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全尺寸煙流實驗觀測

第三節 實驗結果

(1) EXP 0-0a

圖 5-3 為實驗 EXP 0-0a 的影片截圖,本次實驗將自然通風流道關閉,

火源設置在 Room 1,觀測無通風流道時的煙流情形,由圖可知,在實驗 時間 2’59(亦即,火災(煙流)發生後 59 秒)時火災熱煙流進 Room 2,

在實驗時間 3’37 (217 秒)時,Room 1 的煙層高度降至 1.5m 處,5’01 (300 秒)時,Room 2 的煙層高度降至 1.5m,5’35 (335 秒)時,Room 2 的煙層 下降至 1.2 m,5’37 (337 秒)時,可觀測到 Room 1 的煙層因為有火源持續 加熱的關係,煙層下降至 1.3m 即不再下降,而 Room 2 煙層持續地向下 累積,9’25 (565 秒)時 Room 2 的煙層已降至 0.9m 以下,但 Room1 的煙 層仍維持在 1.3m 處。

由於利用肉眼觀測煙層高度所產生的誤差較大,因此,本研究同步 利用熱電偶樹所得的溫度值來推測煙層高度,在此,使用N-percentage rule 來計算,N 值採用 30%。圖 5-4 為利用 N-percentage rule 所計算出來的煙 層高度,由於火源旁的熱電偶樹會受到火源的直接加熱與輻射熱的干 擾,所以火源旁的熱電偶樹將不列入煙層計算當中。由圖 5-4 可看到,由 火災室的熱電偶樹 TC1 所計算出來的煙層,可看到在 200 秒之後就穩定 在 1.2m 左右,而非火災室的熱電偶樹 TC5、TC6 所推測出來的煙層高度 則是持續下降,與攝影機所拍攝的現象相符。

(a) At 2’59,煙流進 Room 2 (b) 3’37,Room 1 煙層下降至 1.5m

(c) 5’01,Room 2 下降至 1.5m (d) 5’35,Room 2 煙層下降至 1.2m

(e) 5’37,Room 1 維持在 1.3m,Room 2 煙層持續下降

(f) 9’25,Room 1 下降至 1.2m

5-3 EXP 0-0a 之拍攝影片截圖

1.5m

1.5m

1.2m

1.2m 1.3m

Room1

Room2

戶外

0 200 400 600 800

Smoke Layer Heigh

TC1

Smoke Layer Heigh

TC4

Smoke Layer Heigh

TC5

Smoke Layer Heigh

TC6

(d) TC6 所求得之煙層下降曲線 5-4 EXP 0-0a 利用溫度所計算出來的煙層高度

(2) EXP 0-0b

此場景亦為無自然通風流道,僅是將火源移動至 Room 2,由圖 5-5 的攝影截圖可看到,在實驗時間2’51(亦即,火災(煙流)發生後 51 秒 時)煙氣即從Room 2 流往 Room 1,2’59 (179 秒) Room 2 的煙氣即下降 至1.5 m,由於 Room 2 的空間較小,所以煙層下降的非常快,在 3’22 (202 秒) 即下降至 1.2 m 處,在 Room 2 煙層向下累積的同時,流往 Room 1 的煙氣同時也逐漸的向下累積,而在4’40 (280 秒) 時,Room 1 的煙層即 下降至呼吸帶高度1.5 m,而之後 Room 1 與 Room 2 的煙層下降至 0.9m 即達到平衡狀態,對照圖 5-6 利用 N-percentage 所求出的煙層下降曲線 可看到,Room 1 約在 450 秒時達平衡狀態,而 Room 2 則是提早在 250 秒左右即達平衡狀態。

(a) At 2’51,煙由 Room 2 進入 Room 1 (b) 2’59,Room 2 煙層下降至 1.5m

(c) 3’22,Room 2 煙層下降至 1.2m (d) 4’40,Room 1 煙層下降至 1.5m

(e) 4’35,Room 2 下降至 0.9m (f) 6’53,Room 1 下降至 0.9m

5-5 EXP 0-0b 之拍攝影片截圖 0.9m

1.5m 1.5m

1.2m

0 200 400 600 800

Smoke Layer Heigh

TC2

Smoke Layer Heigh

TC3

Smoke Layer Heigh

TC4

Smoke Layer Heigh

TC6

(d) TC6 求得之煙層下降曲線 5-6 EXP 0-0b 利用溫度所計算出來的煙層高度

(3) EXP 0-1

此場景啟動了自然通風流道,火源在Room 1,其目的係為了觀測自 然通風道對火災煙流的影響,在等待 2 分鐘(120 秒)建立自然流場後點燃 油盤,在實驗時間 2’49 (169 秒),Room 2 煙層下降至 1.5 m,由圖 5-8 N-percentage 所計算出的煙層下降曲線來看,Room 1 的中性線位於 1.1m 的高度,而 Room 2 的煙層持續下降。

