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化學(下)第八章 聚合物與先進科技
2014 年 9 月 編彙第一節 聚合物之一般性質與分類
一、聚合物: 1.意義:由許多小分子的單元重複連接而成的巨大分子稱為聚合物。 2.形成:由單體聚合而成。 (1)單體:組成聚合物的小分子。可以相同、亦可以不相同。 (2)單體單元:小分子存在於聚合物中的部分。 H H 【例】nH C CH2 2 (-C-C-)n 聚乙烯(PE) H H ※H C CH2 2為單體,CH2CH2為聚乙烯中的單體單元, H H (-C-C-)n 為聚合物 H H 3.分類: (1)依”來源”分類: 天然有機聚合物:纖維素、澱粉、蛋白質….等。 天然無機聚合物:雲母、石墨、石綿….等。 合成有機聚合物: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 合成無機聚合物:人造雲母。 (2)依”單體種類”分類: (A)同元聚合物:由一種相同單體聚合而成。 例:聚乙烯(單體:乙烯)、聚氯乙烯(單體:氯乙烯) (B)共聚物:兩種或兩種以上單體聚合而成。 例:達克綸(單體:乙二醇、對苯二甲酸) 耐綸 66(單體:己二酸、己二胺) (3)依”聚合方式”: (A)加成聚合物:單體常為含 π 鍵(不飽和)之化合物。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 等。 (A)天然聚合物 (B)合成聚合物(B)縮合聚合物:單體通常含兩個(或以上)之官能基,聚合時失去簡單之小 分子,如 2 H O,HCl。例如:達克綸、耐綸… 等。 二、聚合物的性質: 1.聚合物通常是由不同數目單體組成分子的混合物。所以聚合物很難結晶成晶 體,故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平均分子量表示,沒有固定熔點。 2.分子很大,分子間引力也很強,可加工成纖維狀、皮膜狀。 3.聚合物鏈上所接的官能基仍保有此官能基原有的化性。 例如:羧基會發生酯化、芳香環會發生磺化等。但鏈上之官能基活性,會受到 鄰近基的影響,有的增強,有的減弱,根據兩者性質決定。 4.聚合物分子若有側鏈,則難排列整齊,會影響比重、機械性質等等。 5.一般而言,聚合物都是電的不良導體。 【例題 1】 有關聚合物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聚合物是由許多小分子的單體重複連接而成的巨大分子 (B)聚合物具有側鏈時,會使比重變大,機械性質增強 (C)聚合物鏈上所接的官能基保有此官能基原有之化性 (D)聚合物鏈上所接的官能基的活性會受到鄰近官能基的影響。 Ans: B 【例題 2】 決定聚合物分子量的最佳方法是? (A)滲透壓 (B)氣體密度 (C)凝固點下降 (D)直接稱出單一分子的重量。 Ans: A 【例題 3】 加成聚合物的特徵是? (A)單體為一種烯或烯的衍生物 (B)聚合產物有固定的熔點 (C)是屬於不飽和烴的聚合反應 (D)反應後有小分子釋出 (E)單體可能為一種或二種。 Ans: ACE
【例題 4】 對胺基苯甲酸是一種維生素,如果用對胺基苯甲酸作為單體, 可得何種聚醯胺?試畫出此聚醯胺的結構。 【例題 5】 下列哪一項聚合物是由相同分子縮合聚合反應而成的? Ans: B 【例題 6】 聚乙烯之分子式可以 表示之,若聚乙烯之分子量約為20000,則 n 值 約為? (A) 1000 (B) 900 (C) 800 (D)700。 Ans: D
***********牛 刀 小 試***********
一、單一選擇題: ( ) 01. 下列何者可作為縮合聚合物的單體? (A)CH3CH=CH2 (B)H2N- -COOH (C)CH3CONH2 (D)CH3CH2COCH3。( ) 02. 下列各聚合物的組成、來源及聚合方式,何者錯誤? 聚合物 單體 來源 聚合方式 (A)纖維素 葡萄糖 天然 縮合聚合 (B)蛋白質 -胺基酸 天然 縮合聚合 (C)新平橡膠 異戊二烯 合成 加成聚合 (D)鐵弗龍 四氟乙烯 合成 加成聚合 ( ) 03. (1) (2) (3) (4)H2N-(CH2)6-NH2。上列化合物中,哪些可互相反應生成縮合聚合物? (A)(1)和(2) (B)(1)和(3) (C)(2)和(4) (D)(3)和(4)。 ( ) 04. 下列巨分子的結構中,何者沒有氫鍵存在? (A)耐綸 66 (B)聚乙烯 (C)澱粉 (D)蛋白質。 ( ) 05. 下列何者為只由一種單體縮合聚合而成之聚合物? (A)纖維素 (B)耐綸 66 (C)蛋白質 (D)達克綸。 ( ) 06. 下列何項聚合物是加成聚合物? (A)蛋白質 (B)澱粉 (C)耐綸 66 (D)合成橡膠。 ( ) 07. 下列有關天然與合成聚合物區別敘述,何者正確? (A)天然聚合物結構一般較合成聚合物複雜 (B)天然由二種單體聚合而成,合成聚合物則由一種單體聚合而成 (C)合成聚合物為純物質,有固定熔點 (D)合成聚合物都為加成聚合物。 ( ) 08. 加成聚合反應具有下列何種特性? (A)單體為不飽和的有機化合物 (B)聚合過程中,有小分子釋出 (C)單體為多官能基化合物 (D)由兩種以上的單體聚合而成的共聚物。 ( ) 09. 有關聚合物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構成聚合物的小分子稱為單體 (B)一聚合物的單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C)聚合物可依其來源分為天然聚合物和合成聚合物 (D)聚合物均為共聚物。
( ) 10.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聚合物無固定分子量,故常以平均分子量表示之 (B)聚合物分子間作用力強,故均以結晶成晶體的形式存在 (C)聚合物均為直鏈分子 (D)聚合物中存在的官能基已失去其特性。 ( ) 11. 有關聚合物的性質,何者正確? (A)聚合物為純物質 (B)易結晶,為晶體 (C)組成單體僅限一種 (D)聚合物的分子量為平均分子量。 ( ) 12. 塑膠回收再利用是減廢及資源再利用的方式之一,保特瓶可被回收是因為 (A)可裂解成單體 (B)熱塑性可熔融再次加工 (C)可焚化產生能源 (D)可掩埋分解。 二、多重選擇題 ( ) 01. 下列各項敘述,何者正確? (A)聚乙烯為乙烯的聚合體 (B)達克綸是己二胺與乙二醇的縮合聚合物 (C)耐綸 66 是一種聚醯胺化合物,由己二酸和 1,6-二胺基己烷縮合而得 (D)蛋白質是天然的聚醯胺類,由若干種-胺基酸結合而成 (E)纖維素與澱粉是葡萄糖的天然聚合體。 ( ) 02. 下列何者為聚合物? (A)血糖 (B)澱粉 (C)蛋白質 (D)脂肪 (E)去氧核糖核酸(DNA)。 ( ) 03. 下列何項聚合物是同元聚合物? (A)蛋白質 (B)新平橡膠 (C)耐綸 (D)達克綸 (E)澱粉。 ( ) 04. 下列何者為二種或二種以上單體縮合聚合而成之聚合物? (A)纖維素 (B)耐綸 66 (C)蛋白質 (D)達克綸 (E)聚二甲矽氧。 ( ) 05. 下列何者為合成聚合物? (A)聚矽氧 (B)耐綸 (C)PVC (D)新平橡膠 (E)橡膠。 ( ) 06. 下列何者為天然聚合物? (A)聚矽氧 (B)耐綸 (C)橡膠 (D)蛋白質 (E)核酸。
( ) 07. 下列何者是聚合物?
