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大專運動會與大專聯賽歷史起源及現況發展

國內現行的大專比賽項目大致上可分成三類,一、大專運動會;二、大專運動聯 賽;三、大專校院各單項運動錦標賽(楊朝全,2000),由於大專校院各單項運動錦 標賽比較屬於推廣性質或參賽的隊伍數較少,造成僅有少數學校會成立運動代表隊,

因此,本研究所界定的大專校際間比賽,只針對全國大專運動會及大專校院運動聯賽 進行研究,以下就針對這兩部分來說明其歷史起源及現況發展。

一、 大專運動會起源及歷史發展

臺灣在 1945 年光復之後,全國僅有四所大專校院,分別為現今的臺灣大學、成 功大學、中興大學及臺灣師範大學四所學校,總共學生數為 2,022 人,由於當時大專 學生受日治教育較久,因此,早已養成運動習慣及技能,而政府為了積極展開各項體 育的籌畫,在大專體育課程列為四年必修,並且舉辦校內體育競技比賽(蘇瑞陽、王 同茂,2005) ,直到 65 年後的現今,國內已有 171 所大專校院,學生總數共有 134 萬 餘人(教育部,2011) 。臺灣最早的運動會,可以追遡至 1952 年,當時政府為了記念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革命青年,將 3 月 29 定為青年節,並於現今臺灣師範大學 舉行第一屆「臺灣省中學運動會」 (蔡特龍,2000) ,期初是將中學組與大專組合併在 一起,至 1956 年才增設大專組的比賽,因此改名為「臺灣省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會」。

1969 年為因應大專校院及臺北市改制的情形,教育部則主導將「大專運動會」獨立出

來,由教育部主導舉辦,1970 年於當時的臺北體專舉辦第一屆大專運動會,當時共有

80 所學校,共 1,407 人參加比賽。大專運動會則是為了大專校院學生所舉辦的一項比

賽,也是大專校院中競技水平最高的運動賽會(劉衡江,2000) ,除了 2003 年因「嚴 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ARS)疫情將當年的全國大專運動會停辦之外,其餘賽會定 期於每年舉辦一次,目的在提升國內大專競技運動水平。

從 1970 年到 2000 年共 30 屆的大專運動會都是由教育部委辦,自 2000 年開始改 由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主導辦理,並將原來名稱「中華民國大專校院第 x 屆運動會」,

改為現今沿用的「中華民國 x 年全國大專運動會」 ,發展至今共舉辦 41 屆,每屆參賽 人數也高達 12,000 餘人(大專體育運動總會,2011b) 。大專運動會期初所舉辦的運動 項目以田徑比賽為主,陸續再加入游泳、體操、球類、技擊等亞奧運所舉辦的比賽項 目,每年產生之全國大專運動會金牌選手,皆為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比賽的優秀選手,

此比賽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此亦為國家培育無數的體壇健將,對國家體育發展可謂居 功厥偉(洪嘉文、鄭志富,2004) ,其每年所舉辦的學校整理如下表 2-1-1 所示:

表 2-1-1 歷屆全國大專運動會舉辦學校一覽表

年份 舉辦學校 年份 舉辦學校 年份 舉辦學校

1970 臺北體專 1985 崑山工專 2000 明新技術學院 1971 海軍官校 1986 臺灣師範大學 2001 東華大學 1972 臺灣體專 1987 臺東師專 2002 義守大學 1973 臺灣師範大學 1988 中央大學 2003 停辦

1974 陸軍官校 1989 中興大學 2004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1975 空軍官校 1990 臺北體專 2005 中正大學

1976 臺北體專 1991 中原大學 2006 雲林科技大學

1977 政戰學校 1992 臺灣體專 2007 臺北體育學院

1978 屏東師專 1993 臺北體專 2008 彰化師範大學

1979 臺灣大學 1994 臺灣體專 2009 臺灣師範大學

1980 中正理工 1995 陸軍官校 2010 體育大學

1981 成功大學 1996 臺灣師範大學 2011 中興大學

1982 臺灣體專 1997 中正大學 2012 義守大學

1983 輔仁大學 1998 大葉大學 2013 宜蘭大學

1984 交通大學 1999 嘉義技術學院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演變,大專校院運動會陸續發展成不同的活動型態(李世昌,

2008) ,包括運動會的籌備與組織,跟隨著運動儀式化、運動的價值、運動的規範、

運動的商業行為等,大致形式的發展分述如下(陳俊玄,2005) :

(一) 自我實現:參賽者以不同的運動目的以達到自我之運動價值,透過比賽的參 與,展現體育教學的成果、社交聯絡、榮譽及責任。

(二) 運動家精神:賽會運動規則是所有參賽者的行為規範,呈現運動精神、服從、

品德修養、守法與團隊合作。

(三) 企業資源投入:由於大專運動會由教育部主導,讓全國大專校院輪流舉辦,

往往所成立的組織都是臨時型的任務組織,因此,尋求企業資源的投入是必 備的工作。

(四) 固定運動儀式:大專運動會讓每個學校展現各自學校的特色,近年來許多學 校會將學校特色融入運動會內,也形成另類的學校行銷。

(五) 資訊科技發展:由於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現今的運動會大多結合資訊來將 選手比賽成績即時化,呈現完美的資訊服務效用。

全國大專運動會隨著時代的變遷,也產生多樣性的改變,包括賽制的改變及增加 新興的運動項目等(許芳瑜,2006)。再者,教育部僅部分補助承辦的學校,對於大 筆的經費支出問題,亦是舉辦學校的主要考量因素(程紹同,1999),因此,社會資 源的募集與運動贊助的概念則成為近年來的議題(黃恆祥、徐嘉良,2010;Howard &

Crompton, 1995) ,同時也為全國大專運動會增添幾分商業色彩。

二、 大專聯賽起源及歷史發展

大專校院運動聯賽起源於 1986 年,當時擔任教育部長的毛高文先生,為仿效美

國大學運動聯盟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NCAA) 之比賽方式,期許推

動國內大專校院籃球聯賽制度,藉由籃球聯賽的舉辦,以提升校園運動風氣,並提高

籃球運動技術水準,建立青年學生參與正當運動的習慣,將此制度亦列為推動國家體

育運動發展的主軸動力(蔡崇濱等人,2010;黃正揚、陳淑貞,2006)。大專校院運

動聯賽期初是因為一些團體性的球類競賽,無法在短時間內於大專運動會期間舉行,

因此才會有聯賽制度的想法,起源先以籃球運動為主,先後又加入了排球、棒球及足 球聯賽,以下依序介紹籃球、排球、棒球及足球的聯賽歷史:

(一) 大專籃球聯賽:大專籃球聯賽(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簡稱為 UBA,

起源於 1986 年,期初僅有男生組的比賽,後來於 1992 年才加入女生組的比 賽,聯賽初期採用美國 NCAA 學校聯盟的精神,將參賽學校分成若干聯盟,

並採主客場方式進行比賽,經過多年各校比賽競爭之外,現行制度分為公開 組第一級、公開組第二級、一般組等 3 個級別。

(二) 大專排球聯賽:大專排球聯賽(university volleyball league)簡稱 UVL,起源 於 1988 年,期初僅有男生組的比賽,直到 1994 年才加入女生組的比賽,排 球聯賽是繼籃球聯賽後,第二個成為國內聯賽的球類比賽,1988 年時,賽制 採用三等分級制度,分別為專科學校組、大學及學院組及大學體育科系組三 個級等,發展於 2005 年時分成特優級、挑戰 A 級、挑戰 B 級、挑戰 C 級、

公開級等五級,2011 年將排球分級分成公開第一級、公開第二級、公開第三 級及一般級四個級等(大專體育運動總會,2011a)。排球運動是繼籃球運動 成為國內運動人口最多的項目之一(鄭金昌等人,2010) ,從 1988 年開辦大 專排球聯賽以來,參賽隊伍則有 154 隊之多,發展至 2000 年則成長到 174 隊,

104 所學校參賽(蔡芬卿,2002) ,最近幾年的參賽隊伍則都超過 200 隊以上,

甚稱國內大專聯賽中,參賽隊伍最多的項目(張登聰,2008)。

(三) 大專棒球聯賽:大專棒球聯賽(university baseball league)簡稱 UBL,起源於 1996 年,教育部為了促進大專校院棒球運動蓬勃發展,提升大專校院棒球運 動水準,才舉辦此聯賽制度,期初的比賽制度分成大專甲組、大學院校組、

專科學校組、專科青棒組等四組,1999 年改分第一至四級四組,2002 年將賽

制改為第一至三級,2005 年改為甲組及乙組一、二級,2008 年又將賽制改為

甲組一、二級及乙組,2010 年則又將賽制改為公開組一、二級至一般組,將

分組名稱與大運會及各項聯賽統一。近 9 年隊數狀況參賽球隊從 91 學年度開

始之 64 隊到 99 學年度為止參賽隊伍已達 84 隊,成長率高達 131%;參與的

人數亦由 91 學年度開始之職隊員共計有 1,532 人參與到 99 學年度參與的職隊 員人數更高達 2,206 人達,成長率亦高達 144%(大專體育運動總會,2011b)。

(四) 大專足球聯賽:大專足球聯賽(university football association)簡稱 UFA,起 源於 2003 年,主要配合政府提倡的足球運動人口提升計畫。2006 年起,大 專足球聯賽男生組賽事由二級制拓展分為三級制,奠定近年辦理大專足球運 動聯賽之基礎,2008 年起賽制再更名為公開組第一級、第二級與一般組,仍 維持三級制度,與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之賽事分組同步。大專足球運動聯賽 於期初僅有 7 個學校參加,至 2005 則有 56 隊 52 校參賽,參賽隊伍與人數起 起落落,但始終穩定維持於 50 餘隊參賽。雖然足球聯賽參賽隊數、人數與舉 辦競賽場數無法大幅成長,但是,足球運動聯賽卻是大專校院四大運動聯賽 中最具國際化的聯賽項目,各參賽隊伍中皆有外籍學生參賽,統計以來共有 非洲的甘比亞、中南美洲巴西、歐洲義大利、法國、甚至同為黃色人種的亞 洲日本、蒙古、越南、馬來西亞、香港、澳門等地都有學生代表蓋校參賽,

宛若一場小型國際賽,也成為其他聯賽無法出現的景象。如表 2-1-2 所示:

表 2-1-2 運動聯賽起源摘要表

聯賽種類 起始年代 2011 年分級制度 2011 年參賽隊伍 籃球 1986 公開第一級、公開第

二級、一般級

男生組 157 隊、女生組 91 隊總計 248 隊

排球 1988

公開第一級、公開第 二級、公開第三級、

一般級

男生組 110 隊、女生組 93 隊總計 203 隊

棒球 1996 公開第一級、公開第 二級、一般級

公開一級共 16 隊、公開二級共 12 隊、

一般組共 15 隊,總計 43 隊參賽

足球 2003 公開第一級、公開第 二級、一般級

公開女生組第一級共 3 隊、公開男生

組第一級共 8 隊、公開男生組第二級

共 11 隊、一般男生組共 26 隊,總計

48 隊參賽

三、 大專運動會與大專運動聯賽現況發展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大專校院學生約有 134 萬人(教育部,2011),

每年參與大專運動會及大專運動聯賽的人數有近 2 萬人,因此,這兩個類型的比賽提 供國內大專學生一個運動競技的機會。在近幾年國內參加世界級的比賽如奧運、亞運 會等項目的選手,年齡層大多集中在 18-26 歲,此階段正值就讀大專校院時期,因此,

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選手經常為國家代表隊的搖籃,大專運動會及運動聯賽亦是這 些選手展現運動成就的舞台,在兼顧運動競技及推廣的意義之下,大專運動會及大專 運動聯賽的賽制亦逐年修改,現行大專運動會的賽制已打破傳統體育相關科系的迷思,

改成公開組及一般組兩大組別,大專運動聯賽也朝此方向進行修正,藉以培養更多的 優秀運動員。

綜上所述,全國大專運動會是國內目前歷史最久的大專運動賽事,也是每年大專 校院最具規模的比賽;而從 1986 年來教育部主導舉辦大專運動聯賽更是推展有佳,

使得參與大專聯賽的院學生人數屢創新高。因此,本研究擬以全國大專運動會及大專 運動聯賽(籃球、排球、棒球、足球) ,這兩個運動賽事成為大專運動代表隊績效評 估的指標。

第二節 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分成三部分介紹有關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意涵與相關研究,第一部分為 運動代表隊的意涵;第二部分為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分類數目與成績表現;第三部 分有關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所示:

