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整 理 並 分 析 相 關 文 獻

發展問卷雛形 準

進行問卷調查 發

展 階 段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訪評委員評鑑知能之重要性、具備情況、需求程度,以 及規劃適切的大學訪評委員評鑑研習課程,依研究目的、文獻分析建立研究架 構,並採用問卷調查蒐集資料以進行統計及分析。本章分成五節來闡述,第一節 為研究流程與架構,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工具,第四節為實施程序,

第五節資料處理。各節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壹、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如下圖 3-1 所示,係根據文獻探討表 2-8「大學訪評委員評鑑知 能需求之評估流程」設計而來,研究者根據需求評估流程之準備階段、發展階段、

結果陳述階段,說明各階段下之研究步驟如下:

圖 3-1 研究流程圖

需求評估流程 研究流程

發 展 階 段

統整、分析資料

界定大學訪評委員評鑑知 能之需求並排列需求順序

撰寫論文

並提出研習課程規劃建議 結

果 陳 述 階 段

圖3-1 研究流程圖(續)

貳、研究架構

本研究的研究設計是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透過文獻探討的分析,歸納出本 研究之架構與變項,藉以瞭解研究變項之內涵,及探討變項間的影響情況。茲將 本研究架構以圖3-2示之:

A

B

研究對象 A 教育評鑑專家 曾任大學院長之資深教

目前當任大學高階行政 管理者

評鑑知能之重要 性評定變項 評鑑知能項目 評鑑知能細項

評鑑知能之具備 情況評定變項 評鑑知能項目 評鑑知能細項

評鑑知能需求 變項 評鑑知能項目 評鑑知能細項 研究對象 B

曾任大學訪評委員 未擔任過大學訪評委員 但有接觸大學訪評委員

經驗者

C

圖 3-2 研究架構圖(續)

一、研究變項

本研究之變項是針對第二章相關文獻探討,加上研究者個人的研究旨趣所編 製而成。從圖 3-1 可知,本研究之變項主要有六個:

(一) 個人背景變項

1. 現任職位:「大學校長」、「大學副校長」、「大學處長」、「大學院長」、「大 課程規劃變項

課程單元 課程內容 評鑑知能需求之教

學規劃變項 教師講述 小組討論 實作演練 研究對象 C

擔任過大學訪評委員

評鑑知能之重要性 評定變項 評鑑知能項目 評鑑知能細項

評鑑知能之具備情 況評定變項 評鑑知能項目 評鑑知能細項 研究對象 A

個人背景變項 現任職位

曾任大學行政職位 擔任大學訪評委員經驗 參與大學評鑑講習次數

研究對象 B 個人背景變項 現任職位

曾任大學行政職位 擔任大學訪評委員經驗 參與大學評鑑講習次數

F D

E

以外之行政工作)」七類。

2. 曾任大學行政職位:「大學校長」、「大學副校長」、「大學處長」、「大學院 長」、「大學系主任或所長」五類。

3. 曾任大學訪評委員:「有」、「無」兩類。

以下兩變項係針對有擔任過大學訪評委員者進行調查:

4. 曾任大學訪評委員資歷:「少於一年」、「ㄧ年以上至未滿三年」、「三年以 上至未滿六年」以及「六年以上」四類。

5. 參與大學評鑑講習次數:「0次」、「ㄧ至三次」、「四至七次」以及「八次 以上」四類。

(二) 評鑑知能之重要性評定變項

共分成「評鑑知能項目」、「評鑑知能細項目」兩類。

(三) 評鑑知能之具備情況評定變項

共分成「評鑑知能項目」、「評鑑知能細項目」兩類。

(四) 評鑑知能需求變項

共分成「評鑑知能項目」、「評鑑知能細項目」兩類。

(五) 課程規劃變項

共分成「課程單元」、「課程內容」兩類。

(六) 合乎評鑑知能需求之教學規劃變項

共分成「教師講述」、「小組討論」、「實作演練」三類。

二、研究架構說明

本研究架構中的研究路徑分別說明如下:

(一) 路徑 A 旨在暸解教育評鑑專家學者、曾任大學院長之資深教授、現任 大學高階行政管理者對大學訪評委員評鑑知能的重要性評定結果。

(二) 路徑 B 旨在暸解上述三類人員中擔任過大學訪評委員者與未擔任過大 學訪評委員但有接觸大學訪評委員經驗者對大學訪評委員評鑑知能的

具備情況評定結果。

(三) 路徑 C 旨在藉由評鑑知能重要性與具備情況評定結果之差距分析,來 瞭解大學訪評委員之評鑑知能需求。

(四) 路徑 D 旨在暸解擔任過大學訪評委員者對評鑑研習課程與大學訪評委 員評鑑知能需求之教學方法的規劃意見。

(五) 路徑 E 旨在考驗不同背景變項的教育評鑑專家學者、曾任大學院長之資 深教授、以及現任大學高階行政管理者在大學訪評委員評鑑知能重要性 評定之差異情形。

(六) 路徑 F 旨在考驗不同背景變項的擔任過大學訪評委員者與未擔任過大 學訪評委員但有接觸大學訪評委員經驗者在大學訪評委員評鑑知能具 備情況評定之差異情形。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節旨在說明問卷調查研究對象及其抽樣方法。