(a) 2’49,煙氣從 Room1 進入 Room2 (b) 3’26,煙氣下降至 1.5m

(c) 5’26,Room2 煙層下降至 1.5m

5-7 EXP 0-1 之拍攝影片截圖

1.5m

1.5m

0 200 400 600 800

Smoke Layer Heigh

TC1

Smoke Layer Heigh

TC4

Smoke Layer Heigh

TC5

Smoke Layer Heigh

TC6

(d) TC6 求得之煙層下降曲線 5-8 EXP 0-1 利用溫度所計算出來的煙層高度

(4) EXP 0-2

此場景為觀測當起火室在 Room2,此自然通風流道是否對煙流發展 與煙層累積有影響。在此場景中,實驗時間 2’52(172 秒)時,煙氣即從 Room 2 進入了 Room 1,由於 Room 2 的排煙開口過小,所以煙氣迅速的 累積,在3’06(186 秒)Room 2 的煙層即下降至 1.5 m,5’02 (302 秒)時 Room 1 的煙層也下降至 1.5 m。

(a) 2’52,Room2 煙氣進入 Room1 (b) 3’06,Room2 煙層下降至 1.5m

(c) 4’02,Room2 煙層下降至 1.2m (d) 5’02,Room1 煙層下降至 1.5m 5-9 EXP 0-2 之拍攝影片截圖

1.5m

1.5m 1.2m

0 200 400 600 800

Smoke Layer Heigh

TC1

Smoke Layer Heigh

TC3

Smoke Layer Heigh

TC4

Smoke Layer Heigh

TC6

(d) TC6 求得之煙層下降曲線 5-10 EXP 0-2 利用溫度所計算出來的煙層高度

(5) EXP 0-3

圖5-11 為 EXP 0-3 之拍攝影片截圖,此場景係外風為 5 m/s 的非貫流 風向,火源在 Room 1,在本次實驗中,煙氣在實驗時間 2’56 (176 秒)時 進入 Room 2,3’20 (170 秒)時 Room 1 的煙氣下降至 1.5 m,5’15 (315 秒),

Room 2 煙層即下降至 1.5m,圖 5-12 為此場景之煙層下降曲線,由圖 5-12 可看到 Room 2 的煙層之後會下降至 0.7m 處,且持續下降。

(a) 2’56,煙氣進入 Room2 (b) 3’20,Room1 煙層下降至 1.5m

(c) 5’15,Room2 煙層下降至 1.5m

5-11 EXP 0-3 之拍攝影片截圖

1.5m

1.5m

0 200 400 600 800

Smoke Layer Heigh

TC1

Smoke Layer Heigh

TC3

Smoke Layer Heigh

TC5

Smoke Layer Heigh

TC6

(d) TC6 求得之煙層下降曲線 5-12 EXP 0-3 利用溫度所計算出來的煙層高度

(6) EXP 0-4

圖5-13 為 EXP 0-4 之攝影機截圖,此場景係外風為 5 m/s 的非貫流 風向,火源在 Room 2,在此場景中,在實驗時間 2’49 (169 秒)時,煙氣 進入 Room 1,2’50 (170 秒)時,Room 2 的煙層下降至 1.5 m,5’07 (307 秒)時,Room 1 的煙層也下降至 1.5 m。圖 5-14 為此場景利用 N-percentage rule 算出的煙層下降曲線圖。

(a) 2’49,煙氣進入 Room1 (b) 2’50,Room2 煙層下降至 1.5m

(c) 5’07,Room1 煙層下降至 1.5m

5-13 EXP 0-4 之拍攝影片截圖

1.5m

1.5m

0 200 400 600 800

Smoke Layer Heigh

TC2

Smoke Layer Heigh

TC3

Smoke Layer Heigh

TC4

Smoke Layer Heigh

TC6

(d) TC6 求得之煙層下降曲線 5-14 EXP 0-4 利用溫度所計算出來的煙層高度

(7) EXP 2-1

圖5-15 為 EXP 2-1 之拍攝影片截圖,此場景係外風 5 m/s,且 Door1 位置入風 1 m/s 的場景,火源在 Room1,在本次實驗中,煙氣在實驗時 間2’56(176 秒)時進入 Room2,3’04(184 秒)時 Room1 的煙氣下降至 1.5m,