一、 運動代表隊的意涵

學校運動代表隊一詞的起源,源起於教育部在 1986 年頒訂「各級學校體育實施

辦法」中的第 18 條「各校應選擇重點運動項目,加強培訓優秀人才,且應訂優秀選

手獎勵辦法,以茲獎勵」 (薛堯舜,2008) ,當初設立的原因在於教育部認為國家體育

發展應從學校體育紮根,因此,才會設立此辦法。教育部後續則紛紛補助國內各級運

動代表隊表現傑出的學校,此一良性政策,造成國內從國小、國中、高中及大專校院

的運動代表隊數目逐年增加,也有效提升學生參與運動的人口(洪嘉文,2000)。楊 志顯(2002a)將運動代表隊一詞與運動團隊類似,為有明確的目標、強而有力的領 導、坦誠溝通、對團隊的承諾、授予權能、責任分享、執行績效策略、促進過程、有 效的團隊會議及貢獻度。包德明(1989)根據運動代表隊的功能性指出,將運動代表 隊定義為培養學生從事運動的興趣,培訓優秀運動人才,提高校譽及為校爭光,進而 培養為國家爭取更高榮譽,貫徹國家體育之重要政策。除此之外,學校成立運動代表 隊的另一項功能,可以有效帶動校園運動文化(周文祥、李蕙貞,2000) ;然而,根 據楊漢琛(2003)指出,學校成立運動代表隊的原因為「學校本身就是傳統隊伍」 、 「教 練或指導老師爭取」 、 「學校運動設備齊全」等因素,且有過半數的學校是為了大專運 動會及大專運動聯賽,而成立學校運動代表隊,由此脈絡可得知,運動代表隊一詞是 由政府主導設立而產生,並且設立的原因在於參與政府所舉辦的相關比賽,以訓練及 培訓出優秀的運動員為目標,並且可以透過此比賽的結果,做為挑選國家代表隊的依 據(蔡崇濱等人,2009)。綜合上述文獻,本研究將運動代表隊的定義設定為「代表 學校比賽的運動團隊,其目的在於培養運動選手,創造優秀運動成績,以爭取學校榮 譽。」

二、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分類數目與成績表現

根據本研究的主題與目的,評估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績效的重要指標為各運動代 表隊隊數與成績,此一投入與產出的概念可計算其各校之間的相對效率值,並依照相 對效率值來評估各校的績效(孫美蓮、康正男,2005),再者,本研究屬於縱貫性的 研究,根據葉日武(2006)提出績效評估的縱貫性研究以三個不同的時間點為佳,因 此本研究蒐集 2009-2011 年,關於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 15 隊(含)以上的學校分類數 目與成績表現,以下分成二部分依序介紹,第一部分介紹 2009-2011 年大專校院運動 代表隊分類數目;第二部分介紹 2009-2011 年大專校院得獎數目。

(一) 2009-2011 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分類數目

由表 2-2-1 得知,依據教育部給予學校名稱及本研究編號,2011 年大專校院運動

代表隊中,以臺北體育學院隊數最多,共有 56 個運動代表隊,其次為體育大學,共

有 55 個運動代表隊,第三名為輔仁大學共有 39 個運動代表隊,屬於私立大學最多運 動代表隊的學校,第四名為臺灣大學,共有 37 個運動代表隊,臺灣大學是屬於學校 沒有體育運動相關科系中,最多運動代表隊的學校,詳如表 2-2-1 所示:

表 2-2-1 2009-2011 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總數表

編號 學校名稱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1 臺灣大學 37 37 37

2 政治大學 20 27 20

3 宜蘭大學 15 15 15

4 清華大學 15 15 15

5 交通大學 18 18 16

6 中央大學 21 21 22

7 中正大學 26 26 18

8 成功大學 20 21 20

9 中山大學 21 22 22

10 高雄大學 28 28 28

11 臺東大學 24 24 24

12 東華大學 21 21 21

13 東吳大學 15 15 18

14 文化大學 36 36 36

15 銘傳大學 19 19 22

16 輔仁大學 38 39 39

17 淡江大學 36 36 35

18 真理大學 20 23 20

19 中原大學 23 23 23

20 逢甲大學 19 19 19

21 靜宜大學 9 15 15

22 長榮大學 17 22 15

23 臺灣師範大學 31 31 32

24 彰化師範大學 20 20 20

25 臺北教育大學 19 19 19

26 臺中教育大學 13 14 16

27 屏東教育大學 15 15 15

28 臺灣科技大學 16 16 16

29 虎尾科技大學 15 15 20

(續下頁)

表 2-2-1 2009-2011 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總數表(續)

編號 學校名稱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30 雲林科技大學 16 16 19

31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16 16 16

32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15 15 15

33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16 16 16

34 屏東科技大學 19 19 18

35 明新科技大學 24 24 24

36 清雲科技大學 18 18 18

37 嶺東科技大學 15 15 15

38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16 16 16

39 體育大學 55 55 55

40 中國醫藥大學 16 16 16

41 高雄醫學大學 18 18 18

42 蘭陽技術學院 19 19 19

43 臺北體育學院 55 56 56

44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31 31 31

(二) 2009-2011 全國大專校院得獎數目 1. 全國大專運動會

本研究以大專運動代表隊的得獎數目當成績效評估的產出項目,根據大專體育運 動總會(2011b)的統計資料,2009 年-2011 年全國大專校院在全國大專運動會的得獎 情形如下所示:

(1)2009 年全國大專運動會:在 2009 年全國大專運動會得獎數目中,以臺灣師範 大學總得獎數最多,共有 118 面獎牌,其次為體育大學,得獎數共有 110 面獎牌,

第三名為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總共得獎數有 98 面獎牌,第四名為臺灣大學,總共得

獎數有 86 面獎牌,第五名為臺北體育學院,總共得獎數有 75 面獎牌,詳如表 2-2-2

所示:

表 2-2-2 2009 全國大專運動會獎牌分配表

編號 學校名稱 金牌數 銀牌數 銅牌數 合計

1 臺灣大學 40 27 19 86

2 政治大學 6 7 8 21

3 宜蘭大學 1 0 0 1

4 清華大學 8 2 5 15

5 交通大學 4 4 4 12

6 中央大學 0 1 2 3

7 中正大學 2 3 0 5

8 成功大學 3 6 7 16

9 中山大學 0 2 1 3

10 高雄大學 0 1 1 2

11 臺東大學 4 0 4 8

12 東華大學 1 2 4 7

13 東吳大學 1 2 1 4

14 文化大學 12 8 2 22

15 銘傳大學 2 4 5 11

16 輔仁大學 4 6 5 15

17 淡江大學 5 6 6 17

18 真理大學 3 1 0 4

19 中原大學 2 1 1 4

20 逢甲大學 0 3 3 6

21 靜宜大學 0 0 2 2

22 長榮大學 5 3 2 10

23 臺灣師範大學 48 39 31 118

24 彰化師範大學 1 4 4 9

25 臺北教育大學 4 8 6 18

26 臺中教育大學 0 0 0 0

27 屏東教育大學 2 1 6 9

28 臺灣科技大學 1 2 2 5

29 虎尾科技大學 0 2 1 3

30 雲林科技大學 0 2 0 2

31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1 1 1 3 32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0 0 0 0 33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0 0 0 0

34 屏東科技大學 1 0 3 4

(續下頁)

表 2-2-2 2009 全國大專運動會獎牌分配表(續)

編號 學校名稱 金牌數 銀牌數 銅牌數 合計

35 明新科技大學 1 1 2 4

36 清雲科技大學 0 0 0 0

37 嶺東科技大學 0 1 0 1

38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3 0 2 5

39 體育大學 36 41 33 110

40 中國醫藥大學 0 0 1 1

41 高雄醫學大學 0 1 0 1

42 蘭陽技術學院 0 0 1 1

43 臺北體育學院 32 19 24 75 44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29 33 36 98

(2)2010 年全國大專運動會:在 2010 年全國大專運動會得獎數目中,以體育大學 總得獎數最多,共有 120 面獎牌,其次為臺灣師範大學,得獎數共有 101 面獎牌,

第三名為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總共得獎數有 97 面獎牌,第四名為臺北體育學院,總 共得獎數有 77 面獎牌,第五名為臺灣大學,總共得獎數有 59 面獎牌,詳如表 2-2-3 所示:

表 2-2-3 2010 全國大專運動會獎牌分配表

學校編號 學校名稱 金牌數 銀牌數 銅牌數 合計

1 臺灣大學 18 24 17 59

2 政治大學 7 4 9 20

3 宜蘭大學 1 0 1 2

4 清華大學 9 4 5 18

5 交通大學 8 0 6 14

6 中央大學 1 1 1 3

7 中正大學 1 2 4 7

8 成功大學 7 4 9 20

9 中山大學 0 3 3 6

10 高雄大學 1 3 0 4

11 臺東大學 1 3 1 5

12 東華大學 2 4 2 8

13 東吳大學 1 1 4 6

(續下頁)

表 2-2-3 2010 全國大專運動會獎牌分配表(續)

學校編號 學校名稱 金牌數 銀牌數 銅牌數 合計

14 文化大學 14 6 10 30

15 銘傳大學 2 4 3 9

16 輔仁大學 5 5 5 15

17 淡江大學 4 8 5 17

18 真理大學 1 1 1 3

19 中原大學 2 3 2 7

20 逢甲大學 1 5 5 11

21 靜宜大學 0 0 0 0

22 長榮大學 3 4 6 13

23 臺灣師範大學 33 33 35 101

24 彰化師範大學 2 6 4 12

25 臺北教育大學 3 5 2 10

26 臺中教育大學 0 0 0 0

27 屏東教育大學 1 1 4 6

28 臺灣科技大學 3 3 1 7

29 虎尾科技大學 1 3 6 10

30 雲林科技大學 1 1 1 3

31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1 1 1 3

32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1 0 1 2

33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0 1 0 1

34 屏東科技大學 3 0 1 4

35 明新科技大學 1 0 1 2

36 清雲科技大學 0 0 0 0

37 嶺東科技大學 0 0 0 0

38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3 1 0 4

39 體育大學 48 34 38 120

40 中國醫藥大學 0 1 0 1

41 高雄醫學大學 0 0 1 1

42 蘭陽技術學院 0 0 0 0

43 臺北體育學院 29 35 13 77

44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32 34 31 97

(3)2011 年全國大專運動會:在 2011 年全國大專運動會得獎數目中,以臺灣體 育運動大學總得獎數最多,共有 97 面獎牌,其次為臺北體育學院,得獎數共有 96 面獎牌,第三名為體育大學,總共得獎數有 95 面獎牌,第四名為臺灣師範大學,

總共得獎數有 95 面獎牌,第五名為臺灣大學,總共得獎數有 71 面獎牌,詳如表

2-2-4 所示:

表 2-2-4 2011 年全國大專運動會獎牌分配表

學校編號 學校名稱 金牌數 銀牌數 銅牌數 合計

1 臺灣大學 32 17 22 71

2 政治大學 3 7 7 17

3 宜蘭大學 0 1 1 2

4 清華大學 6 7 3 16

5 交通大學 4 7 3 14

6 中央大學 0 2 1 3

7 中正大學 2 2 3 7

8 成功大學 11 13 8 32

9 中山大學 1 3 2 6

10 高雄大學 0 0 0 0

11 臺東大學 3 3 2 8

12 東華大學 3 4 2 9

13 東吳大學 0 1 1 2

14 文化大學 14 14 15 43

15 銘傳大學 5 5 2 12

16 輔仁大學 5 2 6 13

17 淡江大學 5 6 11 22

18 真理大學 0 1 1 2

19 中原大學 1 1 1 3

20 逢甲大學 3 2 4 9

21 靜宜大學 0 0 0 0

22 長榮大學 1 0 0 1

23 臺灣師範大學 33 35 27 95

24 彰化師範大學 1 8 7 16

25 臺北教育大學 6 4 0 10

26 臺中教育大學 2 2 1 5

27 屏東教育大學 4 3 3 10

28 臺灣科技大學 2 3 1 6

29 虎尾科技大學 2 0 6 8

30 雲林科技大學 0 1 3 4

(續下頁)

表 2-2-4 2011 年全國大專運動會獎牌分配表(續)

學校編號 學校名稱 金牌數 銀牌數 銅牌數 合計

31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0 1 3 4

32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0 0 2 2

33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0 2 1 3

34 屏東科技大學 0 1 3 4

35 明新科技大學 2 1 0 3

36 清雲科技大學 0 0 0 0

37 嶺東科技大學 0 0 1 1

38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1 2 0 3

39 體育大學 35 33 27 95

40 中國醫藥大學 0 1 0 1

41 高雄醫學大學 0 1 0 1

42 蘭陽技術學院 0 0 1 1

43 臺北體育學院 40 22 34 96

44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37 32 28 97

2. 大專運動聯賽

本研究以大專運動聯賽的成績當成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績效產出指標,根據大 專體育運動總會(2011b)所提供的資料,以下依序介紹籃球、排球、棒球及足球大 專運動聯賽的比賽成績。

