 13 「台東廳關山郡蕃地シンブロ社二十六番戶」家譜圖 .......................... 57. n. al. er. io. 圖 2- 1 高雄州旗山郡蕃地ラボラン社的《蕃人戶口調查簿》………….……….75. i n U. v. 圖 2- 2 花蓮港廳玉里郡ロプサン社的《蕃人戶口調查簿》 ................................. 75. Ch. engchi. 圖 2- 3 認可制下的改姓名 ......................................................................................... 83 圖 2- 4 許可制下的改姓名 ........................................................................................ 85 圖 3- 1 台東廳關山郡ブクラブ蕃地之《蕃人戶口調查簿》…………..…………98 圖 3- 2 台東布農族僅改日名的情形 ....................................................................... 103 圖 3- 3 改日本姓名前已登錄布農族名字的情形 .................................................. 105 圖 3- 4 接改用日本姓名的情形 .............................................................................. 106 圖 3- 5 男性 1 號之家庭改日本姓的情形 .............................................................. 124 圖 3- 6 規則二(1) 男性 1 號與女性 2 號的禁婚案例............................................. 125. viii.

(10) 圖 3- 7 規則二(2) 男性 1 號與女性 3 號的禁婚案例 ............................................. 126 圖 3- 8. 規則三 男性 1 號與女性 4 號的禁婚案例................................................ 127. 圖 4- 1 以「戶」為單位的改漢姓…………………………………………………….143 圖 4- 2 女性從夫改漢姓的案例 ............................................................................... 151 圖 4- 3 戰後改夫姓情形 ............................................................................................ 151 圖 4- 4 規則二(1)禁婚案例 ....................................................................................... 152 圖 4- 5 規則二(2)禁婚案例 ....................................................................................... 152 圖 4- 6 規則三的禁婚案例 ....................................................................................... 15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n U. v.

(11) 緒論 一、問題意識 名制(naming system)是指人類用來辨識個人而採行的對各個人賦以各自標 記符號的一種制度。由於各民族的家庭組織、社會結構、風俗等各方面非常繁雜 互異,在名制上也表現出高度的多樣性 1。 布農族作為典型的氏族社會,氏族是民族活動的基本單位。掌握其氏族社會, 即掌握布農族的親族關係、社會網絡。而布農族複雜的氏族組織又是藉著其名制, 作為親屬集團間的辨識符碼。然而,自日本時代以降的歷代統治政權,為同化而 實行的改姓名政策,強迫布農族以用陌生的、脫離其文化意涵的姓氏,作為其身 分的標示。. 政 治 大. 在筆者參與 2013 年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林修澈主 任主持的《台灣原住民族傳統名字登記》研究案時,赴各原住民鄉鎮的戶政事務 調閱日本時代戶口調查簿,觀察到該戶口調查簿記載著自日本時代到國民政府時 期改姓名的痕跡,是研究台灣原住民改姓名政策珍貴的史料。其中,筆者以分布 於延平鄉與海端鄉的台東布農族為研究對象,地毯式收集該區域的戶口調查簿, 整理並分析其在兩個統治政權下改姓名的情形、對氏族社會的衝擊,並探討如何 影響當代的台東布農族人針對恢復傳統人名的看法。據此,筆者提出以下問題意 識:.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io. al. er. (一)日本時代戶口調查簿中,登錄了哪些傳統人名?哪些氏族名?. n. (二)在日本時代的改姓名政策下,哪些社群、哪些地域的布農族開始使用日本. Ch. i n U. v. 姓?如何進行?改日本姓是否破壞布農族的傳統社會制度?. engchi. (三)國民政府來台後針對原住民族進行的改漢式姓政策,是如何進行?針對布 農族的改漢式姓的過程為何? (四)日本時代與國民政府時期的改姓名政策有何不同,對台東布農族地氏族社 會分別造成什麼影響?. 1. 林修澈,〈名制的結構〉 ,《東方雜誌》復刊 10(2),頁 52。 1.

(12) 二、文獻回顧 (一)名制相關研究 1.. 以名制作為專學的研究. 關於台灣原住民姓名議題的討論,始見於伊能嘉矩的〈台灣に於ける各蕃族 の命名〉 〔1898〕。爾後的文章,也多圍繞在以原住民為整體的姓名和命名議題〔蕃 情研究會誌:1899;田中透造:1926;斗六古生:1935;理蕃之友:1938;台灣時報:1939〕。 但是,真正對原住民名制作全面且系統性的分類整理,是以移川子之藏的〈姓名 と其の高砂族個人、家族、氏族名〉的研究論文〔1939〕為代表。他根據當時各 族的系譜資料,將原住民名制分為三類: (1) 缺永續性的聯名制,如賽夏族 (Saisiyat)、泰雅族(Atayal)、阿美族(Ami)及部分鄒族(Tsou)採親子聯名 制,雅美族(達悟族,Yami)亦歸此類,但為與各族迥異的親從子名制;(2) 永 續性的固定姓氏制,包括鄒族、布農族(Bunun),而阿美族、賽夏族、泰雅族 亦併用此制;(3) 中間永續性的可變姓氏制,如排灣族(Paiwan) 、魯凱族(Rukai)、 〔楊希枚:1957〕 。移川開創了名制的研究外,也影響往後學者對 卑南族(Puyuma) 名制研究的分類方式。.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戰後初期,中國的人類學家則專注於聯名制的研究,並且將台灣原住民與其 他藏緬語族〔芮逸夫:1950;凌純聲:1952〕,甚至是全世界各民族〔楊希枚:1957〕的 聯名制與姓氏進行比較研究。然而,台灣原住民的名制研究要到 1959 年丘其謙 的碩士論文〈台灣土著族的名制〉才有全貌性的了解。該書綜合 1913 至 1921 年佐山融吉編《蕃族調查報告書》八卷,以及 1915 至 1920 年小島由道《番族慣 習調查報告書》八卷中,有關原住民傳統名制的部分,可說是最早有系統地對各 族名制作全面性介紹、分析、比較的專論。文中對原住民的傳統命名方式,如親 子聯名制、氏族名制、家屋名制、親從子名制作了統一的稱呼,至今仍廣為引用 〔楊昇展:2004〕。.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另一篇以名制作為專學的文章有林修澈的〈名制的結構(〔1976〕。本文是唯 一對全世界各種名制作大規模研究及系統化分類的研究。他將名制類型分 5 大類: 個人名制類、聯名制類、世代排名制類、非永續性的家名制姓名制類、永續性的 姓名制類,其中各類又再以「式」 、 「型」來做更細緻的分類。筆者也將以林修澈 對名制的分類架構作為本研究的基礎。 1994 年王雅萍的碩士論文〈姓名與認同:以台灣原住民族姓名議題為中心〉 透過民族誌、日本時代戶籍資料、內政部戶政司的「原住民更改為傳統姓名分區 座談會、田野訪談等材料,探討原住民姓名議題與文化認同的互動關係。同時貫 時性地探討不同統治政權的姓名政策,如何介入原住民族社會,影響原住民族姓 名觀念和傳統名制結構。作者運用日本時代戶籍資料詳細分析當時原住民改用日 2.