一、 研究對象

研究者根據國內公布的大學訪評委員遴選標準,選取教育評鑑專家學者、具 有行政經驗的資深教授、以及目前擔任大學高階行政管理者共三類人員為研究對 象。研究者選擇此三類研究對象的重要理由在於:其一,根據大學訪評委員遴選 標準,上述三類人員是被遴選為大學訪評委員的高機率群。再者,即使上述三類 人員未擔任過大學訪評委員,根據其豐富的行政經驗與專業知識對本研究所提供 的意見,亦有相當的研究價值。

在進行研究樣本抽樣前,為避免上述三類研究對象有重複抽樣的可能,研究 者進一步對本研究三類叢集母群作明確界定:

(一) 教育評鑑專家學者:

本研究所指的教育評鑑專家學者係具有高等教育行政或評鑑領域專長

的專任副教授或教授。

(二) 具有行政經驗之資深教授:

本研究所指的具有行政經驗之資深教授係以曾擔任一般公立大學校院

院長之資深教授為主。以曾擔任一般公立大學校院院長之前三任院長為研 究母群(排除上述教育評鑑專家學者)。

(三) 現任大學高階行政管理者:

本研究所指的現任大學高階行政人員係目前擔任一般公立大學校院之 現任大學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及院長為主(排除上述教育評鑑專家學者以 及曾任院長之資深教授)。

二、 抽樣方法

本研究三類研究對象的抽樣方法敘述如下:

(一) 教育評鑑專家學者:

經研究者調查目前三所師範大學(台師、彰師、高師)、五所教育大學(國 北、市北、新竹、台中、屏東)、以及其他大學(政大、台南大學、嘉義大 學、台東大學、東華大學、淡江大學、交通大學)中,具有高等教育行政或 評鑑領域專長的專任副教授或教授大致有 35 人。由於此類別母群人數過 少,故對這全部 35 位研究對象進行施測。

(二) 曾任院長經驗之資深教授

經研究者調查曾經擔任一般公立大學校院院長之前三任學院院長大致 有 470 人。由於此類對象多數已榮登榮譽教授或客座教授,並未固定在校 授課,因此在聯繫上較為困難。經聯繫調查後,研究者針對目前仍有在校 授課之教授,立意抽樣 100 位為研究樣本。

(三) 現任大學高階行政管理者:

經研究者調查目前一般公立大學校院之大學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及 院長有大致 247 人。考量上述兩類施測人數總和並不高,因此研究者亦對 此類別所調查出的全部 247 位研究對象進行施測。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大學訪評委員鑑知能需求及其研習規劃調查問 卷」。本問卷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個人經驗資料」,第二部分為「大 學訪評鑑委員評鑑知能之重要性與俱備情況評定量表」,第三部分為「大學訪評 委員評鑑研習之課程與教學規劃意見」。

研究者經文獻探討後,編製成本問卷之初稿,待問卷初稿定稿後,邀請專家 學者進行問卷內容審查。依據專家意見,統計及整理問卷各題專家意見結果,修 改部分題目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後,編製成正詴問卷。於下說明本問卷編製過程、

問卷內容、給分標準與填答方式、以及專家效度:

一、 問卷編製過程

問卷第一部分「個人經驗資料」係根據相關研究(背景變項部分)之文獻探討 結果,並考量本研究目的所設計而來。第二部分「大學訪評鑑委員評鑑知能之重 要性與具備情況評定量表」係根據文獻探討所歸納出的大學訪評鑑委員評鑑知能 內涵部分所設計而來。第三部分「大學訪評委員評鑑研習之課程與教學規劃意見」

亦參考文獻探討所歸納出的大學訪評鑑委員評鑑知能內涵部分,同時參考國外

「TEI 評鑑培訓課程」內容所綜合設計而來。

二、 問卷內容

問卷第一部分為「個人經驗資料」。在於瞭解填答者「現任職位、曾任大學 行政職位、參與大學評鑑及評鑑講習經驗」之背景資料。

問卷第二部分為「大學訪評委員評鑑知能之重要性與具備情況評定量表」。 此量表題目主要分為評鑑學理層面之知識與評鑑實務層面之知能兩部分。

(一) 評鑑學理層面知識:

評鑑學理層面之知識包括四大知識項目、以及十二個細項目。

1. 大學評鑑理論的基本概念

(1) 瞭解評鑑的意義與功能。

(2) 瞭解大學評鑑常用的評鑑模式及其運用方式。

(3) 瞭解評鑑理論的應用及限制。

2. 評鑑研究方法論

(1) 瞭解量化研究方法的設計概念。

(2) 暸解質性研究方法的設計概念。

(3) 瞭解評鑑方法設計的方法論基礎。

3. 高教政策環境知識

(1) 瞭解高教政策目標及其施行情況。

(2) 暸解高教政策制定的法律依據。

(3) 暸解高教政策目標與學校發展的關係。

4. 評鑑標準與原則

(1) 瞭解訪評內容的評鑑項目與指標。

(2) 暸解評鑑指標實際運用的原則。

(3) 暸解訪評倫理的遵守原則。

(二) 評鑑實務層面知能

評鑑實務層面知能包括四大知能項目,以及十七的細項目。

1. 資料蒐集

(1) 運用量化方法進行資料蒐集。

(2) 運用質性方法進行資料蒐集。

(3) 選擇適合的資料蒐集方法。

(3) 選擇適合的資料蒐集方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