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透過準實驗研究的方式,研究者在制訂研究主題並收集相關資訊之後,透過 自行設計的科學史教材與教學活動,分別在高三物理課程中熱學及物理光學兩個 單元,進行了兩階段的科學史融入教學活動,並依據學生在第一階段科學史融入 熱學課程結束後的反應,進行第二階段課程的調整與規劃。透過科學史教學的方 式,實驗組學生的科學本質觀點更加接近現代觀點;學習成就的表現上,不論是 透過傳統試題或是 PISA 類型試題進行評量,在科學史教學活動後學生的成績都 有進步的跡象。本節依據本研究所獲得的結果與結論提出建議,做為日後規劃科 學史教學活動的參考,及對於未來研究上的看法與建議。

一、 對於科學史教學的建議:

(一) 由學生在科學史活動學習單的回答以及學習感受問卷的意見,研究者建 議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本質問題思考時,應提供學生更充足的時間 互相討論、交換想法,透過小組合作提高效率。

(二) Abd-El-Khalick & Lederman(2000)主張除非伴隨明示的教學策略,否則科 學史或科學史哲的課程,不容易對於學生的科學本質觀點產生明顯提升

89

的效果;謝甫宜與洪振方(2010)也提出在科學本質教學中,若能明確地 指出科學本質,是最能夠增進學生科學本質的教學方法。因此,研究者 日後在進行科學史教學活動時,不論是科學史教材的編輯或是學生在思 考科學本質問題的引導,可以將科學本質更明確的凸顯出來,並視為教 學的目標之一,這樣就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於科學本質的認識。

(三) 隨著科技的進步,教師在教學現場能夠提供學生更多元化的資訊,透過 電腦的協助教師也能更及時地獲得學生的回饋訊息,了解學生的學習狀 況,若能透過互動式軟體模擬從前科學家的研究、科學史小動畫呈現科 學家生存時代的時空背景...這些都是紙本形式的學習單不容易做到的。

因此,研究者建議教師在設計科學史教材時,能夠多利用多媒體工具,

提供學生更豐富的科學素材,讓學生對於科學家在創造科學知識時的過 程,能夠有更深刻的體會與認識。

(四) 許多在教學現場的科學教師都期待能透過改變自己的教學,進而提升教 學專業能力及豐富教學的內容,卻往往因為擔心學生的成績受到影響而 猶豫不決。從本研究所獲得的研究結果可減少教師對於使用科學史教學 的疑慮,若能更進一步,鼓勵其它有興趣的教師共同參與,透過教師社 群的合作,應該能夠更有效地促進教師教學專業的成長。

二、 對於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 近年來,多元評量的重要性逐漸受到重視,為了配合十二年國教的實施,

教育部要求全國高中教師在「差異化教學、多元評量、有效教學」等方 面參與 14 小時的實體研習,此外,由 102 學年度開始(9 月),新北市 教育局建議各校段考試題暫定融入 20%仿多元評量試題,全面啟動多元 評量融入新北市課堂學習與評量。由此可知,隨著十二年國教的實施,

對於學生學習情況的評量,不論是評量的形式、工具或內容都會逐漸的 多元化。因此,日後在科學史融入教學的相關研究中,如果想要探討科

90

學史教學對於學生學習成就的影響,評量的方式也不再侷限於傳統類型 的試題,透過多元評量的方式探討科學史教學對於學生學習狀況的影響,

似乎可以做為後續研究的方向。

(二) 目前高中物理課程規劃中,高二社會組學生也安排一學期每周兩堂課的 物理課,對於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並沒有自然組與社會組的分別,如何 在時間更緊迫的課程規劃中,透過科學本質教學相關活動提升學生對於 科學本質的認識,讓這些學生在未來踏入社會後,能夠透過合適的態度 與方法面對科學議題,研究者認為是後續可以嘗試進行科學本質教學相 關研究的方向。

91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靜如(2006)。傳達科學本質之理論與教學實例。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田炯良(2003)。融入科學本質之教學對八年級學生科學本質觀及學習動機之影 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市。

杜鴻模(2002)。物理科低成就學生之輔導個案。科學教育月刊,252,46-51。

吳美瑩(2004)。粒子發展史輸入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對國中學生學習成就及科 學本質觀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呂治平(2003)。科學史的學習對國中學生歷史的科學本質觀影響之探討。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未出版,彰化。

