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市場導向對教師工作性質的影響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市場導向的內涵 (頁 30-40)

在上一節的討論中,我們就市場導向的教育改革可能對學校教育 造成的衝擊,回顧整理了當代學者的論辯,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把焦 點置於學校教育中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教師身上,深入探討市場導向 對其工作性質可能造成的影響。

1990 年代以來,有不少學者開始關心教育改革對教師工作的影 響(Ball,1999;Churchill et al.,1997;Helsby,1999),其中都不免 提到市場導向對教師工作的衝擊(如 Helsby 在《Changing Teachers’

Work》一書中提到 market forces 或 marketization 不下 30 次),而 這些研究的結果大部分都是令人憂心的,例如:

教師的現代史是一連串地位的降低、自主權的喪失、健康的 惡化、士氣的低落以及對外來控制與日俱增的屈從。許多研 究詳述了各國為了使學校成為市場導向、市場管理的社會組 織而對教師角色進行控制的過程…,久而久之,教師失去了 對於自身工作情境最基本的權力與控制。(Harris,1994:

108)

面對這樣的環境鉅變,不同的學者基於不同的觀點,在思索其對 教師工作的長遠影響時有著兩極化的看法。其一是以此為契機,認為 眼前的黑暗只是教師工作向上提升的過渡期,因為教師的工作要提 升,首要任務就是振興教師的專業地位,專業地位是要自己爭取而 來,不應是別人授予的(Granström, 1996),而市場的競爭正提供了 一個爭取專業地位的良好背景,使教師有機會在這一波改革中從邊陲 的地位一躍成為真正的專業(Robertson &Trotman,1992)。其二是以 此為危機, Young 與 Levin(1999)指出,近年來世界主要工業國家的 教育改革皆隱藏了兩個主要的意識型態,即市場機制優於政府機制與 對教育人員專業性的強烈不信任,後者可由近年來美國的教育高峰會 出席人物多是政治與產業界的領袖,而幾乎沒有教育社群的代表看出 端倪(Good,1997)。在這兩股力量的激盪下,教師的地位每下愈況,

而他們面臨的困境卻未受到應有的重視(Villegas -Reimers &

Reimers, 1996) 。尤有甚者,公共服務的專業控制轉向市場結構的 消費者控制的過程中,許多對教師工作與效能的惡意論述(如教師坐 領乾薪又不認真工作、工作輕鬆假日多又常喊累),也起了推波助瀾 的效果(O'Hear,65-66),教師工作因而註定每下愈況。

以下研究者從相關文獻的討論中歸納出對於說明當今國中教師 工作性質至為重要的面向,析論市場導向對教師工作性質可能產生的 影響。

壹、自主權

教師自主權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輔導與行政的過程中,能依其 專業知能做出專業判斷與行動,而不受外力的不當干擾與影響。討論

的努力目標,而這些努力不斷以各種形式出現,從師資培育的發展、

證照制度的建立與專業團體的組織,都可以看出這些努力的軌跡。

以 1980 年代以來的美國為例,標榜要提升教師專業自主權的教 育改革,至少就形成三大浪潮,第一波是以《國家在危機中》爲起點,

是由上而下推行的,期望透過實施教師職能測驗,透過教學績效決定 職務升遷的制度,以提升教師專業自主。第二波是以《準備就緒的國 家》爲起點,是由下而上推行的,期望以教師的自主性爲基礎而進行 以學校本位的改革。第三波主要是自 1990 年代以來透過選擇權的運 作,引入市場的機制,期望能成為提升教師專業自主的催化劑。

有學者認為,學校在市場化的趨勢中被比擬成私人企業,必須整 合現有的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大而不當的科層控制必定無法對市場 需求做出最快速而有效的回應,因此權力勢必下放到學校。而教師的 專業自主權可以在這波改革中獲得充分的發展與實踐,教師將因此在 學校的預算、人事、行政運作享有更多參與和決定權 (Fullan, &

Stiegelbauer,1991;Murphy,1992),在課程與教學上擁有更多的自 主權(Nias, Southworth & Campbell,1992:167),並且將獲更多協助 與成長的機會(Lieberman & Miller,1990; Nias, Southworth,&

Yeomans,1989),也會使教師更致力於教育品質的提升(Rosenholtz, 1989)。

然而,另有學者(Churchill et al.,1997:154)認為,將權力下 放到學校根本對教師沒有任何「增權」的作用,因為它本質上還是外 來強加的。尤有甚者,有學者(Helsby,1999:172)認為在教育市場化 的趨勢中,教師等同於私人企業中的雇員,將註定會被以更嚴密的方 式控制與監督。Ball(1994:48-64)就曾分析 1980 年代以來日漸增長 的三種控制教師工作的形式,即課程、市場與管理(即新管理主義):

課程方面的標準化提供了市場競爭的基準,也使教育工作的工具理性

不斷增強;市場力量的導入,使學校形象管理被看得與教育過程一樣 重要,教育工作的評價也愈來愈訴諸量化的外在成果(學生成績表 現);而新管理主義在組織層面成功地同時滿足了前述兩個元素, 即 要求組織成員彈性地回應市場需求,並且對標準課程負起成敗的責 任,而形成比福特主義式管理更全面性的控制(Ball,1994:54)。Smyth (1993:2)也認為強調權力下放的學校本位與教師自主,並不能達成教 師主體的解放,相反地,它是新右派意識型態所建構的另一個更全面 性的「牢籠」(iron cage)。他認為早期的學校管理機制是基於貫徹 學校政策而運作,現今的管理機制,則是在監督學校成員的外在工作 表現與促進學校與教師間的競爭而運作。消費者需求、績效責任、教 師專業的呼聲始終回歸同一把尺度,即可量化的結果,現在教師所承 受的壓力,是拿出實際的工作成果給人評分,這與一個按件計酬的工 人或生產線的工人所承受的壓力完全一樣,是以教師鎮日疲於將生產 線上的學生加工成市場所要的標準模樣,何自主之有?

