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班級經營理論模式

理解各種不同的班級經營理論和模式,是形成自己班經營理念的第一個步 驟,終致建立一套能配合學校規定,適合師生需求,考慮周詳的班級經營策略。

此中的關鍵在於理解每種班級經營的理論模式,充分認識其哲理、策略、實施效 能,並且還能尊重學生之多元歧異。然後就可以從這些不同之班級經營理論和模 式中選取其中一個,或是就其中若干理論或模式選取最可能實施的層面加以組 合。M.Lee Manning & Katherine T.Bucher(2003)在<班級經營的理論與實務

(classroom mangment models applications and cases)一書中>整理出從 1948—1999 年 18 位學者所發展出之班級經營理論及模式,茲將這些理論及模

式概述如下表(表 2-1)。本研究期望從這些理論模式中,轉化成為研究者個人 在班級經營中的理念及做法。

表 2-1 班級經營理論和模式概述

學者 模式 概述

B.F.Skinner

(1948)

行為改變 教育工作者運用正向或負向增強物,或者獎賞與懲 罰來型塑學生的行為 。

Fritz Redl and William Wattenberg

(1959)

William Glasser

(1985)

Thomas Gordon

(1970)

教師效能訓練 教育工作者教導紀律,展示積極傾聽的誠意,發出

「我-訊息」而非「你-訊息」,並且教導一套六步驟 之衝突解決方案。

Lee Canter and Marene Canter

(1974)

果斷紀律 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在班級當中享有應有之權利。教 育工作者應該堅持負責任之行為,並且運用一份依 先後順序排列的處分做法表,以便管理學生之行為。

Rudoff Dreikurs

(1989)

Haim Ginnot

(1972)

和諧的溝通 教育工作者展現她們最佳的行為(與學生對自己和 她們情境之觀感和諧),並且積極提倡以自律取代懲 罰。

Jacob Kounin

(1970)

教學管理 教育工作者運用有效的教學管理(教學技術、教學 步調的管理以及團體焦點等)來影響學生的行為。

Richard Curwin andAllen Mendler

(1997)

(1987) 策略。

Barbara Coloroso

(1994)

內在的紀律 教育工作者值得去花費時間和經歷教導學生負責任 的行為。教育工作者要避免運用懲罰和具有評價意 味的稱讚,相反地,她們要運用自然的處分並且帶 頭示範衝突解決的做法。

Jerome Freiberg

(1996)

Forrest Gathercoal

(1997)

深思型紀律理論 教育工作者為一些不當的行為,如財物損失、身體 安全受到脅迫,以及其他影響教育歷程的舉動,制 定了合乎法理的規定。她們也重視專業倫理,並且 建立民主的班級。

Linda Albert

(1995)

合作式管理 教育工作者努力以赴,以便影響學生,而不是要控 制學生。教育工作者試著建立正向的學校氣氛,以 便協助學生形成連結,作出貢獻,並且增長智能。

Calolyn Evertson and Alene Harris

(1999)

David Johnson

And Roger Johnson

(1987)

學校與班級經營 的三 C

教師強調合作(cooperration)、衝突解決(conflict resolution)和公民價值(civic value)等三 C。他 們也以三 C 來面對暴力、攻擊和身心方面之凌虐等 行為,並且進而達到學校安全運動之目標。

Jane Nelsen Lynn Lott and Stephen

Glenn(1997)

積極的班級經營 教育工作者強調關懷、互相尊重、鼓勵,以及秩序;

教導必要之成功生活知能,並且舉行班會。

Alife Kohn

(1996)

超越班級經營 此一班級經營模式並不見得是一個新模式。她們仍 然強調獎賞、懲罰以及處分等概念。教育工作者必 須從積極正向的觀點來看學生,並且相信學生可以 做成正確的決定

資料來源:M.Lee Manning & Katherine T.Bucher 著,單文經等譯(2004)。班級經營的理 論與實務。頁

20-22

上述的理論模式主要建立在每個學者之哲學信念,所以要建立一套自己之班 級經營模式,必須先檢視自己之理念,與哪位學者之理念符合。M.Lee Manning

& Katherine T.Bucher(2003)提出應就下列十點檢視自己班級經營理念,釐清 自己之想法。

1. 教育的目的何在?

2. 何謂良師?何謂良好之教學?

3. 教師在班級經營之中應該扮演怎樣之角色?

4. 班級經營計畫應該有怎樣之目的?

5. 你希望避免哪些不當的學生行為?

6. 教師要注意哪些不當的學生行為?

7. 在你的班級經營計畫之中,應該如何處理學生多元歧異的問題?

8. 你有哪些強項?又有哪些弱項?

9. 你比較喜歡運用哪些教學策略?

10. 你認為應該採用外在之他律?抑或教導學生自律?

本研究之研究者與協同研究者在熟讀各方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理論,並共同檢 視上述 10 點想法,認為學校不只是獲得各種知識及學習掌握技能的地方,在心 靈成熟、人格發展方向,也就是情意教學部分更應提供學生應有之幫助。教育工 作者到底應如何幫助學生了解「為何學」?「如何學」?「學什麼」?以及「如 何才能快樂學習」?「如何才能提升學習效能」?在達到這些目的之過程中,如 何營造學生有健康的人格發展?如何能彼此尊重,相互合作?這些必須透過老師 不斷的檢視自己之想法,並不斷依照前人實證研究之結果,修正自己之做法。本 研究希望班級能營造出和諧之氣氛,學生能發展出自律之行為。所以本研究融合 了 Jane Nelsen Lynn Lott and Stephen Glenn(1997)之積極的班級經營模式,

及 Jerome Freiberg(1996)之一般式班級經營與合作式紀律模式,強調關懷、

互相尊重、鼓勵、紀律、合作、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民主、積極傾聽之方式經營

班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