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1 研究背景

近年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技術愈來愈受重視,但是此 技術並非是這幾年才有的新技術。RFID 技術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約 1940 年),就已經被應用。當時此技術主要是用於敵我識別上(分辨敵方飛機和我方飛 機),在我方飛機上裝載著高耗電量的主動式標籤,當雷達發送一個詢問(Request) 的訊號時,我方飛機上的主動式標籤會適時的回應,並藉由此方式來判斷空中的 飛機是敵方或是我方。然而因為礙於成本與技術上的限制,並未能將其技術應用 於軍事以外的用途上。一直到了1970 年代末期,美國政府方面透過 Los Alamos 科學實驗室把RFID 的技術轉移至民間。然而此技術轉移至民間後,在商業上最 先應用於動物身上。到了1980 年代,美國與歐洲方面有幾家公司開始著手於 RFID 標籤上又研發。直到 1990 年代才開始被應用於供應鏈系統上。此時自動化 廠商也已經開始著手於導入RFID 的系統佈局,例如:西門子、歐姆龍、洛克威 爾等,都已經將RFID 系統與既有的自動化系統作結合。但是直到沃爾瑪

(Wal-Mart)與美國國防部宣佈要在 2005 年開始全面啟用 RFID 系統,此時才真正 開始市場對RFID 技術方面的重視。沃爾瑪並規定旗下的供貨商必需將商品貼上 RFID 電子標籤,將使商品上原先的二元條碼(Bar-code)皆由 RFID 電子標籤來取 代。因為美國國防部和沃爾瑪大力推動,使各家廠商紛紛投入RFID 技術上的研 究以及開發。至於條碼(Bar-code)與無線射頻辨識(RFID)有何差異呢?連零售業 者的龍頭Wal-Mart 也決定將條碼完全由 RFID 來取代之。然而 RFID 到底魅力為 何,使得愈來愈多廠商一直跟進此技術的佈局,二者之間的差異性如表1-1 所示:

表 1-1 Bar-code 和 RFID 的差異 電子標籤均可完成辨識的動作。讀卡機(Reader)在傳輸距離上,也會依據 Reader 頻率上的不同,傳輸距離也會有所不同,如表1-2 所示。

表 1-2 不同 Reader 頻率的傳輸距離 Reader 頻率 135kHz

(LF)

13.56MHz (HF)

860~930MHz (UHF)

2.45GHz (Microwave)

傳輸距離 ≦10cm ≦1m ≦10m ≦10m

大部份應用都使用高頻無線射頻讀卡機為主,主要的優點在於價格便宜(與超高 頻、微波作比較)、技術上也較超高頻(微波)成熟、使用上也較穩定[1]。但缺點 在於傳輸距離過短。所以廠商紛紛把焦點都集中於超高頻無線射頻讀卡機的開發 上,以被動式電子標籤而言最遠傳輸距離可到達至10m,主動式電子標籤傳輸距

離更大於10m 以上。

然而隨著RFID 技術的提昇,因此有許多相關研究開始針對 Multi-tag 環境 下的應用提出了許多的看法以及評估[2][3]。至於在 Multi-tag 環境下所產生的碰 撞效應,也有許多想關研究開始針對傳統碰撞演算法來進行改善[4][5],透過閒 置和碰撞時槽的減少進而達到Reader 與 tag 之間通訊時間縮短,使得系統能夠更 快速完成多重標籤辨識。接下來將提出問題所在,當 Reader 送出一個請求 (Request)訊號時,Reader 感測範圍內的電子標籤收到 Reader 的請求訊號後,會 送出一個回應(response)訊號給 Reader,再進行資料的傳遞。若 Reader 同時收到 多張電子標籤所送出的回應訊號時,則會有碰撞的情形,Reader 會依據防碰撞 (Anti-collision)機制來完成資料的辨識[6],但在辨識的過程中,Reader 將隨機選 取Reader 感測範圍內所有電子標籤[7],直到所有電子標籤完成辨識[8][9][10]。

