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在前三個解題階段所花的時間,文字題是圖文題的 1.6 倍:依 據 Schoenfeld (1985)時間序列圖前三個階段來看,學生在讀題、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結論

2. 學生在前三個解題階段所花的時間,文字題是圖文題的 1.6 倍:依 據 Schoenfeld (1985)時間序列圖前三個階段來看,學生在讀題、

分析、探索前三個階段所花的時間,文字題是圖文題的 1.6 倍。學 生在做文字題時,在前三個階段所花的時間,佔其解題總時間的

70%,但在做圖文題時,此三個階段只佔解題總時間的 50%。此結 果呼應了 Lewis & Mayer(1987)所指出的,數學文字題就數學能力 來說比一般計算題更需要高深的綜合能力,是一種涉及語言轉譯與 數學理論的題型,學生對此問題感到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如何將語 文轉譯成算式。因此,學生面對文字題時,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解題。

3. 學生面對文字題時,較多會經歷探索階段,且常在解題階段往返:

從 Schoenfeld (1985)解題六階段發現,學生在做文字題或圖文題 時,最明顯的差別是在探索階段,整體來說,文字題比圖文題多 3 題有經歷探索階段。另外,學生在做文字題時較圖文題容易在解題 階段往返,尤其是在往返讀題及分析階段。

4. 圖文題的答對率比文字題高:從答對題數來看,圖文題的答對率比 文字題稍高一些,此結果呼應了 Paivio 提出的「雙代碼理論」

(dual-code theory)(Paivio,1991),若同時利用兩種代碼表徵訊息,

其解碼、組織、強化、擷取等表現會優於只有單一代碼。另外也可 以證明中國上古用「形」「數」結合的方式來說明商高定理,如此 圖示法的確可幫助學生的理解。而且此結果與一些研究支持圖示方 式可以促進數學的學習(吳昭容,1990;徐文鈺,1992,林美惠,

1997;Greeno,1987;Lewis,1989;Sellke,Behr & Voelker,1991)

的結論相同。但是,圖文題的答對率比文字題只有多 5%,根據皮亞 傑的認知發展論,國二學生已進入形式運思期,可以處理假設情境 並加以推理,尤其能從所得到的訊息產生抽象的關係,因此,研究 者覺得國二學生在解文字題時,因為具備抽象思考的能力,因而在 文字題中語言轉譯上雖仍有困難但會較小,因此,從題目表徵來看,

圖文題的解題表現的確會比文字題好,但差異並不是非常大。

三、從學生的解題數學概念及解題六階段歷程交叉來看:

1.無論是文字題或圖文題,學生答對題數最多的,其概念使用次數 最多、解題階段往返次數最少;反之,答對題數最少的,其概念 使用次數最少、往返次數最多:小淨及小愛分別在文字題或圖文 題答對題數最多,而她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解題時解題概念使用 的次數最多,但在解題階段往返次數最少。反之亦然。但學生在 解題階段往返(次)上,也需參雜學生的解題意願強弱在內。

2.在「形」的題目中,題目表徵差異會讓學生解題概念種類不同,

而且表徵差異會讓學生在往返解題各階段的次數差異大;「面積」

及「數」的題目則反之:對學生來說,在「形」的題目中,學生 在解文字題時需要較多樣及較深的幾何概念才可畫圖,也需要多 往返各階段才能順利解題,因此,文字題階段往返次數較圖文題 多。而「面積」及「數」的題目上,學生解文字題時只需要多 1 個幾何概念即可畫圖,且文字題及圖文題往返解題各階段的次數 差異也較小。

所以,上述本研究的研究結果,無論是「形」、「面積」及「數」的題目,從 解題概念的次數或種類,或從解題階段往返次數,或從解題時間來看,文字題相 對的比圖文題難,也就是學生在解圖文題時都比文字題要容易。因此可以得知,

使用圖的表徵確實可以讓學生更能理解文字題,讓解題過程更為順利。

第二節 建議

經由本研究對國二學生在兩種題目表徵下,商高定理單元數學概念 的展現及解題歷程的分析與討論,研究者擬提出下列幾點建議,以做為 國二學生在商高定理單元數學科教學與課程設計,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壹、 對教學方面的建議

一、教師在面對「形」、「面積」、「數」三種類型題目教學時,分別 有以下建議:

(1)在教學中要多活用教具:對在商高定理單元中,強調公式 形成過程的「形」的題目,雖然在新課程(民國 82 年版)設計 下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因其題目敘述及圖形的拼補上,對有些 學生來說是較難理解的,因此大部分的學生仍會覺得在三種類 型題目中是比較困難的。建議教師在教學中要多活用教具,也 就是從 Bruner(1966)由運思方式中,讓學生由商高定理輔助 教具的動作表徵,轉化圖文題的圖像表徵,再進而強化為學生 在文字題的符號表徵,如此學生從不同型式的表徵系統中獲得 數學概念,並能將同一數學概念在不同表徵之間自由轉譯,才 能加強對「形」的題目的概念與理解。

(2)加強學生對「面積」題目的概念:從本研究中發現,學生在 做「面積」的題目時,仍大部分會從「數」的概念去著手,雖 然解題最後是正確的,但顯然對「面積」的商高定理概念較生 疏,因此建議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對「面積」的題目的概念與 練習。