(1) 籃球:以下依序介紹 2009-2011 年大專籃球聯賽籃球項目的競賽成績。

A. 2009 年大專籃球聯賽男生組的成績,公開組第一級冠軍為臺灣師範大學;公開組 第二級冠軍為明道大學;一般組冠軍為朝陽科技大學。女生組的成績,公開組第 一級冠軍為文化大學;公開組第二級冠軍為輔仁大學;一般組冠軍為東吳大學。

詳如表 2-5-5 及表 2-5-6 所示:

表 2-2-5 2009 年大專籃球聯賽男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組第一級 公開組第二級 一般組

第一名 臺灣師範大學 明道大學 朝陽科技大學

第二名 文化大學 致遠管理學院 東吳大學

第三名 輔仁大學 世新大學 臺中技術學院

第四名 醒吾技術學院 銘傳大學 台北科技大學

第五名 臺灣藝術大學 東南科技大學 中華大學

第六名 體育大學 實踐大學 南台科技大學

第七名 高雄師範大學 台北大學 華梵大學

第八名 台北體育學院 交通大學 育達科技大學

表 2-2-6 2009 年大專籃球聯賽女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組第一級 公開組第二級 一般組

第一名 文化大學 輔仁大學 東吳大學

第二名 臺灣師範大學 東南科技大學 輔仁大學 第三名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臺灣科技大學 高雄醫學大學

第四名 佛光大學 銘傳大學 世新大學

第五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彰化師範大學 元智大學

第六名 臺北體育學院 清華大學 中興大學

第七名 世新大學 成功大學 僑光技術學院

第八名 體育大學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文化大學

B. 2010 年大專籃球聯賽男生組的成績,公開組第一級冠軍為臺灣師範大學;公開組

第二級冠軍為世新大學;一般組冠軍為臺中技術學院。女生組的成績,公開組第

一級冠軍為文化大學;公開組第二級冠軍為臺灣科技大學;一般組冠軍為高雄醫

學大學,詳如表 2-2-7 及表 2-2-8 所示:

表 2-2-7 2010 年大專籃球聯賽男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組第一級 公開組第二級 一般組

第一名 臺灣師範大學 世新大學 臺中技術學院

第二名 輔仁大學 臺南大學 朝陽科技大學

第三名 文化大學 經國管理及健康學院 長庚大學

第四名 明道大學 銘傳大學 中臺科技大學

第五名 臺灣藝術大學 東南科技大學 亞東技術學院 第六名 醒吾技術學院 雲林科技大學 元智大學 第七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實踐大學 明新科技大學

第八名 致遠管理學院 臺北大學 臺灣海洋大學

表 2-2-8 2010 年大專籃球聯賽女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組第一級 公開組第二級 一般組

第一名 文化大學 臺灣科技大學 高雄醫學大學

第二名 臺灣師範大學 經國管理及健康學院 文化大學

第三名 臺北體育學院 清華大學 東海大學

第四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靜宜大學 淡江大學

第五名 佛光大學 大葉大學 朝陽科技大學

第六名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銘傳大學 嶺東科技大學

第七名 臺北大學 中原大學 體育大學

第八名 輔仁大學 成功大學 陸軍專科學校

C. 2011 年大專籃球聯賽男生組的成績,公開組第一級冠軍為臺灣師範大學;公開 組第二級冠軍為東南科技大學;一般組冠軍為臺中技術學院。女生組的成績,

公開組第一級冠軍為文化大學;公開組第二級冠軍為清華大學;一般組冠軍為

朝陽科技大學,詳如表 2-2-9 及表 2-2-10 所示:

表 2-2-9 2011 年大專籃球聯賽男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組第一級 公開組第二級 一般組

第一名 臺灣師範大學 東南科技大學 臺中技術學院

第二名 明道大學 屏東教育大學 朝陽科技大學

第三名 輔仁大學 中興大學 長庚大學

第四名 臺灣藝術大學 義守大學 中臺科技大學

第五名 文化大學 臺灣科技大學 亞東技術學院

第六名 醒吾技術學院 僑光科技大學 元智大學

第七名 高雄師範大學 靜宜大學 明新科技大學

第八名 東華大學 嘉義大學 臺灣海洋大學

表 2-2-10 2011 年大專籃球聯賽女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組第一級 公開組第二級 一般組

第一名 文化大學 清華大學 朝陽科技大學

第二名 臺灣師範大學 實踐大學 陽明大學

第三名 佛光大學 中原大學 高雄醫學大學

第四名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靜宜大學 南台科技大學

第五名 臺北體育學院 大葉大學 東海大學

第六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銘傳大學 文藻外語學院

第七名 臺北大學 體育大學 臺北體育學院

第八名 世新大學 臺北教育大學 南亞技術學院

(2) 排球:以下依序介紹 2009-2011 年大專排球聯賽籃球項目的競賽成績。

A. 2009 年大專排球聯賽男生組的成績,特優級冠軍為臺灣師範大學、挑戰 A 級冠

軍為中原大學、挑戰 B 級冠軍為銘傳大學、挑戰 C 級冠軍為虎尾科技大學、公

開級冠軍為臺北醫學大學。女生組的成績,特優級冠軍為臺北體育學院、挑戰 A

級冠軍為高雄醫學大學、挑戰 B 級冠軍為正修科技大學、挑戰 C 級冠軍為嘉南

醫藥科技大學、公開級冠軍為元智大學,詳如表 2-2-11 及表 2-2-12 所示:

表 2-2-11 2009 年大專排球聯賽男生組成績一覽表

特優級 挑戰 A 級 挑戰 B 級 挑戰 C 級 公開級

第一名

臺灣師範大學 中原大學 銘傳大學 虎尾科技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

第二名

臺北體育學院 交通大學 北台技術學院 實踐大學 雲林科技大學

第三名

大仁科技大學 清華大學 吳鳳技術學院 淡江大學 明新科技大學

第四名

嘉義大學 新竹教育大學 高雄醫學大學 明志科技大學 致理技術學院

第五名

臺灣體育運動

大學 靜宜大學 高雄應用科技

大學 大同大學 朝陽科技大學

第六名

東華大學 立德管理學院 長庚大學 真理大學 輔仁大學

第七名

彰化師範大學 輔仁大學 成功大學 臺北科技大學 南台科技大學

第八名

樹德科技大學 中興大學 屏東科技大學 德霖技術學院 蘭陽技術學院

表 2-2-12 2009 年大專排球聯賽女生組成績一覽表

特優級 挑戰 A 級 挑戰 B 級 挑戰 C 級 公開級

第一名

臺北體育學院 高雄醫學大學 正修科技大學 嘉南醫藥科技

大學 元智大學

第二名

高雄師範大學 清華大學 交通大學 中央大學 逢甲大學

第三名

臺灣師範大學 世新大學 中原大學 中山大學 開南大學

第四名

東華大學 臺灣體育運動

大學 淡江大學 中華大學 弘光科技大學

第五名

屏東教育大學 輔仁大學 萬能科技大學 中山醫學大學 清雲科技大學

第六名

彰化師範大學 臺北商業技術

學院 臺北醫學大學 中正大學 慈濟技術學院

第七名

嘉義大學 臺東大學 雲林科技大學 文藻外語學院 勤益科技大學

第八名

臺南大學 靜宜大學 東吳大學 臺中技術學院 大同大學

B. 2010 年大專排球聯賽男生組的成績,公開組第一級冠軍為臺灣師範大學、公開

組第二級冠軍為嘉南醫藥大學、公開第三級冠軍為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一般組

第一級冠軍為臺北科技大學、一般組第二級冠軍為南台科技大學、大專校院組

冠軍為大仁科技大學。女生組的成績,公開組第一級冠軍為臺北體育學院、公

開組第二級冠軍為正修科技大學、公開組第三級冠軍為中山大學、一般組第一

級冠軍為輔仁大學、一般組第二級冠軍為中興大學、大專校院組冠軍為高雄醫

學大學,詳如表 2-2-13 及表 2-2-14 所示:

表 2-2-13 2010 年大專排球聯賽男生組成績一覽表

軍為中山大學、公開組第三級冠軍為實踐大學、一般組冠軍為臺北醫學大學,

詳如表 2-2-15 及表 2-2-16 所示:

表 2-2-15 2011 年大專排球聯賽男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男一級 公開男二級 公開男三級 一般男生組

第一名 臺灣師範大學 交通大學 虎尾科技大學 中華大學

第二名 大仁科技大學 輔仁大學 臺南大學 嘉義大學

第三名 嘉義大學 靜宜大學 實踐大學 中原大學

第四名 中原大學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中興大學 陽明大學

第五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清華大學 中山大學 體育大學

第六名 臺北體育學院 成功大學 臺灣大學 崑山科技大學

第七名 東華大學 德霖技術學院 中正大學 明新科技大學

第八名 國北教大 樹德科技大學 高雄醫學大學 玄奘大學

表 2-2-16 2011 年大專排球聯賽女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女一級 公開女二級 公開女三級 一般女生組

第一名 臺灣師範大學 中山大學 實踐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

第二名 臺北體育學院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臺灣大學 中央大學

第三名 正修科技大學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政治大學 輔仁大學

第四名 高雄師範大學 嘉義大學 中原大學 屏東科技大學

第五名 彰化師範大學 世新大學 交通大學 雲林科技大學

第六名 東華大學 清華大學 文化大學 東吳大學

第七名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銘傳大學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東海大學

第八名 屏東教育大學 淡江大學 逢甲大學 南開科技大學

(3) 棒球:以下依序介紹 2009-2011 年大專運動聯賽棒球項目的競賽成績。

A. 2009 年大專棒球聯賽的成績,甲組第一級冠軍為體育大學、甲組第二級冠軍為

萬能科技大學、乙組冠軍為陸軍官校,詳如表 2-2-17 所示:

表 2-2-17 2009 年大專棒球聯賽成績一覽表

甲組一級 甲組二級 乙組

第一名 體育大學 萬能科技大學 陸軍官校

第二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大漢技術學院 中正大學

第三名 文化大學 成功大學 明新科技大學

第四名 臺北體育學院 清華大學 臺灣大學

第五名 立德大學 交通大學 交通大學

第六名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親民技術學院 臺灣科技大學 第七名 輔仁大學

第八名 高苑科技大學

B. 2010 年大專棒球聯賽的成績,甲組第一級冠軍為體育大學、甲組第二級冠軍為 萬能科技大學、乙組冠軍為臺灣大學,詳如表 2-2-18 所示:

表 2-2-18 2010 年大專棒球聯賽成績一覽表

甲組一級 甲組二級 乙組

第一名 體育大學 萬能科技大學 臺灣大學

第二名 文化大學 大漢技術學院 逢甲大學

第三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陸軍專科學校 中正大學

第四名 輔仁大學 交通大學 清華大學

第五名 開南大學 蘭陽技術學院 臺灣科技大學

第六名 嘉義大學 中原大學 臺北體育學院

第七名 臺北體育學院 第八名 高苑科技大學

C. 2011 年大專棒球聯賽的成績,公開組第一級冠軍為文化大學、公開組第二級冠軍

為陸軍專科學校、一般組冠軍為元培科技大學,詳如表 2-2-19 所示:

表 2-2-19 2011 年大專棒球聯賽成績一覽表

公開組第一級 公開組第二級 一般組

第一名 文化大學 陸軍專科學校 元培科技大學

第二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北臺灣科學技術學院 臺灣大學

第三名 輔仁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清華大學

第四名 臺北體育學院 大仁科技大學 雲林科技大學

第五名 體育大學 交通大學 逢甲大學

第六名 嘉義大學 中原大學 交通大學

第七名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第八名 高苑科技大學

(4) 足球:以下依序介紹 2009-2011 年大專運動聯賽足球項目的競賽成績。

A. 2009 年大專足球聯賽的成績,在男生組的部分,公開組第一級冠軍為臺灣體育運 動大學、公開組第二級冠軍為臺北科技大學、一般組冠軍為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女生組的部分,公開組第一級冠軍為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詳如表 2-2-20、2-2-21 所示:

表 2-2-20 2009 年大專足球聯賽男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男生組第一級 公開男生組第二級 一般男生組

第一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臺北科技大學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第二名 臺北體育學院 臺灣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

第三名 輔仁大學 成功大學 崑山科技大學

第四名 銘傳大學 陸軍官校 空軍官校

第五名 屏東教育大學 義守大學 長庚大學

第六名 義守大學 屏東科技大學 淡江大學

第七名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交通大學 海洋大學

第八名 清華大學 朝陽科技大學

表 2-2-21 2009 年大專足球聯賽女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女生組第一級

第一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第二名 臺灣師範大學

第三名 醒吾技術學院

B. 2010 年大專足球聯賽的成績,在男生組的部分,公開組第一級冠軍為輔仁大學、

公開組第二級冠軍為臺北科技大學、一般組冠軍為義守大學;女生組的部分,公 開組第一級冠軍為臺灣師範大學,詳如表 2-2-22、2-2-23 所示:

