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動態平衡能力研究中,Streepey and Angulo-Kinzler (2002) 將幼兒、兒童、與 成人以三種不同方向與兩種不同距離的抓取工作下進行平衡測詴。發現兒童組站 立的平衡控制與成人類似,但在不同抓取難度中,兒童組與成人的高層次平衡方 式不同,反而較類似幼兒組。因此動態平衡能力好壞除了仰賴年齡發展外,尚頇 考慮工作難度。

Hatzitaki, Zisi, Kollias, and Kioumourtzoglou (2002) 以 15 位 11 至 13 歲兒童探 討知覺-動作 (perceptual-motor) 對兒童動態平衡與靜態平衡的影響。此實驗於測 力板上進行一連串的單足站立,同時進行知覺和動作的測詴,結果發現靜態平衡 能力與接受視覺訊號能力有高度相關,在動態平衡情境下,髖部內展與外展動作 會與動作反應速度相關。此研究結果說明 11 至 13 歲兒童即可依不同的工作難度 選擇不同的平衡因應策略。

平衡能力的探討同樣適用於物理治療領域,Chen and Woollacott (2007) 利用 平衡動作探討腦性麻痺 (Cerebral Palsy, CP) 兒童的下肢動力學,以比較正常兒童

與腦性麻痺兒童受到支撐地面干擾後下肢動力學之間的差異。結果發現腦性麻痺 組的兒童最大維持平衡速度的能力低於相同年齡或是較低年齡層的正常兒童,且 在平衡過程會顯示多重力矩的現象。說明腦性麻痺兒童無法如同一般正常兒童利 用適當的肌肉以及活化適當部位以進行平衡,反而會同時活化所有關節維持平衡 動作。此實驗結果認為腦性麻痺兒童不只是發展遲緩,姿勢控制之病理學因素也 具重要影響,並證實動作的控制對平衡能力的重要性。

進一步探討平衡板與動作控制的研究,Ko, Challis, and Newell (2001) 利用前 後移動的平衡板探討平衡與動作協調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當平衡板的前後移動 頻率增快時,個體會利用關節自由度與四種不同的姿勢協調模式調整平衡的姿 勢。首先身體由僵硬轉變為腳踝控制,再以腳踝連結髖部產生動作,最後加入膝 蓋使動作連結腳踝、膝蓋與髖部形成動作協調模式。另外,直立性姿勢對於動態 的支撐平面會產生協調模式的轉變,在平衡板的頻率較快時,個體會解放腳踝自 由度,若解放腳踝自由度不足以應付動作需求時,則會募集髖關節與膝關節的自 由度以滿足動作需求,並且發現身體動作協調的確會受到個體、工作與環境限制 影響。

Ko, Challis, and Newell (2003) 延續上一個研究,同樣利用前後移動的平衡板 探討經過練習後的平衡動作協調型態,參與者經過一天平衡板練習並於 24 小時 後進行保留測驗。實驗結果發現個體在受到平衡板移動頻率干擾時,為了達到姿 勢的平衡,一開始各肢段相關性較低且動作相對獨立。然而經過練習,姿勢各肢

段之間的協調模式變得高度相關,並且開始利用反作用力以及利用慣性力量來使 動作更為協調與穩定。然而此研究與 Bernstein (1967) 所提出的凍結與解放自由 度並不一致,反而是呈現先解放再凍結的現象,可能是因為個體為符合工作要 求,由解放自由度使個體尋求平衡策略,最後才凍結部分關結自由度來維持平衡 動作。此實驗結果發現個體平衡動作為達到工作目標而會改變動作協調的型態。

第五節 假說

依上述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自由度觀點與限制觀點預測動作者受到關節限 制後,個體會因應工作限制而使動作自由度改變並產生募集與抑制現象。因此針 對研究問題提出以下假說:

假說一:不同膝關節限制之平衡動作結果無差異,且經動作練習,維持平衡時間 會增加,而動態平衡儀碰地次數減少。

假說二:不同膝關節限制會有不同的動作過程,且平衡動作經練習後各關節變異 會隨練習天數增加而減低,受膝關節限制組之關節變異較無限制組大,

但變異性與動作結果無關係。

假說三:經過平衡動作練習,個體會由凍結自由度轉為解放自由度,而膝關節限 制組會減少膝關節,增加頸關節、髖關節、與踝關節活動角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