(13) 本姓名的狀況,是本研究重要的參考。此外,作者大量的田野訪談紀錄,提供筆 者瞭解當代各族族人(特別是布農族)對傳統名制的認知狀況及現階段名制的問 題。 2004 年楊昇展的碩士論文〈台灣原住民族傳統姓名之研究〉討論了台灣原 住民的傳統名制、各個統治政權的姓名政策、台灣原住民族回復傳統名制的困 境。 2.. 親屬研究下的名制研究. 1975 年以前台灣始對原住民社會展開「搶救研究民族誌」的行動,以蹲點 的方式調查原住民的親屬關係、社會組織為主軸。這一系列的研究多僅將名制作 為社會組織、親屬制度、生命禮儀範疇中的研究,透過命名方式、名字的意義、 名譜統計等觀看該族的社會關係〔衛惠林:1956、1958、1960;衛惠林、劉斌雄:1962;. 政 治 大 於 1957 年在蘭嶼調查了 在《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 立 六社 67 個父系氏系群的系譜,共收錄了 2315 個男女性名字,並由 2315 人當中, 石磊:1964、1971、1976、1981、1982;謝繼昌:1968;喬健:1972;蔣斌:1980〕。 〔衛惠林、劉斌雄:1962〕. ‧ 國. 學. 分析實得 1104 個名字,藉以證明達悟人是行創新名制。. y. Nat. 以「族」為單位的名制研究. io. sit. 3.. ‧. 另外,石磊在〈筏灣: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民族學調查報告〉〔1971〕中,藉由 統計分析排灣族筏灣部落名譜的重名現象,來說明貴族與平名的名字互不襲用的 狀況。. n. al. er. 以一族的名制為單位的研究,首見於楊希枚的〈台灣賽夏族的個人名制〉 〔1956〕 。作者以賽夏族的父子聯名制和子從親名制來探討其特殊的同名現象,以 及透過人名的統計分析觀察該族名譜有嚴格的兩性之別。最後,再以賽夏族改用 漢姓的情況,觀察到漢姓的取用上以意譯的方式,展現民族特色;此外,同姓平 輩間的直系或直旁系的大小排名現象,此功用和形式類似聯名制。由此可見,賽 夏族在面對改用漢姓時,如何適應並加以本民族的文化在其中。. Ch. engchi. i n U. v. 爾後,陸續出現幾篇各族的名制研究,如劉崇澤〈南勢阿美的名制〉 〔1963〕、 王鼎江〈排灣族的家氏與階級名制〉 〔1964〕 、高政弘〈霧台鄉魯凱族的名制〉 〔1965〕、 丘其謙〈布農族的名制〉 〔1976〕 、林修澈《賽夏族的名制》 〔1976〕 、依婉.貝林〈Pidu 家族生命史:賽德克的聯名制與最後的獵團〉〔2003〕、王雅萍〈宜蘭泰雅族的傳 統名制變遷與復名問題探討〉 〔2004〕。以及,探討平埔族名制議題的劉澤民〈從 古文書看清代東螺社、眉裏社名制:聯名制之親名後聯型或永續性姓名制姓後聯 型〉 〔2004〕 、杜石鑾〈布農族姓與名之研究〉 〔2004〕 、李信成〈清代噶瑪蘭族名制 初探〉 〔2010〕 。 3.

(14) 值得注意的是,以一個民族為整體作跨地域、跨社群的大規模名制研究有王鼎江 〔1964〕 、丘其謙〔1976〕、林修澈〔1976〕。其中,林修澈的《賽夏族的名制》 〔1976〕 是第一位貫時性地從傳統到日本時代,再到國民政府時期討論賽夏族名制結構的 變化,以及賽夏族如何使用漢姓來維繫固有氏族。其中,作者分析賽夏族改用日 本姓的研究方法是筆者重要的參考依據。 此外,李信成〔2010〕運用大量戶籍資料蒐集噶瑪蘭族的人名,進而從名譜 的統計資料與分布狀況,觀察「親子聯名制」下的襲名狀況、鄰族關係、使用漢 式姓名的情況。 (二)改姓名政策的相關研究 日本時代初期關於改姓名的討論,早在伊能嘉矩《台灣蕃政志》 〔1904〕和《台 灣文化志》〔1928〕中的「賜姓攻略」中,討論到清代對平埔族的賜姓政策,以及 賽夏族的氏族名與漢姓的關係。而丸井圭次郎《撫蕃ニ関スル意見書》〔1914〕 和梅陰生的《台灣の熟蕃に對して行ひし賜姓政略》 〔1904〕也都同樣注意到清朝 的賜姓政策是造成平埔族漢化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日本時代以改姓名政策作 為同化被殖民者的企圖。.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1926〕、 後續也有一些零星的文章出現,如田中透造《蕃人蕃地の改名問地》 台灣時報〈台北州下の高砂族に內地式の新氏名〉〔1939〕、內田生〈高砂族に對 すろ戶籍法的問題〉 〔1942〕,以及斗六古生的〈蕃人的姓名調查(上) (下)〉 〔1935〕, 說明了日本政府開始對原住民進行姓名調查以作為改姓名政策的準備。其中,移 川子之藏的〈姓名と其の高砂族個人、家族、氏族名〉的文章〔1939〕中注意到 原住民沒有「姓」的永續觀念,此和日本對「姓」的觀念有所不同。.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v. 在戰後關於改姓名政策的研究,大多是在理蕃政策的範疇中被討論到〔藤井 志津枝:1989〕 。以「改姓名」作為討論主題的文章首見於近藤正己的〈「創氏改名」 研究の檢討と「改姓名」〉 〔1993〕和〈北部パイワン族の戶籍簿からみた改姓名〉 〔1994〕 。前者比較日本政府對朝鮮和台灣的改姓名政策;後者以日本時代的戶籍 簿來探討排灣族改姓名的個案,並指出「原住民的改姓名實施較早,而且命名是 在警察統治下他律地進行」,暗示改姓名政策除了和理蕃政策有關外,當時的理 蕃警察的研究也是必要。另外,在近藤的專書《總力戰與台灣:日本殖民地的崩 潰》 〔2014〕中,討論日本時代後期總督府如何對台灣進行殖民統治,特別是皇民 化運動中,如何透過集團移住、改姓名、待遇改善、精神教化、軍夫動員等措施, 進行「人心」的動員,進而將「人力與人命」趨至戰場,為日本效命。在改姓名 的議題上,不僅透過諸多第一手檔案,包括總督府時期的檔案文獻、文書、戶籍 簿等史料爬梳改姓名的過程,更精闢地探討政策實行背後的精神。. Ch. engchi. 兩篇討論改姓名政策的碩士論文分別是吳秀環《日治時期台灣皇民化政策之 4.