林陳涌(1996)。「了解科學本質量表」之發展與效化。科學教育學刊,4(1),

31-58。

林陳涌、鄭榮輝、張永達(2009)。融入科學史教學對高中學生的科學本質觀、

對科學的態度以及學習成就的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7(2),93-109。

林淑梤、劉聖忠、黃茂在、陳素芬、張文華(2008)。運用科學史傳達科學本質 之教學實務探討-以簡單機械單元為例。科學教育月刊,315,2-18。

邱明富、高慧蓮(2006)。科學史融入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本質觀影響之探究。

科學教育學刊,14(2),163-187。

邱奕華(2012)。科學史與科學概念教學順序對學生科學認識觀與學習動機之影 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林天陽(2008)。以科學史電腦多媒體素材應用於國中「原子結構」輔助教學之 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林于湘(2007)。電腦模擬用於評量可能導致的差異-從高中生的科學認識觀與 性別來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姜志忠、張惠博、林淑梤、鄭一亭(2006)。物理史融入教學對提升學生科學認 識論瞭解及其學習成效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4(6),637-661。

洪振方(1998)。在科學教學的另類選擇:融入科學史教學。屏師科學教育月刊。

7,2-10。

翁秀玉、段曉林(1997)。科學本質在科學教育上的啟示與做法。科學教育月刊,

201,2-16。

許良榮(1999)。科學史與科學教學:一些省思與建議。物理教育,3(1),93-101。

許良榮、李田英(1995)。科學史在科學教學的角色與功能。科學教育月刊 , 179,15-27。

許良榮、蕭培玉(2007)。中小學之科學本質與科學史的教學需求之研究。科學 教育學刊,15(1),1-23。

92

許國忠、王靜如(2003)。科學本質教學初探。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3,

15-29。

許峻豪(2009)。科學史融入九年級自然與科技教學之探討-「以動能、位能與 能量」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陳婉 (2012)。由概念改變探討科學史建模教學對學生熱傳播概念與建模能力 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媛、洪振方(1998)。科學史融入基礎理化教學之行動研究。Chinese Physics,

2(1),15-44。

張宗婷(2008)。以互動式歷史小故事與科學寫作活動促進學生理解科學概念與 發展科學本質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傅大為(2001)。X Rated 物理教育?。物理雙月刊。23(1)。7-9。

黃邱瑞(2003)。以科學史教材協助高中教師瞭解克卜勒定律概念發展之效益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楊惠如(2008)。融入科學史與實驗教學對國二學生理化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以「空氣的成分與性質」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未 出版,台北市。

臺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2012)。PISA 科學素養評量手冊。取自 http://pisa.nutn .edu.tw/download/sample_papers/other/Taiwan2011SciencePDF.zip

鄭湧涇(2005)。我國科學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展望。科學教育月刊,284,2-22。

鄭瑞樺(2005)。利用互動式科學小故事促進國小五年級學童科學意象之行動研 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未出版,新竹市。

劉錫忠、段曉林(2002)。提升國中生對當代科學本質觀理解之研究。中華民國 第十八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市。

賴淑婷(2007)。科學史融入教學對學生科學學習成效影響之統合分析。中原大 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中壢市。

謝甫宜、洪振方(2010)。不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科學本質學習成效之比較與分 析。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5,1-32。

羅豪章(2004)。國小資優資源班科學課程之個案研究—故事架構式的課程設計。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7,51-66。

93

二、 英文部分:

Abd-El-Khalick, F., & Lederman, N. G. (2000). The infuence of history of science courses on students' views of nature of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10), 1057-1095.

Aikenhead, G. S., & Duffee, L. (1992). Curriculum change, student evaluation, and teacher practical knowledge. Science Education, 76(5), 439-506.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W., DC. (1993). 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 ERIC Clearinghous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89). Project 2061: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Washington, DC: author.

Brickhouse, N. W. (1990). Teachers beliefs about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classroom practice.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1(3), 53-62.

Brush, S. G. (1992). A let to the editor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 Teaching the History,

1(4),331-332.

Dagenais, A. (2010). Teaching high school physics with a story-line. Interchange,

41(4), 335-345.

Galili, I., & Hazan, A. (2001). The effect of a history-based course in optics on students' views about science. Science & education, 10(1-2), 7-32.