(A)澱粉 (B)脂肪酸 (C)蛋白質 (D)葡萄糖 (E)多氯聯苯。
※
單一選擇題解答※
1.B 2.C 3.C 4.B 5.A 6.D 7.A 8.A 9.D 10.A 11.D 12.B
※
多重選擇題解答※
1.ACDE 2.BCE 3.BE 4.BCD 5.ABCD 6.CDE 7.AC
第二節 天然聚合物
※ 天然聚合物種類甚多,本節討論橡膠、澱粉、纖維素、蛋白質。 一、天然橡膠:(natural rubber) 主要來源:橡膠樹,盛產於東南亞。單體是異戊二烯的加成聚合物(聚異戊二烯)。 H3C H H CH3 H H ︳ ︳ ︳ | | ︳ H2C=C—C=CH2 聚合 (—C—C = C—C—)n ︳ ︳ H H1.加工處理: (1)加入 碳黑 :可增加天然橡膠的強度和耐久性。 (2)加 硫 橡膠:加 8%硫的橡膠,增加彈性。 (3)硬橡膠:加硫達 30%~50%的橡膠。 (4)泡沫橡膠(俗稱泡綿):硫化時打入空氣或加入碳酸銨等發泡劑。 4 2 3( ) 3( ) 2( ) 2 ( ) (NH ) CO s 2NH g CO g H Og (5)加抗氧化劑:可防止橡膠因氧化變得硬而脆。 2.討論: (1)天然橡膠是異戊二烯的加成聚合物,分子間為凡得瓦力,是軟而彈性不大的物 質。 (2)硫化時,加入約 8%的硫,則硫原子將架橋( 2~6 個 S 原子)相連於長鏈與長鏈間, 形成立體的網狀結構,具有彈性。 二、醣類: 多羥醛 或 多羥酮 和其衍生物或聚合物。通式為:C H On( 2 )m,又稱為碳水化合物。 1.分類: (1)單醣:均具有 還原性 ,不能被稀酸或酵素水解的最簡單醣類,含 3~7 個碳, 通常為五碳醣[如:核糖(C H O5 10 5)、去氧核糖(C5H10O4)]; 或六碳醣[如:葡萄糖(C H O6 12 6)、果糖(C H O6 12 6)和半乳糖(C H O6 12 6), 三者互為同分異構物]。 (2)雙醣:由 2 個單醣脫水縮合而成,水解後可產生二分子的單醣。 例如:蔗糖、麥芽糖和乳糖…等,分子式為C H O12 22 11。
(3)多醣:由 n 個單醣脫去(n-1)個水分子縮合而成,水解後又得原來的單醣。 例如:澱粉、纖維素…等,分子式為(C6H10O5)n。 2.單醣: (1)葡萄糖: (A)存在於血液中的葡萄糖稱為血糖,過少會發生休克,過多則患糖尿病。 (B)為醛己醣,直鏈狀結構含 1 個醛基(CHO)、5 個羥基 (OH)。在水溶液中直 鏈(1%)與環狀(99%)平衡共存。 (C)特性: (a)白色晶體,易溶於水,甜味不及蔗糖。 (b)含有醛基,故具還原性,可發生銀鏡反應(多侖試劑反應)及斐林試劑反應 可被溴水或次溴酸根(OBr)氧化產生葡萄糖酸。 (c)葡萄糖溶液加入酵母菌,則發酵而成乙醇。 (d)直鏈狀葡萄糖是五羥醛,加氫還原後,可轉變為己六醇。 直鏈狀 α–葡萄糖 β–葡萄糖 (2)果糖: (A)為酮己醣,直鏈狀結構含 1 個酮基(C O )在第 2 個碳原子上(故為酮醣), 及 5 個羥基 ,具有還原性。
(B)雖不含醛基,但因含有 的部分構造,可發生銀鏡反應及斐林反應。 (C)易溶於水,是種很甜的的糖,甜度較葡萄糖強,約為蔗糖的 2 倍。 (D)沒有醛基,不能被溴水或次溴酸根(OBr)氧化,此特性可用來做區別葡萄 糖和果糖的檢驗。 (E)有直鏈狀及環狀兩種結構。(水溶液中環狀佔優勢) α–式果糖 β–式果糖 直鏈狀 環狀結構(半縮酮) ※果糖的直鏈狀與環狀(占優勢)結構平衡共存 ※ 葡萄糖與果榶的比較: 葡 萄 糖 果 糖 分 子 式 C H O6 12 6 C H O6 12 6 官 能 基 醛基、羥基 酮基、羥基 環狀結構 六邊環 五邊環 斐林試液 產生Cu O2 產生Cu O2 多侖試液 產生銀鏡反應 產生銀鏡反應 溴 水 褪色 不褪色 (3)半乳糖: (A)為醛己醣,含 1 個醛基(CHO)及 5 個羥基(OH),具有還原性,故為還原 醣。 (B)可發生銀鏡反應及斐林反應。 (C)腦組織中的一種成分,發育過程中尤為重要,母乳中乳糖含量 高 於牛乳。
(D)溶液中兼具直鏈結構(如右圖)及環狀結構。 3.雙醣類(C H O12 22 11) (1)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與一分子果糖脫去一分子水而成。 (A)蔗糖無銀鏡反應及斐林反應。 (B)在稀酸中加熱水解後,產物為葡萄糖和果糖(稱為轉化糖),有銀鏡反應及 斐林反應。 C H O12 22 11 (蔗糖) H O2 C H O6 12 6(葡萄糖) +C H O6 12 6(果糖) (非還原醣) (合成轉化糖,為還原醣) (C)一個蔗糖分子含有 8 個羥基 ,可與水形成氫鍵,故易溶於水。 (2)乳糖: (A)乳糖為 1 分子葡萄糖與 1 分子半乳糖脫去 1 分子水而成。 6 12 6 C H O (葡萄糖) + C H O6 12 6(半乳糖) C H O12 22 11 (乳糖) H O2 (B)具有還原性,可發生銀鏡反應及斐林反應。 (C)水解產物為葡萄糖和半乳糖(二者均是還原醣)。 (D)半乳糖是腦組織中的一種成分,人類乳液中乳糖占 7%,存在於動物乳汁中 的主要醣類為乳糖。 (3)麥芽糖: 為澱粉的部分水解產物,用於糖果或作為食品添加物,是二分子的葡萄糖縮掉 一分子水結合而成。 (A)含有 8 個OH,可與水形成氫鍵,易溶於水。 (B)可發生銀鏡反應及斐林反應。
(C)水解產物為葡萄糖,甜度不如蔗糖。 醣 類 分 子 式 範 例 水 解 產 物 單醣類 C H O6 12 6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無法水解 雙醣類 C H O12 22 11 蔗糖 麥芽糖 乳糖 葡萄糖+果糖 葡萄糖+葡萄糖 葡萄糖+半乳糖 多醣類 HO C H O( 6 10 5)nH 澱粉、糊精、纖維素 葡萄糖 ※註:還原醣: 可被斐林試劑及多侖試劑所氧化,所有的雙醣(除了蔗糖以外)及所有 的單醣皆是還原醣。 【例題 1】 有關橡膠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天然橡膠的單體主要為異戊二烯 (B)加硫橡膠的結構為直鏈狀的聚合物間以 8 個硫原子相接而成 (C)泡沫橡膠係在硫化時加入硫酸銨 (D)新平橡膠乃 1-氯-1,3-丁二烯經聚合而得。 Ans: A 【例題 2】 有關異戊二烯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加熱天然橡膠的分解可產生 (B)分子中有 π 鍵 (C)有幾何異構物存在 (D)可發生加成聚合反應 (E)在催化劑存在下可發生加氫反應產生異戊烷。 Ans: ABDE 【例題 3】 果糖分子中的羰基,位於分子的何處? (A)末端之碳原子 (B) 2 位碳原子 (C) 3 位碳原子 (D) 4 位碳原子。 Ans:B 【例題 4】 有關蔗糖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分子中共有 8 個羥基 (B)可由澱粉水解生成 (C)可還原斐林試劑 (D)為雙醣,其分子式為(C H O6 12 6 2) 。