表 2-2-22 2010 年大專足球聯賽男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男生組第一級 公開男生組第二級 一般男生組

第一名 輔仁大學 臺北科技大學 義守大學

第二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屏東科技大學 淡江大學

第三名 臺北體育學院 清華大學 中央大學

第四名 銘傳大學 成功大學 臺灣科技大學

第五名 屏東教育大學 交通大學 明新科技大學

第六名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東華大學 雲林科技大學

第七名 義守大學 臺灣大學 臺灣海洋大學

第八名 中興大學 中華大學

表 2-2-23 2010 年大專足球聯賽女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女生組第一級

第一名 臺灣師範大學

第二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第三名 醒吾技術學院

C. 2011 年大專足球聯賽的成績,在男生組的部分,公開組第一級冠軍為臺北體育 學院、公開組第二級冠軍為臺灣大學、一般組冠軍為淡江大學;女生組的部分,

公開組第一級冠軍為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詳如表 2-2-24、2-2-25 所示:

表 2-2-24 2011 年大專足球聯賽男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男生組第一級 公開男生組第二級 一般男生組

第一名 臺北體育學院 臺灣大學 淡江大學

第二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成功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

第三名 銘傳大學 義守大學 崑山科技大學

第四名 輔仁大學 交通大學 中山大學

第五名 屏東科技大學 中正大學 東華大學

第六名 臺北科技大學 吳鳳科技大學 長庚大學

第七名 屏東教育大學 清華大學 政治大學

第八名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中興大學 臺灣海洋大學

表 2-2-25 2011 年大專足球聯賽女生組成績一覽表

公開女生組第一級

第一名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第二名 臺灣師範大學

第三名 醒吾技術學院

三、影響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表現的相關文獻

影響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表現的來源有許多,例如:學校的支持、教練師資部分、

場地設備部分、經費部分…等,有眾多不可掌握到的資訊問題,依據研究類型的分類,

在大專運動教練領導行為部分可分成:

吳國銑(2000)針對1999年全國大專運動會,247位田徑及桌球運動代表隊的選 手,調查大專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比較研究,研究結果發現:

(一)選手會因背景變項(性別、公私立學校別、運動成就、訓練時間、運動項目、

訓練頻率)的不同,而影響其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

(二)選手個人特質與環境因素,會影響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

蕭嘉惠(2003)針對230名大專排球選手,調查排球教練領導行為與成績滿 意度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

(一) 大專校院排球聯賽第一級選手所知覺與偏好的教練領導行為差異頗大,選手 知覺與偏好的教練領導行為一致性愈高,選手的滿意度、及參與校隊訓練的 意願也會相對提高。

(二) 選手會因背景變項(性別、年齡、隊齡、訓練頻率)的不同,而影響其知覺與偏 好的教練領導行為。

(三) 選手知覺的與偏好的教練領導行為差距,能有效預測選手對成績表現及教練 領導行為的滿意度。

(四) 本研究以選擇的前因變項(選手個人特質、環境變項),比較知覺及偏好的教練 領導行為、成績表現、及滿意度之差異,並應用選手知覺與偏好的教練領導 行為差距來預測結果變項。

陳寶億、曹校章與王金城(2008)針對大專橄欖球代表隊,瞭解教練領導行為與 球員團隊凝聚力之關係因素,研究結果發現:

(一) 教練領導行為之因素構面多未達顯著,僅在不同參賽組別對「訓練與讚賞行 為」因素、不同層級對「民主行為」因素達顯著差異。

(二) 在球員團隊凝聚力因素構面上,在不同參賽組別達顯著以及不同層級對「團 隊人際關係」亦達顯著,而且乙組選手高於甲組選手。

(三) 而在教練領導行為對球員團隊凝聚力,呈現顯著水準之正相關,且以「教學 與關懷行為」與「團隊合作默契」相關值最高。

林建勳(2002)針對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主管建構績效評估因素,研究結果發 現,運動代表隊績效應考量的因素包括經費來源與使用、器材設備與場地設施的管理、

團隊目標的達成、團隊組織結構、團隊行政能力、公共關係及人力資源等因素。

楊志顯(2002a)指出,國內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管理策略及其考量因素,調

查320位國內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教練,研究結果發現:

(一)大專校院運動教練最常採用之管理策略依序為「增進溝通與互動」、「提供及 時回饋」、「要求自我約束」、「強化訓練成效」、「強調長幼倫理」和「調 和訓練與生活」。

(二)影響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管理策略之考量因素依序為「執行的能力」、「運作 的維持」、「發展的前景」、「選手的質與量」和「選手的性別」。此五項考 量因素分別與一種或多種管理策略間存有顯著正相關。

(三)教練年齡與各管理策略層面之間有顯著正相關存在;教練年資與「增進溝通與 互動」、「提供及時回饋」、「要求自我約束」、「強調長幼倫理」和「調和 訓練與生活」等五層面之相關性亦達顯著水準。

(四)設有體育相關學系學校之教練顯著較未設有體育相關學系之學校者更傾向採用

「強調長幼倫理」和「調和訓練與生活」二種管理策略。

(五)與國內同等級其他隊伍相較下之「運動成就」與「調和訓練與生活」,以及「受 學校重視程度」與「調和訓練與生活」、「強化訓練成效」和「要求自我約束」

等策略間均呈現顯著正相關。

楊志顯(2002b)針對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教練,其資源分配其考量的因素做研 究,研究結果顯示:

(一)教練對資源分配考量各因素之認同程度中,以「宣傳效益」之平均得分最高,

而「傳統地位」則最低,位居其問者分別為「組訓需求」、「競技表現」和

「校內形象」。

(二)教練的年齡與「傳統地位」考量的認同程度呈顯著正相關。

(三)甲組代表隊教練對「競技表現」考量因素之認同程度,顯著高於乙組代表隊 教練。

(四)男子隊教練對「宣傳效益」因素之認同程度,顯著高於女子隊教練。

(五)愈自覺成績表現或整體實力優於校內其他代表隊之教練,愈不支持以「校內

形象」作為資源分配之考量。

楊漢琛(2003)針對國內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主管,研究國內大專校院運動代表 隊運作的現況調查,研究結果顯示:

(一) 大部分學校(62.93%)均有訂定代表隊成立辦法,也訂定並公告代表隊管理 辦法。

(二) 學校擁有的代表隊數量以一校7隊之比例最高,屬常態性隊伍以一校2隊之比 例最高,且多數學校並未進行寒訓或暑訓。

(三) 成立原因多由於「是學校傳統隊伍」 、 「因指導教師或教練爭取」及「因為學 校設備齊全」等。

(四) 經費多來自於「由學校編列預算」 、 「由校隊本身自籌」及「由校外廠商資助」

等管道。

(五) 教練來源則多由「教師自願擔任」或「由學校指定教師擔任」 ,且大部分沒有 給予教練津貼補助等的回饋。

(六) 代表隊選手選拔資格以「具有興趣」 、 「該運動成績優異」及「品德良好」 ,選 手來源多是「自動報名」及「教師推薦」 ,但多數學校並沒有為選手訂立學業 或生活輔導辦法,而獎勵選手的方式則以「頒發獎金或獎品」及「體育成績 加分」居多。

(七) 各大專校院有重點運動發展之學校占54.31%,而未來考量列為重點運動發展 項目之原因前三名依序為「大運會/大專盃賽之項目」 、「是學校傳統項目」

和「有能力於競賽中奪取佳績之項目」 。

賴姍姍(2004)針對大專乙組游泳選手,探討運動員滿意度與團隊支持是否影響 校隊選手所屬代表隊的團隊承諾、團隊凝聚力、離隊傾向與練習表現,研究結果發現:

(一) 運動員滿意度對團隊承諾與團隊凝聚力有顯著的影響力,但與離隊傾向和練 習表現之間的關係並不顯著。

(二) 團隊支持僅能有效的預測團隊承諾。

林鍚波等人(2008)針對大學運動代表隊選手瞭解不同背景特性在運動團體適應

的差異性,研究結果發現:

(一)男性運動選手在運動代表隊中的情緒適應顯著高於女性運動選手。

(二)就讀研究所的運動選手在運動代表隊中的教練行為適應顯著高於大學一年級 和二年級的運動選手。

(三)團體性運動選手在運動代表隊的人際關係適應顯著高於個人性運動選手,接 觸性運動選手在運動代表隊的人際關係適應顯著高於非接觸性運動。

(四)高運動表現選手在運動代表隊中的人際關係適應和教練領導行為適應顯著高 於低運動表現選手。

高三福與莊仲仁(2009)針對1,511名高中與大專的運動代表隊選手,調查家長式 領導、團隊社會化與團隊文化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家長式領導對團隊價值觀、以 及團隊社會化對團隊價值觀均具有正向的預測效果、且家長式領導與團隊社會化的交 互作用對部分的團隊價值觀有顯著的預測效果。

詹俊成(2010)也發現卓越領導對學校運動代表隊經營有正面的效果,其內容說 明運動表現是領導者的重要任務與使命,但是卓越的領導者更應該以宏觀的視野與多 元適性的領導策略,培養成員不僅能夠在運動場上有令人激賞的表現,更具有高品德 的人格素養與教育涵養,將運動代表隊塑造成為一個充滿願景的組織,全體成員共同 努力奮鬥,以達成運動代表隊發展願景。

綜合上述文獻得知,關於影響運動代表隊表現的相關研究,大部分只著重在於運 動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方面,而且有大部分研究偏向個人表現的運動項 目,或是團隊的整體表現而已。其中,楊志顯(2002b)則開始有導入績效評估的概 念,在運動教練對於甲組及乙組選手,有不同的績效成績期待;楊漢琛(2003)更針 對國內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經營現況做出整理,並整理出可能影響運動代表隊成績 的因素;詹俊成(2010)指出運動代表隊的經營來自於學校管理者的領導,卓越的領 導者會正面影響學校運動代表隊的成績,從這幾篇文章看來,經營學校運動代表隊是 可以正向提升學校運動代表隊的競技成績的,且此議題是近年來受重視的方向,目前,

國內僅有林建勳(2002)針對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提出績效評估影響的因素,包括人

力資源、經費預算、器材設備與場地設施等,但未曾有以運動代表隊經營的角度來衡

量運動代表隊績效研究,因此,本研究主要著重在學校運動代表隊之整體績效評估,

試圖分析國內大專校院推動運動代表隊績效的最佳方法,並以文獻所整理之教練領導、

人力資源、經費預算、器材設備與場地設施等做為影響運動代表隊績效的因子。

第三節 績效評估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分為五部分,介紹績效評估的意涵及相關研究,第一部分為績效評估的 意義;第二部分為績效評估的方法;第三部分為績效評估的架構;第四部分整理國內 外文獻對績效評估應用於運動領域的研究概況;第五部分形成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績 效評估構面。

一、 績效評估的意義

績效評估的發展過程是受到組織理論所影響,最早由 DeVries 等人 (1986) 以組 織理論發展的歷程來說明績效評估的發展,同時績效評估對組織而言具有「控制」的 作用(蔡秀華、鄭志富,2004;Drucker, 1974) ,績效評估同時也具有激勵、測量及表 現等功能,可以明確展現組織的營運概況 (Robbins, 1990) ,進而了解組織運作上的 缺失,以增進組織整體的績效表現,因此,組織依據推動生產力而言,可將績效評估 目的分為:評鑑性目的及發展性目的(French, 1990) 。無論對個人或組織,績效評估 可以有效提升生產力,並且成為一種學習的工具,使個人或組織獲得成長 (Jackson, 1993) 。雖然,績效評估與績效管理為兩個不同範圍之概念,然而,卻是經常被一併 討論的,依照黃同圳(2000)將績效評估定義與績效管理的意涵分述如下:

(一) 績效評估 (performance appraisal) :係指一套正式的、結構化的制度,用來衡 量及評核影響員工工作有關的特性、行為與結果,作為未來評斷員工是否能有 更好表現,以求得組織最大獲益。

(二) 績效管理 (performance management) :係指一套有系統的管理活動過程,用 來建立組織與個人對目標及如何達到該目標的共識,進而採取有效的員工管理 方法,以提升組織目標達成的可能性。

績效評估屬於管理控制系統的一環,當組織有了績效評估及績效管理的方法後,

便能有效地管理資源、衡量並控制組織目標 (Hugh, Ashworth, Gooch, & Davies, 1996) , 許士軍(2000)說明績效評估是一種管理工具,在一個有意義的組織評估下進行調查 和分析,藉著評估所得的結果,可用以核對組織原本所設立的目標、目的,此方法在 企業界的應用已甚為普遍,而績效評估強調的重點即在於以最少的投入而能夠獲得最 多的產出,並且它是一項綜合性指標,且在運動領域獲得普遍的使用 (蔡佳惠、趙 芳梅,2009)。綜合上述文獻說明得知,績效評估是用來衡量一個組織優劣的工具,