Hodson, D. (2008). Towards scientific literacy: A teachers’ guide to th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 Rotterdam: Sense.In R. Driver, E. Guesne, & A.

Tiberghien (Eds.), Children’s ideas in science (pp. 52 - 84).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Lederman, N. G. (1996).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structional implication for a

process more tentative than its produc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St. Louis, MO.

Lederman, N. G., & Lederman, J. S. (2004). Revising instruction to teach nature of science. The Science Teacher, 71(9): 36-39.

Matthews, M. R. (1994). Science Teaching: The Rol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Matthews, M.R. (1996). What should be the goal in teaching about the nature of science?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St. Louis, MO.

McComas, W.F., & Olson, J. (1998).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inter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documents. In W.F. McComas (Ed.),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 Rationales and strategies, 41-52. Boston: Kluwer Academic

94

Publishers.

McComas, W.F., Clough, M.P., & Almazroa, H. (1998). The Role and Character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 Education, 7(6), 511-532.

Monk, M., & Osborne, J. (1997). Placing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on the curriculum: A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dagogy. Science Education, 81(4), 405-424.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NSTA). (1982).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Science education of 1980’s (a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Position

Statement). Washington, DC: NSTA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Oldroyd, D. R.(1977).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in New South Wales secondary schools. The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23(2),9-22.

Rudge, D. W., & Howe, E. M. (2009). An explicit and reflective approach to the use of history to promot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Science & education,

18(5), 561-580.

Tsai, C.C., & Liu, S.Y. (2005). Developing a multi-dimensional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students’ epistemological views toward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7(13), 1621–1638.

95

附錄一 科學史教學活動學習單

熱 是 什 麼 東 西 ?!

仔 細 的 觀 察 生 活 周 遭,隨 時 隨 地 都 可 以 看 到 熱 的 現 象。電 磁 爐 加 熱 時 , 鍋 子 裡 的 水 溫 會 逐 漸 升 高 ; 當 水 沸 騰 時 水 溫 雖 然 不 再 上 升 , 但 是 許 多 的 水 轉 變 成 了 水 蒸 氣 。

熱 的 現 象 處 處 可 見,熱 的 本 質 又 是 什 麼 ? 人 類 對 熱 的 認 識 與 理 解 在 歷 史 上 有 一 段 極 有 趣 的 過 程 。

關 於 熱 是 什 麼 這 個 問 題,荷 蘭 萊 頓 大 學 教 授 布 爾 哈 夫 (Herman Boerhaave ,1668–1738) 提 出「 熱 」是 一 種 不 占 空 間 、 不 具 質 量 且 會 流 動 的 物 質 , 稱 為 熱 質 Caloric, 吸 收 或 釋 放 熱 質 的 多 寡 稱 為 熱 量 。

在 十 八 世 紀 中 葉 以 前,科 學 家 們 的 觀 念 裡,「 溫 度 」與「 熱 」並 沒 有 什 麼 不 同 , 他 們 認 為 溫 度 高 低 即 代 表 物 體 含 熱 的 多 寡 , 溫 度 不 同 的 兩 物 體 接 觸 時 , 熱 會 從 高 溫 物 體 流 向 低 溫 物 體 , 直 到 兩 物 體 溫 度 相 同 。

若 將 等 質 量 80℃ 與 40℃ 的 水 , 混 合 在 一 起 , 得 到 50℃ 的 水 。

從 「 溫 度 代 表 物 體 含 熱 量 的 多 寡 」 這 樣 的 概 念 , 得 知 在 混 和 過 程 中 :

共 放 出 (80

- 50

)的 熱 量

共 吸 收 (50

- 20

)的 熱 量

但 是 , 這 樣 的 論 述 遇 到 了 不 同 質 量 的 冷 熱 水 混 和 , 就 不 成 立 了 …

布 爾 哈 夫 疑 難

熱水 冷水

可 推 論 出 熱 量 守 恆 的 論 述 :

「 物 體 混 和 時,熱 不 會 產 生 或 消 滅 」。

80℃ 的 熱 水 20℃ 的 冷 水

+ =

50℃

活動一 布爾哈夫疑難

96

共 放 出 (80℃ - 40℃ )的 熱 量

共 放 出 (80℃ - 40℃ )的 熱 量