4’35(275 秒),Room 2 煙層即下降至 1.5m,圖 5-16 為此場景之煙層下降 曲線,由圖 5-16 可看到 Room2 的煙層下降至接近地面 20 公分的位置,

因為受外風貫流入內的影響,外風由 Door1 進入 Room1 再經由 Door2 進 入 Room2,在 Room2 內造成一紊亂流場,擾動了煙層,使得 Room2 的 煙氣無法有效累積在上層而被攪動至接近地面的位置。

(a) 2’56,煙氣進入 Room2 (b) 3’04,Room1 煙層下降至 1.5m

(c) 4’35,Room2 煙層下降至 1.5m 5-15 EXP 2-1 之拍攝影片截圖 1.5m

1.5m

0 200 400 600 800

Smoke Layer Heigh

TC1

Smoke Layer Heigh

TC3

Smoke Layer Heigh

TC5

Smoke Layer Heigh

TC6

(d) TC6 求得之煙層下降曲線 5-16 EXP 2-1 利用溫度所計算出來的煙層高度

(8) EXP 2-2

圖5-17 為 EXP 2-2 之拍攝影片截圖,此場景係外風 3 m/s,且 Door1 位置入風 1 m/s 的場景,火源在 Room2,在本次實驗中,煙氣在實驗時 間2’32(152 秒)時進入 Room1,2’55(175 秒)時 Room2 的煙氣下降至 1.5m,

5’20(320 秒)時 Room 1 煙層下降至 1.5m,圖 5-18 為此場景之煙層下降曲 線,由圖中可看到最後 Room1 的中性面約在 1m 的位置。

(a) 2’32,煙氣進入 Room1 (b) 2’55,Room1 煙層下降至 1.5m

(c) 5’20,Room1 煙氣下降至 1.5m

5-17 EXP 2-2 之拍攝影片截圖 1.5m

1.5m

0 200 400 600 800

Smoke Layer Heigh

TC2

Smoke Layer Heigh

TC3

Smoke Layer Heigh

TC4

Smoke Layer Heigh

TC6

(d) TC6 求得之煙層下降曲線 5-18 EXP 2-2 利用溫度所計算出來的煙層高度

(9) EXP 2-3

圖 5-19 為 EXP 2-3 之拍攝影片截圖,此場景係外風 5 m/s,且 Door1 位置入風 3 m/s 的場景,火源在 Room1,在本次實驗中,煙氣在實驗時 間3’00(180 秒)時進入 Room2,3’10(190 秒)時 Room1 的煙氣下降至 1.5m,

4’52(292 秒),Room 2 煙層即下降至 1.5m,圖 5-20 為此場景之煙層下降 曲線,由圖5-20 可看到 Room2 的煙層下降至地面的位置,這也是因為外 風直接進入了 Room2 內,且此場景的外風速較 EXP 2-1 高,所以造成擾 動煙層的情形更為明顯,所以煙層下降至地面的位置。

(a) 3’00,煙氣進入 Room2 (b) 3’10,Room1 煙層下降至 1.5m

(c) 4’52,Room2 煙層下降至 1.5m 5-19 EXP 2-3 之拍攝影片截圖 1.5m

1.5m

0 200 400 600 800

Smoke Layer Heigh

TC1

Smoke Layer Heigh

TC4

Smoke Layer Heigh

TC5

Smoke Layer Heigh

TC6

(d) TC6 求得之煙層下降曲線 5-20 EXP 2-3 利用溫度所計算出來的煙層高度

(10) EXP 2-4

圖 5-21 為 EXP 2-2 之拍攝影片截圖,此場景係外風 3 m/s,且 Door1 位置入風 1 m/s 的場景,火源在 Room2,在本次實驗中,煙氣在實驗時 間2’41(161 秒)時進入 Room1,2’51(171 秒)時 Room2 的煙氣下降至 1.5m,

5’30(330 秒)時 Room 1 煙層下降至 1.5m,圖 5-22 為此場景之煙層下降曲 線,由圖中可看到最後 Room1 的中性面約在 1m 的位置。

(a) 2’41,煙氣進入 Room1 (b) 2’51,Room2 煙層下降至 1.5m

(c) 5’30,Room1 煙層下降至 1.5m

5-21 EXP 2-4 之拍攝影片截圖 1.5m

1.5m

0 200 400 600 800

Smoke Layer Heigh

TC2

Smoke Layer Heigh

TC3

Smoke Layer Heigh

TC4

Smoke Layer Heigh

TC6

(d) TC6 求得之煙層下降曲線 5-22 EXP 2-4 利用溫度所計算出來的煙層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