透過衡量指標的建構,與組織的目標相互比較,以瞭解組織營運的績效。

二、績效評估的方法

績效評估的方法有很多種,使用何種方法必須視評估的對象是個人還是組織,針 對個人而言,績效評估的方法大致方可分成典範參考、行為評估及結果評估三大類(黃 同圳,2000)。這三大類的方法是屬於比較簡單的排列式及比較式的區分,用來遴選 績效較佳的個人,以提供管理者一個遴選的工具。針對組織而言,其績效評估的方法 就較為複雜,其中層級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則是最常見的一種,

此方法是利用系統結構性的概念,處理複雜、多變化與多因素的主題,以層級化、結 構化與量化的方式,透過對偶評比,求得各層級要素的優先順序,再經過綜合比較決 定最佳的決策理論,此理論最常被用來衡量組織績效(康正男、黃國恩,2004;曾國 雄、謝嘉鴻、黃明居,2007)。此外,近年來常被體育界用來評估運動員、體育運動 組織及運動場館績效的平衡計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 BSC) ,由 Kaplan 與 Norton (1996) 所提出,做為組織績效評估的方法,其基本概念有兩個,第一個概念為「所衡 量的就是要達成的目標」 ,強調衡量績效的內容、模式、組織目標與策略相互結合,

第二個概念為突破傳統單一財務面的衡量項度,以財務構面、顧客構面、企業內部流 程構面及學習與成長構面等四個構面來衡量,以一套更廣泛更具整合性的衡量方式,

衡量企業的營運表現(蔡秀華、鄭志富,2004) 。然而,實施績效評估的技術面觀之,

存有兩個重要的核心項目,即評估指標架構及其各項指標權重的決定,其中資料包絡 分析法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是最常被使用的工具(林文斌、陳一進,

2005;薄喬萍,2005) 。資料包絡分析法可以同時處理多項投入與產出的計算,以生

產前緣包絡線的效率值呈現,用來比較不同組織或單位之間的績效。上述幾種績效評

定是重要的過程,一般而言最常用的指標建構方式為層級分析法(陳美榕、林文斌,

2008;李紫琳,2004) ,而層級分析法的指標建構是透過文獻分析及專家訪談而來(葉 燉烟、鄭景俗、彭群堂,2006;Saaty, 1977) ,文獻分析的方式通常是蒐集與研究主題 相關的資料,以資料彙整的方式,將同類型的資料放在同一準則之中,再將相同類型 的評估準則放在同一層次構面內;而專家訪談的資料蒐集方式,最常使用的方法為德 爾菲專家訪談法 (Delphi technique) ,其方法是利用一連串的「專家問卷調查」 ,針對 某一研究主題的內容,透過相關領域專家的回答,獲得一致性的看法(王文科,1999;

程瑞福,2004;Rowe & Wright, 1999) 。最後再將所蒐集而來的指標,依照分層的方 式來建立評估準則架構,而 Saaty 1980 年所提出的建議,每個層級所應包含的評估準 則以 4-7 項為最佳,最後透過矩陣運算方式,計算層級因素及評估準則的權重,進而 形成績效評估構面之重要性排序。

四、績效評估於運動產業相關研究

績效評估從 1990 年起,已經廣泛被使用在運動領域之中,包括棒球、籃球、足 球、高爾夫球、冰上曲棍球及少數球類比賽其中包含職業運動、大學運動、奧運選手、

運動場館經營…等項目內,而研究最多的種類仍屬職業運動最多,也代表職業運動在 運動產業之中的重要性,詳如下表 2-3-2,以下依序介紹績效評估於各項運動領域的 研究:

(一) 職業棒球球員:江志坤(1994)為國內第一位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衡量運動員 績效的學者,其針對中華職棒的選手以設定投入項目及產出項目,計算相對有 效率的選手,並提出如何改善效率值。Mizak 與 Stair (2004) 對 1929-2002 年 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球員,研究薪資與表現的關係,結果發現球員薪資的增加確 實會影響球員的表現,薪資是球員激勵的因素。

(二) 職業冰上曲棍球球員:Leibenstein 與 Maital (1992) 針對 1989-1990 年美國冰上 曲棍球 19 名球員每場平均進球數與薪水有投入及產出項目,並針對未具相對 效率的選手提出具體的建議及相關數據。

(三) 籃球運動員:Fizel 與 D’Itri (1997) 針對 NCAA 共 1,116 名球員,以球員得

分、助攻、籃板、失誤為投入變項,球隊勝率為產出項目,求出 1984-1991 年 間 147 所學校的整體效率值,並提出得分、助攻及籃板球球次數會正向影響球 隊勝率,減少失誤次數可以提升球隊的相對效率值。廖俊欽、洪沛綺與林文斌

(2007)針對超級籃球聯賽的運動員,以資料包絡分析法計算籃球運動員的績 效,結果顯示,球員的績效指標值可分成投入指標及產出指標,投入指標為球 員上場時間;產出指標共包含、得分、籃板、助攻、阻攻、抄截、失誤、投籃 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罰球命中率九個項目,不同位置的球員各有不同的績 效表現。

(四) 美式足球員:Scully (1995) 在運動市場結構一書中提到美式足球員的績效表現,

透過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美式足球員的績效,以球員的薪資為投入變項,多 項運動表現為產出變項,計算其效率值,並說明薪資與運動表現之間的關係。

(五) 田徑運動員:Cook 等人 (1996) 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尋求效率前緣的特性,探 討田徑運動員參加不同錦標賽的運動表現,並明確排列出運動員的排名。

(六) 高爾夫球選手:Fried、Lambrinos 與 Tyner (2004) 針對 1998 年美國職業高爾夫 運動員,設定兩個指標:在不同的壓力下表現及個人能力表現,以衡量不同技 術的呈現在每位運動員的重要性。同時鄧元湘、林文斌與林進隆(2006)利用 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 2004 年美國職業高爾夫比賽前 50 名運動員的績效,以 運動員的參賽數為投入變項,以獎金數、開球距離、開球準確率、上果嶺成功 率、沙坑救球率、平均推桿數及救球成功率為產出變項,結果顯示,影響高爾 夫運動員競技表現最大的項目為「開球距離」 、有 23 位運動員達技術效率值為 1 的效率水準、有 2 位運動員達固定規模狀態,其餘 48 名運動員規模報酬達遞 減的狀態。

(七) 運動賽會:盧煥升與黃慧琦(2007)利用平衡計分卡的績效評估指標方式,評

估全民奧林匹克恆春海上長泳賽,結果發現,運動賽會指標中以顧客構面最受

重視,其次為學習與成長構面、企業內部流程構面,而財務構面受重視程度是

最低的;蔡崇濱等人(2010)針對大專校院運動聯賽進行績效目標與滿意度調

查,結果顯示,大專運動聯賽的績效目標為教育目的及提升校園運動風氣、比 賽制度、賽務進行與賽事推動均有待加強、資源條件普遍不佳,經費不足是最 大的問題,訓練場地設備器材、訓練時間及選手來源均艱鉅,唯獨人力資源為 最大績效的來源。

(八) 職業棒球球隊經營:Sexton 與 Lewis (2003) 利用兩階段的資料包絡分析法,針 對 1999 年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 30 支球隊評估績效,提供球團經營者與教練的 改進建議,以提升球隊的經營績效;然而,林閔鉫(2003)亦針對 2000-2002 年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 30 支球隊的績效評估,研究結果亦提供給球隊的管理 者建議,以利球隊瞭解預計補強的效率指標。施致平(2008)以中華職棒兄弟 象隊為研究對象,透過文件分析法及迴歸分析法的方式,評估企業經營職業棒 球隊的效益,結果發現,企業經營職業棒球隊主要的因素為「附加價值」 、球 迷有高達 97.5%支持兄弟大飯店經營職業球隊,而形象認知為球迷支持的正向 因子,購買意願及經營目的為球迷支持的負向因子、96.7%的球迷對兄弟大飯 店經營職業棒球隊深具信心,而形象認知為正向因子,經營目的則為負向因 子。

(九) 運動場館經營:彭鈞渝與謝文偉(2004)針對都會型公立體育場營運績效建立 指標,結果發現,體育場景觀設施的信度值最高,不同教育程度及年齡的使用 者在「體育場與民眾互動關係」層面有顯著差異;鄭志富、呂宛蓁與曹校章(2006)

透過平衡計分卡的評估指標,調查臺北市等 18 縣市立體育場場長,結果發現:

(一)顧客構面佔有最高之權重值,且「顧客滿意度」佔顧客構面之關鍵驅動 因素權重超過七成,顯示顧客需求將是未來各縣市體育館之營運核心。(二)

財務構面之執行度最佳,其次是內部程序構面。 (三)總體表現以臺北市、高 雄市最佳,而台南縣體育場因其組織結構性因素,在「財務」與「內部程序」

及「創新與學習」構面成效最低。

(十) 職業網球選手:蔡佳惠(2007)針對網球選手建立三層績效評估指標,結果發

現:第二層構面以訓練投入與發球技術與成績層面最受重視,在第三層面評估

指標權重方面,以教練人數、訓練計劃、非受迫性失誤、第一發球贏球率最受 重視。蔡佳惠與趙芳梅(2009)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 WTA 職業網球選 手的績效,結果顯示,影響選手績效表現的重要指標為「室內賽盤勝率」與「三 盤比賽的勝率」兩個指標;受評估的 50 位選手中,有 4 位選手具有總效率、

11 位選手具有技術效率、5 位選手具有規模效率。

(十一) 體育運動組織:Chellandurai 與 Danylchuk(1984)以 44 位加拿大大學體育主 管進行運動代表隊績效評估調查,結果顯示,運動代表隊的功能及目標包括:

財政收入、體育運動競技發展、提供娛樂、文化傳導、公共關係與提高學校聲 望為主要目標。Onifade(1993)調查奈及利亞大學體育行政主管,進行績效目標 調查,結果顯示,運動代表隊的目標分別以爭取榮譽、公共關係、運動員個人 成長及休閒娛樂為績效目標。康正男與黃國恩(2004)運用平衡計分卡,計算 大學體育組織的相對績效,使用平衡計分卡內的財務面、顧客面、內部流程及 學習與成長為架構,提出此方式可考評大學體育組織的績效。孫美蓮與康正男

(2005)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針對全國公立大學推行體育運動的績效評估,

研究結果顯示,交通大學與東華大學是相對有效率的學校,在男、女競賽成績 方面,男生績效以交通大學較有效率,女生績效以政法大學、東華大學較有效 率,東華大學之效率值突顯主要是女生在游泳、田徑上表現優異。陳增朋(2007)

以 10 所學校體育室作為受評估單位(Decision Making Units, DMUs),專兼任體 育師資人數與體育室當年度經費預算為投入項,選修體育課人數、開課項目與 當年度校內體育活動辦理次數為產出項,結果發現:在整體效率分析方面,大 體而言,各校資源使用配置情形尚佳;未達相對效率者主因多屬規模效率問題,

產出量與所投入資源的不成比例情形較為嚴重。然而,吳柏叡、賀湘邦與王敏

行(2011)則針對臺灣地區縣市體育會建構績效評估指標,結果發現,績效指

標構面的重要性分別為活動推展績效、組織效能、財務績效及組織形象。績效

指標的重要性分別為,推展運動人才培育、開發多元服務內容、對所屬單項發

展的助益、創造營運收入、提升組織專業地位、適當的組織架構、創造優質運

動環境、明確的策略性目標、成本管控規劃、提升運動風氣、發展改善績效水 準的機制、媒體對組織的評價高、組織的曝光度高、樹立組織公益形象、財務 稽核、社會資源的募集。

表 2-3-2 運動領域績效評估相關研究表

運動領域 文獻作者

職業棒球球員 江志坤,1994;林文斌、鄧元湘、陳一進、廖俊欽,2005;

Anderson & Sharp,1997; Howard & Miller,1993; Mizak &

Stair, 2004; Olson, 2001; Sueyoshi, Ohnishi, & Kinase, 1999 職業冰上曲棍球球員 Leibenstein & Maital, 1992

籃球球員 廖俊欽、洪沛綺、林文斌,2007;Fizel & D’Itri, 1997 美式足球球員 Scully, 1995

田徑運動員 Cook, Doyle, Green, & Kress, 1996

職業足球球隊員 Dawson, Dobson, & Gerrard, 2000; Haas, 2003

職業高爾夫選手 鄧元湘、林文斌、林進隆,2006;Fried, Lambrinos, & Tyner, 2004

運動賽會 盧煥升、黃慧琦,2007;廖俊欽,2007;蔡崇濱等人,2010;

Churilov & Flitmen, 2006; Lozano, Villa, Guerrero, & Cortés, 2002

職業棒球球隊經營 林閔鉫,2003;施致平,2008;雷文谷、吳靜怡,2010;