Ans: A 【例題 5】 下列何者非還原醣? (A)蔗糖 (B)半乳糖 (C)果糖 (D)麥芽糖。 Ans: A 【例題 6】 下列有關醣類成分敘述,何者錯誤? (A)果糖為酮醣 (B)葡萄糖為醛醣 (C)蔗糖為葡萄糖和果糖的縮水物,為還原糖 (D)澱粉為葡萄糖的聚合物。 Ans:C 【例題 7】 下列有關醣的敘述,何者正確? (A)蔗糖是一種雙醣 (B)纖維素不是醣類 (C)在常溫時葡萄糖主要以直鏈式存在 (D)醣類氧化最終產物是CO2和H O2 (E)澱粉的分子量大於纖維素,且都不是還原醣。 Ans: AD 【例題 8】 下列何組物質屬於同分異構物? (A)果糖與葡萄糖 (B)蔗糖與乳糖 (C)蔗糖與麥芽糖 (D)麥芽糖與乳糖 (E)澱粉與纖維素。 Ans: ABCD 【例題 9】 蔗糖(分子量=342)3.42 克及澱粉(分子量=162×整數)3.24 克的混合物,完全水解後可得 葡萄糖(G)及果醣(F)各多少克? (A) G=7.20、F=0 (B) G=5.40、F=1.80 (C) G=4.95、F=1.71 (D) G=1.80、F=5.40。 Ans: B 4.多醣類: 能水解產生許多個單醣分子的醣類稱為 多醣 ,或 n 個分子單醣脫去 n-1 個水分子
連接而成者。 (1)澱粉:是一種儲存於植物中的多醣。 (A)單體: α – 葡萄糖 。 α–葡萄糖 α–葡萄糖聚合成澱粉 (B)聚合物:HO C H O( 6 10 5)nH (或以(C H O6 10 5)n表示)。 (C)是 α–葡萄糖分子 縮合 聚合而成的同元聚合物,是一種聚醚類。 (D)澱粉無甜味,但以稀酸水解可得 葡萄糖 。 6 10 5 2 6 12 6 (C H O )nnH OnC H O 在人體內消化過程為:澱粉酵素 糊精 消化 麥芽糖 水解 葡萄糖。 (E)澱粉無還原性,澱粉遇碘液呈 藍 色。 (2)纖維素:構成多數植物 細胞壁 的主要部份。 (A)單體: β – 葡萄糖 。 β–葡萄糖 β–葡萄糖聚合成纖維素 (B)聚合物:HO C H O( 6 10 5)nH 。可以(C H O6 10 5)n表示。 (C)是 β–葡萄糖分子縮合而成的同元聚合物,是一種聚醚類,不能被人類消化 道消化。 (D)用途: (a)製造炸藥:以硫酸及硝酸處理可製得硝酸纖維素,是一種無煙火藥。
(b)造紙:纖維素不溶於水,也只會和極少數的化學品反應,故濾纸可用來 過濾各種沉澱物。 (c)製造賽璐珞:將酒精(40%)加至硝酸纖維素(75%)和樟腦(25%)的混合物 中,摻和後,加以顏色、填料、安定劑,熱至80~90℃即軟而易於 成形,可用以製造玩具、刷柄等加工品。 三、蛋白質: 由各種α – 胺基酸 經脫水縮合而成的聚醯胺,藉氫鍵維繫其螺旋體結構,但是加 熱、酸、鹼、酒精等會破壞氫鍵,致使蛋白質的螺旋性消失,發生變性或變質。 (A)最簡單的 α–胺基酸為 甘胺酸 ( 胺基乙酸 ) 。味精為麩胺酸一鈉。 甘胺酸(胺基乙酸) 麩胺酸一鈉 (B)組成:蛋白質水解後,得其各單體單元 α–胺基酸,常見的 α–胺基酸約有 20 種 。 (C)胺基酸含有酸性的COOH 和鹼性的NH2基,故為兩性化合物。 (D)肽鍵(peptide bond):或稱為醯胺鍵( )。 1.由兩個胺基酸分子縮合可得二肽(dipeptide),二肽分子中 稱為肽鍵,
同理三個胺基酸分子縮合可得三肽,其中含2 個肽鍵。n 個胺基酸分子縮合,可 得多肽,含n-1 個肽鍵。 2.由多個胺基酸縮合而成多肽或蛋白質,分子量小於 5000 者,稱為多肽,大於 5000 者,稱為蛋白質。通常將胰島素(分子量 5733)當作最小蛋白質。蛋白質和多肽兩 者都是聚醯胺類。 3.蛋白質的氫鍵: 因為肽鍵中羰基的氧和適當位置的胺基氮上的氫之間會有氫鍵存在,所以蛋白 質的肽鏈不會是單純的直線,有的成螺旋結構,有的成摺板結構。但其遇熱或加 酒精時,將使氫鍵斷裂,喪失其緊密結構,但肽鍵不會斷,營養不變。 蛋白質的螺旋結構 蛋白質的摺板結構 (a)螺旋結構:毛皮、蹄角、羽毛等蛋白質之主要結構。 (b)褶板結構:蠶絲中纖維狀蛋白質的主要結構。 4.胺基酸單體形成肽鏈後,所形成的單體單元,稱為胺基酸殘基。 蛋白質分子中胺 基酸殘基順序不同,皆成為不同的蛋白質。
四、酶(或稱酵素):生物催化劑,本身是蛋白質,通常分子量很大。 1.酶的蛋白質部分稱為酶蛋白,非蛋白質部分稱為輔酶。酶蛋白和輔酶拼合在一起 才有活性。 2.特性: (1)具專一性(特異性):多數的酵素只對某特殊受質才能發生催化作用,即只能 催 化某一反應。 (2)易受溫度影響:最適合溫度以 35~55℃最佳;0℃以下,酵素活性甚小,70℃ 以上則發生凝固。 (3)易受pH 值影響:一般以pH 5~8 最合適,但胃中的酶可處於較低pH 值的 環 境。 五、核酸 1. 定義:以核苷酸為單體所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又分為去氧核糖核酸(又稱 DNA)與核糖核酸(又稱 RNA)。 2. 核苷酸:由五碳醣、鹼基及磷酸根等三部分所組成。 3. DNA 與 RNA 的比較: 化合物 性質 DNA RNA 鹼 基 腺嘌呤(A)、胸腺嘧啶(T)、腺嘌呤(A)、脲嘧啶(U)、
胞嘧啶(C)與鳥嘌呤(G) 胞嘧啶(C)與鳥嘌呤(G) 結 構 雙股螺旋 單股螺旋 功 能 存在細胞核內,儲存了生物遺 傳密碼 可以轉錄及轉譯遺傳密碼使體內 製造蛋白質 但有些單鏈的 RNA 亦可以髮夾形式,摺疊為雙螺旋形式。 NA 之鹼基為 A,T,C 及 G 等四種) ( 5. (A) H 亦可;(B)無機酸亦可;(E)不變色。) H 原子(-H) ,又稱為去氧核糖。 4. DNA 雙股長鏈間,是以兩相對應的 間彼此以氫鍵吸引,形成雙螺旋的結構,A 與T 之間形 支氫鍵, C 與 G 之間形 支氫鍵。 【例題 10】 纖維素與澱粉結構的兩單體單元間,含有何種官能基? (A)OH (B) C O C (C)C O NH( ) (D)NH2。 Ans:B 【例題 11】
有關澱粉和纖維素之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A)澱粉遇碘呈藍色 (B)纖維素是同元聚合物 (C)澱粉以稀酸水解可得葡萄糖 (D)澱粉及纖維素均含醚鏈結構(C O C ) (E)纖維素在人體中極易水解成葡萄糖。 Ans:ABCD 【例題 12】 有關纖維素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是一種多醣,化學式可表示為(C H O6 10 5)n (B)由 β–葡萄糖結合而成的同元聚合物 (C)是一種還原糖 (D)在人體中經由酵素分解產生葡萄糖 (E)可用於製造炸藥和塑膠。 Ans:CD 【例題 13】 有關蛋白質的下列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A)單體為 α-胺基酸 (B)常見的蛋白質約有 20 種 (C)分子量大於 5000 (D)均為螺旋結構 (E)加熱後物性、化性改變。 Ans:ACE 【例題 14】 下列各項敘述,何者有誤? (A)組成蛋白質的 α–胺基酸,其化學結構為 (B)蛋白質分子中的 基,稱為肽鍵 (C)具有多肽結構的化合物,其分子量小於 5000 者稱為蛋白質,大於 5000 稱為多肽 (D)蛋白質分子,因氫鍵存在,可能形成螺旋結構和褶板結構。 Ans:C 【例題 15】 在蛋白質中,相鄰的肽鏈間,主要是以下列何種引力,形成螺旋或褶板結構?