貳、工作負荷

美國作家 Frank McCourt 在一本描敘他在紐約都會三十年教書生 涯的自傳中寫到:「沒有一種行業像教師一樣,按著鈴聲打仗,每四 十五分鐘衝鋒陷陣一次」(引自羅薰芬,2000:Ⅴ),這段文字生動地 描繪了教師工作的艱繁。在市場導向的衝擊下,教師工作負荷會有一 定程度的增加,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然而有學者認為這是邁向專業 必須付出的代價(Rapp,2000),也有學者指出在這波改革中,教師體 驗到的只是更多技術性工作的負擔加重,而沒有經驗到更多的專業自 主權(Apple,2001b:416)。

Apple(1986;另參見 Ball,1988:295)認為教師的工作角色與責 任範圍有不斷擴大的傾向,期望在有限的時間內處理大量繁複的工

上課、改作業、出考卷、改考卷、算成績、管理早自習、午休與打掃 秩序…(這還不算課外時間的投入),根本沒有多餘時間想專業成長的 問題。近年來行政命令下來要教師們參與學校本位管理、行使專業自 主權、在教學上求新求變、對家長與學生的要求作出回應,另外又要 分擔「行銷」學校的責任、影響家長的觀點、提升學校的聲望與形象,

當然還有面對各種評鑑所必須填寫的表格、必須撰寫的報告

(Hargreaves 1994;Smyth,1995b),這些又大大增加原本就已沉重 的工作負荷,使教師愈來愈難成為一個富創造力與想像力的工作者。

Hatcher(1994)進一步提出工作負荷的增加,其實也是政府用來 確保教師順從的管理機制之一,因此政府樂於將近年來教師工作的日 益密集化塑造成理所當然的印象。他舉出最近教育標準局的報告常把 一些超時工作的教師(其中就有提到一些每年花 800-1000 小時的個 人時間在備課上、每週花 25 個小時以上的下班時間在工作上的教師) 當作成功的榜樣,要求其他教師起而效尤。

參、專業知能

一般認為教師工作應具備高度的專業知識技能,這些技能是從長 期的訓綀與不斷的進修中習得,其內涵應該包括授課科目的學科知 識、教育專業知識、教學與教室管理技術。在權力下放的市場脈絡之 中,有學者認為教師將有更大的課程與教學決定權(Nias,

Southworth & Campbell,1992:167),在市場競爭的驅使下,教師們 必然使出渾身解數,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能,以求在激烈的市場競 爭中勝出(Chester,1990:9-10)。

但也有學者(Helsby,1999:114;Robertson,1996:52;Smyth &

Shacklock,1998:22)持相反意見,認為在這一波市場潮流中,表面 上教師好像在學校層面取得了較大的自我控制與決策權,然而實際上

他們正遭受到更嚴密的監控,這些監控反映了對教師專業知能的不信 任與其工作的貶值化,而教師工作的日趨片斷化、分割化與密集化,

也使教師常要在草率中匆匆做決定,無暇進行反省,進而感到喪失專 業知識與技能。

Ball(1997)認為英國近年來執行的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學校發展計畫(School Development Planning) 與教育標準局(OFSTED)視察等等,都是用以監控教師的機制,專家們 設計了愈來愈多單一尺碼的標準課程、教學程序與檢核指標,認為只 要按圖索驥就能達成高效能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學信念、工 作經驗與專業知能,相形之下就顯得無關緊要。關於這點,

Hargreaves(1994: xiv)曾提出有趣的說明:

在英格蘭與威爾斯,政策制定者對待教師的態度就像在對待 頑皮的小孩,隨時需要明確的指導方針與嚴正的耳提面命,

而且常用一些簡單、尖銳的批評來督促他們趕上進度;在美 國,對待教師的方式則愈來愈像對待正在復原中的酒精中毒 者,要求遵照按部就班的有效教學步驟進行教學,依賴別人 發展的專門知識來提升自己的專業程度。

Hellawell(1994)更指出,英國政府有一種把師資培育在高等教 育機構學習的年限縮短,而在學校實習的時間加長的傾向,這反映了 右派壓力團體的意識型態。他們認為教學只是一種技藝(craft),在 學校中以學徒的身分與資深教師學習是最好的訓練方式,職前的訓綀

Hellawell(1994)更指出,英國政府有一種把師資培育在高等教 育機構學習的年限縮短,而在學校實習的時間加長的傾向,這反映了 右派壓力團體的意識型態。他們認為教學只是一種技藝(craft),在 學校中以學徒的身分與資深教師學習是最好的訓練方式,職前的訓綀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市場導向的內涵 (頁 30-4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