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一的結果發現,不論是在正效用值或負效用值情境下,絕大多數的受試者選擇以

「平均分配」的方式在時間的向度上分配其所得或支出。其次則為「正時間偏好」的分配 型態,而「負時間偏好」與其他的分配型態則僅佔少數。這樣的結果,不僅違反經濟學家 的預測,也不符合Loewenstein 與 Sicherman (1991) 的發現。為了進一步探討人們對「平 均分配」的偏好,是否僅是一種未經深思的反應?還是受特定的心理因素的影響? 實驗 二設計了兩類題目的情境,來設法降低受試者對「平均分配」的偏好。第一種情境是援用 經濟學家的論證,來說服受試者「正時間偏好」才是最理性的抉擇。第二種情境則是要受 訪者對可自由動支的「額外收入」,選擇一個時間偏好模式。這是因為實驗一中,多數選 平均分配的受訪者,其理由在於希望能「掌控生活開支」,因此「額外收入」應該可避免 此種心理考量。

3.1 實驗方法 3.1.1 受試者

實驗二的受試者為明新科技大學企管系及國企系學生,共480 人參與團體施測,其中 男性共有101 人,女性共有 379 人。受試者採隨機分配到二個版本的問卷當中。

3.1.2 實驗設計

本實驗援用實驗一中薪資的題目,共操弄兩個變項:正負效用值(薪資領取/薪資發 放,受試者間變項)與說服的方式(經濟學家觀點/額外收入,受試者內變項)。因此有兩 個版本的問卷:A 卷為「薪資領取–經濟學家說明 /額外收入」的搭配;B 卷為「薪資發 放 – 經濟學家說明 / 額外收入」的搭配。

「經濟學家觀點」的情境中,其主要指導語如下:

「請注意:固然每個人都有其偏好的領取方式,但是從經濟學家的觀點,通常認為一 個理性的人,應該選擇圖(2)的薪資領取方式。經濟學家認為薪資愈早領到愈好,因為 扣除開銷後,便存放在銀行來生利息,或做其它投資理財之用,如此便能增加您的總財富。」

「額外收入」的情境中,其主要指導語如下:

「假設您目前有一份固定的薪資收入,這份薪資已可應付您每月的開銷。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您又兼職了一份「副業」,這份副業的「薪資所得」1 年為$48 萬 元,並與老闆簽訂這1 年的薪資分六次「領取」(每二個月領取一次),而且您可以自行分 配每次領取的薪資金額。特別注意的是,這份副業的薪資是你『額外的一筆收入』,這份 額外的薪資收入是不需要立即用於日常開銷的支付上,您可以將這份額外副業的所得全數 用於儲蓄或是投資理財。」

3.2 結果分析與討論 3.2.1 一般性結果描述

「1 年薪資領取所得安排

之經濟學家說明

」之結果列於表5,前三名依序為:第一「平 均分配型」121 人,佔總數的 50.42%。第二「正時間偏好型」77 人,佔總數的 32.08%。

第三「負時間偏好型」17 人,佔總數的 7.08%。 「1 年薪資發放所得安排

之經濟學家說明

之結果列於表6,前三名依序為:第一「平均分配型」136 人,佔總數的 56.67%。第二「正 時間偏好型」68 人,佔總數的 28.33%。第三「正時間偏好-平均型」14 人,佔總數的 5.83%。

卡方檢定的結果顯示「薪資領取(分配正效用值)」與「薪資發放(分配負效用值)」並沒 有顯著的差異(X2 = 6.412;α=0.38)。

表 5:1 年薪資領取所得安排 之經濟學家說明

表 6:1 年薪資發放所得安排 之經濟學家說明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平均分配型 121 50.42 平均分配型 136 56.67 正時間偏好型 77 32.08 正時間偏好型 68 28.33 負時間偏好型 17 7.08 正時間偏好-平均型 14 5.83 正時間偏好-平均型 11 4.58 負時間偏好型 13 5.42 重視過程型 6 2.50 重視頭尾型 5 2.08 重視頭尾型 4 1.67 重視過程型 3 1.25 負時間偏好-平均型 4 1.67 負時間偏好-平均型 1 0.42 合 計 240 100 合 計 240 100

