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建議一】

山坡地建築物損調查: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內政部營建署

協辦機關:中華民國風工程學會

台灣地區每年均承受多次的颱風侵襲,過去偏重在土石流、道路交通損毀 等災情,而坡地上建築風損情形議時有所聞,有必要由歷史資料中蒐集國去颱 風對於台灣地區山坡地建築物風的情況,並對未來颱風作用後,組織團隊調查 建築物風損情形,累積觀察資料。同時由風損案例中了解,建築物設計規範可 進一步修正之處。

【建議二】

山坡地建築物風載重預估模式研擬:長期性建議 主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內政部營建署 協辦機關:中華民國風工程學會

由本研究結果顯示,山坡地上建築物所受風力地評估其影響因子甚多,如 單純以風速加成方式考慮尚不足以涵蓋其複雜的機制,建議將影響山坡地建築 風載重的坡度、建築形式、地形、地表條件、建築基地位置等條件綜合考量,

結合氣動力實驗與 CFD 模擬計算,建立合適的風載重預估模式,由完整的數據 資料建立預測模式,以利山坡地開發及建築設計之用。

82

附錄一、期初審查會議記錄及廠商回應一覽表

84

附錄一、期初審查會議記錄及廠商回應一覽表

86

附錄一、期初審查會議記錄及廠商回應一覽表

88

附錄一、期初審查會議記錄及廠商回應一覽表

90

附錄一、期初審查會議記錄及廠商回應一覽表

92

第 3 案:來流具俯仰角對低層建築 風載重影響之研究

陳若華 82.6 分 1

(二)以上各案受評廠商,均符合評選須知第 4 點第 1 款「須 有過半

數之出席評選委員評定達 70 分(含)以上者方列入名次之排定。」

規定。

(三)請主辦單位將評選結果簽報機關首長或其授權人核定。

十三、散會:下午 5 時 40 分。

附錄二、期中審查會會議記錄與意見回應表

93

附錄二、期中審查會會議記錄與意見回應表

.

本所 102 年協同研究「都市街廓空氣污染擴散與街地 風環境評估之實驗研究」 、 「流場三維量測方式建置暨 應用至防風措施影響效應評估之研究」及「來流具俯 仰角對低層建築風載重影響之研究」等 3 案期中審查 會議紀錄

一、時 間:102 年 07 月 19 日(星期五)下午 2 時 30 分 二、地 點:大坪林聯合開發大樓 13F 簡報室

三、主持人:陳組長建忠 記錄:陳玠佑、李 信宏、鍾政洋

四、出席人員:如簽到單 五、主席致詞: (略)

六、計畫簡報: (略)

七、綜合討論意見:(依發言順序排序)

(一)「都市街廓空氣污染擴散與街地風環境評估之實驗研究」

案:

中華民國全國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陳技師永成:

1.期中報告風洞試驗之結果與實際上呈現者合理。

2.都市地形地況複雜,以目前之模型模擬,與實際都市 各種地況不一致,可納入未來研究方向。

羅教授元隆:

1.報告書提及不同風攻角結果,請說明其目標及本研究

94

附錄二、期中審查會會議記錄與意見回應表

為中性(neutral)條件,排除熱效應因素。

5.本實驗主要探討濃度擴散,濃度分析均使用排放源初

96

附錄二、期中審查會會議記錄與意見回應表

98

附錄二、期中審查會會議記錄與意見回應表

99

4.研究成果將盡量多採用圖表方式呈現。

5.建築物模型屋頂坡面採用由 1:1 逐漸變化至平屋面形 式模擬常見之雙坡面屋頂,研究成果並可與前期於平 坦地形之研究成果作比較。

6.本案山坡地地形模型以採用法規規定可開發之限制為 研究範圍,目前法規以三級坡為開發限制。為使山坡 地地形模型之流場單純,參酌文獻中研究成果建議,

以餘弦函數剖面及平滑表面為對象,以本研究地形模 型於近地層表面可得俯仰角度達 15 度以上之流場。本 研究地形模型已達此限制之上限,並向下製作較緩坡 的地形模型進行比較。

7.研究中將利用文獻探討了解植生現況對於近地紊流影 響,以釐清對於建築物所受風載重屬保守或不保守情 況。

8.為能使流況聚焦於表現俯仰角度,採用山脊形式山坡 地地形,實際山丘地貌可能有局部的凹凸變化或走勢 變化,則未列入研究範圍。

9.後續召開專家座談會的地點與時間,均以本所為主,

並請本所長官指導。

八、會議結論:

(一) 本次會議 3 案期中報告,經審查結果原則通 過,並請業務單位依規定時程管控研究進度。

(二) 請業務單位將與會專家學者及出席代表意

見詳實紀錄,供研究團隊參採,並於期末報告中針

對期中審查意見以表格方式逐一說明與回應。經費

並請按月核銷。

100

九、散會:下午 17 時。

附錄二、期中審查會會議記錄與意見回應表

102

附錄二、期中審查會會議記錄與意見回應表

104

附錄三、期末審查會會議記錄與意見回應表

105

附錄三、期末審查會議意見回覆表

本所 102 年協同研究「都市街廓空氣污染擴散與街地 風環境評估之實驗研究」 、 「流場三維量測方式建置暨 應用至防風措施影響效應評估之研究」及「來流具俯 仰角對低層建築風載重影響之研究」等 3 案期末審查 會議紀錄

