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多元評量

本節從多元評量觀點出發,比較傳統評量與多元評量之差異,說明為何近年 來教育理論著重多元評量,並論及多元評量中,評量時機的改變對整體教學活動 的影響。以下就多元評量的觀點進行論述:

過去這十幾年來,教育改革的步伐始終未曾停止,從入學方式的修正也可以 看出教育改革的傾向:過去以基本學力測驗分數為基礎,現在修正為十二年國民 教育的多元評估入學。十二年國教的推動,也使得評量方式有所改變,多元評量 再度受到重視,成為如今的「顯學」。

傳統評量大多以紙筆測驗為主,是現今教育中最常見的評量方式,注重概念 的記憶和理解,特色為省時、公平客觀、改閱迅速、容易施測……等,但也有以 下缺失:(1)評量內涵偏重認知,忽略情意、技能,(2)評量目標較無法配合教 學目標,(3)評量方式過度重視紙筆測驗,(4)評量內容流於零碎知識的記憶,(5)

以總結性評量為主,忽略形成性評量,(6)未能營造良好施測情境,產生誤差,(7)

評量結果解釋過於依賴量化測驗,(8)評量結果容易削弱學生學習興趣,造成學 生學習的被動,(9)試題安排未能以學生為中心,(10)評分方式缺乏自省思維,

(11)家長分數至上觀念難以消除(李坤崇,1999)。

相較於傳統評量,多元評量的內涵包含以下特點(引自 2012 E-TEACHER Scholarship Program):

1. 評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教學中有評量、評量中有教學,不只有總結性評 量,更看重的是形成性評量。

2. 學習應兼顧認知、情意、技能等能力:以學生為本位,重視自由學習和自 我能力發展。

3. 教學策略多元,評量亦多元: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改變後,評量方式也需 要改變,才能符合教師與學生需求。

4. 質性評量須建立評量基準:多元評量以質性為主,不易評分,但仍可建立 評量基準與規準,盡量保持公平客觀。

綜上所述,多元評量較傳統評量更為活化、更能激勵增強學生,更符合 Galaser

(1962)所提出「評量在教學中不斷給予教師與學生回饋」的說法,對應新的十 二年國教,顯然多元評量更切合實際。以下根據評量方式與評量時機兩個面向進 行論述:

一、評量方式的修正

自然科教學強調探究取向,希望學生透過探究的教學環境,理解科學概念,提

在真實的情境中解決問題(Doran,Chan & Tamir,1998)。

傳統評量以紙筆測驗為主體,偏重認知領域的學習結果,較難展現情意、技能 領域的能力(Wolf,Bixby,Glen & Gardner,1990),例如寫作、繪畫、檔案、實 驗、演講、創意設計、合作學習能力等都難以紙筆測驗進行評量,因此評量方式 的修正首先著重於紙筆測驗的改變,希望除了記憶之外,紙筆測驗也能兼顧高層 次的認知領域,如理解、應用、分析、評鑑,甚至能夠達到創造的境界(Anderson

& Krathwohl, 2001)。但過於強調紙筆測驗,容易造成學生學習偏向記憶層面,

降低學生和老師在概念、分析能力上的努力(Stern & Ahlgren, 2002)。

除了認知能力外,美國心理學家 Gardner(1983)提出多元智能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MI),認為人類擁有至少八種智能,包括:

(1) 語文智能(verbal/linguistic):運用語言和文字表達自己想法與了解他人。

(2) 數理邏輯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有效運用數字和推理的能力。

(3) 視覺空間智能(visual/spatial):以三度空間來思考,準確感覺視覺空間,表 現內在空間世界。

(4) 肢體動覺智能(body/kinesthetic):運用肢體來表達想法和感覺,運用身 體的部分生產或改造事物。

(5) 音樂智能(musical/rhythmic ):能察覺、辨別、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

(6) 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覺察並區分他人情緒、動機、意向及感覺的能力。

(7) 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正確自我覺察的能力,即自知之明。

(8) 自然觀察智能(naturalistic):對生物的分辨觀察能力、對自然景物敏銳的注 意力、對各種模型的辨別力。

Gardner(1983)認為多元智能重視評量(assessment)而不是測驗(test),評量應 該是教學裡的一環,而非額外外加的負擔,且應使用多種評量工具,以學生為出發點,

考量個別差異,重視發展階段和專業知識的多樣化,對個人的最終表現能做出較好的 預測。

教學評量應該和學習歷程相結合,運用紙筆和多元智能等不同評量方式,使教 師得以用不同深度和廣度了解學生理解的情形,隨時調整教學方法,更有效的達 到教學目標。故研究者採用融入式評量,此評量與教學緊密結合,將評量鑲嵌於 教學中,以持續而循環的評量過程掌握學生理解能力,根據評量獲得的資訊修正 教學策略和方向。

二、評量時機的改變

傳統評量大多在教學之後實施,以記憶性紙筆測驗為主,常被作為指出學生失 敗之處的工具,即「缺陷本位評量」(Gallagher,Parker & Ngwenya,1999),但這 不僅無助於教師教學,也不利於激勵學生成長。十二年國教強調多元成長,評量 方式當然也需要有所改變,事實上,評量不僅僅在教學後實施,更應貫穿整個教 學過程(如圖 2-1-1,引自 2012 E-TEACHER Scholarship Program)。

圖 2-1-1 2012 E-TEACHER Scholarship Program

綜合上述討論,研究者認為:多元評量乃是指評量的多元化及實施過程的多元 化;從評量內容看,兼顧認知、情意、技能;從評量方式看,兼顧客觀式測驗、

實作、口頭問答等;從評量的執行來看,兼顧時機、功能、作用、結果的解釋與 運用等。

Foster 和 Heiting(1994)提出教學與評量互為鏡像(mirror image),認為評量 的功能不只是消極的診斷學生學習成就,而是積極引導教學的工具。Jorgensen 和 Shymansky(1996)也主張評量應該能夠明確的改變教師角色,由知識的傳播者轉 變為思考的促進者。教學與評量是一種動態歷程,每個教學活動都有評量的機會,

這也符合建構主義當中所提及,教師以教學協助學生建構知識架構,並透過評量 診斷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

傳統評量多半與教學切割,且多採取「總結性評量」──教學結束後才進行評 量診斷──在教學與評量互不相屬的情況下,教師難以在教學過程中掌控學生的 學習訊息,當然也無法判斷學生的知識建構狀況,亦無法給予學生適當的輔助,

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迷思概念或對理論一知半解。

因此,評量的時機應該從「總結性評量」轉為「形成性評量」─於教學過程中 即施行評量。透過形成性評量瞭解是否達成教學目標,發掘教學過程的優缺點,

並診斷學生學習困難的地方,作為修正教學的根據。這樣教學與評量融合無間的 觀點,發展出融入式評量這種與教學密切結合、持續而循環的評量方式。有關融 入式評量的理論基礎與教學實務應用將於下一節深入探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