由上述的情形可知,Reader 系統只具備多重標籤辨識方面上的功能並無法完成分 類的動作。假若系統能同時具備多重標籤顯示並且資訊排序正確的功能,在應用 範圍上想必能更廣泛。例如:在混凝土裝填上,可以透過此系統,區分出裝填車 輛以及待裝填車輛,並依照工程的需求來裝填混凝土多寡。在商品(貨物)管理 上,也可以藉由此系統,指示機器針對於A 類商品、B 類商品、C 類商品該做那 些處理。在停車場管理上,可透過此系統來指示電子柵門需要打開那一扇門,原 本需要在進出口的電子柵門上各設置一台Reader,也只需要一台即可完成進出口 閘門控管[11][12]。

本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多重標籤在分類上的問題,然而造成多重標籤無 法分類的問題在於多重標籤無法正確排序出來所造成的,所以必需透過新的演算 機制來解決多重標籤在排序上的問題,進一步使系統能完成分類的動作。

1.3 研究方法

目前在無線網路環境下,進行定位服務的定位模式有以下四種方法[13]:

1. 收訊角度法(Angle of Arrival , AOA):

接收端利用方向性天線或天線陣列來決定出傳送端訊號來源的方向,來得 知傳送端訊號可能的方向。

2. 收訊時間法(Time of Arrival, TOA):

利用傳送端訊號到達接收端時所需的傳播時間,再將傳播時間和傳播速度 作相乘,來得知傳送端位置所在。

3. 收訊時間差法(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利用二台接收器,來接收傳送端訊號到達接收端所需的傳播時間,再將二 台接收器分別收到的傳送訊號時間相減後再乘上傳播速度之後,代入雙曲線來求 出此方程式,並得知傳送端的距離。

4. 訊號強度法(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RSS):

利用傳送端所送回訊號強度的強弱,進一步判定傳送端位置所在。

上述四種方法中,以訊號強度法較適合於室內環境(短距離傳輸),其餘另外三種 方法則是較適合於室外環境(長距離傳輸)。

目前常用的搜尋演算法有以下五種方法:

1. 循序搜尋法(Linear Search) 2. 二元搜尋法(Binary Search) 3. 插補搜尋法(Interpolation Search) 4. 雜湊搜尋法(Hashing Search) 5. 費伯那西搜尋法(Fibonacci Search)

本論文中,採用訊號強度法則配合上搜尋演算法來解決多重標籤分類上的 問題。訊號強度法是完成電子標籤的辨識[14],搜尋演算法是完成電子標籤的排 序。Reader 與電子標籤因為距離無法太遠,所以當電子標籤收到 Reader 送出的

發射功率,電子標籤回應Reader 因為彼此間距離不遠,所以 Reader 在收到電子 標籤的時間差幾乎是幾毫秒的差距,系統無法處理這麼短的時間差,故不採用 TOA、TDOA 方式來完成。Reader 會隨著位置角度的擺放,所接收到的電子標 籤也會有所不同,因為差異性很大,故不採用AOA 方式來完成。最後採用 RSS 方式來完成。搜尋演算方式採用的是二元搜尋法,此方法在進行搜尋執行時,所 執行的次數遠比循序搜尋法還要少,因此在搜尋方面節省很多的時間,使系統在 執行上能更有效率[15][16][17]。

1.4 論文架構

本論文共分成五章,其大綱如下所示:

第一章:序論。介紹RFID 的背景,並說明研究動機以及目的為何。

第二章:RFID 的基礎理論部份。介紹 RFID 相關的簡介、操作原理、操作 頻率、多重存取方式。

第三章:設計一個新的演算機制。此演算機制中運用到接收訊號強度法結 合搜尋演算法,首先利用訊號強度法則來完成 Reader 感測範圍中所有電子標籤 的數量,並再利用搜尋演算法來進行訊號強度的增減,此演算機制稱之為可調輻 射功率演算法。系統透過此演算機制來完成多重標籤的排序。

第四章:實驗結果與分析。針對系統加入新的演算機制後,並透過環境的 架設而得到的實驗結果,再由實驗結果來証實系統是否能完成多重標籤排序的動 作,進而完成分類的動作,接著分析電子標籤旋轉方向與系統錯誤率關係以及電 子標籤數量與時間上的關係。

第五章:結論。針對實驗環境的架設以及實驗測量的結果做整合性的分析 與討論,並在最後提出此演算法有何需要改進的空間以及未來展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