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重選擇題解答※

多重選擇題解答※

1.ACDE 2.CD 3.BC 4.DE 5.ACE 6.ABE 7.BDE 8.CDE 9.BC 10.CD 11.CE

第四節 現代科技 一、半導體

1.材料可依導電性區分為導體、半導體與絕緣體:

  (1)一般金屬如銀、銅、金、鋁等其導電性良好,稱為______________。

  (2)導電性不良的物質稱為___________,例如陶瓷、石蠟、純水、乾燥的空氣。

  (3)導電性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稱為_______,例如_____或____等類金屬,

導電性可隨著光照、外加電場或磁場等因素改變外,亦可以因摻雜(doping)

其他微量物質而增加。

說明:不含雜質的半導體稱為本質半導體,在本質半導體中摻雜少量的物 質,則稱為含雜質半導體(或外質半導體),有______型半導體及

_______型半導體兩類。

2.矽晶體(Si):

 (1)在矽晶圓中摻雜少許如_________、__________的 VA 族元素,

則稱為_______型半導體。

  (2)當外接電壓時,正極接於_______端,負極接於______

端,則電流可以通過,若連接相反,則電流無法通過。

因此二極體具有_________的功能,可將交流電轉換成 直流電。

  (3)發光二極體:目前 LED 電視及行人專用 LED 號誌即使用___________

(light-emitting diode,簡稱_________)作為光源,以順向電壓通入二極 體,導致 n 型半導體中的電子與 p 型半導體中的電洞於接觸面結合而產生光。

 (4)有機發光二極體:目前發展中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_________)更具有自發光性、低耗電、亮度鮮明、可撓曲等特性的

  (1)植物學家萊尼澤(F. Reinitzer,1857~1927,奧地利)於 1888 年研究 苯

甲酸膽甾酯時,發現將此化合物在加熱至 145.5℃時開始熔解,但一直維持 混濁的狀態,直至加熱至 178.5℃時,突然成為透明的液體。

  (2)物理學家雷曼(O. Lehmann,1855~1922,德國)以光學顯微鏡觀測 到此苯

甲酸膽甾酯的混濁狀態(加熱至 145.5~178.5℃間)是具有________性及 __________晶體的某些光學特性,乃稱此狀態為液晶相。

2.液晶的特性:

  (1)液晶態分子間的排列具有________,但_______;即不像固態時有固定的形 狀,排列整齊,也不像液態時那樣雜亂無序,可以流動而無定形,而是介於 兩者之間。

 

    固態       液晶態 液態        

  (2)當對液晶分子施加電壓時,液晶分子會隨______________作固定位向的排列,

進而改變其光學與電學的物理性質,當光線穿透這類分子時,其________出 的角度不同,我們便可以看到光線的明暗變化。

說明:液晶顯示器(LCD)即利用上述原理所製造。

3.液晶分子的結構:

  (1)具有液晶性質的分子形狀有_______狀、________狀或_______狀。其中以柱 狀體較多,長度通常不超過_________奈米(3×10-9 m)。

  (2)較常見的液晶材料分子大都具有一長軸且不對稱的結構,通常由一連接基 Z 連接環形化合物 A 與環形化合物 B。

說明:上圖中

R 為柔軟、易彎曲的鏈基,可以是極性的或非極性的基團,對

形成的液晶具有一定穩定作用,因此也是構成液晶分子不可缺少的結構因素。

【例題 2】

下列圖示中,何者最能表示出分子在未加電壓時,處於液晶的狀態?

(A)  (B)  (C)  (D)

Ans: D

R:末端基(如:-R'、-OR'、-CN)

X:末端基(如:OR、R、CN、F)

Z:連接基(如:-C=N-、-N=N-)

A&B:芳香環、飽和脂肪環或雜環

【例題 3】

目前運用於行人專用的號誌燈,是下列哪一項科技產物? 

(A)電漿顯示器  (B)液晶顯示器  (C)發光體二極體  (D)氙氣燈

Ans: C

3、導電的聚乙炔 1.聚乙炔合成:

  (1)科學家納他(Natta, 1903~1979,義大利)於 1958 年,利用戚格勒-

納他催化劑(Ziegler-Natta catalyst),將乙炔聚合而得聚乙炔。

說明:戚格勒-納他催化劑可由Al(C2H5)3與TiCl4混合製備(或由 Al(C2H5)2Cl 與 TiCl3混合而得)為不飽和碳-碳鍵聚合反應常用 的

催化劑。

   戚格勒(K. Ziegler,1898~1973,德國)與納他因致力於不飽和 碳-碳鍵的聚合反應中催化劑的研究,共同於1963 年獲得諾貝爾 化

學獎。

(2)日本筑波大學的白川英樹(1936~,日本)於 1974 年以 Al(C2H5)3與 Ti(O(CH2)3CH3)4在不同的溶劑下分別合成順式與反式的聚乙炔。有趣的是 順式聚乙炔呈銅色而反式聚乙炔是銀色,然而它們都不是導電性好的材料。

2.導電聚乙炔的形成:

  (1)麥克迪耳米德(1927~2007,美國)及希格(1936~,美國)二位教授 的合作下,共同發現當將 _________摻雜於聚乙炔可使其導電度增加 109 倍。

  (2)白川英樹、麥克迪耳米德及希格因發現有機導電聚合物而共同獲得 2000 年 的諾貝爾化學獎。

3.特性:

  (1)這種聚乙炔的導體特性,著實地改變人們對塑膠為絕緣體的概念。近年來多 種具芳香環的有機導電聚合物相繼研發成功。

  (2)由於這些有機導電聚合物具有質輕、強韌及可塑性的優點,這些材料所製造 出來的薄膜已用在液晶顯示器(LC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有機太 陽能

電池、觸控面板的製造。

【例題 4】

在催化劑的存在下,將乙炔分子聚合而得的聚乙炔高分子,若經摻雜後,其導電度 可媲美金屬。回答下列問題:

(1) 此聚乙炔為加成聚合物或縮合聚合物?

(2) 畫出聚乙炔的結構式(需將 C 與 H 標出)

【例題 5】

乙炔的衍生物苯乙炔亦可形成具有導電性之聚苯乙炔,寫出苯乙炔的結構式。

四、奈米科技 1.何謂奈米:

奈米是長度的單位,1 奈米(nm)即等於____________米

說明:一個氫原子的直徑約為10-10 m(或 1 Å),因此1 奈米大約是 10 個 氫原子排列在一起的長度。

2.奈米材料:

  (1) 當一群原子或分子聚集在一起,且其長、寬或高至少有一個維度介於____

__

奈米的尺度時,此種原子集結形成的材料就稱為__________材料。

  (2)一般傳統材料(大於 10000 奈米)稱為_____________。

3.奈米材料在結構上的形式:

  (1)顆粒狀(_______)(0 D)奈米材料,即此奈米材料的長、寬、高三個維

用於_________太陽能電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簡稱 DSSC)。

(7)奈米材料會因顆粒的形狀與尺寸的不同而有顏色的差異。

造碳六十,在炭灰中發現了多層結構的奈米碳管,隨後飯島也製造

   奈米碳管的硬度與__________相當,卻擁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可以 拉伸。 器(carbon nanotube field emission display,簡稱 CNT-FED)。

【例題 7】

(A)立可白中的 TiO2尺度並非屬於奈米級 (B)立可白中的 TiO2濃度太高 

(E)奈米碳管可根據管壁層數的不同,分為單壁奈米碳管和多壁奈米碳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