(15) 改姓名研究》 〔2005〕和張孟修〈日據時期台灣的改姓名政策~藉朝鮮「創氏改名」 的研究佐以參照檢視〉 〔2005〕則以檢討政策的角度來看改姓名政策在台灣的發展。 前者聚焦於比較台灣平地人與原住民在改姓名政策的情況,以及原住民改漢姓後 的影響;後者則以台灣和朝鮮作比較研究。但是,真正要將原住民與歷代改姓名 政策放在一起討論的專論,則必須等到王雅萍的碩士論文〔1994〕才有全面性的 了解。 (三)布農族相關研究 1.. 戰前研究. 日本時代因殖民經濟需要,展開一系列官方的調查研究,其中包括台灣總督 府《蕃族調查報告書》 、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 《台灣番族慣習研究》 、 《高砂族 調查書》等四種。. 政 治 大 錄的地理範圍因當時日本殖民勢力尚未擴及東部及南部地區,因此以玉山以北的 立 郡社群為主要調查範圍。同時,本書將布農族分成 Takbanuaz(巒)、Bunukun(郡)、 其中,佐山融吉的《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六冊布農族前篇》〔2008/1919〕紀. ‧ 國. 學. ‧. Takibaka(卡)、Takutaban(干卓萬)、Takivatan(丹)、Skyabakan(卓)等六群,異於今 日五群的分類。作為第一本完整的布農族民族誌,能概況性地了解當時的氏族社 會及親屬關係的狀況。. n. al. er. io. sit. y. Nat. 另一本重要著作為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等著的《台灣高砂族系 統所屬の研究》〔1935〕。三位作者中,以馬淵東一為布農族的主要撰寫者,內容 除了對布農族 32 個部落的氏族組織與遷徙歷史有詳盡的描述外,還有資料篇中 珍貴的系譜。其中,系譜資料中的名字已用羅馬拼音標示,是筆者在整理日本時 代戶籍資料中以片假名登錄的名譜時,一個重要的對照資料。. Ch. engchi. i n U. v. 馬淵東一作為日本時代研究布農族的重要學者,在參與編纂《台灣高砂族系 統所屬の研究》調查工作時,將所採收的資料整理寫出〈Bunun, Tsuou 二族的氏 族組織和婚姻法則〉〔1934〕。作者以親屬制度的角度切入布農族的氏族組織,並 清楚描繪各社群的婚姻法則及其禁婚範圍。是筆者在了解傳統氏族組織與名制關 係,以及改姓名政策對傳統社會影響的重要文獻。 2.. 戰後研究. 戰後早期,投入布農族大量研究的學者之一為丘其謙,其〈布農族的名制〉 〔1976〕全面地探討布農族五個社群的名譜、命名方式、親屬稱謂、名制的社會 功能。其蒐集了 409 個布農族傳統姓名,並研究布農族名字的意義。進而從名字 來分析名字在布農族社會的文化意涵,並從名字的意涵來看社會的變遷。是布農 族第一個主題式地討論名制結構的文章。 5.

(16) 繼丘其謙之後,以親屬制度來探討社會型態的有陳運棟的碩士論文〈布農族親屬 組織的變遷〉〔1984〕。本文將布農族的親屬稱謂以 Murdock 的親屬理論作為分析 工具,探討布農族在 1972 年南橫公路開通以後,其氏族組織的變遷。是第一本 以西方理論工具,分析布農族社會變遷的專著。 布農族除了複雜且特殊的氏族組織外,還有其悠遠的遷徙歷史。布農族遷徙 史的專書首見於葉家寧的《台灣原住民史:布農族史篇》〔2002〕。此書奠基於作 者的碩士論文〈高雄境內布農族遷徙史:兼論遷移動因與「聚落」概念的變遷〉 〔1995〕 。除了高雄郡社群外,作者在此書還完整蒐集其他社群的遷移歷史,並且 蒐集了日治時期所有布農族的戶籍資料,以及在田野訪談中對受訪者的家譜紀錄。 同時,根據族譜及訪談整理出布農族氏族和漢姓的對照表,是本書最具有價值之 處。然而,本書的缺憾在於雖然作者討論了氏族、獵場、家三者在布農族社會的 功能,卻未討論到部落在遷徙的過程中,氏族所扮演的角色,僅從時間歷史的縱 軸來看布農族歷史,而未從橫向氏族的關係去觀察。. 政 治 大 另一本討論布農族五大社群的遷徙歷史專書還有海樹兒.犮剌拉菲,《布農 立 。本書是以佐山融吉《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六 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2006〕. ‧. ‧ 國. 學. 冊布農族前篇》 〔2008/1919〕、移川子之藏、宮本研人、馬淵東一合著的《台灣高 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1935〕、台灣總督府《高砂族調查書》第五編〔1938〕、馬 淵東一〈高砂族の移動和分布〉 〔1953〕、葉家寧《台灣原住民史:布農族史篇》 〔2002〕 等六本書為基礎下完成的著作。較於葉家寧的《台灣原住民史:布農族史篇》僅 就社會組織、氏族的起源傳說、遷徙歷史說明,卻未從布農族社會的核心─氏族 組織討論遷移的動因;海樹兒.犮剌拉菲則深入探討氏族社會如何作為布農族歷 史發展的關鍵。是討論布農族的遷徙歷史中,最具系統性、層次性、代表性的專 論。難能可貴的是,本書是第一本以本族人觀點(emic)所著的研究,在語彙與 概念使用上更能傳遞本族的觀念。.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繼〈布農族的名制〉〔丘其謙:1976〕後唯一討論布農族名制議題的是,杜石 鑾的碩士論文〈布農族姓與名之研究〉〔2004〕。本論文整理了布農族的名譜及其 意義、氏族傳說、名制的結構,並概略地探討了個統治政權的姓名政策如何干擾 布農族的傳統社會。美中不足的是,本論文尚未多加深入探討布農族的名制在各 時期的姓名政策受到怎樣的影響。而這部分的研究也是筆者將要努力補足的方 向。 (四)戶口政策相關研究 有關台灣戶口政策的研究大多圍繞在平地人之家族制度的親屬關係及其法 制化的過程,甚少以原住民的戶口政策為專題做探討,特別是在日本時代大多居 住在「特別行政區域」的「生蕃」受著人治而非法治的殖民手段,管理上各地呈 現各自為政的狀況,因此目前尚缺少以原住民為主體地討論戶口政策的整體發展。 6.