Sanderson & Siegfried, 2003; Sexton & Lewis, 2003; Stone, &

Pantuosco, 2009

運動場館經營 彭鈞渝、謝文偉,2004;鄭志富、蔡秀華,2005;鄭志富、

呂宛蓁、曹校章,2006;蔡秀華、鄭志富,2004 職業網球選手 蔡佳惠,2007;蔡佳惠、趙芳梅,2009

體育運動組織 吳柏叡、賀湘邦、王敏行,2011;孫美蓮、康正男,2005;

康正男、黃國恩,2004;陳增朋,2007;Chellandurai, &

Danylchuk, 1984; Onifade, 1993

綜合上述文獻得知,績效評估已成熟運用在各類型的運動領域,然而,根據國內 外研究發現,目前尚未有針對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進行績效評估,藉此,本研究利用 組織績效評估理論,建構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績效評估指標,並評估其績效。

五、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績效評估構面

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整理的方式,以 Charnes, Cooper, 與 Rhodes (1978) 所提出 的概念,將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績效評估指標分成投入構面與產出構面兩個部分,其 各構面的指標整理自林建勳(2002) 、吳柏叡、賀湘邦與王敏行(2011) 、孫美蓮與康 正男(2005)、康正男與黃國恩(2004) 、陳光紫、林志遠(2005)、陳增朋(2007)、

楊志顯(2002a) 、楊志顯(2002b) 、楊漢琛(2003) 、鄭志富、呂宛蓁與曹校章(2006)、

鄭志富與蔡秀華(2005)的研究。在投入構面指標部分整理林建勳(2002)、楊志顯

(2002a) 、楊志顯(2002b)、楊漢琛(2003)認為運動代表隊指標應包括經費、器材 設備、場地設施、教師人數等項目,吳柏叡、賀湘邦與王敏行(2011) 、陳增朋(2007)、

鄭志富、呂宛蓁與曹校章(2006)、鄭志富與蔡秀華(2005)則認為財務預算、人力 資源及訓練時間是重要的因素,根據上述文獻,將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績效評估指標 的投入構面指標分成 7 個分項,包括:運動代表隊數目指標、財務指標、人力資源指 標、設備指標、場地指標、學校人數指標及時間指標等,以瞭解其學校投入資源的各 項指標;在產出構面部分孫美蓮與康正男(2005) 、康正男與黃國恩(2004) 、陳光紫、

林志遠(2005)認為經營運動代表隊需要以成績來衡量績效,因此,本研究則整理成 3 個分項,包括:全國大專運動會及大專運動聯賽所得到的獎牌數及名次積分、獲得 的獎金及學校或政府單位給予記功和嘉獎名譽獎勵等,以瞭解學校所得到的產出指 標。

綜合上述文獻及績效評估的使用範圍得知,績效評估在運動產業的使用已經相當

成熟,但大部分都用在職業運動員的評估,主要的目的也是在計算運動員的投入與產

出效率值,反觀近幾年的研究,慢慢偏向運動場館及運動組織的績效評估,但仍尚未

有使用在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績效評估上,藉此,本研究利用文獻及文件資料整理

的方式,將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績效評估指標分成投入與產出兩個層面,嘗試創新運

用在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績效評估,以計算出國內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績效。

第四節 模糊層級分析法與相關研究

曾國雄、謝嘉鴻與黃明居(2007)指出,績效評估的指標建構最傳統也最普遍的 方法為層級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本研究在建構大專校院績效評估指 標亦使用此方法,但因績效評估過程中,不論指標的權重或是評分,往往資訊都是呈 現模糊性的存在,因此,本文配合多準則及多層級的模糊層級分析法,在考慮單個準 則的重要性與數個準則一起考慮,來解決評估準則的相互影響性。綜合上述理由,本 節共分三部分說明,第一部分為介紹層級分析法;第二部分為介紹模糊層級分析法;

第三部分則介紹模糊層級分析法的相關研究,其分述如下:

一、 層級分析法

層級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係由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 Saaty 在 1971 年所發展出來,當初美國防部從事應變計畫問題,如何進行各產業電力合理 分配所發展的決策方法,多年來已運用於經濟規劃以及許多社會管理科學的領域當中,

主要應用在不確定情況及具多個評估準則的決策問題,尤其適用於質化資訊的評估。

AHP法的理論簡單,同時具有實用性,其發展目的使決策者能將複雜問題,藉由系統 結構法,將錯綜複雜的評估問題建立不同層級架構,由不同層面給予層級分解,透過 量化判斷,有助決策者對事物瞭解,減少決策錯誤風險性。該方法的目的、基本假設 與進行步驟整理如下:

(一)AHP的目的:現代社會是一個「問題複合體」 (Problematigue) 的結構,社會 上所存在的問題不會只是簡單的單一層面而已,而是包括有形、無形、質與量的要 素(王乃弘,2000) 。層級分析法則是為將複雜的問題簡化,同時建立具有相互影響 關係的階層結構。階層結構有助於對事物的了解,在面臨選擇適當方案時,必須根 據某些基準,進行各替代方案的評個,AHP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發展出來的一套 理論,提供經濟、社會及管理科學等領域,處理複雜的決策問題,除此之外,可以 將問題先系統化,由不同的層面給予層層分解,並透過量化的方式,尋求脈絡並加 以綜合評估,而使決策者選擇適當的方案。

(二)AHP 基本假設:基於層級分析法的目的,Satty (1980) 則發展出9項對於AHP

的基本假設,其假設主要包含下列幾項:

1.一個系統問題可分解成許多元素或指標,並形成層級結構。

2.層級結構中,每一層級的要素均假設具有獨立性。

3.每一層級內要素,可用上一層級內某些要素作為評估準則進行評估。

4.進行評估時,可將絕對數值尺度轉換為比例尺度。

5.各層級要素進行成對比較 (Pair Wise Comparison) 後,可使用正倒值矩陣 (Positive Reciprocal Matrix) 處理。

6.偏好關係滿足具遞移性 (Transitivity) ,即優劣關係與強度關係均滿足遞移性。

7. 完 全 遞 移 性 不 容 易 , 所 以 允 許 不 具 遞 移 性 的 情 形 , 但 需 測 試 其 一 致 性 (Consistency) 的程度。

8.要素的優先程度,經由加權法則 (Weighting Principal) 而求得。

9.任何要素只要出現在層級結構中,不論其優勢程度如何,均被認為與整個評估 架構有關。

(三)AHP法的層級與要素:階層是AHP法重要的精神,基於個體可加以組成並形

成不同集合體的假設之下,將影響系統的要素組合的層級(群體) ,每一層級只影

響另一層級,同時僅受另一層級的影響。層級為系統結構的骨架,用來研究階層中

各要素的交互影響,及對整個系統的衝擊。層級的結構可以從整體目標 (Apex) 、

子目標 (Sub objectives) 、影響子目標的要素 (Factors) 、影響要素的人 (People) 、

政策 (Policies) 、策略 (Strategies) 與結果 (Outcome) 等,其層級結構如圖2-5-1

所示:

圖2-5-1 AHP層級結構圖

資料來源: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by Saaty, T. L., 1980, New York: McGrawHill .

(四)AHP 法進行步驟:根據鄧振源與曾國雄(1989a)對於AHP應進行的步驟可 分成下列8項步驟:

1.決策問題的界定:對於問題所處的系統,宜儘量擴大,將可能影響問題的要因 需納入問題中,同時成立規劃群,對問題的範圍加以界定。

2.決策群體的成立:根據決策問題所涉及的領域及複雜程度,延聘專家成立決策 群體。專家人數以 5~15 人為宜,若為單一決策,可省略此步驟。

3.建立層級結構:處理複雜問題時,利用層級結構加以分解,基於人類不易同時 對七種以上事物進行比較之假設下,每一層要素不宜超過七個。此階段包含形 成問題、確立定義、確定要素及階層三個步驟,主要找出階層結構中的各要素,

並建立這些要素之間由問題與答案串連而成的階層關係。

4.問卷設計、調查與建立成對比較矩陣:每一層級的要素,在上一層級某一要素 作為評估基準下,進行要素間的相對重要程度比較。因此,對每一成對比較需 設計問卷,在1至9尺度下,讓決策者或參與者填寫,此一問卷需清楚敘述每一

O

n

Z

t

最終目標

(第一層)

評估項目

(第二層) O

1

O

2……….

X

1………

X

m

Y

1……….

Y

r

Z

1……….

評估項目

(第三層)

替代方案

(第四層)

最終目標

A

1

A

2

A

3……….

A

i

成對比較之問題,並附加詳細引導說明。其後,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建立成對比 較矩陣。

5.計算特徵值、特徵向量:得到成對比較矩陣後,求取各層級要素權重,使用數 值分析法中之特徵值 (Eigen value) 解法,求特徵向量或優勢向量。

6.一致性檢定:進行一致性檢定,做成一致性指標 (Consistency Index, CI) ,檢查 決策者回答所構成的成對比較矩陣,是否為一致性矩陣。而一致性程度不符合 要求時,顯示,層級要素間的關聯有問題。不論在決策者判斷的評量或是整個 層級結構的測試,Saaty(1980) 建議 CI 值在 0.1 左右為可接受的偏誤,如 此一致性才能獲得保證。

7.專家偏好整合群體決策時,專家的偏好不同,因此,所得到的可行計劃或方案 的優勢權重也不同,此時須進行專家偏好整合。專家偏好整合分事前及事後兩 種方式,事前整合有幾何平均法、多數決法,事後整合一般為算術平均法。

8.最適計劃或方案的決定:專家判斷符合一致性的要求後,即可決定各層級要素 在最終目標下的優勢權重,可行計劃或方案的優勢權重,即表示在整體層級所 有要素的考量下,達成最終目標的重要程度或優勢程度,優勢權重越大,表示 該計劃或方案越重要。

(五)AHP評估準則權重的決定:根據鄧振源與曾國雄(1989a),將AHP的評估準 則權重可以分成以下兩種方式:

1.成對比較矩陣評估尺度:AHP 在處理認知反應的評估得點時,採取比例尺度

(Ratio Scale) 的方式,採 1-9 尺度,其評估尺度的基本劃分包含五項:即同等

重要、稍重要、頗重要、極重要與絕對重要,並被賦予1、3、5、7、9 的衡量

值: 另有四項介於五個基本尺度之間,並賦予 2、4、6、8 的衡量值。有關

各尺度所代表之意義如表2-5-1所示。採用 1-9 尺度的原因之一為 Satty (1977)

研究發現,目前統計理論尚未能提供在實務上設計好的判斷資料,通常應用誤

差均方根 (Root Mean Square, RMS) 與中位數絕對誤差 (Median Absolute

Deciation, MAD) 兩個指標,Satty (1980) 從 27 種不同尺度值進行實驗,發現

1-9 尺度其 RMS 與 MAD 最小,同時能提供一致性測試。

表 2-5-1 AHP 方法要素間評估尺度說明表 評估

尺度 定義 說明

1 同等重要(Equal Importance) 兩比較方案的貢獻程度同等重要 3 稍重要(Weak Importance) 經驗與判斷稍微傾向喜好某一方案 5 頗重要(Essential Importance) 經驗與判斷強烈傾向喜好某一方案 7 極重要(Very Strong Importance) 實際顯示非常強烈傾向喜好某一方案 9 絕對重要(Absolute Importance) 有足夠證據肯定絕對喜好某一方案 2,4,6,8 相鄰尺度之中間值

(Equal Importance) 需要折衷值時

資料來源: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by Saaty, T. L., 1980, New York: McGrawHill .