(A)離子鍵 (B)共價鍵 (C)氫鍵 (D)肽鍵。 Ans:C 【例題 16】 下列蛋白質的敘述,哪幾項是正確的? (A)為甘油及胺基酸的聚合物 (B)以醯胺鍵結合之胺基酸聚合物 (C)分子內常見出現許多氫鍵 (D)加熱或加酒精皆會破壞其原有的結構 (E)蛋白質的結構一經破壞,其物性、化性便截然不同。 Ans:BCDE 【例題 17】 下列有關 DNA 的敘述,何者錯誤? (A)與 RNA 同為核苷酸的聚合物 (B)又稱核糖核酸 (C)為生命體最重要的遺傳訊息儲存者 (D)為一雙股螺旋的結構 。 。 Ans:B 【例題 18】 下列有關核苷酸的敘述,何者錯誤? (A)由五碳醣、鹼基及磷酸根等三部分所組成 (B)去氧核糖核酸中的鹼基有 A、U、C 及 G 等四種 (C)核苷酸是由核苷與磷酸根所形成的化合物 (D)核苷酸以磷酸二酯鍵結合,形成的核酸。 Ans:B 【例題 19】 有關核酸的敘述何者正確? (A)核酸是蛋白質的一種 (B) DNA 是核酸的一種,以染色體的形式存在於細胞核中 (C)去氧核糖核酸呈單螺旋結構 (D)去氧核糖核苷與不同的酸結合形成不同的核苷酸。 Ans:B
***********牛 刀 小 試***********
一、單一選擇題: ( ) 01. 有關橡膠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天然橡膠的單體主要為異戊二烯 (B)加硫橡膠的結構為直鏈狀的聚合物 (C)新平橡膠是由 2-氯-1,3-丁二烯聚合而得(D)新平橡膠具有較佳的耐熱性及耐燃性。 ( ) 02. 醣類水解的生成物,何者錯誤? (A)蔗糖+水葡萄糖+果糖 (B)乳糖+水葡萄糖+半乳糖 (C)麥芽糖+水葡萄糖+果糖 (D)澱粉+水葡萄糖。 ( ) 03. 酵素是生物體內的催化劑,下列有關酵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A)酵素是一種蛋白質 (B)酵素可升高其催化反應的活化能 (C)溫度愈高,酵素的催化能力愈強 (D)酵素通常對其催化反應之反應物沒有選擇性。 二、多重選擇題: ( ) 01. 有關澱粉和纖維素之敘述,何項正確? (A)澱粉遇 KI(aq)呈藍色 (B)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C)纖維素是一種還原醣 (D)澱粉及纖維素均為多醣 (E)纖維素在人體中極易水解成葡萄糖。 ( ) 02. 下圖為某分子之結構:則有關該分子之敘述何者正確? (A)此分子含有四個胺基酸 (B)此分子完全水解後可得四種胺基酸 (C)此分子有十個碳原子具 sp2混成軌域 (D)此分子有三種官能基可以和三級胺形成氫鍵 (E)此圖所示為一個三肽分子。 ( ) 03. 下列有關蛋白質與酶之敘述,何者有誤? (A)具有多肽結構的化合物,其分子 量小於5000 者稱蛋白質,大於 5000 者稱多肽 (B)加熱或加入酒精均會破壞 蛋白質的氫鍵而凝固,稱為變性,此時蛋白質的營養完全喪失 (C)皮膚觸及 濃硝酸呈黃色,此為蛋白質之反應 (D)酶具有特異性,只能催化特定的反應 (E)酶為生物催化劑,故溫度愈高,酶的催化反應速率愈快。
※
單一選擇題解答※
1.B 2.C 3.A※
多重選擇題解答※
1.BD 2.AC 3.ABE
第三節 合成聚合物
一、加成聚合物: 由一種或多種單體經加成反應而結合之聚合物。 (一)塑膠:烯烴或其衍生物為單體的加成聚合物。 1.加成聚合之單體須有不飽和鍵,如烯或炔。 2.單體在催化劑,高溫、高壓下,不飽和鍵中的 π 鍵打開,單體與單體間以 σ 鍵相 互連接起來。 3.單體之重量百分組成與聚合物之重量百分組成相同。 4.常見的加成聚合物,如下表: 單體結構 單體名稱 聚合物結構 聚合物名稱 用途 2 2 H C CH 乙烯 (–CH2CH2–)n 聚乙烯(PE) 塑膠袋、塗料、玩具。 丙烯 (–CH2-CH–)n CH3 聚丙烯(PP) 杯皿、奶瓶。 氯乙烯 聚氯乙烯 (PVC) 地板、雨衣、信用卡、 建築用塑膠水管。 丙烯腈 (–CH2-CH–)n CN 聚丙烯腈 (奧綸) 地氈。 苯乙烯 聚苯乙烯(PS) 聚苯乙烯泡沫 (保麗龍) 甲基丙烯 酸甲酯 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壓克力) 高品質透明塑膠製品 2 2 F C CF 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 (特夫綸) 襯墊、絕緣體、軸承。 5.上表所列之聚合物,最終成品皆為固體,製造過程中,由於加熱及加壓而軟化,是可加以塑形的物質,所以都屬於塑膠。 (二)合成橡膠: A. 聚氯丁二烯,又稱新平橡膠 (1)單體:氯丁二烯(2-氯-1,3-丁二烯) (2)單體製備:可由乙炔和氯化氫反應而得。 2 2HC CH H C CH C CH (乙烯乙炔) (3)加成聚合反應: (4)特性: (A)耐熱性和耐燃性高,可耐天候變化。 (B)耐油及耐化學腐蝕性,適合各種工業用途,可用以製造汽油軟管和特殊輸 送 帶。 B.丁苯橡膠 (1)丁苯橡膠(SBR)是合成橡膠的一種,由苯乙烯和丁二烯聚合而成 (2)特性:丁苯橡膠可用於製造輪胎、球鞋及橡皮管等。
二、縮合聚合物: 1.達克綸 (Dacron)--- 聚酯纖維 (1)單體:乙二醇和對苯二甲酸。 2 2 HO CH CH OH (2)縮合聚合: (3)用途:作為人造纖維、紡織物及張力強大的薄膜。 (因為其C、H、O聚合物,與植物纖維相似,故常與棉混紡) 2.耐綸 66 (Nylon-6,6)--- 聚醯胺纖維 (1)單體:己二胺H N CH2 ( 2 6) NH2和己二酸HOOC CH( 2 4) COOH 。 耐綸66 是表示胺和酸單體的碳數都是 6。 (2)縮合聚合:nH N CH2 ( 2 6) NH2nHOOC CH( 2 4) COOH (3)為堅韌的織物材料,且聚合長鏈兼有許多氫鍵,具有彈性。 3.耐綸 6 (Nylon-6) (1)單體:己內醯胺
(2)聚合物: 4.聚矽氧 (Silicone) (1)單體:二氯二甲矽烷 3 2 2( ) 2 3 2 2( ) (CH ) SiCl aq 2H O(CH ) Si OH( ) aq (二羥二甲矽烷)2HCl 3 2 2( ) (CH ) Si OH( ) aq 自行縮合 (n1)H2O (2)性質與用途: (A)聚二甲矽氧是一種很安定的油狀物,可作為高溫浴用的油與浴缸塞隙劑。 (B)高分子量的直鏈聚矽氧經過特殊處理時,成為具有彈性的聚矽氧橡膠。 具有斥水性和不可燃的特性。 (C)高溫或低溫皆具有彈性,可用以製造襯墊、密封劑和電的絕緣體。 【例題 1】 (1)下列聚合物為哪些常見單體聚合而成?