一、時 間:102 年 11 月 8 日(星期五)下午 2 時 30 分 二、地 點:大坪林聯合開發大樓 15 樓第 4 會議室 三、主持人:陳組長建忠 記錄:陳玠佑、李信宏 四、出席人員:如簽到單

五、主席致詞: (略)

六、計畫簡報: (略)

七、綜合討論(依研究計畫序)

(一)「都市街廓空氣污染擴散與街地風環境評估之實驗研究」

案:

曾教授俊達:

1. 本案以都市街廓空氣污染擴散與街地風環境評估之 實驗計畫研究目的清楚。

2.請具體說明實驗設計採 9 組立方體建築物模型之實驗 假設依據。

3.研究成果宜結合現行規範或供相關規範具體項目修正

參考。

106

張教授盈智:

1. 此為一個相當重要的議題,值得肯定。

2.都市地形模擬相當符合目標,在後續研究有必要模擬

「街廓」的實際尺寸。一般街廓(block)H 遠大於街

道寬 S,報告書內容的比例 1:1 或 1:05 就不符合,反

附錄三、期末審查會會議記錄與意見回應表

108

區濃度變化主要端視風場變化而定。

7.數值模擬街廓污染擴散確實具有未來繼續研究可行性,

至於其他相關研究構想將轉請建築研究所做為未來規 劃研究題目參考。

8.Z/H>1 時,風速向下游處遞減之結論為誤繕,將於成

果報告更正。

附錄三、期末審查會會議記錄與意見回應表

3. 研究報告以「colored contour(等值圖)」顯示防風

牆後方之風場特性及防風效果,如能標示數值可使閱

110

附錄三、期末審查會會議記錄與意見回應表

112

研究成果要提供給營建署或規範制訂機關應用時,該試 驗的次數和試體數多寡易受他人質疑,如何使對方在兼顧公 共利益的情形下,能解除該種疑慮又能確實完成,請研究團 隊及承辦單位研議。

研究單位回應(陳教授若華):

1. 有關各委員甚多期許本研究成果能回饋至規範修訂,

惟本人認為規範修訂作業應嚴謹,如能增加實驗驗證 次數,研究成果才能更為具體且有說服力,未來將朝 該方向持續努力。

2.屋頂坡度分界是依據規範規定分為 4 種,至於研究成 果本研究團隊相當樂意能提供給設計者參考,未來將 於成果報告強化整理說明,尤其是廠房設計的部分,

可供參考引用。

3.廠房設計與自然通風的部分,未來可做為進一步的研 究,並結合至綠建築領域。

4.餘有關研究用語應普及化、模型縮尺問題、研究與實 際對應的關係、內容應修正或誤繕處等等,將修正後 於成果報告呈現。

八、會議結論:

(一) 本次會議 3 案期末報告,經審查結果原則通過。

(二) 請業務單位詳實記錄與會專家學者及出席代表意見,

並請執行團隊參採及確實依照本部規定格式修正成 果報告,注意文字圖表之智慧財產權,如有引述相 關資料,應註明資料來源,對於成果報告之結論與 建議事項內容,須考量應為具體可行,並鼓勵將研 究成果投稿建築相關學報或期刊。

(三) 請執行團隊依契約書規定,完成報告書送所

附錄三、期末審查會會議記錄與意見回應表

113

及辦理核銷結案事宜。

九、散會:下午 5 時。

114

附錄三、期末審查會會議記錄與意見回應表

116

附錄四、第一次專家座談會議意見回覆表

117

附錄四、第一次專家座談會議意見回覆表

118

附錄四、第一次專家座談會議意見回覆表

120

附錄五、第二次專家座談會議意見回覆表

121

附錄五、第二次專家會議意見回覆表

122

附錄五、第二次專家座談會議意見回覆表

124

附錄六、第三次專家座談回覆表

125

附錄六、第三次專家座談會議意見回覆表

126

附錄六、第三次專家座談回覆表

128

強 定 量 結 果 之 研 究。

本 研 究 屋 頂 坡 度 有 0°,平屋頂之案 例,然實際低層廠 房 建 築 平 屋 頂 案 例很少。

感謝指導,一般建築物為達到排水 功能,均有洩水坡度,本研究平屋 頂案例主要供比對之用。

屋 頂 屋 簷 凸 出 在 實 際 案 例 中 都 有,固實驗模型縮 尺 關 係 無 法 顯 現,建議未來可加 入 CFD 數值模擬分 析 來 補 充 風 洞 實 驗之不足。

感謝指導,本年度研究採用之模型 縮 尺 無 法 表 現 屋 頂 較 小 尺 寸 的 變 化,可利用 CFD 進行模擬。

建 議 對 實 驗 結 果 有 關 風 載 重 負 壓 大 小 之 描 敘 加 上 吸力之補充說明。

遵照辦理。

參考書目

129

參考書目

1.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 “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 ANSI/ASCE7-10, 2010.