(17) 儘管如此,爬梳自日本時代到國民政府時期的戶口研究,更能進一步了解各統治 政權植入其家族制度並進行同化的企圖。 戰後因主體意識抬頭,在歷史學界或法學界,有關日本時代台灣的研究日趨 增加,首先學者黃靜嘉教授的《日據時期之台灣殖民地法制與殖民統治》 〔1960〕, 將日本時代之國家法律規範分為民事法、刑法、行政法等領域,以時間的縱向序 列進行制度性的探討與分析。學者王泰升教授以台灣為主體之觀點,探討日本時 代的台灣法律史,其所著《台灣法律史概論》 〔2012〕及《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 革》 〔2014〕,對於日本時代台灣在繼受歐陸法律的過程中,於司法、行政及民事 上適用內地法律,但在親屬身分上仍維持舊慣之處理方式,係屬「有限度的西方 化」,點出台灣當時在民事領域上,從「習慣」轉變到「權利法制化」的歷程。 有關戶政制度發展的沿革,有阿部由理香的碩士論文〈日治時期台灣戶口制 度之研究〉 〔2001〕以歷史的脈絡討論日本時代戶口制度的演變歷程,及立法的過. 政 治 大. 程中台灣戶籍制度的變革與特殊性。值得一提的是,其論文注意到山地原住民被 排除在當時的戶口制度之外,直至在日本時代末期才始正式適用的現象。只可惜 其並未針對原住民戶口制度適用的議題多加討論。. 立. ‧ 國. 學. ‧. 至於在戶口與家族制度關係的部分,有川島武宜的《イデオロギーとしての 〔1957〕討論明治民法如何將家制度貫徹在日本的家族國家觀。中國學 家族制度》 者李卓在《中日家族制度比較研究》〔2004〕,以歷史研究方法考證傳統中國與戰 前日本的婚姻與家族制度變遷,依據兩國不同的家族制度原理比較「家」在功能 上的相同及相異之處 。在曾文亮的〈日治時期台灣人家族法的殖民近代化與日 本化─全新的舊慣〉 〔2008〕系統化地爬梳日本傳統的家族制度法制化形成近代的 「戶主之法」之進程,並探討這樣的「戶主之法」如何作為一種殖民手段引進台 灣。除了討論日本時代台灣人家族法的性質,同時對台灣人家族制度的日本化及 殖民化作出完整的分析與整理,特別是戶口制度的引進對家族內部關係和家族習 慣的影響。劉醇宏的碩士論文〈日治時期戶籍制度的研究:歷史制度論觀點〉 〔2011〕 則從日本時代的戶口制度討論日本如何引進「戶長」為主的家本位觀至台灣,而 台灣的家族關係又是如何受到衝擊。雖然作者討論的「台灣人」是以平地人為本 位思考,但卻能從中觀察到日本人如何透過戶口制度的建立,潛移默化地將其家 族制度貫徹在台灣社會。.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戰後的戶政制度討論則有許耿修〈台灣戶政制度研究〉 〔2002〕從荷人治台開 始至國民政府戶政的變遷,並將焦點放在戰後戶警合一制的討論。李秀屏〈戰後 初期台灣戶政制度的建立與其相關問題之探討(1945-1947)〉〔2012〕,討論國民政 府接收台灣後,行政長官公署對台灣戶政制度的建立過程中採行的步驟、方法, 以及如何培訓相關戶政人員,並將探討軸心聚焦在更名改姓或回復姓名上,討論 當時的政策思維與實行過程。 7.

(18) 此外,從日本時代戶口調查簿作為史料分析的文章,有林聖欽的〈日治時期 戶籍資料的內容及其史料價值:以玉里、池上為例〉〔1995〕。作者以日本時代的 戶籍資料來分析玉里、池上一帶的遷徙歷史及社會關係,並介紹到如何使用並發 揮戶籍簿的史料價值。.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19) 二、章節安排及其說明 緒論 第一章. 台東布農族的氏族制度與傳統名制. 第一節. 台東布農族的形成及其氏族組織. 第二節. 布農族的名制結構─「永續性個人名姓後列型」. 第三節. 襲名制下布農族的同名現象. 第四節. 台東布農族名譜的分布與統計 本章首先第一節先綜論布農族的遷移史,討論台東布農族又是隨著 整個遷移過程如何形成,氏族組織的組成又有何特殊性。接著,再將布 農族的傳統名制分成「氏族名」與「名字」兩部分來探討。第二節,討 論氏族名在永續性個人名姓後列型的結構下,是如何與其氏族社會相結 合;第三節,則討論布農族人名在襲名制下,造成同名現象高,這樣的 現象對布農族人的意義為何,而布農族人又是如何應對。第四節則藉由 日本時代的戶口調查簿,進一步分析台東布農族的名譜。.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日本時代戶口登錄制度的發展. ‧. 第二章. 第一節 台灣總督府對原住民的姓名調查. y. Nat. io. sit. 第二節 日本時代的改姓名政策. n. al. er. 日本政府在統治台灣初期,即注意到清朝政府對平埔族的賜姓政策 是同化的最佳手段之一。基於此,日本開始進行一系列的調查行動,以 作為日後改姓名的準備。因此,本章將探討日本時代初期台灣總督府如 何透過理蕃調查來認識原住民的姓名制度,並透過戶口登錄原住民的姓 名開啟大規模姓名調查的濫觴。第二節探討日本時代原住民改姓名政策 的時空脈絡,及其推動的情形。 第三章. Ch. engchi. i n U. v. 台東布農族改日本姓. 第一節 日本的姓氏觀 第二節 台東布農族的人名登錄及改日本姓名 第三節 改日本姓對台東布農族的影響 承接第二章的日本時代改姓名政策,在第三章則是聚焦在台東布農 族改姓名的執行過程。然而,名制的使用反映出一個群體對姓氏、甚至 9.

(20) 是親屬概念的認識。是以,在探討日人如何進行改姓名前,首先要討論 到日本人的姓氏觀,比較與布農族人的差異。接著,在第二節的部分則 探討台東布農族人如何進行人名登錄和改姓名,取用方式為何?各地域 在改姓名上是否有特殊性?這樣的過程是否符合布農族傳統名制的結 構,抑或是已開始產生差異。最後一節則探討改姓名布農族的氏族社會、 親屬制度造成怎樣的影響? 第四章. 台東布農族改漢式姓. 第一節. 國民政府的改漢式姓名政策. 第二節. 漢式姓的取用方式. 第三節. 改漢式姓的影響. 政 治 大. 首先,在第一節將先爬梳國民政府來台初期的改漢姓政策,探討改 漢式姓名政策的目的,並進一步討論台東布農族改漢式姓名的過程。第 二節則從日本時代的戶口簿討論國民政府初期,是如何運用該筆資料進 行改漢姓的過程,及其取用的方式。最後,於第三節討論改漢姓是否改 變台東布農族氏族社會的運作,並是否影響當代布農族人恢復傳統人名 的意願及共識。. 立.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結論. Ch. engchi. 10. i n U. v.

(21)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討論台東布農族的傳統人名登錄與其改姓名的過程,無論是過去 史料文獻的彙整、爬梳;又或者是透過當地耆老的口訪回憶當時取用日本姓或汗 姓的過程;更或者是透過焦點座談的方式共同討論當代布農族人對於恢復傳統人 名的想法等都是相當重要的。因此,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如下說明: (一)文獻與史料蒐集 由於原住民社會缺乏自己的文字系統紀錄,因此若要了解其傳統名制與名譜, 需仰賴過去的文獻和史料。以布農族來說,由於清領時期的政權並未深入至此, 真正將其人名進行文字化的紀錄始於日本時代的姓名調查。因此,筆者除了以歷 史文獻和相關史料作彙整外,同時進行日本時代戶口簿資料的分析。 蒐集相關的文獻資料及戶口調查簿中的台東布農族名字,依照各時期的行政 區劃,即戰前的「社」和戰後的「村」做初步分類,統計並製作成台東布農族的 傳統名譜,進而從該名譜分析其在地域上與社群上的多元性。在文獻資料部分,. 立. 政 治 大. sit. y. Nat. (二)田野訪談. ‧. ‧ 國. 學. 包括戰前一系列有關布農族的調查報告書、《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等; 以及,戰後幾本關於布農族重要的民族誌及其系譜資料。在戶口調查簿部分,藉 著有幸於 2013 年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政大原住民研究中心林修澈教授主持 的《原住民族傳統名字登記》計劃案,得以赴戶政事務所,閱覽日本時代的戶口 調查簿,進行地毯式地資料蒐集及分析,是本研究重要的基礎資料。. n. al. er. io. 田野訪談部分,則分為個人訪談及焦點訪談等兩部分。個人訪談部分,聚焦 在本研究地點台東縣延平鄉和海端鄉,透過部落耆老、長輩的口訪,了解過去改 姓名政策的過程,及對於改姓名後的想法。焦點訪談方面,則是因著《台灣原住 民族傳統名字登記》研究計劃案,在 2014 下半年度赴各鄉鎮舉辦公聽會,討論 原住民恢復傳統名制的看法。其中在布農族的部分,召開三場公聽會,提供筆者 比較各地區對恢復傳統布農族人名的異同,藉此凸顯台東布農族對傳統名制的認 同與意識。下表為筆者參與〈原住民族人名戶籍登錄公聽會〉之布農族場次表:. Ch. engchi. 11. i n U. v.