(2)試寫出利用下列單體組成聚合物的結構式? 【例題 2】 下列單體何者可由相同分子縮合而成聚合物? (A)丙烯腈 (B) 2-甲基丙烯酸甲酯 (C)己二胺 (D)葡萄糖 (E)甘胺酸。 Ans:DE 【例題 3】 下列物質中具有醯胺鍵結者為? (A)對-胺基苯甲酸 (B)耐綸 (C)達克綸 (D)蛋白質 (E)乙醯胺苯。 Ans:BDE 【例題 4】 下列何組單體可製成縮合聚合物? (A)乙烯 (B)乙二醇與對苯二甲酸 (C)二羥二甲矽烷 (D)己二胺和己二酸 (E)氯丁二烯。 Ans:BCD 【例題 5】 下列有關縮合聚合物的敘述,何者錯誤? (A)縮合聚合物的單體需具有二個官能基,才能在縮合聚合時,左右延伸鍵結而成一個 巨大的分子 (B)達克綸是由乙二醇和對酞酸所縮合聚合而成的聚酯 (C)耐綸 66 是由己二胺和己二酸縮合聚合而成的聚酯 (D)澱粉、纖維素及蛋白質均屬於聚醚類 (E)聚二甲矽氧是一種非揮發性、很安定的油,可由二羥二甲矽烷縮合聚合而成。 Ans:CD
【例題 6】 下列那些聚合物結構所代表的是加成聚合物? Ans:ACD 【例題 7】 下列有關聚合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達克綸為一種縮合聚合物,屬於聚酯類 (B)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新平橡膠)的單體單元比較( ),天然橡膠X 為 3 CH ,合成橡膠X 為Cl。 (C)氟氯烷(freon)為一種加成聚合物 (D)蛋白質為胺基酸的聚合物,呈螺旋狀,靠分散力維持。 (E)特夫綸、澱粉、耐綸等均為加成聚合物。 Ans:AB 【例題 8】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二氯二甲矽烷水解產生二羥二甲矽烷 (B)聚矽氧對熱非常安定,鏈較短的可為高溫浴油 (C)聚矽氧有良好的親水性 (D)高分子量的直鏈聚矽氧有良好的彈性,不可燃,可為襯墊、電的絕緣體。 Ans:ABD 【例題 9】 在下列聚合物之結構中,寫出其單體的結構式:
***********牛 刀 小 試***********
一、單一選擇題: ( ) 01. 下列各項何者錯誤? (A)合成橡膠用乙炔和氯化氫為原料 (B)磺胺的結構式為 H2N- -SO3NH2 (C)天然橡膠單體為 H2C=C(CH3)-CH=CH2 (D)PVC 單體為 CH2=CHCl。 ( ) 02. 下列何項物質可發生加成聚合反應,且產生的聚合物之實驗式為 CH2? (A)丙烯 (B)環己烷 (C)苯乙烯 (D)1,3-丁二烯。 ( ) 03. 下列關於聚合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保麗龍為一縮合聚合物 (B)天然橡膠的單體為 2-甲基-1,3-丁二烯 (C)達克綸為一同元聚合物 (D)耐綸是一種聚酯類。 ( ) 04. 何種人造纖維是屬於聚醯胺類? (A)聚丙烯 (B)聚丙烯 (C)達克綸 (D)耐綸。 ( ) 05. 下列關於聚乙烯的生成反應敘述,何者錯誤? (A)加壓時,反應有利於聚乙烯的生成 (B)聚乙烯和乙烯均可使溴水褪色 (C)此為加成聚合反應 (D)聚乙烯分子中,碳原子與氫原子數之比,恰與乙烯分子相同。 ( ) 06. 下列聚合物,何者可用作襯墊、絕緣體、軸承及鍋塗膜?( ) 07. 下列關於聚合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耐綸(nylon)為己二酸與 1,6-二胺基己烷縮合聚合而成 (B)聚乙烯為由乙烯縮合聚合而成 (C)蔗糖為葡萄糖與果糖加成聚合而成 (D)脂肪或油為由丙三醇和脂肪酸加成聚合而成。 ( ) 08. 關於聚酯纖維的合成,下列何者不正確? (A)其主要原料為對苯二甲酸與乙二醇 (B)對苯二甲酸可由對二甲苯氧化而得 (C)聚酯纖維的化學結構是 (D)該纖維俗稱耐綸(Nylon) 二、多重選擇題: ( ) 01. 下列各項敘述,何者正確? (A)聚乙烯為乙烯的聚合體 (B)達克綸是己二胺與乙二醇的縮合聚合物 (C)耐綸是一種聚醯胺化合物,由己二酸與己二胺縮合而得 (D)蛋白質是天然的聚醯胺類,由若干種-胺基酸結合而成 (E)纖維素與澱粉都是葡萄糖的天然聚合體。 ( ) 02. 有關耐綸 66(Nylon-66)的陳述,何項正確? (A)耐綸 66 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耐綸 66 是屬於加成聚合物 (C)耐綸 66 是一種合成的纖維 (D)耐綸 66 包含許多氫鍵。 (E)耐綸 66 是由對-苯二甲酸與乙二醇縮合而成的 ( ) 03. 下列何者為耐綸 66 的單體? (A) (B)H2N-(CH2)6-NH2
(E) 。 ( ) 04. 下列關於耐綸-6 的性質敘述,何者正確? (A)為加成聚合物 (B)屬聚酯類化合物 (C)單體為己二酸和己二胺 (D)結構中具有分子間氫鍵 (E)可利用己內醯胺加少量水共熱製得。 ( ) 05. 下列聚合物中,何者不具有順反異構物的存在? (A)聚氯乙烯 (B)聚丁二烯 (C)聚苯乙烯 (D)聚氯丁二烯 (E)聚四氟乙烯。 ( ) 06. 關於聚酯纖維的合成,下列何者正確? (A)其主要原料為對苯二甲酸與乙二醇 (B)對苯二甲酸是由對二甲苯氧化而得 (C)聚酯纖維的化學結構為 (D)由於相鄰聚合物鏈間產 生氫鍵,該纖維具有彈性 (E)該纖維俗稱達克綸(Dacron)。 ( ) 07. 下列物質中具有醯胺鍵結者為: (A)對-胺基苯甲酸 (B)耐綸 (C)達克綸 (D)蛋白質 (E)乙醯胺苯。 ( ) 08. 下列有關高分子的敘述,何者正確? (A)五十肽分子中含 50 個肽鍵 (B)新平橡膠由異戊二烯聚合而成 (C)達克綸是由乙二醇和對酸縮合而成的聚合物 (D)蠶絲中纖維狀蛋白的主要結構為褶板結構 (E)纖維素是由葡萄糖縮合而成聚合物。
