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在 POE 教學中的概念改變歷程

本節根據各實驗學習單的分類規準,分析學生在每個實驗的預測、

解釋活動的作答內容。

一、 實驗 1-2 概念改變歷程

本實驗依據 POE 教學策略,分為預測、觀察、解釋三個活動,實驗 內容是以雷射光平行射入三種不同的透鏡(雙凹、平凸、雙凸、平凸透 鏡),觀察雷射光通過時的偏折情形。

(一)實驗 1-2 預測活動

<預測活動>

* 請你預測當雷射光分別通過下面四種透鏡時的路徑,勾選出你的答案後,請在「理由」

欄中寫下你選這個答案的理由。

a b c d

□a1 □b1 □c1 □d1

□a2 □b2 □c2 □d2

□a3 □b3 □c3 □d3

□a4 □b4 □c4 □d4

□ 其它 □ 其它 □ 其它 □ 其它

圖 4-7 實驗 1-2 學習單(預測活動)

圖 4-7 為預測活動學習單,學生在預測活動必須勾選出答案,並寫出 支持的理由。將學生在預測活動作答內容分為七種類型,其分佈情形如 表 4-17:

表 4-17 學生在實驗 1-2 預測活動作答類型的分佈情形

類型 N(%)

正確類型(一)

正確運用透鏡外觀來判斷其散光、聚光 性質。

5(14.7)

正確類型(二)

以判斷此透鏡為何種透鏡來說明其散光、

聚光性質。

3(8.8)

8(23.5)

表 4-17 學生在實驗 1-2 預測活動作答類型的分佈情形(續上頁)

類型 N(%)

錯誤類型(一)

運用透鏡外觀來判斷其散光、聚光性質,

但卻對應錯誤。

5(14.7)

錯誤類型(二)

對雙凸透鏡、雙凹透鏡的外觀及散光、聚 光性質對應正確,但在平凸透鏡的外觀及 散光、聚光性質對應錯誤。

11(32.4)

錯誤類型(三)

對雙凸透鏡、雙凹透鏡的外觀及散光、聚 光性質對應正確,但在平凸透鏡提到有一 邊是平的,所以雷射光會直線射出。

5(14.7)

錯誤類型(四)

運用透鏡外觀來判斷其散光、聚光性質,

卻對應錯誤且有些部分以「反射」來解釋 原因。

4(11.8)

未提供解釋

只寫出觀察的現象,未進一步解釋原因。 0(0)

其它 1(2.9)

26(76.5)

如表 4-17 所示,在預測活動時,正確類型的學生佔 23.5%(正確類 型一與正確類型二之和),他們能正確運用透鏡外觀來判斷其散光、聚光 性質或是判斷此透鏡為何種透鏡來說明其散光、聚光性質。以 S03 為例

(正確類型一),如下頁圖 4-8:

a b c d

因為它中間比較 細,所以光會散 開。

因為他中間比較寬 一樣,所以 光會聚集。

因為中間比較寬,

所以光會聚集。

因為中間比較寬,

所以光會聚集。

圖 4-8 S03 實驗 1-2 學習單(預測活動)

S03 在實驗 1-2 學習單的預測活動中,四個答案均勾選正確且在四個 理由欄中能正確根據透鏡外觀來判斷散光、聚光性質。

另外,在迷思概念部分高達 76.5%的學生有迷思概念(錯誤類型一、

二、三、四、五及其它之和),此與黃文吟(1999)研究相似,多數學生 在解釋有關透鏡折射等相關問題時,頗感困難。Anderson 與 Karrquist

(1983)的研究也發現學生對折射問題的解釋,常不能確定光進行的方 向,也就是當光由一介質通過另一介質時,不知其偏向何方。在錯誤類 型中,有 14.7%的學生為錯誤類型(一);32.4%的學生為錯誤類型(二); 14.7%的學生為錯誤類型(三);11.8%的學生為錯誤類型(四)。

錯誤類型(一)的學生,以 S11 回答為例(圖 4-9):

a b c d

因為鏡面向內,所 以光線會集中。

因為鏡面一凹一 凸,凸的在前面所以 會散開。

因為兩面都是凸 的,所以光線會散 開。

因為鏡面一凹一 凸,凹的在前面所 以會集中。

圖 4-9 S11 實驗 1-2 學習單(預測活動)