(22) 表 1 筆者參與布農族〈原住民族人名戶籍登錄公聽會〉場次 場次. 地點. 時間. 第一場. 南投縣信義鄉公所. 2014 年 8 月 6 日. 第二場. 高雄那瑪夏區公所. 2014 年 7 月 15 日. 第三場. 台東延平鄉公所. 2014 年 8 月 20 日.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i n U. v.

(23) 第一章 台東布農族的氏族制度與傳統名制 布農族是採氏族組織的社會,無論是親屬網絡或是社會關係,其均扮演著重 要的角色。遍布範圍廣大的布農族,歷經漫長的遷移過程,在各個地區都有不同 的氏族組成。本章將先從時間的向度切入,以布農族的遷移史來看台東布農族內 部的組成結構。進而以部族為單位,了解布農族的氏族組織是如何成為其社會運 作的關鍵。第二節與第三節,則探討氏族組織的表徵,即名制結構,討論氏族組 織如何與民族名制環環相扣,建構布農族社會的基礎。最後,日本時代的戶口簿 是布農族人名全面文字化的開始,筆者將以戶口簿的資料為基礎分析台東布農族 的人名名譜。. 政 治 大. 第一節 台東布農族的形成及其氏族組織. 立. 一、布農族進入台東. ‧. ‧ 國. 學. 布農族最早的根據地是在南投一帶,約在 18 世紀進入台東地區,並逐漸形 成今日的氏族組成與樣貌。根據日本時代《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的調 查,可將布農族的遷徙大致分為二期: 第一期 向中央山脈以西、玉山以北移動. n. al. er. io. sit. y. Nat. 這一時期的布農族,自祖居地 lamongan(今南投縣名間或竹山鎮社寮一帶) 進入中央山脈後,建立各群的 asang daingaz(即古老的根據地) 2,並以此為中 心,在中央山脈以西和玉山以北的範圍內遷徙。這期間內,布農族與許多異族發 生接觸、爭鬥、混合的行為。最初,布農族祖先與 Sa?dosa 族爭鬥取得土地後, 以巒大社為根據地,向北方及東方擴張。大約在 17 世紀中葉,卡群及卓群的始 祖開始向北移居。卡群先從巒群分出並移居卡社,之後卓群又從卡群分出,北上 抵達卓社附近。丹群則在 17 世紀末從巒群分出,往東方移居建立據點。所以, 卡群、卓群、丹群可說是依序從巒群分出。自北方起源的郡群,則鮮少與其他部 族來往,卡群甚至與郡群長期對立,彼此馘首行動頻繁。之後,郡群因原居地久 旱而沿著郡大溪流域南下,建郡大社(布農語:asang bukun),形成目前分布最南邊 的位置 3。. Ch. engchi. i n U. v. 2 包括 Asang banuaz(巒大社) 、Asang tudu(卓社) 、Asang bakha(卡社)、Asang vatan(丹大 社) 、Asang bukun(郡大社)分別是布農族五群的舊大社,均在今南投縣境內,即布農族分布地 域的西北部。 3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楊南郡譯註, 《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 (台北:原 民會、南天書局,2011[1935]) ,頁 164。 13.

(24) 立. 政卡社 治 大. ‧. ‧ 國. 丹大社. 學. 巒大社. 郡大社.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圖 1- 1 各部族在 Asang daingaz(祖居地)之位置圖 engchi U. 資料來源:佐山融吉《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六冊布農族前篇》,2008[1919]。. 從遷移路線來看,卓、卡、丹等三群都是從巒大社分出,而郡群則是從北方 南下形成獨立的遷移路線。遷移路線分為二大系統:郡群與巒群系統(即巒、卓、 卡、丹等四群)。自然子部族(即卓、卡、丹等群)與母部族(即巒群)在氏族 組成上,多少有相似之處。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巒群與丹群。卡、卓二群因較早 從巒群分出,隨著時間其氏族組織亦各自發展。然而,丹群晚卓、卡等二群約五. 14.

(25) 十年才自巒群分出 4,故仍使用在巒大社時期使用的氏族名稱,而同氏族間的婚 姻禁忌也仍被維持著 5。 此一時期的移動,顯示布農族的氏族在遷移過程中不斷分裂的特性,距離與 時間的隔閡也造就新的部族與氏族的產生,形成今天布農族的雛型。總之,第一 期的遷移大致確立布農族在中央山脈西側的分布範圍,並完成布農族的部族及氏 族組織之形成基礎 6。 第二期 越過中央山脈向東或向南移動 大約在 18 世紀初,隨著布農族人口漸增,祖居地 asang daingaz 的生活範圍 日益狹隘,促使布農人展開第二期的大規模移動。參與遷徙的以巒、丹、郡等三 群為主。遷徙的方向,因北有泰雅族、西有平埔族及漢人、南方則受到鄒族的包 圍,自然以阻力較少的東方及東南方前進阻力 7。此時期的遷徙大致可分為三個 階段:. 政 治 大 階段一:由南投東遷至花蓮 立. ‧. ‧ 國. 學. 最早從西部東遷至花蓮境內,並創設部落的是丹群和巒群 8。丹群中,最早 遷移到東部者為 Tanapima 氏族,約在 18 世紀初直接從丹大溪流域地區移動到太 平溪流域,並曾在太平溪上游處附近居住,接著在中游附近 Pacisdian 創立部落 9。 而後,建立南至太平溪流域,北至萬里橋溪的勢力範圍 10。同時間,巒群也大規 模地東遷,以拉庫拉庫溪中游及太平溪上游一帶為勢力範圍,陸續建立新的部落, 再漸次向東方及南方延伸發展。. sit. y. Nat. n. al. er. io. 郡群東移的時間則遲至 18 世紀末,先參考巒群的遷移路徑,以拉庫拉庫溪 為基地,在上游建立大分(布農語:Baungzavan)部落,即今花蓮縣卓溪鄉境內, 並以此為中繼站再向東、向南方移動。因此,大分部落可說是郡群南遷的重要通 道及聚居的大本營 11。. Ch. engchi. 4. i n U. v.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楊南郡譯註, 《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頁 168。 海樹兒˙犮剌拉菲,《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台北:原民會、南投:國史館,2006), 頁 148。 6 同註 5,頁 146。 7 李敏慧, 〈日治時期台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 (台北:師大地理系碩士論文,1997) , 頁 17。 8 同註 4,頁 184。 9 同註 5,頁 159。 10 同註 7,,頁 18。 11 同註 5,頁 165。 5. 15.