天然油脂結構的核心為甘油(HOCH2CH(OH)CH2OH),有一瘦身用的非
天然油脂,其結構的核心則為蔗糖(C12H22O11)。該非天然油脂可由直鏈型的
不飽和油酸(C17H33COOH)與蔗糖反應而得,其反應示意圖如圖 3。
( ) 09 試問該非天然油脂含有下列哪些官能基? (A)炔 (B)烯 (C)酯 (D)酮 (E)酸 ( ) 10 油酸與蔗糖的反應屬於下列哪些反應? (A)加成反應 (B)皂化反應 (C)脫水反應 (D)酯化反應 (E)聚合反應 ( ) 11 該非天然油脂與氫氧化鈉溶液共熱,水解後的產物,可與下列哪些試劑 反應? (A)斐林試液 (B)多侖試液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澱粉溶液 (E)鹼性過錳酸鉀溶液
※
單一選擇題解答※
1.B 2.A 3.B 4.D 5.B 6.C 7.A 8.D※
多重選擇題解答※
1.ACDE 2.CD 3.BC 4.DE 5.ACE 6.ABE 7.BDE 8.CDE 9.BC 10.CD 11.CE
第四節 現代科技 一、半導體 1.材料可依導電性區分為導體、半導體與絕緣體: (1)一般金屬如銀、銅、金、鋁等其導電性良好,稱為______________。 (2)導電性不良的物質稱為___________,例如陶瓷、石蠟、純水、乾燥的空氣。 (3)導電性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稱為_______,例如_____或____等類金屬, 其 導電性可隨著光照、外加電場或磁場等因素改變外,亦可以因摻雜(doping) 其他微量物質而增加。 說明:不含雜質的半導體稱為本質半導體,在本質半導體中摻雜少量的物 質,則稱為含雜質半導體(或外質半導體),有______型半導體及 _______型半導體兩類。
2.矽晶體(Si): (1)晶格中的矽原子如金剛石一樣,與鄰近的四個矽 原子以sp3混成軌域連結。兩者不同之處在於矽 晶體比金剛石(絕緣體)具有較小的價帶與傳導 帶間的能量差距。 (2)雖然矽在常溫下導電性差,然而高溫時,矽晶體 中的電子可以躍遷到______帶成為自由電子而具導 電性。 3.p 型半導體: (1)在矽(或鎵)元素的基體(即矽晶圓)上摻雜少許如 _______、________的Ⅲ A 族元素,即形成 p 型半導體。 (2)由於Ⅲ A 族元素比矽(IVA)族少一個價電子,因此在 晶格中僅與三個矽形成三個共價鍵,本身尚留一個空位,此 空位即稱為________,鄰近的電子亦可來填補這個 電洞,造成本身少一個電子,留下電洞,此連續的行為 ,好比電洞移動一樣。 (3)由於硼比原來純矽少了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可視為 多了一個正電荷,因此稱為__________型半導體。 (4)若將摻雜後的矽晶兩端通入電流,就能使價電子自由移 動而增加其導電性。 4. n 型半導體: (1)在矽晶圓中摻雜少許如_________、__________的 VA 族元素, 則稱為_______型半導體。 (2)當 VA 族元素與矽形成共價鍵時會多出一個_______,這些自 由電子,躍遷至傳導帶所需的能量較低,較容易在半導體 材料晶格中移動。 (3)此種因摻雜後,獲得多餘電子(帶負電荷)提供傳導的半導 體,即稱為_________型半導體。 5.二極體: (1)當一個 p 型半導體與一個 n 型半導體結合在一起, 即形成_____________體。
(2)當外接電壓時,正極接於_______端,負極接於______ 端,則電流可以通過,若連接相反,則電流無法通過。 因此二極體具有_________的功能,可將交流電轉換成 直流電。 (3)發光二極體:目前 LED 電視及行人專用 LED 號誌即使用___________ (light-emitting diode,簡稱_________)作為光源,以順向電壓通入二極 體,導致 n 型半導體中的電子與 p 型半導體中的電洞於接觸面結合而產生光。 (4)有機發光二極體:目前發展中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_________)更具有自發光性、低耗電、亮度鮮明、可撓曲等特性的 電子產品,不久將有體積更輕薄、尺寸更大、色彩更艷麗、更易攜帶的彩色 OLED。 6.三極體與積體電路: (1)三個半導體的組合稱為____________(又稱電晶體),具有放大訊號及 開關等功能。 (2)將設計好的各種電路元件,如二極體、電晶體、電阻、電容等,以金屬導 線連結,集合製作在微小的晶片上,即為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簡稱___________)或稱微晶片。 【例題 1】 科技的進步豐富人類的物質生活,家電用品、筆記型電腦、手機、遙控裝置…等科技產 物都需要使用半導體材料,而構成半導體材料的主要元素為下列何者?