S11 運用透鏡外觀來判斷其散光、聚光性質,但判斷的依據有別於科 學概念,由自身發展出一套準則因而無法將透鏡對應到正確的性質。

錯誤類型(二)與錯誤類型(三)的學生為正確概念與錯誤概念並 存,他們大都能在雙凹(圖 a)、雙凸(圖 c)透鏡理由說明中包含透鏡 外觀的描述並正確對應到散光、聚光性質,而在平凸透鏡(圖 b、圖 d)

的理由說明中包含透鏡外觀的描述卻錯誤對應散光、聚光性質。錯誤類 型(二)的學生以 S16 為例(圖 4-10):

a b c d

因為上下兩邊較 凸,中間較凹,所 以會散光。

因為光由較平的面 出來,所以會散光。

因為上下兩邊較 尖,中間較寬,所 以會聚光。

因為光由較圓面 出,所以聚光。

圖 4-10 S16 實驗 1-2 學習單(預測活動)

S16 對雙凸透鏡、雙凹透鏡的外觀及散光、聚光性質對應正確,但不 了解平凸透鏡的聚光性質。

錯誤類型(三)與錯誤類型(二)不同的是錯誤類型(三)的學生 在平凸透鏡(圖 b、圖 d)受到實驗 1-1 雷射光平行通過長方形稜鏡的影 響,認為透鏡只要有一邊是平的,光就會平行通過,以 S04 回答為例(圖 4-11):

a b c d

由實驗 1-1 得知中 間內凹光線會擴 散。

由四方鏡實驗看出 光會平行通過平面 物體。

由實驗 1-1 得知中 間形狀凸出光線會 會聚。

由四方鏡實驗看 出光會平行通過 平面物體。

圖 4-11 S04 實驗 1-2 學習單(預測活動)

S04 應用實驗 1-1 所觀察到的現象來回答,在圖 a、圖 c 均能勾選正 確答案並說明正確,而在圖 b、圖 d 卻誤用實驗 1-1 雷射光平行通過長方 形稜鏡的觀察來說明。

從錯誤類型(二)與錯誤類型(三)學生的回答可以發現到大部分 學生能在圖 a、圖 c 以透鏡特徵中間厚旁邊薄、中間薄旁邊厚來解釋聚光、

散光,但在圖 b、圖 d 卻很少用此概念來回答,造成此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圖 a、圖 c 是學生較為常見的雙凹、雙凸透鏡,而圖 b、圖 d 的平凸透鏡 則較為少見,加上學生未經實際實驗,因此就算實驗 1-2 的概念在國中課 本內容已有提及,但學生仍不易理解。

錯誤類型(四)的學生具有兩種以上的錯誤概念,以 S06 為例(圖 4-12):

a b c d

中間較瘦,光往內 折射。

中間較高,光往外折 射。

圖形對稱,光會直 線前進。

中間比外面高,光 會反射。

圖 4-12 S06 實驗 1-2 學習單(預測活動)

S06 在理由中部分包含透鏡外觀的描述卻錯誤對應散光、聚光性質,

以及部分用反射來回答此種折射問題,此跟 Anderson 與 Karrquist(1983)

的研究發現類似,不論學生是否學習過光學,均難以區分光的反射與折 射,常會以反射解釋光的折射現象。

(二)實驗 1-2 解釋活動

在預測活動完成後即進行觀察活動觀察後有些學生會發現其預測 與觀察所看到的結果不符合,這其中可能就會產生認知衝突,學生需在 解釋活動寫下調適的過程。將學生在解釋活動作答內容分為七種類型,

其分佈情形如表 4-18:

表 4-18 學生在實驗 1-2 解釋活動作答類型的分佈情形

類型 N(%)

正確類型(一)

正確運用透鏡外觀來判斷其散光、聚光性質。 17(50.0)

正確類型(二)

以判斷此透鏡為何種透鏡來說明其散光、聚 光性質。

6(17.6)

23(67.6)

錯誤類型(一)

運用透鏡外觀來判斷其散光、聚光性質,但 卻對應錯誤。

0(0)

錯誤類型(二)

對雙凸透鏡、雙凹透鏡的外觀及散光、聚光 性質對應正確,但在平凸透鏡的外觀及散 光、聚光性質對應錯誤。

0(0)

11(32.4)