(2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圖 1- 2 丹、巒、郡群東遷至花蓮路線圖. 資料來源:海樹兒,《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2006 年,頁 158。. io. n. al. er. 圖說:虛線圓圈為丹群建立的部落。實線圓圈為巒群建立的部落。. Ch. engchi. 階段二:向新武路溪和支流大崙溪流域南移. i n U. v. 約在 18 世紀末至 19 世紀初,郡群和巒群繼續沿著卑南溪支流新武路溪向南 部移動,雖過程中與卑南族相互爭戰,受阻於拉庫拉庫溪中游,但和卑南族達成 和解後,便陸續向南擴展到卑南溪各支流及荖濃溪的中、上游。在 1920 年代集 團移住政策開始前,卑南溪各支流的中、游到處散布著布農族部落,完全成為布 農族的生活領域 12。 最後南下到新武路溪流域的是巒群 Suqluman 氏族,其定居在霧鹿社,後因 鄒族的抵抗勢力,又遷到 Palilan(網綢社西北方)。氏族凝聚力強的布農族,在. 12. 李敏慧, 〈日治時期台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流域布農族為例〉 ,頁 18。 16.

(27) 積累氏族夥伴並擴大勢力後,便溯大崙溪道上游,建立坑頭社,後又移動到加拿 水溪和荖濃溪沿岸,成為巒群分布最廣的氏族。 與此同時,郡群以拉庫拉庫溪的上游大分(布農語:Baungzavan)部落為據點, 前進新武路溪一帶,由 Binkinuan 氏族最早建立利稻部落。後在利稻社塔塔分、 麻典古魯形成等小而分散的聚落。至 1860 年代左右,麻典古魯及利稻等部落規 模最大,成為郡群在新武路溪流域一帶拓展的據點。在 Binkinuan 氏族進入利稻 後,同樣中氏族的 Ismahasan、Takisdahuan 也相繼南下,定居於此 13。其他氏族 也紛紛從花蓮拉庫拉庫溪,或直接從南投郡大溪南下,移動到新武路溪和其支流 大崙溪建立部落,形成以郡群為多數的地區。觀其遷移的動因除了耕地、獵場等 資源需求外,一氏族率先移動到新據點後,藉由親族或姻親的網絡連結 14,以及 中氏族間共享獵場、耕地的權利,增加了同氏族移入的拉力。此外,後續將討論 的「婚姻規範」亦是促成布農族積極向外擴張的因素之一。在嚴格的婚姻規範下, 致使布農族人難以尋覓婚配對象,為了在新遷徙地增加通婚的機會,自然希望加 入其他氏族,來繁衍後代。.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3 14. Ch. engchi. i n U. v.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楊南郡譯註, 《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 ,頁 190。 同註 13。 17.

(2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at. sit. y. 圖 1- 3 郡群往新武呂溪流域移動路徑. al. er. io. 資料來源:海樹兒,《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2006 年,頁 168。. v. n. 圖說:實線圓圈為郡群的根據地─大分部落。加粗實線為移動到新武呂溪的路徑。. Ch. engchi. i n U. 階段三:繼續南遷至內本鹿及高雄 在布農族尚未進入卑南溪支流鹿野溪流域的內本鹿地區前,北邊是拉阿魯哇 與卡那卡那富族的獵場,西南邊則是則是魯凱族萬大社的獵區,中央及南方為魯 凱族大南社的獵區,東南部則是卑南族北絲鬮社、大巴六九社等的獵區 15。在異 族環伺之下,新武路流域一帶布農族南遷的移動一度受阻。但為尋覓適合生存之 地,布農族集合氏族同盟的力量,逐漸在人數上佔優勢,並力抗異族後繼續南遷, 前往內本鹿地區。. 15. 蔡善神,〈內本鹿地區布農族遷移史研究〉 (台北:政大民族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頁 61。 18.

(29) 圖 1- 4. 政 治 大. 布農族未進入內本鹿之前各民族的領域分布. 立. 資料來源:蔡善神,《內本鹿地區布農族遷移史研究》 ,頁 62。 圖說:「南鄒族」即今天的「拉阿魯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 。. ‧ 國. 學. ‧. 約在 19 世紀中、末期,布農族開始遷移到內本鹿地區 16。最早移入的是郡 群 Istanda 和 Islituan 等中氏族,其沿著新武路溪流域經由大崙溪,南下至北絲鬮 溪時,發現此區的河階地土地肥沃、多獵物,於是遷居於此形成內本鹿第一個部 落 Malaipulan 17。大約在一年內,Islituan 中氏族的 Takisvilainan 小氏族也遷到北 絲鬮溪(今鹿野溪)上游 Tasiki 社居住;Palalavi 中氏族採同樣路線至內本鹿深 山的 Masaiko 社居住;Istanda 中氏族的 Takishusungan 小氏族則採不同的遷移路 線,先由新武路溪上游出荖濃溪岸,再經過坑頭社到 Taiski 社居住。隨著布農族 往內本鹿區的遷移,Palalavi、Takistalan、Islituan 等氏族在北絲鬮溪上游處建社, 而 Takisvilainan、Takishusungan 兩氏族則隨後南下於下游建社 18。之後,在 1875 年左右,同樣屬郡群的 Palalavi、Islituan、Takiludun 等其他氏族也陸續從北方移 入,進入北絲鬮溪中下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隨著人口的增加,布農族的勢力範圍擴大,與周圍不同民族接觸。其中, Islituan 中氏族的 Takisvilainan 小氏族以火槍和豬數頭向魯凱族大南社取得居住 許可,並繳納農或與獵物作為租金;進入東方原屬卑南族北絲鬮社土地的布農族,. 16 17 18. 海樹兒˙犮剌拉菲,《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頁 171。 同上註。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楊南郡譯註, 《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 ,頁 198。 19.

(30) 則向卑南族行納租;南方則有 Takishusungan 氏族向卑南族大巴六九社購買土 地 19。 在往內本鹿遷移的同時,布農族也從新武路溪沿岸往荖濃溪上游移動,經過 與原居於此的魯凱族萬大社及拉阿魯哇族交涉後,布農族進入高雄境內荖濃溪中、 上游一帶深山中。.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圖 1- 5 郡群在內本鹿地區的分布. i n U. v. 資料來源:海樹兒,《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2006 年,頁 168。. Ch. engchi. 此階段的南遷是布農族最後一次大規模的向南遷移,以郡群為主,只有少部 分的巒群沿著同樣路徑做遷徙。 歷經 100 多年的遷徙,形成目前布農族的分布範圍,以行政區來看,其範圍 廣達南投縣信義鄉、花蓮縣卓溪、萬榮鄉、台東縣海端、延平鄉、高雄桃源、那 瑪夏區。從聚居地來看,深居山林的布農族多選擇溪流附近的平坦地,作為實行 輪耕的旱田,且有廣大山林作為獵場,然因地形限制,兩三戶即形成一部落,零 星而分散,為標準的散村景觀 20。因此,布農族並未形成如鄒族、卑南族等具規 模且統合的政治組織(如會所制度),反而以固有的氏族組織為基礎,只要遷移. 19 20. 同上註,頁 191。 李敏慧,《日治時期台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 ,頁 23。 20.

