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4 章 系統架構設計與量測項目

4.4. 導光管設計

一般積分器主要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為透鏡陣列(Lens Array)主要用於LCD 投影機中,另一種為導光管(Light guide)也可稱為ROD,如圖4-13所示,此導 光管光學元件一般都用於DLP投影機的照明系統中。兩者積分器主要功能皆相 同,第一是將不均勻的入射光源能量重新分佈,使之產生均勻光源至光閥系統,

第二是將圓形發散的入射光源形式轉換成光閥形狀的矩形形式,一般都為3:4 或16:9的長寬比例。然而,當光源經過投影鏡頭與其他光學元件,甚至是無法 100%均勻化的原因,最終在投影螢幕上所呈現出亮度從中心往邊緣遞減的效果。

圖4- 13 積分器(a) Rod (b) Lens Array

從之前章節可得知,我們將採用與設計導光管積分器,它才是最佳選擇。導 光管本身又可分為實心與空心兩種,實心的導光管又可稱為光棒,它的工作原理 仍然是將輸入之不均勻光線隨機反射,然後輸出均勻光線,實心導光管的內徑之 反射次數與折射率、導光管的數值孔徑、截面積和長度有關,將導光管建構在系 統上會有些困難,因為每一點與導光管外徑的接觸都會導致TIR(全反射)失效使 得光從導光管射出,這些光之損耗會導致接觸點產生熱累積,因此必須在實心導 光管之入口及出口面上鍍抗反射膜,並且膜層不可以鍍到其他部位,然而,這種 製程是較昂貴的。再者,任何髒污或灰塵在導光管的截面都會導致螢幕上的影像 有污點。並且,在導光管的玻璃中經由單位長度之反射次數會比在空氣中慢,這 是由於折射率之緣故,所以同樣之積分動作必須要較長之導光管。

目前空心的導光管已有越來越多人選用在DLP投影機系統中,主要有四點原 因:第一點是空心的導光管在單位長度中產生更多積分運算,因為工作環境是在 空氣中而取代玻璃,也因此在同樣效果下,空心可比實心的長度短。第二點是因 為入口與出口端截面是空的,不會有灰塵的問題。第三點是不需考慮抗反射鍍膜 之問題,不會因長久使用造成鍍膜老化而反射率下降的問題。最後一點是將導光 管架設在照明系統上比較簡單,因為不會因外在介質的改變而導致內部全反射失 效的問題。然而,空心的導光管本身也有缺點,就是熱效應導致每一面的反射面 膠合處因為過熱燒焦而移位,使得投影品質下降,較簡單且快速的補救方法即是 用特殊膠補強每一反射面的膠合處。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不斷在追求輕巧可攜式的投影系統,因此根據以上章 節分析,我們將選擇空心的導光管來加以做設計。然而,空心的導光管形式仍有 許多變化,如導光管彎曲角度、長寬比的變化或內部反射面的鍍膜材質差異等,

分別所得到的效果也大有不同。在此論文中我們只特別針對直線形與長寬比

(L/D)小於1,且內部反射面都假設為98%的反射率的空心導光管來作設計與 分析,圖4-14即為設計導光管的流程圖。

圖4- 14 導光管設計流程圖

首先,我們依據所採用的LED的Lambertian發散角度來區分,中心最強強度 的角度定為±90°而左右分別依據強度劃分至±0°,共17個光線角度來個別加以分 析,可參考圖4-9,光源位置是依據對稱軸XY將四種顏色LED的4x4陣列分別擺 放於四個象限區域,如圖4-12,導光管長寬比設定為0.75,寬為45mm,長 33.75mm。當光源規格與位置和導光管尺寸皆確定後,再來就設計內部反射面。

首先,我們先考慮LED的發散角度為0°~-40°的情況,如圖4-15所示。

(a)

(b)

圖4- 15 (a)光源角度為 0°~-40°的光線路徑 (b)幾何分析計算

藉由控制反射片的傾斜角度(θ)與長度(Z),使得某部分角度的入射光 線能較均勻的分散至出口端的中心區域,在圖4-12中,W為光源的高度,L與D 分別為導光管的長與寬,D’為特定角度的入射光藉由反射面至出口端的高度,H 為反射面的傾斜高度,α為入射光角度而範圍為0°~-40°。我們藉由幾何光學公 式推導出當在某特定角度的入射光最後反射至出口端的高度為何,H、Z與θ的 關係式為

H = Z tan θ

(4-11)

再者,我們也可推算出出口端高度(D’)與入射光角度(α)的關係式為

[ ( ) ] ( H ) H

W

D L +

+

= −

θ α

α 2 tan

' tan

(4-12)

4-12式中,L、W和α值皆為已知,因此我們即能設計並優化出第一塊反射面的 最佳H值,使得光線能量較均勻分佈於出口端,則最佳情況即是在第一塊反射片 的規格為長 9mm、10°傾斜角。之後我們再來分析當入射光線角度為-40°~-70°

的情況,如圖4-16所示。

(a)

(b)

圖4- 16 (a)光源角度為-40°~-70°的光線路徑 (b)幾何分析計算

在圖4-16中,各參數所代表意義皆與之前圖4-15相同,除了入射光線角度以 β表示,範圍為-40°~-70°。因此我們同樣可推算出出口端高度(D’)與入射光 角度(β)的關係式為

[ ( ) ]

( H ) H

W

D L +

= −

θ β

β 2 tan

' tan

(4-13)

在4-13式中,L、W與β值仍為已知值,因此我們可藉由此關係式來設計與優化 最佳的第二塊反射面的傾斜角為10°而長度為10.35mm,使得最後導光管出口端 的均勻度有所改善。

由於光源擺放位置的關係,當光源的發散角度為0~-70度時可藉由所設計的 反射面來改變光路徑,但當光源的發散角為-70°~-90°與+50°~+90°的情況時,

此時光線直接入射至出口端,不會經由反射面因此無法控制光線進而改變光路 徑,如圖4-17所示。

圖4- 17 光源角度為-70°~+50°的光線路徑

在圖4-17中,γ角度範圍為-70°~-90°,φ角度範圍為+50°~+90°,可分 別推算出入射光角度(γ與φ)與出口端高度(D’)的關係式。當角度為γ時關 係式為

γ

' tan

L

W

D

= − (4-14)

當角度為φ時,關係式為

ϕ

' tan

L

W

D

= + (4-15)

最後來分析光源發散角度為+10°~+40°時的情況,如圖4-18所示。

圖4- 18 光源角度為+10°~+40°的光線路徑

從圖4-18可發現,當我們依據光線角度所設計好的第一塊與第二塊反射面 後,在光線角度為+10°~+40°之間的光線會因為之前第一塊或第二塊的反射面 做二次反射,使得光線路徑較為複雜且發散角度也較大,甚至有部分角度光線的 反射路徑會朝負光軸方向,進而從入射面射出而造成光損耗,因此,我們依據之 前所推的數學理論,分別設計第三塊與第四塊反射面,使光線路徑盡可能朝正光 軸方向,並提升出口端均勻度,最後最佳的設計即是在第三塊反射片規格為長度 4.5mm而傾斜角為-20°,第四塊反射片的長度為7mm而傾斜角為10°的情況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