(3) 加強學生對先備知識(根號)的運算能力:學生在做「數」的

就是因根號運算的錯誤而導致解題失敗。依照課程編排,根號 的運算和商高定理雖然放在同一章,但因月考進度的因素,商 高定理單元常會與根號的運算分開成兩次月考的進度,因此建 議在此單元教學中仍要加強學生對根號的運算能力,亦即,學 生的先備知識及舊經驗的連結必須更加清楚。

(4) 發展需運用許多數學概念的問題情境:從本研究發現學生 在解題過程中,使用數學概念種類較多的其答對題數較多。因 此建議教師在教學時,要發展需要運用許多數學概念的問題情 境,以讓學生能學習多種數學概念。此研究結果也呼應了 Leung

(1991)主張教師在教學時最好在同一個問題中將許多所學過 的數學概念連結在一起,而不是只運用某單一一個概念,這樣 學生才會將數學視為一個整合的整體。

(5)教學或設計試卷要涵蓋不同的題目表徵:因為「形」、「面 積」、「數」三種類型題目,其解題使用概念及往返次數會因題 目表徵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教學或設計試卷,在發 展其中某一類型題目時(尤其是「形」的題目),需適時涵蓋不 同的題目表徵,以能在使用概念上,教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概念 種類;及在解題往返次數上,讓學生在考試時做適當的時間分 配。

二、教師在面對文字題及圖文題兩種類型題目教學時,有以下建議:

(1) 漸進引導學生接觸幾何:依照現行各版本教科書,商高定 理單元是安排在國二上學期期中,而此時是學生上國中後第一 次接觸到含有幾何及證明概念的課程,因此建議在教學中需要 用到幾何及證明概念時,教師要慢慢的引導,讓學生了解如何 寫出證明過程及熟悉幾何類型題目的解題方法,也為國二下學 期真正進入幾何單元時奠定良好的基礎。並且在國三學完幾何

三角形及圓的單元時,要再回頭複習商高定理單元中牽涉到幾 何的部分,以期學生能夠完整學習到所有概念。

(2) 加強學生對文字題轉譯及畫圖的能力:從本研究中發現,學 生在文字題及圖文題的解題中,無論從答對率或從所花的時 間,或從階段往返次數來看,學生對於文字題的解題,仍是較 需要加強的,因此建議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對於文字轉譯及組 織基模並畫圖的能力,另外,也要加強學生若萬一圖形畫不出 來時,要如何從文字中尋找關鍵字句的能力。

(3) 設計試卷要兼顧不同學生的需求:從本研究的解題概念來 看,學生在解題時,圖文題因有圖輔助,解題所使用的概念 會較文字題少,往返解題階段的次數也較少,對數學低成就 的學生來說,做圖文題會比較容易正確解題。相反的,若要 訓練數學中高成就的學生,從文字題著手,能訓練學生分析 及探索的能力,並運用較多的數學概念去解題。因此建議在 教學中設計試卷時,圖文題及文字題都各要佔有一定的比 例,以兼顧不同學生的需求。期以此能回應 James J. Kaput

(1985)所主張表徵應用在數學解題和學習上的議題---如何 讓數學佈題者去操作表徵及如何讓數學教育研究者以關鍵 焦點的方式,去處理表徵系統和符號系統。

三、在教學中需加強學生的多元思考、探索及驗證能力:

(1) 教導學生尋找解題的關鍵條件:從本研究發現學生在解 題過程中,解題階段往返次數較少的其答對題數較多。因此 建議教師在教學時,要教導學生如何尋找解題的關鍵條件,

分辨有用及無用資訊,以減少解題階段往返次數,也能讓學

時會一直鑽牛角尖的的使用一種錯誤的解題方法解題而導致 失敗,因此建議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多元解題能力,訓練學 生另類解題方式的思考能力,平時就要能嘗試不同的形式或 方向去思考問題,如小淨的纜車題,用座標概念來解題也不 失為一個另類的方法。

(3) 教導學生有效解決問題和衝突:從本研究可發現,當學生 對某一數學公式不是很確定時,缺乏自己去做探索,以驗證 公式正確性的習慣。譬如小聰的第三題八邊形題及第四題直 線距離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邊長比例是√2 還是√3,

或當直線距離公式根號內到底是加還是減,小聰在猶豫時,

他只會不斷的去尋找長期記憶中存在的線索,而不會從商高 定理的概念去探索真正的答案,而造成解題失敗,因此建議 在教學中部要讓學生死背公式,而且要教導學生在當一時忘 記公式時,要從什麼方向去探索以得到正確的資訊,如此以 達到九年一貫十大基本能力之一的「有效解決問題和衝突」。 (4) 加強學生驗證習慣及後設認知:從本研究可得知,學生在做

數學題目時,大部分是沒有驗算習慣的,但解題驗證是解題 成功與否重要的一環,因此建議在教學中除了程序性的解題 過程之外,也應注重驗證階段的教學,包括評估解題過程的 合理性、是否和其他概念產生矛盾,以及驗證最後的答案 等,以培養學生的後設認知及自我反省的習慣。

貳、 對課程設計的建議

一、目前國中的課程安排,國一的課程內容均是數與量及代數的 部分,國二上學期也只有商高定理這個單元是有包含幾何概 念,其餘的仍是代數的課程,因此,商高定理這個單元安排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