(A) C (B) Sr (C) Si (D) Se (E) Ti
Ans: C 二、液晶 1.液晶的發現過程: (1)植物學家萊尼澤(F. Reinitzer,1857~1927,奧地利)於 1888 年研究 苯 甲酸膽甾酯時,發現將此化合物在加熱至 145.5℃時開始熔解,但一直維持 混濁的狀態,直至加熱至 178.5℃時,突然成為透明的液體。 (2)物理學家雷曼(O. Lehmann,1855~1922,德國)以光學顯微鏡觀測 到此苯 甲酸膽甾酯的混濁狀態(加熱至 145.5~178.5℃間)是具有________性及 __________晶體的某些光學特性,乃稱此狀態為液晶相。 2.液晶的特性:
(1)液晶態分子間的排列具有________,但_______;即不像固態時有固定的形 狀,排列整齊,也不像液態時那樣雜亂無序,可以流動而無定形,而是介於 兩者之間。 固態 液晶態 液態 (2)當對液晶分子施加電壓時,液晶分子會隨______________作固定位向的排列, 進而改變其光學與電學的物理性質,當光線穿透這類分子時,其________出 的角度不同,我們便可以看到光線的明暗變化。 說明:液晶顯示器(LCD)即利用上述原理所製造。 3.液晶分子的結構: (1)具有液晶性質的分子形狀有_______狀、________狀或_______狀。其中以柱 狀體較多,長度通常不超過_________奈米(3×10-9 m)。 (2)較常見的液晶材料分子大都具有一長軸且不對稱的結構,通常由一連接基 Z 連接環形化合物 A 與環形化合物 B。 說明:上圖中R 為柔軟、易彎曲的鏈基,可以是極性的或非極性的基團,對 形成的液晶具有一定穩定作用,因此也是構成液晶分子不可缺少的結構因素。 【例題 2】 下列圖示中,何者最能表示出分子在未加電壓時,處於液晶的狀態? (A) (B) (C) (D) Ans: D R:末端基(如:-R'、-OR'、-CN) X:末端基(如:OR、R、CN、F) Z:連接基(如:-C=N-、-N=N-) A&B:芳香環、飽和脂肪環或雜環
【例題 3】 目前運用於行人專用的號誌燈,是下列哪一項科技產物? (A)電漿顯示器 (B)液晶顯示器 (C)發光體二極體 (D)氙氣燈 Ans: C 3、導電的聚乙炔 1.聚乙炔合成: (1)科學家納他(Natta, 1903~1979,義大利)於 1958 年,利用戚格勒- 納他催化劑(Ziegler-Natta catalyst),將乙炔聚合而得聚乙炔。 說明:戚格勒-納他催化劑可由Al(C2H5)3與TiCl4混合製備(或由 Al(C2H5)2Cl 與 TiCl3混合而得)為不飽和碳-碳鍵聚合反應常用 的 催化劑。 戚格勒(K. Ziegler,1898~1973,德國)與納他因致力於不飽和 碳-碳鍵的聚合反應中催化劑的研究,共同於1963 年獲得諾貝爾 化 學獎。 (2)日本筑波大學的白川英樹(1936~,日本)於 1974 年以 Al(C2H5)3與 Ti(O(CH2)3CH3)4在不同的溶劑下分別合成順式與反式的聚乙炔。有趣的是 順式聚乙炔呈銅色而反式聚乙炔是銀色,然而它們都不是導電性好的材料。 2.導電聚乙炔的形成: (1)麥克迪耳米德(1927~2007,美國)及希格(1936~,美國)二位教授 的合作下,共同發現當將 _________摻雜於聚乙炔可使其導電度增加 109 倍。 (2)白川英樹、麥克迪耳米德及希格因發現有機導電聚合物而共同獲得 2000 年 的諾貝爾化學獎。
3.特性: (1)這種聚乙炔的導體特性,著實地改變人們對塑膠為絕緣體的概念。近年來多 種具芳香環的有機導電聚合物相繼研發成功。 (2)由於這些有機導電聚合物具有質輕、強韌及可塑性的優點,這些材料所製造 出來的薄膜已用在液晶顯示器(LC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有機太 陽能 電池、觸控面板的製造。 【例題 4】 在催化劑的存在下,將乙炔分子聚合而得的聚乙炔高分子,若經摻雜後,其導電度 可媲美金屬。回答下列問題: (1) 此聚乙炔為加成聚合物或縮合聚合物? (2) 畫出聚乙炔的結構式(需將 C 與 H 標出) 【例題 5】 乙炔的衍生物苯乙炔亦可形成具有導電性之聚苯乙炔,寫出苯乙炔的結構式。 四、奈米科技 1.何謂奈米: 奈米是長度的單位,1 奈米(nm)即等於____________米 說明:一個氫原子的直徑約為10-10 m(或 1 Å),因此1 奈米大約是 10 個 氫原子排列在一起的長度。 2.奈米材料: (1) 當一群原子或分子聚集在一起,且其長、寬或高至少有一個維度介於____ __ 奈米的尺度時,此種原子集結形成的材料就稱為__________材料。 (2)一般傳統材料(大於 10000 奈米)稱為_____________。 3.奈米材料在結構上的形式: (1)顆粒狀(_______)(0 D)奈米材料,即此奈米材料的長、寬、高三個維
度 均是奈米尺度,如奈米顆粒。 (2)柱狀或線狀(________)(1 D)奈米材料,即此奈米材料有二個維度為 奈 米尺度,如奈米碳管。 (3)以及層狀(_____)(2 D)奈米材料,即此奈米材料僅有一個維度為奈米 尺度,如奈米薄膜。 4.奈米材料的特性: 在奈米尺寸下,物質呈現出有別於巨觀尺度下的物理、化學或生物特性及現象。 說明:當物質小到奈米的尺度時,其表面原子所占比例較一般的塊材 ______; 由於粒子的表面積相對變大,其活性也隨之_________。 而嶄新豐富的物質特性,如光學性質、磁性、電性、導熱性等,亦隨之出現, 因此也就衍生了許多新的應用。 例:(1)金的塊材呈惰性,而尺寸為 1~4 nm 的奈米金可為某些化學反應的催化 劑。 (2)某些奈米顆粒的螢光波長會隨著尺寸改變。 (3)常見的蓮花葉子能出淤泥而不染。 (4)奈米_______粒子混合所製成的衣物,這些衣物具有殺菌效果,而將具有 吸 收紫外線功能的___________奈米顆粒加入防曬油中,則可增強防曬油的 功 能。 (5)奈米光觸媒,其原料為奈米級的_________(TiO2)粒子,與水一起受陽 光 照射會使水分子分解而產生具有殺菌效果的物質。 (6)奈米級 TiO2的導電性為微米級TiO2的60 倍,因此可以做為光電轉換材料 或
用於_________太陽能電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簡稱 DSSC)。 (7)奈米材料會因顆粒的形狀與尺寸的不同而有顏色的差異。 (8)奈米顆粒與其塊材在性質上亦可能有重大的差異,如銅的塊材是不透明, 熔點為1085℃,而奈米銅顆粒卻是透明,且熔點可降至約 39℃。又如金 的 熔點約為1064℃,而某些奈米尺寸金的熔點則可降至 327℃。 5.奈米碳管: (1)發現:1991 年日本 NEC 公司的飯島澄男(1939~,日本)用電弧放電 製
造碳六十,在炭灰中發現了多層結構的奈米碳管,隨後飯島也製造 出單層結構的奈米碳管。 說明:碳六十的發現:1985 年,柯爾(1933~,美國)、克羅托 (1939~, 英國)、史莫利(1943~2005,美國)進行以高能雷射照射石墨棒 的 實驗,發現碳六十(C60)的存在,他們共同獲得 1996 年諾貝爾 化 學獎。 (2)特性: 奈米碳管的硬度與__________相當,卻擁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可以 拉伸。 例:工業上常用的強化型纖維中,其長度和直徑比(長徑比)至少是 20:1,而奈米碳管的長徑比一般在 10,000:1 以上,是理想的 高強度纖維材料。 目前奈米碳管的強度比同體積鋼的強度高100 倍,重量卻只有後者的 1/6 到 1/7。奈米碳管因而被稱「_______________」。 奈米碳管由於具有低導通電場、高發射電流密度以及高穩定性,此等 優異的光電性質,很適合作為高電壓發光管及奈米碳管場發射顯示 器(carbon nanotube field emission display,簡稱 CNT-FED)。 說明:奈米碳管場發射顯示器兼具低驅動電壓、高發光效率、無視角問 題等優點,可作為電視機及電子告示牌的顯示器。 【例題 5】 下列何種物質的大小和奈米材料的尺度最相近? (A)氫原子 (B) DNA (C)鑽石 (D)毛髮直徑 (E)蓬萊米 Ans: B 【例題 6】 下列粒子或物質由小而大的順序為何? (A)電子、原子、分子、奈米材料、晶體 (B)原子、分子、奈米材料、晶體、電子 (C)分子、原子、電子、奈米材料、晶體 (D)電子、晶體、奈米材料、原子、分子 (E)電子、原子、奈米材料、分子、晶體 Ans: A
【例題 7】 一般而言,同質量、同元素的奈米材料與塊材的比較,何者正確? (A)奈米材料的總表面積較大 (B)奈米材料的活性較小 (C)塊材的尺度通常介於 1~100 奈米 (D)奈米材料與塊材具有相同的特性 (E)石墨、碳粉皆是屬於塊材的例子 Ans: AE 【例題 8】 下列有關各式奈米材料的敘述,何者正確? (A)所謂的奈米材料是指材料的長、寬或高至少有一個維度介於 1 ~ 100 nm 之間 (B)奈米銀粒子與纖維混紡可製成具有殺菌效果的衣料 (C)奈米碳管(CNT)具有導體與半導體的性質 (D)奈米二氧化鈦經照光後會分解出 O3,而具有殺菌作用 (E)蝴蝶翅膀由不同角度觀察會呈現不同色彩,這是由於翅膀表面的奈米結構所致 Ans:ABCE ***********牛 刀 小 試*********** ( C ) 1.1 奈米=? (A) 10-11 cm (B) 10-9 cm (C) 10-7 cm (D) 10-12 m (E) 10-15 m ( D ) 2.下列有關二氧化鈦(鈦白)性質的敘述,何者正確? (A)修正液的成分為二氧化鈦,故修正液也具有殺菌、除臭的光觸媒特性 (B)早期使用的修正液會對人體產生傷害是因為二氧化鈦的毒性高所致 (C)當二氧化鈦的微粒大小達到奈米級時性質會變得更為安定 (D)奈米等級的二氧化鈦能將有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而有淨化、抗 菌等效果 (E)光觸媒二氧化鈦置於不見光之室內仍具有催化效果 ( C ) 3.下列何種現象與奈米結構無關? (A)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B)鴨子可浮於水面上 (C)抗紫外光線玻璃 (D)自清馬桶 ( A ) 4.牙膏、立可白及光觸媒等皆含有 TiO2,但為何立可白沒有和光觸媒一樣具有 殺菌的作用?
