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結果分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95-101)

第四章、 實驗設計與評估

4.2 實驗二:驗證多人批閱及相關註記分析是否真能提升學習效益

4.2.2 實驗結果分析

式比對(請參考圖 3-14),看自己所做的註記是否跟其他人在該篇程式碼所做的註

記是ㄧ樣的,藉由此種方式,不只可加深自己的印象,也可再次確認自己還有哪 些觀念是沒有修正過來的。

(三) 後測

在批閱學生小考的程式碼時,已經大致知道學生最常犯的錯誤是什麼,因此 在這個部份,設計了四個題目測驗題目,(本次測驗題目,請參考附錄B),其中 有三題,是以幾小段的程式碼呈現,這些程式碼內包含了學生之前常犯的錯誤,

而本實驗會請學生找出這些錯誤,並做修正的動作,最後ㄧ題,則是有關於迴圈 邏輯的判斷,請學生寫出最後的答案為何;而這個實驗步驟,主要是想知道,在 經過不同的實驗控制因素下,各組的學習效果是否會有所差異。

4.2.2.1 實驗假說與檢定方式

本實驗的假說如下所列:

(1) H1: μe1a1 對於實驗控制因素(註記分析的有無),實驗組及控制 組A 的測驗成績(指實驗時,所進行的測驗)並沒有顯 著的差異。

(2) H2: μe1b1 對於實驗控制因素(批閱人數的多寡),實驗組與控

制組B 的測驗成績,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H1及H2表示欲利用測驗的成績資料來檢驗的虛無假設。μe1在H1及H2中,

表示實驗組測驗成績的平均數,μa1則表示在H1中控制組A 測驗成績的平均數,

μb1則表示在H2中控制組B 測驗成績的平均數。

t-檢定,則驗證在實驗控制因素操控之下,兩組之間的後測成績資料平均數 是否有差異。在後測成績中,實驗組及控制組 A 的控制因素其差異在於,實驗 組有提供相關的註記分析,而控制組A 則沒有提供相關的註記分析,因此,H11a: μe1≠μa1 的對立假說主要是要驗證實驗組,也就是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有較 佳的成績表現,以驗證本研究所提供的相關註記分析機制,對於 C 語言的學習 是有助益的;而實驗組與控制組B 的控制因素差異在於,實驗組 A 為多人註記,

而控制組B 只有單一教師在上面作註記的動作,因此,H21a: μe1≠μb1的對立假 說主要是驗證實驗組,也就是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有較佳的成績表現,以驗證 本研究所提供的多人批閱機制,對於C 語言的學習是有助益的。

4.2.2.2 實驗結果

收集各組實驗時的後測成績,並分別計算在進行統計假說檢定時可能會使用 到的相關資料數據(如表4-16所示),其中包括樣本數、平均數及標準差。

表4-16:各組後測成績之相關數據 組別 樣本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實驗組 8 28.750 18.957 控制組A 7 18.857 12.033 控制組B 8 25.625 8.450

z 後測成績- t-檢定:

為了檢測實驗控制因素組別之間的後測成績是否有所差異,因此按組別間的 控制因素,將其兩兩配對為實驗組及控制組A、實驗組與控制組 B,利用 t 檢定 分別驗證其兩個組別間的後測成績是否有明顯差異。

(1)實驗組與控制組 A:

根據 t-檢定的結果(如表 4-17 所示),顯著性(P 值)為 0.257>0.05,表示實驗 組及控制組 A 在後測成績上並無顯著差異,因此接受假說 H1,拒絕對立假說 H11a,也就是這兩組的測驗成績平均數是相等的。

表4-17:實驗組與控制組 A 之後測成績 t-檢定摘要表 假說 H1e1a1

對立假說:H11a: μe1≠μa1

差異的95%信賴區間 t 自由度 顯著性

(雙尾) 平均差異

下界 上界 有無註

記分析 1.185 13 0.257 9.893 -8.148 27.93

∵顯著性(P 值)大於顯著性 0.05

∴表示實驗組及控制組A 的測驗成績平均數沒有顯著差異

=>不拒絕假說 H1e1a1,但拒絕對立假說 H11a: μe1≠μa1

I. 檢定結果

由實驗組與控制組A 之後測成績 t-檢定的結果,我們可以發現,這兩組的後 測成績是沒有明顯差異的;但若從表4-16 來看,實驗組的平均數比控制組 A 的 平均數多了9.89 分,因此還是可看出在有無註記分析的控制因素下,實驗組(有 提供註記分析)的平均成績還是高於控制組 A(沒有提供註記分析)。

(2)實驗組與控制組 B:

根據 t-檢定的結果(如表 4-18 所示),顯著性(P 值)為 0.677>0.05,表示實驗 組及控制組 B 在測驗成績上並無顯著差異,因此接受假說 H2,拒絕對立假說 H21a,也就是這兩組的測驗成績平均數是相等的。

表4-18:實驗組與控制組 B 之後測成績 t-檢定摘要表 假說 H2e1a1

對立假說:H21a: μe1≠μb1

差異的95%信賴區間 t 自由度 顯著性

(雙尾) 平均差異

下界 上界 有無註

記分析 0.426 14 0.677 3.125 -12.613 18.863

∵顯著性(P 值)大於顯著性 0.05

∴表示實驗組及控制組B 的測驗成績平均數沒有顯著差異

=>不拒絕假說 H2e1b1,但拒絕對立假說 H21a: μe1≠μb1

I. 檢定結果

由實驗組與控制組B 之後測成績 t-檢定的結果,我們可以發現,這兩組的後 測成績是沒有明顯差異的;但若從表4-16 來看,實驗組的平均數比控制組 B 的 平均數多了 3.13 分,因此還是可看出在『批閱人數的多寡』該控制因素下,實 驗組(多人批閱)的平均成績還是高於控制組 B(單人批閱)。

4.2.2.3 實驗二檢定結果彙整

z 利用 t-檢定對這三組學生在實驗中的後測成績做檢定的結果顯示(如表 4-1

及表4-18 所示),並沒有達到顯著水準,代表在控制因素(註記人數的多寡及註記 分析的有無)下,這三組的後測成績並沒有明顯的差異;然而從這三組的敘述統 計量-平均數(實驗組=28.750,控制組 A=18.857,控制組 B=25.625)來看,其實以 控制因素-註記分析的有無,實驗組及控制組 A 的平均數相差了 9.893,以控制

以看出來,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在兩個控制因素下,成績都高過其他兩組,其 中有一組的成績差距還相差了 9.893,因此雖然成績上的檢定是不顯著的,但是 由各組的平均數來看,其實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模型對於學習 C 語言還是有一 定的學習助益,而根據本研究的推論,會造成成績不顯著的原因可能有兩個;

(1)在學習效益上,本來就應該是要看長期的,尤其是 C 語言這種跟邏輯能力相 關的科目,更不可能在一夕就能有明顯的學習效益出現,這或許是因為成績不 顯著的原因。

(2)通常在統計上,每組的樣本數最少要達 30 以上,才具統計說服力,50 以上更 佳,然而礙於研究的限制,因此每組的人數不到30 人,因此,本研究推論樣 本數過少也可能是成績沒有達顯著差異的原因之ㄧ。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95-10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