2.進行步驟:處理複雜的問題時,需要利用有系統的方法來加以分析,AHP則利用 多目標或多準則的決策精神,其進行的步驟可分成下列5個步驟:

(1) 建立成對比較矩陣:對於同一層級的所有評估準則做兩兩之成對比較,採用 1

-9 的比例尺度,可得到一個成對比較矩陣,由於此判斷矩陣具互倒值的關係,

所以若有 n 個準則時,決策者需進行 2 次的成對比較,將比較後之結果置於 成對比較矩陣的上三角形部分,而下三角形的部分即為上三角型的正倒數,至 於對角部分則為本身之比較,故其值均為 1。

(2) 計算特徵值、特徵向量:多變量分析中,常利用求取特徵值 (Eigen value) 與 特徵向量 (Eigenvector) 進行分析。AHP 法中特徵向量即代表 n 個因素的優 先順序或優勢權重 (Priority Weight) ,因此得到成對比較矩陣後,即可求出特 徵向量或稱優勢向量 (Priority Vector) ;一般用各種反覆法 (Interative Methods) 求特徵值與特徵向量,如乘冪法 (Power Method) 與 Householder 法、Jacobi 法

(鄧振源、曾國雄,1989b)。在求出上述之成對比較矩陣之特徵向量後,即為

各要素之權重向量,通常會再將特徵向量 (權重向量)正規化 (Normalization) 。

上式只有在權重向量 W 為非零向量之下才成立,同時具有 n 個特徵值。此 時 W 即為矩陣 A 的特徵向量。

(3) 一致性檢定:若成對比較矩陣 A 為正倒值矩陣,要求決策者在成對比較時,

能達到前後一貫性,這是相當困難的。因此,需要進行一致性檢定,求得一致 性指標 (Consistency Index, CI) ,檢查決策者回答所構成的成對比較矩陣,所 做判斷的合理程度如何?是否有矛盾不一致的現象?以便及時修正,避免做成 不好的決策。

(4) 計算整體層級權重:各層級要素之間的權重計算後,再進行整體層級權重的計 算值。

(5) 量化資料的成對比較:AHP 法是由專家或決策者進行主觀判斷,但若 n 個因 素可用實際量化資料衡量時,Wedley (1990) 建議可直接利用客觀量化資料進 行比較,以求取優勢權重,其方法有直接求取法與直接比較法,但須注意其為 效益基準(值越大越好)或成本值(值越小越好) 。

綜合上述文獻,層級分析法是最常使用在評估組織績效的一種方法,可用來解決 不確定情況或者具有多個評估準則的決策問題,其方法同時有具有實用性,能使決策 者將複雜問題,以建立不同層級架構的方式,再由不同層面給予層級分解,透過量化 的資訊,協助決策者對事物瞭解,減少決策錯誤風險性。

二、 模糊層級分析法

由於現實環境是屬於一個模糊的環境,將層級分析法擴充到模糊環境中,可彌補 層級分析法無法解決模糊性問題的缺失 (Xu & Zhai, 1992) ;企業分析策略方案時,

必須同時考慮多個不同目標,因此,策略方案的選擇是一個複雜的多屬性多準則問題,

將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理論結合,將是一個相當可行的解決模式 (Lasek, 1993) ,即模

糊層級分析法的優點為結合模糊決策與層級分析法的優點並與現實企業的決策環境

相符。最早提出模糊層級分析法的學者為 Van Laarhoven 與 Pedrycz (1983) ,其利用

模糊之概念,解決傳統層級分析法中成對比較矩陣值具主觀性、不精確性、模糊性等

問題。利用模糊集合理論 (Fuzzy Sets Theory) 及模糊運算 (Fuzzy Arithmetic) 來解決

此項不精確問題。再以三角模糊數 (Triangular Fuzzy Numbers) 來表示其對兩兩要素 間相對重要性程度的看法,以處理在準則衡量、判斷等過程中所產生之模糊性問題,

然後找出各決策準則的模糊權重,後由 Buckley (1985) 基於傳統 AHP 法的不精確問 題與 Saaty (1980) 所用來求取權重方法難以被使用在模糊矩陣求算等缺失,將模糊集 合理論導入傳統 AHP 法上,並將一致性的概念轉化到模糊矩陣中。其中,以梯形模 糊數 (Flat or Trapezoidal Fuzzy Number) ,轉換專家意見將之形成模糊正倒值矩陣,

再利用幾何平均數方法 (Geometric Mean Method) 求算模糊權重,再經由層級串聯,

計算各替代方案的模糊權重,最後以各替代方案模糊權重的隸屬函數圖形,排列方案 的優先順序,方法嚴謹,但缺點為計算過於繁雜。Csutora 與 Buckly (2001) 認為,

層級分析法在準則評價上,無法適當的呈現評估成員的主觀認知與判斷,因而將模糊 理論與層級分析法相結合,提出模糊層級分析法,以反映真實環境下決策分析所面臨 的問題,此為運用模糊層級分析法的主要原因。兩個準則間相對每位評估人員利用語 意變數表達對於重要性的評估值。此些語意變數可利用正值三角模糊數來表達,如表 2-5-2所示:

表 2-5-2 解模糊數語意表

語意變數 正值三角模糊數

絕對同等重要 (1,1,1)

同等重要 (1,1,3)

介於之間 (1,2,3)

稍重要 (1,3,5)

介於之間 (3,4,5)

頗重要 (3,5,7)

介於之間 (5,6,7)

極重要 (5,7,9)

介於之間 (7,8,9)

絕對重要 (7,9,9)

資料來源:A fuzzy extension of Saaty’s priority theory, by Van Laarhoven, P. J. M. &

Pedrycz, W., 1983,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1.

三、模糊層級分析法之相關研究

模糊層級分析法可以解決傳統層級分析法具主觀且不精確的問題,因此,徐村和

(1998)針對傳統 AHP 法提出:1.決策屬性具相關性問題;2.群體決策共識性問題;

3.決策屬性評估值具有模糊性及不確定性問題等缺失,使用模糊度量理論建立模糊 AHP 模式,此研究堪稱為目前所有 AHP 模式中最完備者,但缺點也是計算過於煩 瑣,讓讀者不易了解。

Mon, Cheng 與 Lin (1994) 針對傳統 AHP 唯有應用在確定情況下,其決策準確 度才較可信賴,但常常在衡量尺度上,產生過於主觀問題等缺失,因此,提出以一致 性權重法 (Entropy Weight Method) 為基礎之模糊 AHP 決策模式,並應用在國防武器 系統之評估上。雖然此模式簡單易懂,但由於各準則權重決定仍是由決策者主觀決定,

並無考慮到群體決策問題。

盧淵源(1995)利用模糊集合理論結合 AHP 法,建構無人搬運車系統之設置評 估模式,提供廠商以為參考。其做法為先是每一成對比較矩陣為三角模糊數,再利用 模糊 AHP 找出每一因素之模糊權重,再使用 Teng 與 Tzeng (1993) 所發展的模糊 排序法,找出最佳模糊值或確定值,比較該值大小並予以排序,以求得各因素之優先 順序,再利用語意 (Linguistic) 評比,評定欲導入廠家之準則,再經由層級串聯求得 模糊數,再將之與已成功導入廠商之模糊數進行比較,作為廠商導入前之參考,並可 藉此了解本身不足之處進行補強。

林秀芬(2006)針對網路商店服務品質相關文獻的彙整與分析,擬定網路商店服 務品質的衡量準則,並結合模糊理論與層級分析法,提出一套完整的網路商店服務品 質模糊評估模式。結果發現:服務品質衡量準則分為網站設計、可靠性、回應性、信 任度、個人化等五個構面,藉由群體協同評估的決策方式,驗證本研究所提出的模糊 評估模式具有可行性與實用性,以協助網路經營業者有效衡量網路商店服務品質,進 而作為改善網路商店服務品質之參考。

陳璋玲與鄭斐文(2008)針對承辦國小戶外教學旅行社建構一套評估模式。以模

糊層級分析法建立一套旅行社的評選模式並計算各評估準則的權重。結果發現:四個

主評估構面以「安全性」最受重視;十五個細部評估準則中以「交通工具的安全性」 、

「能迅速處理顧客的問題」 、 「旅行社對學校要求事項的配合度」 、 「安排的領隊與司機 的經驗及水準」 、 「提供的遊程及活動是否適切」等因素最受決策單位重視。

林士彥與張良漢(2008)以職業棒球捕手為研究對象,評估捕手績效各構面與指 標的相對重要性。應用模糊多準則決策建立階層評估體系,以模糊層級分析法針對職 棒捕手表現評估指標求取評選權重,清楚了解各構面與指標的相對重要性。研究結果 發現:在職棒捕手評估目標層,重要程度依序是守備能力、球隊貢獻、打擊表現、心 理素質,最後是選球能力。

林士彥與鄭健雄(2009)以平衡計分卡之理論觀點,建構適合休閒渡假旅館之績 效評估指標30項,統整出七個休閒渡假旅館績效評估因素。第二階段透過模糊層級分 析計算各層級之績效評估因素與指標之權重,進而建立一套完整的休閒渡假旅館績效 評估指標系統,以供相關休閒渡假旅館進行績效評估的依據。研究結果發現:績效評 估因素層之「符合顧客需求之產品與服務(0.2171)」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講求「財務 獲利能力(0.2055)」。以績效評估指標層而言,「顧客滿意度(0.0959)」排序第一,「營 收成長率(0.0931)」排序次之。

由相關研究可以發現,模糊層級分析法廣泛的使用於方案選擇與全體決策問題,

且藉由模糊理論的特性,解決了傳統 AHP 所存在的問題,例如:比率尺度應用上的 限制、決策屬性具相關性問題、平均數問題、不精確問題、群體決策問題等缺失(鄭 文英,1983;Buckley, 1985 ; Belton & Gear, 1985)。然而,在大專運動代表隊的績效 評估指標是透過文獻分析法及德爾菲專家問卷所建構,利用模糊層級法可以將模糊數 學的轉換與辨識功能,對多個相關的因素指標做綜合性考慮及進行全部評估,以利 於進行全面評價,因此,本研究選取模糊層級分析法,以解決指標建構不精確的問題,

並可增加綜合性的評價,以提升本研究指標的可靠性。

第五節 保證區域資料包絡分析法與相關研究

Golany 與 Roll (1989) 曾提出,資料包絡分析法是最適合運用在績效評估上的一 項工具與方法,同時,Cooper, Seiford 與 Tone(1999)也提出相同的看法,說明資料 包絡分析法具有不需假設任何生產函數,可處理多項產出,具指標的權重不受人為主 觀的判斷所影響優點,是一項具有良好運用性的研究方法(林文斌,2007;Charnes, Cooper, & Thrall, 1991; Norman & Stocker, 1991) 。綜合上述論述,本節共分三部分說 明,第一部分為介紹資料包絡分析法;第二部分為介紹保證區域資料包絡分析法;第 三部分則介紹保證區域資料包絡分析法的相關研究,其分述如下:

一、 資料包絡分析法

資料包絡分析法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係由 Charnes, Cooper 和 Rhodes 於 1978 年所提出,又稱為 CCR 模式,其觀念源於 Farrell 於 1957 年所提出 的生產效率 (productive efficiency) 觀念。其特色為所選定之評估指標不需另行決定其 權重值,可以實際資料做為分析依據,而成為研究績效表現的主流方法(孫遜,2004;

Cooper, Seiford & Tone, 1999) 。其重要性是衡量效率之基礎為邊界分析法,是以數學 模式來計算衡量投入、產出項資料,並求得生產邊界 (production frontier) ,在生產邊 界上的決策單位即為相對有效率,而不在生產邊界上的決策單位則為相對無效率,此 生產邊界即稱之為效率前緣。此外,再以此效率前緣與相對無效率決策單位的實際資 料做比較,即可求得差額變數值,以做為改善之制量依據。Banker、Charnes 與 Cooper 三位學者(1984)將 CCR 模式加以修正,將固定規模之假設放寬,亦稱為 BCC 模式。

此外,除了 CCR 與 BCC 模式之外,另有許多學者不斷的研究,產生許多不同模式的

資料包絡分析法,例如,由 Charnes 等人 (1985) 提出的 CCWH 模式及 Charnes 等人

(1989) 提出的 CCGSS 模式,根據不同學者所提出的模式,其分類如表 2-6-1:

表 2-6-1 DEA 模式之分類表

(五) 可同時處理定性 (qualitative) 與定量因素 (quantitative) 。

Kao (1994) 指出,這種客觀給予權數的方式符合柏拉圖最適組織 (Pareto-optimal organization) 的概念。所謂柏拉圖最適組織是指當組織發生變化時會提高某些人福利,

但同時損害另一些人的福利。但若提高某些人的福利時卻不會傷害到他人的福利,則 這種組織稱之為非柏拉圖最適組織 (Pareto-nonoptimal organization) 。用在衡量大專 校院運動代表隊效率上,每個學校可以被視為一個組織,產出指標則可以當作是組織 內成員的福利,亦即是,不論在何種產出組合下,如果提升其某個產出,必定會降低 其他的產出時,則該校即為柏拉圖最適組織,但非柏拉圖組織的學校,當他提升某些 產出時,其他的產出並不會減少。

Kao (1994) 之柏拉圖最適組織即為生產邊界上之效率 DMU,而非柏拉圖最適組 織即為無效率 DMU。以圖 2-6-1 為例,假設有 A、B、C、D、E、F 等六個 DMU,皆 生產 Y

1

與 Y

2

兩種產出,A、B、C 這三個分佈在圖一最外側的 DMU, M、A、B、C、

N 構成了 Y

1

與 Y

2

的折線式之生產可能線,此生產可能線亦為這六個 DMU 的效率邊 界。在效率邊界上的四個 DMU A、B、C、F 若提升某一項產出,則必須減少另一項 產出,這四個 DMU 即符合前述柏拉圖最適組織的定義,而在效率邊界內的 D、E 的 兩個 DMU,其任何一個產出的成長並不見得會排擠另一個產出,此兩個未達效率邊 界的 DMU 則為非柏拉圖最適的組織。將效率邊界上的每一點(DMU)定義為達到完 全效率,其效率值為 1。