(A)立可白中的 TiO2尺度並非屬於奈米級 (B)立可白中的 TiO2濃度太高 (C)只要將立可白置於足夠能量的光源下,亦會和光觸媒一樣具有殺菌的效果 (D)主要是因為立可白中 TiO2的之比值太高 (E)因為立可白中所含的 TiO2純度不夠 ( B ) 5.如果黃金奈米粒子的直徑大小是 3 nm,在這個粒子中有多少個 Au 原子? (Au 原子的半徑為 0.144 nm) (A) 102 (B) 103 (C) 104 (D) 105 (E) 106 ( E ) 6.下列有關奈米碳管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是石墨的同素異形體 (B)可作為場發射顯示器的組成元件 (C)有單層及多層管結構 (D)管徑大小在奈米尺度內 (E)其結構與金剛石類似 ( E ) 7.液晶顯示器(LCD)是利用下列何種方式來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 (A)重力 (B)溫度 (C)照光 (D)壓力 (E)電場 ( D ) 8.二氧化鈦光觸媒經照射哪一種光線後,才能產生殺菌、除霧的功能? (A)微波 (B)紅外光 (C)可見光 (D)紫外光 (E) X 光 ( D ) 9.荷葉能出淤泥而不染、水珠不會分散的原因是荷葉表面有自然的微小奈米級 顆粒,讓汙泥、水粒子不容易沾附表面,這是自然界中有名的荷葉效應 (Lotus effect)。下列有關奈米的敘述,何者錯誤? (A)1 微米=103奈米 (B)奈米碳管目前尚無法大量製造,因其成本極 高 (C)DNA 中含有奈米尺度的分子 (D)蓮花之所以可以排除灰塵,是因表面結構與水分子的作用力甚強 ( A )10.下列有關液晶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是一種兼顧氣態流動性及固態晶體光學特性的有機材料 (B)形狀大多為柱狀體 (C)長度不超過 3 nm (D)其物性會受到電場影響 (E)分子間的排列具有方向性,但不整齊 ( D )11.西元 1991 飯島澄男在製作巴克球(C60)時,無意間發現了碳的第四類原子 結構-奈米碳管,下列有關奈米碳管的敘述,何者錯誤? (A)奈米碳管間具有金屬與半導體的性質 (B)彈性及張力強度極高 (C)重量極輕,可應用於導線、平面顯示器等 (D)奈米碳管和巴克球互為同分異構物
(E)奈米碳管可根據管壁層數的不同,分為單壁奈米碳管和多壁奈米碳管
( C )12.奈米材料可因顆粒大小不同而呈現不同的顏色,例如磷化銦的粒徑由大到小, 顏色則由綠色到紅色,試問磷化銦的化學式為何?
(A) PIn (B) In2P (C) InP (D) PIn3 (E) InP3
( B )13.電子產品已是現代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物件,構成這些電子產品的主要材料為 半導體。當純矽摻雜了下列哪一種元素,便形成p 型半導體?
(A) P (B) Ga (C) As (D) Ge (E) Cu ( B )14.下列有關材料與化學的敘述,何項正確? (A)各種不同的玻璃其共同含有的物質是 SiO2 (B)奈米材料比塊材的活性大甚多的原因是濃度較大所致 (C)太陽能電池所使用的電極材料是屬於陶瓷 (D)蠶絲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 (E)天然橡膠加硫處理的目的是增加彈性 ( B )15.下列關於奈米材料之敘述,何者正確? E (A)奈米材料之總表面積較塊材小 (B)奈米材料之總表面積較塊材大 (C)奈米材料之催化活性較塊材大 (D)奈米材料之催化活性較塊材小 (E)奈米材料具有與塊材不同之特性 ( B )16.下列有關奈米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奈米科技」是指用一種稱為「奈米」的新物質為材料的相關科技 (B)坊間所賣的光觸媒,其主要成分是奈米級的二氧化鈦 (C)部分市售奶粉中會加入「奈米鈣」,是為了要增添香醇口感 (D)光觸媒處理過的場所,在黑暗中仍具有消毒效果 (E) 1 奈米(nm)為十億分之一公尺 ( B )17.下列關於奈米碳管的敘述,何者正確? (A)質量輕、彈性佳,且化學性質穩定 (B)是一種精密陶瓷,可耐高溫 (C)奈米碳管與聚乙烯均是含 C、H 的聚合物 (D)鑽石、石墨、C60及奈米碳管均是碳的同素異形體 (E)奈米碳管結構與鑽石相似,質地堅硬 ( B )18.具有單雙鍵交替長鏈的高分子可具有導電性,2000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即授 予 此領域的三位科學家。下列高分子中何者可能成為導電塑膠? (A)聚乙烯 (B)聚丁二烯 (C)聚苯乙烯 (D)聚乙炔 (E)聚苯乙炔
※
牛刀小試解答※
1.C 2.D 3.C 4.A 5.B 6.E 7.E 8.D 9.D 10.A 11.D 12.C 13.B 14.AE 15.BCE 16.BE 17.AD 18.DE
實驗:耐綸的製備
【實驗目的】: 利用己二胺和己二醯氯(氯化己二醯)在互不相溶的溶劑中,在接觸面處 生成一層耐綸 66 薄膜,以了解縮合聚合的反應。 【實驗藥品】: 溶液 A:0.25M 己二胺的氫氧化鈉溶液 溶液 B:0.25M 己二醯氯的正己烷溶液 【實驗原理】: 方程式: 己二胺+己二醯氯→耐綸 66 【實驗步驟】: 1.溶液 A 裝在小燒杯中,將溶液 B 沿著杯壁緩緩倒入溶液 A 後反應即開始。 2.反應發生的位置在 。 3.以鑷子將生成物慢慢夾起並拉出,可得白色線狀的耐綸 66,先用清水洗, 再用丙酮洗。【注意事項】: 1.溶液 A:0.25M 己二胺的氫氧化鈉溶液比較 ,在 層。 溶液B:0.25M 己二醯氯的正己烷溶液比較 ,在 層。 傾倒兩液體時,務必非常小心,不可造成水層與正己烷層的混合。 【實驗結果】: 1. 兩溶液的界面有何變化? 答:形成一層白色的薄膜。 2. 將薄膜拉起後界面有何變化? 答:又生成一層新的薄膜。 3. 產品名稱:耐綸 66 。顏色:白色。 4. 燃燒耐綸 66 有臭味產生。 5. NaOH 的作用:可中和反應產生的 H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