2. Architectural Institute of Japan, “AIJ Recommendations for Loads on Buildings,” AIJ, 1996

3. Alfredo H-S. Ang, Wilson H. Tang, 1975, “Probability Concepts in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 Volume I--Basic Principles,”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4. Bienkiewicz, B. , Y. Tamura, H.J. Ham, H. Ueda, K. Hibi, 1995,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multi-channel roof pressure,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Vol.54/55, pp.369-381

5. Cook, N.J. & J.R. Mayne, “A Refined Working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of Wind Loads for Equivalent Static Design”,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Vol.6, p.p.125-137, (1980).

6. Cook, N.J. & J.R. Mayne, “A Novel Working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of Wind Loads for Equivalent Static Design”,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Vol.4, p.p.149-164, (1979).

7. Delville, J. , L. Ukeiley, L. Cordier, J.P. Bonnet and M. Glauser, 1999, Examination of large-scale structures in a turbulent plane mixing layer. Part I.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Vol.391, pp.91-122

8. Ginger, J.D., G.F. Reardon, B.J. Whitbread, 2000, “Wind load effects and equivalent pressures on low-rise house roof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Vol.22, pp.638-646.

9. Hagan, M.T., and Menhaj, M.B., “Training feed-forward networks with the Marquardt algorithm,”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Vol. 5, No. 6, pp. 989-993 (1994).

10. Hanson, T.., Summers, D.M. and Wilson, C.B., “Numerical modeling of wind flow over building in two dimensions”, Journal of Numerical Method in Fluids, Vol.14, 1984, pp.25-41.

11. Hecht-Nielsen, R., “Theory of the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Vol. 1, pp. 593-605 (1989).

130

12. Holmes, J.D. , R.J. Best, An approach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wind load effects on low-rise buildings, J. Wind Eng. Ind. Aerodyn. 7 (1981) pp.273-287.

13. Holmes, J.D. ,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pressure fluctuations on blu€ bodies using eigenvectors, J. Wind Eng. Ind. Aerodyn. 33 (1990) 2192230.

14. Kasperski, M. 2007, “A consistent model for the codification of wind loads”,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Vol.95, p.p.1114-1124

15. Kasperski, M. 1996, “Design wind loads for low-rise buildings : A critical review of wind load specifications for industrial buildings”,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Vol.61, p.p.169-179

16. Kim H G, Patel V C, Lee C M. 20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ind flow over hilly terrain.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Vol.87, pp.45-60.

17. Rumelnart, D.E., Hinton, G.E., and Williams, R.J., “Learning international representation by error propagation,”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eding, D.E.

Rumelnart et al., Ed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pp. 318-362 (1986).

18. Standards Australia, “AS/NZS 1170.2 2010”

19. Standards Australia, “AS/NZS 1170.0 Supplement 1 : 2010”

20. Simu, E. & R.H. Scanlan, “Wind effect on structures”, Wiley-Interscience, John Wiley & Sons, 3rd. edition, 1996.

21. Tamura, Y. and Suganuma, S. 1999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of random wind pressure field, Journal of Fluid and Structures, Vol.13, pp.1069-1095

22. Taylor P A. 1998. Turbulent boundary-layer flow over low and moderate slope hills.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Vol.74–76, pp.25–47.

23. Tieleman, H.W., T.A. Reinhold, M.R. Hajj, 1997, “Importance of turbulence for the prediction of surface pressure on low-rise structures”,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Vol.69-71, p.p.519-528.

24. Tieleman, H.W., M.R. Hajj, T.A. Reinhold, 1998, “Wind tunnel simulaion requirements to assess wind loads on low-rise buildings”,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Vol.74-76, p.p.675-685.

25. Weng W, Taylor P A, Walmsley J L. 2000. Guidelines for airflow over complex terrain: model developments.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Vol.86, pp.169-186.

26. Zeng, P., “Neural computing in mechanics,” Apply Mechanics Review, Vol.

51, No. 2, pp. 173-197 (1998).

參考書目

131

27. 吳俊傑,1999,颱風災害,科學月刊,356 期。

28. 何明錦,陳若華,2006,「低層廠棚式建築物風載重評估之研究」,內政 部建築研究所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29. 陳若華,2007,「低層建築耐風設計風載重之修訂研究」,內政部建築研 究所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30. 羅華強,”類神經網路—Matlab 的應用”,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05。

31. 「最新建築技術規則」,2012,詹氏書局。

32. 「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及解說」,營建雜誌社 編印,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06,台灣。

132

133

來流具俯仰角對低層建築物風載重影響之研究 出版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電話:(02)89127890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三段 200 號 13 樓 網址:http://www.abri.gov.tw

編者:陳建忠、陳若華、鍾政洋、聶國昀、李冠篁、陳威呈 出版年月:102 年 12 月

版次:第一版

ISBN:978-986-03-8812-1 (平裝)

13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