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設計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3-57)

為了檢驗一般線上學習系統與本研究的線上即時診斷學習系統,對於學習績 效、系統效用的影響,本研究依據診斷回饋機制,將實驗受測學生分為 2 組。對照 組採用一般線上學習系統,實驗組採用本研究的線上即時診斷學習系統。

3.6.1 實驗樣本 實驗樣本 實驗樣本 實驗樣本

本實驗對象以北部某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資料庫管理」課程共計 70 位修課學生 為實驗樣本,採教學實驗法,本研究在實驗樣本的分配處理部份,為了避免實驗對 象間相互溝通降低研究的信度,採用隨機分組之方法,將實驗對象分成兩組,每一 組各有 35 名學生,兩組學識背景及智力水準相當,學習環境相似,因此其間之差異 性應該不大,在實驗結束之後進行隨堂測驗並配合問卷進行資料蒐集,以學生之答 卷及問卷結果進行分析。

3.6.2 實驗流程 實驗流程 實驗流程 實驗流程

為了解兩組在學習前對實驗課程內容的先備領域知識程度是否相當,本研究在

實驗進行前對二組實驗對象先進行先備知識評量測驗分析,藉此瞭解樣本彼此對該 教學課程內容瞭解的程度差異。本研究的實驗目的主要是探討不同的線上診斷機制 學習系統,對於學習績效與系統效用之影響,由於本研究系統主要為學習資料庫中 的結構化查詢語言,將線上診斷機制學習系統依照實驗組別的不同,設計兩種不同 回饋機制的練習平台頁面,實驗組給予 KCR 的回饋訊息,對照組給予 KR 的回饋訊 息,並配合資料庫管理課程教學時程,先由教師於課堂示範如何操作系統,隨後藉 由作業任務要求學生利用線上學習系統進行練習。而為了瞭解學生的程式設計自我 效能,學生首次登入系統必須填寫程式設計自我效能問卷量表,方能使用系統進行 練習,實驗結束時,藉由課堂測驗進行學習績效及系統效用問卷量表的資料蒐集。

本研究之實驗流程如圖 3.8 所示。

圖 3.8 實驗流程圖

3.6.3 實驗時程 實驗時程 實驗時程 實驗時程

本實驗進行的方式為所有學生同時進行,在學期開始尚未進行任何資料庫管理 課程教學之前,先進行先備知識評量測驗,為配合課程教學時程,直至學期後期才 讓學生使用線上學習系統,學生從使用線上學習系統進行練習至最後的課堂測驗,

時間約為兩個星期,其中包括填寫程式設計自我效能問卷量表、課堂測驗及填寫系 統效用問卷量表。

3.6.4 實驗 實驗 實驗 實驗資料分析方法 資料分析方法 資料分析方法 資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資料分析工具採用 SPSS 12.0 for Windows 版,來進行資料分析工作,

因其特色在執行速度快及具備多種統計分析能力,故本研究採用軟體做為資料分析 工具。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與假說,本研究所採取的資料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一、 平均數與標準差等描述性統計:針對研究構面的變數進行一般情況與差異性的 瞭解,以瞭解變數資料的集中或分散的情況。本研究以平均數來描述資料的集 中量數,以標準差來描述變數資料的分散情況,以對兩組實驗樣本對於先備知 識及系統效用有初步的認識。

二、 獨立樣本 T 檢定(independent T-test):為了瞭解兩組實驗樣本之先備知識以 及經過實驗後的系統效用是否有顯著差異,因此針對兩份實驗資料進行獨立樣 本 T 檢定,以確認兩組實驗樣本在先備知識方面無顯著差異,並想瞭解實驗後 之系統效用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 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本研究以 Cronbach’s α 係數作為本研究的信度 分析工具,並根據 Nunnally&Bernstein (1994)的建議,若 Cronbach’s α 值達到 0.7 以上便可接受該份量表,作為信度的衡量標準。

四、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ANCOVA):本研究利用單因子共 變數分析檢驗在先備知識及程式設計自我效能作為干擾變數時,不同的線上診

斷機制學習系統對於學習者學習 SQL 語法所獲得的學習績效是否會有顯著差 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3-5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