表 4-18 學生在實驗 1-2 解釋活動作答類型的分佈情形(續上頁)

類型 N(%)

錯誤類型(三)

對雙凸透鏡、雙凹透鏡的外觀及散光、聚光 性質對應正確,但在平凸透鏡提到有一邊是 平的,所以雷射光會直線射出。

0(0)

錯誤類型(四)

運用透鏡外觀來判斷其散光、聚光性質,卻 對應錯誤且有些部分以「反射」來解釋原因。

0(0)

未提供解釋

只寫出觀察到的現象,未進一步解釋原因。 11(32.4)

其它 0(0)

如表 4-18 所示,經過觀察後,在解釋活動為正確類型(正確類型一 與正確類型二之和)的學生有 67.6%。值得注意的是在迷思概念部分,

經過觀察後有 32.4%的學生為未提供解釋,他們無法完整解釋自己的想 法,以 S10 回答為例(表 4-19):

表 4-19 S10 實驗 1-2 學習單(解釋活動)

學習單題目 學生作答內容

解 釋 活 動

你發現實驗結果與你所預測的 結果是否符合?你認為符合或 不符合的理由是什麼?請寫在 下面。

不符合。沒想到不論是左邊凸還是 右邊凸,左邊平還是右邊平,發射 出去都會聚焦。

S10 認為觀察結果與自己的預測不符合,但又無法解釋觀念為何,僅 能寫出觀察到的現象。此類型的學生雖在預測與觀察活動間產生認知衝 突,但在短時間內仍無法適當的調適,此與林嘉琦(2005)、邱彥文(2001)

研究結果類似,有些學生經過觀察後,若觀察結果與預測不符合時,往

往僅以觀察到的現象來解釋,無法作較為深入的說明。

(三)小結

學生在實驗 1-2 預測與解釋活動中作答正確、錯誤的變化情形如圖 4-13,卡方考驗結果如表 4-20:

圖 4-13 學生在實驗 1-2 預測與解釋活動中作答正確、錯誤的變化情形 23.5

0 0

8 23.5 1-2 41.2

12 35.3

26 76.5 總和 N

22 64.7

12 35.3

34 100

100%

預測 解釋

正確 錯誤

如圖 4-13 所示,經過觀察後,在解釋活動作答正確(正確類型一與 正確類型二之和)的學生明顯增加,從 23.5%(預測活動)變成 67.6%

(解釋活動),達到顯著改變(P<.05),有迷思概念的學生從 76.5%(預 測活動)減為 32.4%(解釋活動),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未提供解釋的學生 明顯增加(下圖 4-14),從 0%(預測活動)變為 32.4%(解釋活動),很 多在預測活動為錯誤類型(錯誤類型一、二、三、四)的學生,在觀察 活動發現實驗結果與自己的預測不符合,但又無法解釋觀念為何,僅能 寫出觀察到的現象(錯誤類型五),這種情形在預測活動為錯誤類型(二)

的學生最為明顯,從下頁表 4-21 可發現在預測活動為錯誤類型(二)的 學生有 11 位,觀察後有 3 位變為正確類型,其餘的皆變為未提供解釋。

圖 4-14 學生在實驗 1-2 預測與解釋活動中各類型分佈的變化情形

0%

10%

20%

30%

40%

50%

60%

預測 解釋

正確類型一 正確類型二 錯誤類型一 錯誤類型二 錯誤類型三 錯誤類型四 未提供解釋 其他

表 4-21 學生在 1-2 預測活動各作答類型到解釋活動的變化情形 14.7

0 14.7 正確 11.8

1 14.7 錯誤 23.5

0 0

11 32.4 錯誤 11.8

0 14.7 錯誤 11.8 1-2 50.0

6 17.6

0 32.4

0 0

34 100 註:各概念類型說明如下:

1.正確類型(一):正確運用透鏡外觀來判斷其散光、聚光性質。

2.正確類型(二):以判斷此透鏡為何種透鏡來說明其散光、聚光性質。

3.錯誤類型(一):運用透鏡外觀來判斷其散光、聚光性質,但卻對應錯誤。

5.錯誤類型(三):對雙凸透鏡、雙凹透鏡的外觀及散光、聚光性質對應正確,但在平凸透鏡

5.錯誤類型(三):對雙凸透鏡、雙凹透鏡的外觀及散光、聚光性質對應正確,但在平凸透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