(31) 到新據點,同氏族或姻親氏族便跟隨先驅者,共享耕地與獵場等權利義務,漸形 成同氏族群聚成一部落的現象 21。一如佐山融吉所述: 「社」又分為許多小社,然而小社以同姓組成為原則,但亦有異姓者參 雜其中 22。. 二、布農族的氏族制度 布農族為從父系的氏族社會 23,居處法亦從父居,繼嗣法則也是遵循父系的 血統氏族。而氏族社會的概念就是親族關係的概念 24,從一個人的所屬氏族,就 可推測彼此親屬關係的遠近。所以,舉凡婚姻法則、親屬組織、人際網絡、經濟 等,都與氏族組織密不可分。. 政 治 大. 根據《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的分類, 25布農族可分為六大群,即 巒群、卡群、卓群、丹群、郡群,及幾乎已鄒族化的蘭群 26。每一群包含若干個 大氏族 (聯族 phratry),大氏族之下又含有幾個中氏族(氏族 clan),中氏族又可分 為一些小氏族(亞氏族 sub-clan)。小氏族均有名號,但大氏族與中氏族則不盡然。 小氏族之下又有若干未命名的家族(世系群 lineage),其範圍較具流動性有時與未 成熟之小氏族相當 27。環環相扣組成具有層次性與關係性的單系繼嗣群,如下圖 所示:.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1. i n U. v. 海樹兒˙犮剌拉菲,《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頁 77。 佐山融吉、余萬居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六冊布農族前篇》(台北:台灣總督府臨時台 灣舊慣調查會;台北:中研院民族所編譯,2008[1919]) ,頁 28。 23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楊南郡譯註, 《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 ,頁 127。 24 同註 21,頁 56。 25 同註 23,頁 127。 26 由於蘭群幾乎鄒族化,因此本研究以「五群」作為討論基礎,即巒、卡、卓、丹、郡群。 27 馬淵東一,林衡立譯,〈台灣中部土族的社會組織〉 ,收於黃應貴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 論文集》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 ,頁 428。 22. 21.

(32) 聯族. 氏族 亞氏族. 世系群 圖 1- 6 布農族氏族關係圖 資料來源:余明峰,〈布農族氏族之民族志研究─以延平鄉 Pasikau(桃源村)部落為 例〉 (台北:政大民族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頁 5。. 政 治 大. 在布農語中,「氏族」的概念可泛稱為 siduh,但是 siduh 的概念和範疇會隨 著談話對象和情境變化 28。大/中/小氏族各層級對親屬成員的定義都不同,不僅. 立. 表示彼此間的親疏遠近外,社會規範及功能運作更因其而異:. ‧ 國. 學. (一) 大氏族(kaviaz)/聯族(phratry). ‧. 在學術定義中的「聯族(phratry)」是指因共同繼嗣的傳統,或歷史上基於親 屬關係的聯姻而相結合的若干單系繼嗣群 29。它們的結合是基於內部成員相信有 一位共同的遠祖,或是具有相輔相成的祭儀功能 30。在布農族的氏族社會中, 「聯 族」即指「大氏族」,布農語為 kaviaz。kaviaz 的意思為「朋友」,在 siduh 關係 的使用上有「友氏族」 、 「友盟」之意,是布農族最大的親屬單位。彼此若是互為 Kaviaz 的氏族,則相信過去曾是同源於一家族(布農語:mai tastu lumah),經過很長 一段時間後再分出不同的中氏族。因此,大氏族底下的中氏族或多或少有血緣關 係,但更重要的是彼此的「結盟關係」。換言之,過去祖先曾經誓約結盟,共享 獵場、共食祭粟(郡群布農語稱 binsax;巒群布農語稱 hulan) ,並共守婚姻禁忌。因此, 31 大氏族(kaviaz)是基本的外婚單位 。此外,因著重在「友好關係」的定義,因 此大氏族並不盡然有名號 32。.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二) 中氏族(kautuszang)/氏族(clan). 28 29 30 31 32. 海樹兒˙犮剌拉菲,《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頁 56。 R. Keessing,于嘉雲、張恭啟合譯, 《當代文化人類學》 (台北:巨流,1986) ,頁 846-847。 芮逸夫主編,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人類學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頁 303。 海樹兒˙犮剌拉菲,《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頁 62。 馬淵東一,林衡立譯,〈台灣中部土族的社會組織〉 ,頁 428。 22.

(33) 氏族(clan)相對於聯族,其內部成員較確信是同一祖先繁衍下來的一個單系 繼嗣群,但是其親屬範圍比世系群(lineage)大,彼此間的聯繫較後者鬆散,難以 追溯正確完整的系譜關係,通常只能舉出一個遙遠的祖先作為彼此關係的連結 33。 因此,氏族(clan)又等同於中氏族的概念。在布農語中,中氏族稱作 kautuszang, 意思為「我們是一樣的」,是由若干個小氏族群組成。小氏族間依出生或收養的 階序性組成,且通常是兄弟關係。因為彼此的關係較為相近,故有血族復仇、共 有獵場、互用休耕地、參加喪禮、共負罪責、共享共勞,及一般母族的禁婚單位 34 等社會功能。 (三) 小氏族(kauman siduh)/亞氏族(sub-clan) 從布農語 kauman siduh 的字面上來看,siduh 是泛指「氏族」的概念,而 kauman 是「很小」之意。顯然表示小氏族為後期自中氏族在分出來的次級親屬群,經過 長時間的遷徙及分家,原氏族自動升格為中氏族。小氏族的內部成員,即同源的 家族群(布農語:mai tastu lumah),是一個共同祖先的後代,通常可以追溯其系譜關 係,為更親密的親屬群。在學術的定義上相當於亞氏族(sub-clan) ,正好與 kauman siduh 所表現出來的「次級」概念相呼應。每個小氏族中都有自己的起源傳說, 並作為全氏族認同的對象。相較於中氏族,小氏族的社會關係較為緊密,內部成 員彼此共有耕地、財產、共食祭粟、共作敵首祭、共戴氏族長老、共負罪責,並 共守婚姻禁忌 35。.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四) 家族 (mai tastu lumah)/世系群(lineage). y. Nat. sit. n. al. er. io. 家族是一種身分的群集,個人可藉由這個群集往復追溯重要的親屬關係 36, 或在戶籍資料上能夠確定是同一家分出者 37。因此,其內部成員對祖先來源有更 清楚的記憶範圍。布農語中,「家族」的意思是 mai tastu lumah,為「曾是一個 家屋的成員」 ,但目前已是分家居住的狀態,而不再是『同一個家屋』的關係了。」 可見,家族是形成小氏族的過渡性概念。也就是說,它在小氏族(布農語:kauman siduh)的位階之下,卻又高過一個家屋成員(布農語:tastu lumah)的概念。. Ch. engchi. i n U. v. (五) 家戶 (tastu baning) 從布農語 tastu baning 來看,baning 為「爐灶」之意,意思為「共同一個爐 灶」、「共吃一鍋飯」,顯示相對於家族是內部成員共同組成的團體,家戶則是受. 33 34 35 36 37. 莊英章,《文化人類學》 (台北:空中大學,1992) ,頁 251。 同註 31,頁 57。 同註 31,頁 58-62。 R. Keessing,于嘉雲、張恭啟合譯, 《當代文化人類學》 ,頁 438。 同註 31,頁 62。 23.