「1 年薪資領取所得安排

之額外收入

」之結果列於表7,前三名依序為:第一「平均分 配型」123 人,佔總數的 51.25%。第二「正時間偏好型」76 人,佔總數的 31.67%。第三

「負時間偏好型」23 人,佔總數的 9.58%。 「1 年薪資發放所得安排

之額外收入

」之結果 列於表8,前三名依序為:第一「平均分配型」137 人,佔總數的 57.08%。第二「正時間 偏好型」66 人,佔總數的 27.5%。第三「負時間偏好型」18 人,佔總數的 7.5%。卡方檢 定的結果顯示「薪資領取(分配正效用值)」與「薪資發放(分配負效用值)」並沒有顯著 的差異(X2 = 8.98,α=0.175)。

表 7:1 年薪資領取所得安排 之額外收入

表 8:1 年薪資發放所得安排 之額外收入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平均分配型 123 51.25 平均分配型 137 57.08 正時間偏好型 76 31.67 正時間偏好型 66 27.5 負時間偏好型 23 9.58 負時間偏好型 18 7.5 重視頭尾型 6 2.50 正時間偏好-平均型 10 4.17 重視過程型 6 2.50 負時間偏好-平均型 4 1.67 負時間偏好-平均型 3 1.25 重視過程型 3 1.25 正時間偏好-平均型 3 1.25 重視頭尾型 2 0.83 合 計 240 100 合 計 240 100

由表7 與 8 中,可看出透過「經濟家觀點」的說明或「額外收入」的操弄,和實驗一 比較起來,選擇平均分配型的比率確實降低了: 在「薪資領取」題目中,由實驗一的 72.73%

降至實驗二的51.25%;在「薪資發放」題目中,由實驗一 63.64%降至實驗二的 57.08%。

另一方面,選擇「正時間偏好型」的比率則有增加的趨勢:在「薪資領取」題目中,由實 驗一的13.64%增至實驗二的 31.67%;在「薪資發放」題目中,由實驗一 24.55%增至實驗 二的27.5%。但整體而言,不論是在「薪資領取」或「薪資發放」的情境,多數人仍然選 擇平均分配型(分佔51.25%與 57.08%)。

3.2.2 影響受試者決策的原因

9 與表 10 列出「經濟學家說明」的情境中,受試者各類偏好的主要理由。就多數 人偏好的「平均分配型」而言,其主要理由似乎在於「穩定性」或「自我掌控性」的問題,

例如說「平均較平穩以備不時之需」或「怕自己領多花多」。表11 與表 12 則是列出「額 外收入」的情境中,受試者各類偏好的主要理由。同樣的,就多數人偏好的「平均分配型」

的理由仍與「自我掌控性」有關。

表 9:1 年薪資領取所得安排之經濟學家說明

類別 理由 例子

平均分配型 ●平均較固定-97 人

●控制力-24 人

●平均較平穩以備不時之需

●怕自己領多花多 正時間偏好型 ●同意經濟學家說明-77 人

●經濟學家認為薪資越早領到領好,因 為扣除開銷後,便存放在銀行生利息

,或做其他投資理期之用 負時間偏好型 ●先苦後甘-17 人 ●先苦後甘的感覺比較好

正時間偏好

-平均型 ●意外之需-11 人 ●擔心有急用時的不便性 重視過程型 ●生活考量-6 人 ●6-8 月支出比較大 重視頭尾型 ●生活考量-4 人 ●年頭年尾較需用錢 負時間偏好

-平均型 ●生活考量-4 人 ●銀行生利息時間在 6 月及 8 月

表 10:1 年薪資發放所得安排之經濟學家說明

表 12:1 年薪資發放所得安排之額外收入

類別 理由 例子

平均分配型 ●平均較固定-137 人 ●平均才能好好分配

正時間偏好型 ●同意經濟學家說法-60 人

●心情因素-6 人

●經濟學家認為薪資愈晚發放愈好,

因為可將應發放的薪資,先存放在 銀行來生利息,或做其它投資理財 之用,如此便能增加您的總財富。

負時間偏好型 ●壓力較小-18 人 ●早點付完較輕鬆 正時間偏好

-平均型 ●直覺-10 人 ●直覺 負時間偏好

-平均型 ●直覺-4 人 ●直覺

重視過程型 ●生活考量-3 人 ●彌補年初年尾較多的花費 重視頭尾型 ●生活考量-2 人 ●可利用旅遊季出國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