而無效率值的計算方式,則是以離自己射線(原點出發)距離最短之完全效率的 DMU 為參考點,計算自己與參考點的距離,以 D 為例,參考點為 A,故 D 點之權數 會與 A 點相同(見表 2-6-1) ,且 D 點的效率值為 0D/0A。因此,當有數個 DMU 採用 相同權數來計算效率值時,亦即這數個 DMU 所參考的邊界為同一條,表示這數個 DMU 的生產方式較為接近,所以採用同一個比較基礎(例如 A、D、E 三個 DMU) 。 假若找不到任何參考 DMU(以 E 為例),則以穿透 E 點之射線與效率邊界的交點 E’

做為虛擬的參考點,其效率值則為 0E/0E。根據上述的效率估計原則,本文將式(1)

求解出的效率值、權數值分別列在表 2-6-2 中。表 2-6-2 顯示:A、B、C、F 之效率值

均為 1,D 與 E 則小於 1;A、D、E 具相同產出權重,而 B 與 F 具相同權重。

表 2-6-2 範例之效率值與 Y1、Y2 權數表

(二)保證區域資料包絡分析法 此,可用來找出各種產出(投入)之相對權數的層級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即經常被利用來界定AR/DEA的相對權數上下界,例如Seifert 與 Zhu (1998)、

Takamura 與 Tone (2003) 、Sun (2004) 、Lauer 等人 (2004) 等。因此,本研究將追

隨過去文獻的作法,採用AHP來找尋相對權數的上下界。

(三)保證區域資料包絡分析法之相關研究

國內外有相當多的研究使用保證區域資料包絡分析法來當為績效評估的工具,依 時間先後發現,最早使用保證區域資料包絡分析法的國內研究為張江忠(2003)以聯 勤基地修護廠為研究對象,採用資料包絡分析法的保證區域模式來分析整體效率研究 發現,1. 就整體效率而言,該廠僅 1 個時期被識別有效率、其餘 23 個時期被識別無 效率;2. 經交叉效率分析後,發現 86 年第 2 季整體效率表現最佳,與 NCN-AR 模式 運算結果相同;3. 無效率時期在投入與產出項均需作大幅度的改善;4. 在小樣本下,

DEA 較 FDH 有強效率區隔能力;5. 就偏效率而言,僅有 1 個時期同時具有修製效率、

人力效率與成本效率;6. 該廠技術變革與總要素生產力變動呈現不穩定狀態;7. 內 生變數對整體效率有高度影響力;8. 大部分受訪者認為 DEA 模式可作為保修作業檢 查評鑑的輔助工具。

王川威(2004)針對臺灣地區保險公司(壽險與產險)1994 至 2003 年營運績效 及生產力變動,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的保證區域模式,並運用運用差額變數麥氏指數 分析,結果發現,1. 壽險公司平均技術效率為 76.97%,純技術效率為 85.74%,規模 效率為 90.11%;最具營運績效的壽險公司為美國人壽;外商壽險公司營運績效均優 於本國壽險公司。平均獲利力為 82.83%,平均市場力為 84.44%;9 家壽險公司平均 總因素生產力呈現成長。2. 產險公司平均技術效率為 87.14%,純技術效率為 95.16

%,規模效率為 91.67%,最具營運績效的產險公司為安達。外商產險公司營運績效 均優於本國產險公司。產險公司平均獲利力為 92.75%,平均市場力為 79.12%,10 家產險公司平均總因素生產力呈現成長。

林彬、游明敏、楊啟宏(2006)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DEA)之區域保證(AR)模式,

研究臺灣主要港口的技術效率及純粹技術效率。研究利用 4 項投入及 3 項產出來評估 港口的經營效率。研究結果顯示,在假定固定與變動規模報酬的情況下,基隆港相對 於高雄及臺中二港而言,顯得最不具經營效率。主要原因在於基隆港投入之員工人數、

港埠支出、船席空間及拖船噸位具有龐大的差額所致。

劉彥良(2007)以臺灣大車隊及台中衛星車隊多年期營運資料為基礎,應用資料 包絡分析法建構成本效率、服務效果與成本效果等三構面的評估模式,分別以 CCR 模式與 BCC 模式求得每一構面之總體效率、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及引用區域保證模 式(Assurance Region, AR)對權數範圍進行設限,以克服傳統 DEA 模式中權數過於自 由所產生評估結果不合理之現象。研究結果顯示,在車隊營運「成本效率」方面,台 中衛星車隊與臺灣大車隊財務改組前後,效率表現差異不大;車隊營運「服務效果」

與「成本效果」上,台中衛星車隊之效率明顯低於臺灣大車隊;而在派遣中心效率,

台中衛星車隊之效率明顯高過於臺灣大車隊。對於車隊營運「服務效果」和「成本效 果」具有顯著影響之外在環境變數有計程車數量變動率、實質可支配所得成長率、出 入境外國旅客數量、機車持有成長率與地區因素。

林村基(2008)針對評論林彬等人(2006)的研究,以基隆、臺中及高雄三個港 口,以 DEA/AR 模式評估港埠經營的效率,結果指出該文在變數選取、規模效率衡量、

視窗分析及文獻回顧等方面的若干缺失,期盼能使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更為洽當及 更為清晰。

孔維新與傅祖壇(2008)以臺灣地區大學商學院為對象,建構一個以學生為本位 的大學商學院表現評估模式。研究使用商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市場成就」與「多元能 力培養程度」來做為績效衡量指標。並結合模糊層級分析法的專家調查結果與保證區 域資料包絡分析法,來進行實證分析。結果發現, 平均而言國立大學優於私立大學;

但就個別學校來看,某些私立大學的績效優於國立大學;評估結果不但對於高等教育 之決策者在進行管理決策時相當有用,對於即將進入大學就讀的學生在選擇未來就讀 學校時亦相當重要。

孔維新(2009)針對臺灣地區大學商學院為對象,以保證區域資料包絡分析法做

為績效評估的工具,使用商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市場成就與多元能力培養程度,來做為

績效衡量指標,結果發現,平均而言國立與私立大學績效表現無顯著差異,但就個別

學校來看,某些私立大學的績效優於國立大學,此結果與國立皆優於私立的傳統印象

相當不同。

Wu、Liang 與 Yang (2009) 針對 2008 年北京奧運,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保證區 域模式評估至少獲得一枚獎牌共 86 個國家績效,以國家的平均生產毛額(GDP)及 人口數為投入變數,以國家獲得奧運會的金、銀、銅牌為產出變數,結果發現:效率 高的國家,其產出值占重要的因素,效率低的國家,主要在產出值獲得獎牌的數目較 少。

許銘禮(2010)針對 2006-2009 年超級籃球聯賽例行賽各球隊的攻守效率,落實 全面性與長期追蹤球隊參賽效率。研究方法運用傳統資料包絡分析法與保證區域模式 求取各球隊參賽效率,並比較不同模式的效率值與排名差異;同時運用視窗分析解決 評估球隊不足的問題並透過縱剖面的效率分析,作為了解各球隊效率的動態變化趨勢 之用。研究結果發現:裕隆、台啤、達欣三隊為 SBL 例行賽的 A 段班;樸園、臺灣 大、金酒為 B 段班;台銀則為 C 段班。此外,球隊該年度例行賽之 AR 效率值達到 0.616 以上,皆順利進入該年度季後賽。

綜合上述文獻得知,臺灣最早於 2002 年開始使用資料包絡分析法-保證區域模式,

並且近年來在不同的領域皆有相關的研究,加上其方法比起傳統的資料包絡分析法,

結果較為精確及實用。反觀,在體育相關領域僅有二篇研究,比起其他領域稍有遜色,

在國內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績效評估實務上,不能由各學校去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權 數,把權數都擺在某一個具有優勢的指標上,而忽略不具優勢的指標。但研究者亦難 以主觀且準確的設定各指標權數,故利用保證區域的方式將權數限定在某一個合理的 範圍內。然後受評估學校再從限制的範圍內去找尋對自己最有利的權數分配。在無權 數限制的 DEA 模型中,可能出現受評估學校的某個較具優勢的指標被賦予全部的權 數,而其他指標的權數可能為 0 的不合理現象。一旦將權數限制在某個範圍內,原本 賦予全部權數的指標,其權數至多會到達限制範圍的上界。而原本權數為 0 的指標,

則至少被賦予限制範圍下界的權數。將 DEA 模型加入權數限制式,可以增加績效評

估模型的合理性,又能保有 DEA 客觀賦予各指標權數的特性(孔維新,2009) 。根據

上述理由,本研究使用資料包絡分析法的保證區域模式,來評估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

的績效。

第六節 本章總結

綜合上述文獻結果,本章共總結七點,其內容分述如下:

一、 全國大專運動會起源於 1970 年,當時參加的學校共有 80 所,發展至今共舉辦 41 屆,除了 2003 年因 SARS 停辦一次之外,每年定期於國內各大專校院舉辦一 次,2011 年參加比賽的學校已增加至 142 所學校。

二、 大專運動聯賽共有 4 項運動種類,分別為籃球、排球、棒球及足球,其起源的 時間為別為 1986、1988、1996 及 2003 年,其中又以籃球聯賽的參加隊伍最多。

三、 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意涵:運動代表隊一詞源起於教育部在 1986 年頒訂「各級 學校體育實施辦法」中的第 18 條「各校應選擇重點運動項目,加強培訓優秀人 才,且應訂優秀選手獎勵辦法,以茲獎勵」 ,當初設立的原因在於教育部認為國 家體育發展應從學校體育紮根,而運動代表隊是具有明確的目標、強而有力的 領導、坦誠溝通、對團隊的承諾、授予權能、責任分享、執行績效策略、促進 過程、有效的團隊會議及貢獻度,本研究將運動代表隊的定義設定為「代表學 校比賽的運動團隊,其目的在於培養運動選手,創造優秀運動成績,以爭取學 校榮譽。」

四、 績效評估在國內運動代表隊上,大部分只著重在於運動代表隊的個人表現,或 是團隊的整體表現而已,目前,國內未曾有研究來針對大專校院的運動代表隊 的整體績效評估,因此,本研究主要著重在學校的整體評估部分,試圖找到國 內大專校院推動運動代表隊績效的最佳方法。

五、 績效評估的指標建構最傳統也最普遍的方法為層級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本研究在建構大專校院績效評估指標亦使用此方法,但因績效評估過 程中,不論指標的權重或是評分,往往資訊都是呈現模糊性的存在,因此,本 文配合多準則及多層級的模糊層級分析法,在考慮單個準則的重要性與數個準 則一起考慮,來解決評估準則的相互影響性,以達到整體綜合性的評價。

六、 資料包絡分析法為所選定之評估指標不需另行決定其權重值,可以實際資料做

為分析依據,而成為研究績效表現的主流方法。其重要性是衡量效率之基礎為

邊界分析法,是以數學模式來計算衡量投入、產出項資料,並求得生產邊界,

在生產邊界上的決策單位即為相對有效率,而不在生產邊界上的決策單位則為 相對無效率,此生產邊界即稱之為效率前緣。保證區域資料包絡分析法是傳統 資料包絡分析法的延伸方法,其將成對投入與產出的相對權數比值限制在某一 個範圍內,以克服極端值分配的問題,並且可以避免技術效率值被高估的錯誤。

七、 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整理的方式,以 Charnes, Cooper, 與 Rhodes (1978) 所提出 的概念,將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績效評估指標分成投入構面與產出構面兩個部 分,其各構面的指標整理自林建勳(2002) 、吳柏叡、賀湘邦與王敏行(2011)、

孫美蓮與康正男(2005)、康正男與黃國恩(2004)、陳光紫、林志遠(2005)、

陳增朋(2007) 、楊志顯(2002a) 、楊志顯(2002b) 、楊漢琛(2003) 、鄭志富、

呂宛蓁與曹校章(2006) 、鄭志富與蔡秀華(2005)的研究,將大專校院運動代

表隊績效評估指標的投入構面指標分成運動代表隊數目、財務、人力資源、設

備、場地、學校人數、時間等 7 個分項;在產出構面部分,則整理成獎牌與名

次、獎金、名譽獎勵等 3 個分項,以瞭解學校所得到的產出指標。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以教育部所舉辦的全國大專運動會及大專球類運動聯賽為研究範圍,並針

對國內的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為研究對象,研究目的旨在建構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績

效評估指標及分析全國大專校院績效。為進行研究之分析、彙整、指標建構及資料評

估,本章擬分成七節,旨在敘述本研究之研究設計與實施方式,各節內容分別為:第

一節、研究方法;第二節、研究對象;第三節、研究架構;第四節、研究流程;第五

節、研究工具之編製,共分三點,分別說明研究工具編製過程、研究工具內容及研究

工具的預試與檢驗;第六節、實施程序;第七節、資料處理。各節的內容分述如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