(34) 制於現實居住條件,共住同一家屋的社會群體。彼此共居共爨 38,是最基本的生 活單位。 由上述可知,布農族社會具有嚴謹的氏族組織,每一個人都在此社群網絡中, 歸屬於某一群及某一氏族。根據不同的場合,如狩獵、耕作、婚姻、祭祀、酒宴 等,每人需自動表明其所屬的群和氏族 39,展現不同氏族層級的社會功能,以區 分我群及他群的界線。 強調氏族認同的布農族, 「部落(布農語:asang)」是以同氏族為組成原則 40的 血緣性聚落,偶而加入其他氏族,如姻親(布農語:mavala),或少許的例外 41。展 現在社會運作上,則呈現平權的特性。部落的領導有賴內部的主要氏族擔任,並 依據個人能力推舉領袖而非世襲繼承 42。因此,當領導者已失去管理部落的能力, 並同時出現另一位具有影響力的新領導者時,舊的領導者自然會失去地位。甚者, 若個人不認同現任的領導者,為了獲取擔任領導人物的機會,具有影響力的新領 袖就會帶著其他跟隨者另闢一個新的部落 43。部落內部缺乏官僚機構及明顯的社 會階級,也無正式的超聚落地域組織。再加上深居山林,居處空間缺乏廣大的平 坦腹地,形成布農族的部落極易分化或合併、聚落規模小而分散,更造就布農族 經常大規模遷移、移動範圍廣的特性。.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三、台東布農族的氏族組織與分布. ‧. er. io. sit. y. Nat. 誠如前述,約在 18 世紀後布農族開始從今南投、花蓮一帶進入卑南溪流域, 即今天的台東海端、延平鄉。至 1920 年代台灣總督府的集團移住政策開始在此 地區推行前,卑南溪流域到處散布著布農族部落,完全成為布農族的生活領域 44。 以氏族為單位進行的遷移,久而久之漸形成「部群聚集」的現象,並根據各群遷 移的範圍及歷程,呈現特殊的地域分布。. al. n. v i n Ch 從下面的表 1-1 來看,日本時代的卓群和卡群集中在當時的台中州(今南投 engchi U 縣)一帶;丹群在第二期遷移,從南投東遷至花蓮後就不再大規模遷移,所以主 要分布在台中州及花蓮港廳;巒群和郡群的遷移時間較長、範圍較廣,從南投東 遷後繼續向南移動,分布範圍有當時的台中州、花蓮港廳、台東廳、高雄州。. 38. 同上註,頁 62。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楊南郡譯註, 《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 ,頁 127。 40 佐山融吉、余萬居譯,《蕃族調查報告書武崙族─前篇》 ,頁 127。 41 海樹兒˙犮剌拉菲,《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 ,頁 77。 42 黃應貴,《 「文明」之路》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2),頁 67。 43 黃應貴,〈台灣土著族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 ,收於黃應貴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 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 ,頁 4-5。 44 同註 43,頁 18。 39. 24.

(35) 由此可見,台東的布農族過去僅分布郡、巒等二群。其中,以郡群為主佔 76%,巒群則只有 24%。因此,以下將聚焦討論郡群及巒群的氏族組織及其分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5. i n U. v.

(36) 表 1- 1 布農族各群的戶數及人口分布:昭和 6 年(1931) 部族. 所屬行政區. 戶數. 人口. 卓社蕃. 台中州. 261. 2,250. 卡社蕃. 台中州. 132. 1,200. 台中州. 117. 1,400. 32. 350. 149. 1,750. 202. 2,150. 花蓮港廳. 220. 1,800. 台東廳. 145. 1,050. 20. 200. 丹蕃. 花蓮港廳 小計 台中州. 巒蕃. 立. 政 治 大 小計. 1,600. 80. 850. 台東廳. 355. 3,250. 高雄州. 200. 2,000. v792. 7,700. 1. 13. 台中州. 872. 8,600. 花蓮港廳. 333. 3,000. 台東廳. 500. 4,300. 高雄州. 220. 2,200. 台南州. 1. 13. 1,925. 18,113. n. al. sit. io. 總計. 157. er. Nat. Takopulan 蕃. 5,200. y. 花蓮港廳. 郡蕃(施武郡蕃). 587. ‧. 台中州. 學. ‧ 國. 高雄州. Ch. 台南州. 小計. engchi. 全. i n U. 資料來源:馬淵東一、余萬居譯,〈Bunun, Tsuou 二族的氏族組織和婚姻法則〉 ,頁 28。 26.

(37) 說明:本表為馬淵東一依照《蕃社人口》(昭和 6 年歲末)之記載,再進行修改。其中,台東廳 的資料除由馬淵本人自行蒐集外,輔以台東廳里壠支廳於昭和 5 年(1930)進行的人口統計加以 訂正及推定。. (一) 郡群的氏族組織 郡群是五群中人數及戶數之冠,也是分布範圍最廣的一群,並集中在台東與 高雄一帶。長期的遷移再加上地形阻隔,各地對既有的氏族概念與組成多少有地 域性見解的差異,例如在南投的郡群布農族是將 Ispalakan 中氏族,拆作 Takistaulan 和 Ispalakan 等二個中氏族。此外,由於台東是郡群布農族的移居地, 氏族繁衍並形成分支的時間較短,因此小氏族的數量不及祖居地─南投來得多。 筆者根據日本時代的戶口簿資料,以《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針對布農 族的氏族組織架構為基礎,整理出台東地區郡群布農族的氏族組成與分布(表 1-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7. i n U. 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Os totais não perfazem o somatório de todas as suas parcelas, devido a arredondamentos Resultado inferior a metade da unidade adoptada Dado revisto Não aplicável Valor

出品人:嘉大附小走讀社區教學研究社群 報告人 陳佳萍 洪雪華

 美國許多城市也有少數族裔的社區存在,如 黑人區、唐人街、義大利人區,這種少數族

重建社會 社會改革

相異處 不強調學校能導引社 會變遷 學校應主動的引導社 會改革..

普門學報社出版 地址:84049 台灣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普門學報社 電話:07-6561921 轉 1291、1292 傳真:07-6565774

指導老師:蔡佩芳 團隊組員:陳采君 張培琪 吳明憲 鄒夢雨 李佳馨 鐘啟榮 陳佳琳 楊巧薇 陳語婓 李宜靜 沈敬華

 武術 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可追溯至五 千年前原始社會時期,起初是人類為求生存而進行獵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